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激励的案例分析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06 15:03:5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激励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管理中的“非薪金激励机制”

案例:

甲企业吴总在一次销售会议上宣布,由于公司业务迅速下滑,盈利水平严重下降,经公司相关领导研究,决定将所有销售人员的工资下调30%。这是已经决定的事情,希望大家顾全大局,不要有什么情绪。当天会议还是照常进行,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吴总以为这件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刚进办公室,秘书小苗就送来了6个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的集体辞职报告。吴总咆哮了起来,狠命地拍了下桌子,说道:企业的业绩好时“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员工需要激励,我就给员工发奖金、买奖品。员工累了,我就让他们带薪休假、组织他们出去旅游,但怎么业绩还没上去?”这一帮狼心狗肺的东西,平时公司的口号喊的嗷嗷叫,要死心塌地跟着公司干,现在怎么能说翻脸就翻脸呢?这几年公司哪点亏待过他们啊?现在不是经营出现问题了嘛!怎么就没有一点忠诚度呢?要走都走吧!可转而一想,6个经理掌握的是公司销售的半壁江山啊,他们一走,公司的市场不等于是折损过半?事情还没有完,后面接二连三地有不同层级的销售人员提出辞职,吴总陷入了“辞职门”泥沼,苦不堪言……

这一幕可能在很多公司都出现过。老总们通常很失望也很气愤,作为支撑,他们已经尽了全力。而且他们也常常想,人力、财力几乎随叫随到,怎么还是出现这种局面。

乙企业的经营也出现了和甲企业同样的被动局面,公司营销高层决定也采取降薪策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来应对出现的危机。公司包了一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度假山庄,将200多名城市经理及以上级别的销售骨干召集起来,开研讨会。重点是讨论经济危机给当前行业和企业带来的威胁,公司如何平稳度过当前所处的危机。

会上,总经理与董事长分别做了开场发言,充分肯定了各级销售人员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将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出了深入阐述。态度诚恳,措辞感人,员工无不为之动容。接下来就分组讨论,过程轻松,氛围融洽,总经理不停地穿插于各个小组参与讨论。其间,几乎每个小组都将降薪作为首要话题讨论,有的提出降薪的比例,有的提出干部带头等建设性的意见。参会人员都纷纷表态,愿意与公司共同度过难关。

公司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在降薪幅度上,分公司经理级别以上人员薪水降低35%,城市经理降低30%,基层主管与一线员工降薪25%.在会议结束晚宴上,董事长与总经理高度评价了员工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觉悟。

分析:

甲企业和乙企业目的都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在施行政策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决定了两个不同的结果。工作方法也是企业管理风格的体现。甲企业的管理明显缺乏民主,是完全以企业意向为主导的强势管理,一味让员工觉得“薪金”激励机制好象是唯一,这种做法无异于“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的做法,并且也未很好运用“非薪金激励”这种有效方式,结果,这种管理风格好象仅仅是“薪金激励”来实现的。乙企业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充分发挥员工主人翁意识的人性化管理,公司高管在解决“薪金危机”时就无形中运用了“非薪金激励手段”结果使员工与企业达到“自愿和满意”效果。

在企业扩张速度快,利润回报率高,员工收入很可观的情况下,缺乏民主,没有透明度的铁腕管理,员工会买账,高收入平衡了不满情绪。长期的员工积怨是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给自己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任何形式的企业危机都会成为引爆这颗炸弹的导火索。在个人感情处理与公司政策有矛盾时,员工始终是弱势方,也会主动采取合理的避让。但在一些员工敏感的问题处理上,往往会因为工作方法的不当,使得问题人为复杂化。

管理大师赫茨伯格指出,真正的激励因素包括成就、对成就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即使算作是一项激励因素,薪水也只是位于这一组因素之后,在所有因素中仅列第六。赫茨伯格发现前面五项因素才是真正驱动员工获取成功的动力所在,这些才是领导者所应该追求的。同时,一项较权威调查表明:在是否实施“非薪金激励”这个关键问题上,40%的公司都加大了对非薪金激励项目的投入;在这些重视非薪金激励的公司里,65%的企业将之写进企业的战略,而97%的企业将之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多数企业都会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非薪金奖励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喜好。

方法:

在新一波企业的不景气中,裁员、减薪,员工士气的低迷自不在话下。这时,激励员工既无法采取高成本的方式,该怎么做才好?金钱只是众多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当员工乐在工作、相信被公平对待时,对报酬多寡其实就没有这么在意了。

一、改善心智模式,升级员工敬业度

中国已经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阶段,人才是决定一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深入了解员工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做、愿不愿意做,以及做事的倾向性,包含的因素有:动机、思维、个性特征、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或价值观。而把合适的人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让每位员工充分发挥优势,为组织做出最大贡献。只有充分利用员工自愿做出的额外努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在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本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百年财富项目组

微信公众号:百年财富) 很多企业里的角色和岗位职责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存在很多的模糊地带,组织必须依赖员工的自主性,使其主动做出与组织文化、战略、目标一致的行为。为了培养升级敬业的员工,需要采取以下关键步骤:

首先,组织需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如继任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岗位设计、培训和辅导等措施,不能仅仅依赖于“金钱”激励。根据研究,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中,每三位员工中只有一位员工获得发展机会。对中国企业而言,仍有很大的空间使用培训和其他发展措施作为保留人才的工具。表扬、认可等非现金性激励措施对激发员工敬业是非常有效的,只要这些表扬、认可能够与组织的绩效目标、愿景和价值观紧密相关。

其次,组织需确保与员工清楚地沟通绩效和激励之间的关系。通过有关调查发现,企业中只有不到30%的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绩效表现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做适当区分,并给予奖励,对培养敬业员工有很大影响。

企业还需要仔细核查当前的一些政策、制度和工作流程,有没有从本质上影响员工的敬业度。例如,很多企业中存在一些官僚性的工作程序、重复性地设置岗位,以及薪酬福利方面的不公平政策。

二、尊重信任,重视“无形胜似有形”

任何人都需要尊重和信任。比尔盖茨读书时成绩不好,他母亲总是说,你不会比别人差!轻度弱智的阿甘在珍妮的鼓励下,挑战压力,认真坚持,取得成功。士为知己者死,信任本身可以为员工输入巨大的动力,让他们迸发出惊人的潜力。给钱只能消除不满,尊重、信任、重视才是高付出的诱因。 对此企业可运用:

1.每天早上站着开会。对于员工而言,管理者每天站着开会时,会有比物质奖励更大的意义,感觉到大家是平等的,是被尊重和重视的。每天早上,主管人员在进入自己的办公室或办公隔间之前,花十五分钟的时间与员工面对面的开会。如此,让受挫的员工彼此有机会加油打气,一天的开始也变得有力量。

2.每个星期发一封电子邮件感谢你的员工。每个星期五花几分钟时间,写一封电子邮件给团队成员,标示出那个星期中他们完成了什么事。这么做不仅让员工感觉被重视,也可以强迫你专注于对的事情上。

3.经常在办公间走动,告诉员工他们很不错。在这样的时期,很多企业主管很容易伏案埋首,专注自身工作或陷入焦虑,而忘了员工。因此,企业主管应该经常与员工接触,感谢他们,告诉他们,他们为公司的付出对你很重要。

4.发挥员工的主动作用。企业在使用各种工作头衔时,要有创意一些,比如让员工主持短的会议;通过组织培训会议发挥员工的力量及技能,并让其中的一名员工领导这个培训;还可考虑让员工领导一个方案小组来改善内部程序。

三、愿景激发斗志,团队凝聚士气

领导力大师科特认为:“为了激励,他或她将尽力以高度可控制的激励方式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他可以提供额外奖金或其他奖励。这种激励方式可以在短期内激发起高昂的斗志,但也仅此而已。它总是无法实现长期激励”。他还认为,领导激励常常以一揽子的形式进行, 包括:

(1)明晰的愿景;

(2)让员工参与如何实施愿景的决策;

(3)热情洋溢地支持员工为实现愿景所做的努力;

(4)公开认可他们所取得的全部成就。员工需要激发高昂的斗志去克服困难,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在管理之道而不是领导之道上接受培训,就不可能支持高昂的斗志。

所以,不定期的办公室聚会可以增强凝聚力,同时反过来也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和士气,而这样做最终会对工作环境产生影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1.提交一个涉及团队的感悟,将员工提交的每一个感悟都挂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这样就可创造一个以团队为导向的氛围。买一些小奖杯在员工表现很好的时候发送,这样可以让员工获得鼓励,并持续为企业带来不同。

2.也可照一张全体员工的合影,把照片放大并悬挂在很显眼的位置;还可以在中秋节前夕的晚会、元旦前的野餐、重阳节的爬山、三八节前的出游、员工的生日聚餐,创造小小的奖品,经常发送。这些都可以成功地将员工聚到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这些美好的回忆会让员工感受到团队的温馨。

3.集合员工分享成功的故事,利用企业刊物传递成功案例。故事分享是很重要的激励方法,要求员工提供故事,把这样的故事写下来,刊登在企业内部刊物或用电子邮件传递,用好的方式奖励好的作品。让员工彼此分享成功的故事或顾客的反应,深入了解从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再次复制这样的成功。

四、有持续成长机会,肯定工作成绩

在企业当中,企业员工往往很看重是否拥有持续成长的机会。团队要有业绩,让大家有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体验,员工就会更振奋,有激情。 个人要有业绩,支持员工个人不断取得新的业绩,他们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有价值,谁不想有用、重要。当你对员工说:这件事如果让别人做,不可能做得这么好!这句话就等于给他涨一级工资,叫精神薪酬。柳传志曾说过:如果一个员工进入联想三年,没有什么进步,说明我不称职。企业必须让员工成长,人们为什么交学费也要上学校,而有的企业给工资都没人愿去,因为你不能让员工成长。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既可以由经理人员讲授或是内部员工交流式培训。同时,利用外部培训作为团队内一两个人的竞赛奖励,可起到非常明显的激励效果。有许多训练课程费用并不高,一个月让员工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外出进修,他们感到放松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新技能与知识。(本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百年财富项目组

微信公众号:百年财富) 同时,当员工有了持续成长机会时,并完成了某项工作时,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对其工作的肯定。上司的认可就是对其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但认可的时效性最为关键,如果用得太多,价值将会减少,如果只在某些特殊场合和少有的成就时使用,价值就会增加。另外,如果认可是来自于更高一层的主管或经理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会上升几个等级。采用的方法可以诸如发一封邮件给员工,或打一个私人电话祝贺员工取得的成绩,或在公众面前跟他握手并表达对其赏识等。

五、平时汇集水珠,关键时映照“太阳”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在企业无法提高薪金水平时,更应该加强管理中的“非薪金激励机制”。这就是我们常讲到的“维系日常员工关系管理”,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一旦积蓄了足够的“水珠”,那么关键时刻,危机到来时,这种“非薪金激励”就能够映照出“太阳”的光芒。

1.工作环境关注:在企业中,激励员工的因素中“工作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在员工看来,是排在重要位置的。员工非常在意他们在哪儿工作:工作场所有足够的空间吗?桌子的尺寸是否合适,椅子坐着舒适吗?员工拥有最大化成就所需的各种办公设备吗?墙上的画、植物和鲜亮颜色同样影响关员工。

2.相信关注的力量:企业管理者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注与“指导”对员工意味着发展,而主管花费的仅仅是时间,但这传递给员工的信息却是你非常在乎他们。而且,对于员工来说,并不在乎上级能教给他多少工作技巧,而在乎你究竟有多关注他,而事实这种“关注力”是相当大的。 3.从内部晋升提拔:尽管特殊的环境会要求企业从外部寻找有才干的人,但如果内部出现职缺时总是最先想到内部员工,将会给每一名员工发出积极的信息:在公司里的确有更长远的职业发展。作为经理人要能识别出那些可内部提拔的员工,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使责任与其能力与愿望相匹配,这对那些希望承担额外责任的员工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激励。

4.工作力度与强度:当你发现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失去了干劲,那就意味着你让他们干的工作过于窄小了。向员工分配恰当难度的工作,并表示相信他们有能力完成工作,抛开你原来认可他们努力的老花样,甚至分文不花就可以多种方式向他们表达感激-一张手写的便条、一张问候卡片、会议上的一次点名表扬、一次面对面的称赞。

许多企业总认为诸如“非薪金激励”这些东西是虚的,不如钱管用,所以,不甚用心。其实,世界上真正优秀的团队,没有一个是靠钱打造的,用钱维系的关系,反而十分冷漠和靠不住,这是很多成功运用了“非薪金激励”的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验证出来的。

推荐第2篇: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丰田公司:丰田公司将员工视为珍宝,更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1)现在丰田公司在全球的公司都实行ICT(Intra-CompanyTransferee)制度,也就是让世界各地的丰田员工到日本丰田公司总公司进修,学习母公司好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带回本地,然后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予以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同时,公司还是根据不同岗位,职位要求,设计了各种培训,总之,使这些员工能够更好的得到培养。(2对于公司的员工,虽然每位员工都有均等的晋升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自然而然的得到晋升。通常而言,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其将工作业绩佳的员工给培训的机会进而使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并得到晋升。

(3)对于新员工的激励,其主要采用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概况,规章制度,工作的基本方法,工作的礼仪等。对于刚进公司的员工来说,成长靠的不是坐在椅子上接受培训,而是从前辈身上学习企业的文化,理念记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请用内容激励理论分析丰田公司在激励员工有方面的独特之处。

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以丰田案例来说,丰田对员工的激励主要着重于各种丰富的培训机会。培训能使人加速成长,同时增加晋升机会。丰田以此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升自我。

推荐第3篇:激励案例

案例二:晋升停滞的骨干员工,留得住吗?

辉阳是一家小的民营医药公司,原公司业务部经理王先生深受公司总裁的器重,总裁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王先生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先生也的确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为公司开拓了业务,使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当然,公司也没有亏待他,他很快由一个业务员升至公司中层经理,在各平级部门中也因为受到总裁的器重而颇有地位,但是由于公司的高层职位是有限的,王先生高升的空间已经快到尽头了。

就在这个时候,总裁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的一封辞职信,王先生要离开公司。王先生在辞职信上说,很感激公司的栽培.但是,我追求自己的事业发展,所以决定离开公司。据知情的人说,王先生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利用自己在辉阳公司建立的客户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经营与原公司相似的业务。

王先生的离去让辉阳公司的总裁感到无比恼怒,但既然公司已经不能为其提供更大的事业发展机会,员工离去能过分苛求吗?然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王先生在公司是“独当一面”,许多客户和重要信息都由他一手掌握,王先生离开后,公司其他人既不熟悉这些宝贵的信息,又暂时无法担当其业务经理的职责,原来的客户也纷纷转向与王先生的新公司进行合作。辉阳公司面临艰难的困境!然而,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对王先生这类顶尖级的骨干员工,除了晋升与加薪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激励办法?

事实上,受金字塔结构的固有特点和组织结构的日益扁平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员工迈向晋升停滞期的步伐加快了。几乎所有的人早晚都会遇到这种结构性的晋升停滞,因为爬得愈高,职位愈有限,这种现象在层级式的组织中尤为明显,而且组织提高运作效率的要求又使得“减层”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这些骨干员工事业心强,关注个人发展机会,对薪酬的要求不高,要想留住他们,也许真要另辟蹊径。

思考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加薪、晋升的激励不一定能留住骨干员工。企业还应根据员工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激励方法。请用马斯洛的理论分析王先生的需求是什么?能用什么样的激励方法来留住他呢?

2.针对这个案例中,你觉得晋升是保健因素还是激励因素,为什么?

3.如何化解由于员工离去带走客户或技术这一风险?

推荐第4篇:激励案例

Motivation at Norsk Petroleum

Norsk Petroleum是一个在奥斯陆挪威地区处于龙头地位的燃气和燃料勘探公司。 他有 2564 个雇员,而且它的业务运作包含了勘探、生产和原油市场、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在 2007时,尽管它对西非、澳大利亚、墨西哥湾和委内瑞拉的尝试很感兴趣,但是它的生意多数还是在挪威和加拿大。

当 Usa Bohm, Norsk Petroleum的人事(HR)主管收到了一封来自 Elizabeth Pedersen的电子邮件后,她知道了她在那周有了另一个不同的安排。 Elizabeth Pedersen是一位当地质勘探学家发现了石油以后就能够决定如何抽取石油的石油工程师和提取已经被公司的地球物理学家团队评估可行的石油。 Elizabeth 希望在几天内和 Usa会面,但是她没有说是为了什么事。

Usa在Norsk Petroleum遇到的不是一个新的或是独特的问题。在过去五年里,那些主要的石油公司比如Amoco,Bp,Exxon and Shell加快了它们的原油勘探和抽取工作。 随着勘探的扩张和在伊拉克的抽取,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和英国的军事干预,许多中立的燃气和燃油公司也加入了市场或者进一步加快了他们的运作。

大学毕业后,工业的“工人知识”-地质学者s, 地球物理学者 和石油工程师 –需要至少3年的野外工作经验才能成为有足够资格和受尊重的专业人员。目前急切需要有足够资质的专业人员,许多小公司采取行政招聘机构或者“猎头”公司。 过去的12个月里 18个 (15%) Norsk Petroleum的科学家被竞争对手挖走。

正当Usa考虑她该如何处理石油工程师的这种流失,特别是她该与Elizabeth Pedersen说些什么时,有人敲开了她办公室的门。

Gottfred Eng, 计算机服务部经理走进她的办公室要求她签署一张招聘广告为Ola Rennemo一个计算机工程师提出招聘一名替代者

“他为什么离开?”Usa 问到

“他的新公司离他的家更近,这样能缩短他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 Gottfred回答。

“请他在离开前的星期五来我这里,我想和他进行一次离职前会谈”。.

和Elizabeth Pedersen 的会面安排在第二天。 他们从天气开始聊起,她的女儿最近结婚了, 并大致讨论了上一次演练计划后的进步。这时Elizabeth 作出了一个清楚的陈述:“Usa,我非常感激公司给我的全部支持,这项工作很具挑战性,但是我将离开Norsk 并接受 Petrowest的一个新的职位”。预计下一个问题,她接着说,“\'它是一个已经获得了勘探加拿大纽芬兰海面的主要合同的小的、中立的公司。对于这份工作我很兴奋,并且我将全权负责一个两三人的石油工程师团队并和供应商洽谈合同”。

Usa深思这些话 “小型的、中立的公司 ~不像Norsk Petroleum这样的大公司, where 石油工程师专注于涉及他们专业知识的专科任务, 小型勘探公司需要他们的工程师负债更宽大的计划和管理责任、和客户与供应商洽谈、并为投资项目工作。

Usa从劳动力市场调查中已经知道Elizabeth的薪水很不错, 但她提出了5%的工资增长要求, 外加股票和公司汽车。她也指出公司分享的价值稳定增长,尽管股票市场很萧条。 Elizabeth 说她愿意考虑新的综合工资, 说她需要第二天再考虑。

“让我这样问你, Elizabeth”Usa说,“\'你是不是对你的上司不满意?或者你和你的同事之间有问题?”Elizabeth回答,她的上司和同事很好.会谈结束时Elizabeth希望考虑改善补偿包

那周5早上Usa 和技术员Ola Rennemo进行了一次离职前会谈,当询问了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和他的新家的情况后,她问, “为什么你打算离开公司? 你的表现评估一直非常出色,而且我相信你如果留在Norsk Petroleum将非常有前途”。 “我希望更接近我的家庭。” Rennemo 回答。

Usa明白在这个国家里有数以千计的大型的、中型的和小型的技术生意试图补充和挽留类似Ola这样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她也知道按照公司政策上是一个“学习性组织”,她需要同意向地方高校支付他的技术升级课程和一个团队领导能力课程,她知道她必须停止或者减缓公司流失这些人才。 她同样从 Ola最后的评估报告中得知他很有雄心壮志,所以她尝试考虑一个针对问题的创新: 专业人员发展

“如果公司为你支付一个经理人资格文凭的培训,你会愿意留下来吗?”“谢谢,但是这已经太迟了,我已经接受了新的工作。”Ola回答。

下午4点, Usa收到了Elizabeth Pedersen的辞职信。星期一上午她将应邀参加一个部门经理级的会议,旨在获得一些关于补充和挽留他们的石油工程师和他们的高科技技术支持人员的建议。

任务:

1.用你所理解的动机知识,来解释 Elizabeth Pedersen\'s 和Ola Rennemo\'s 辞职的动机

2.写一份简短的报告给Usa Bohm,总结并建议如何处理目前的情况? 建议要具体.

推荐第5篇:激励案例

小苗的成长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在企业里有一种追求,要用他在学校里的所学结合生产的需要,结合因为中国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流技术。这种抱负和追求激励他在6年时间里,在研究小组的领导下,发挥了他自己的特长,终于在1995年,发明BSLD—95工艺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专家的鉴定和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评价。

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象我们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后到基层工作的人,对自己来讲人一辈子要能干出点贡献。我是这样想和这样做的。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是很难的。象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所以历时有6年。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厂处于低谷的特殊情况,一个是人们不理解,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个是人力、物力的条件都是不特别具备。在这种情况下,李总来了,他是技术出身,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流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自己来说觉得这本身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算是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这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是没有止境的,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一定会做得更好。”

苗晓光指着公司奖给他的房子,激动地对人们说:“这就是公司奖给我的一套房子,是公司最好的住房了,对我来说是非常知足的。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搞好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从原来我住的8平方米到16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两居室。公司认为贡献与报酬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又奖给了这套住房,有90多平方米,对我来说,心里感到一种踏实、一种充满。在北京有套住房是比较难的,给套住房是对我工作的一种承认。房子的格局是最好的,不仅在住房上领导给了奖励,而且在工作的其他方面,如晋级、职称,还有工资待遇上也给了相应的奖励,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奖励,不能辜负一个知识分子在工作上应该更努力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问题:请用内容型或过程型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案例分析提示:此案例是要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同学们要先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记录小组中有代表性的发言,再由组长归纳总结。

用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实例告诉我们,在激励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例中的小苗是一个高成就需要者,公司为他创造了高成就的机会,小苗在他为公司做出成就的同时,公司及时给予他必要的物质激励,就是把内激励和外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只考虑成就激励,而没有考虑在人们做出成就以后,及时地给予物质鼓励。当然,在对人的激励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我们对于不同的情况要做具体分析。大家也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激励理论进行分析,探讨

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

1、本人分析的观点:

从小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公司的主要技术骨干,并为公司做出了重大贡献。我觉得公司领导在小苗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是很好地运用了内容激励理论中的需要层次理论,让小苗有成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实现自己的抱负。

2、记录同学的发言

A同学发言

我觉得公司领导主要满足了小苗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小苗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满足了小苗的成就感。

3、 B同学发言

我觉得公司领导充分注重了激励因素,通过奖励住房,让小苗产生了了一种强烈的知足感和归属感。

4、 C同学发言

我觉得公司领导十分重视让小苗勇挑重担,让小苗的工作具有挑战性,让小苗在企业中有追求理想有奔头,能让他学有所用。

5、 D同学发言

我觉得公司领导十分注重了激励因素中的负有较大的责任的因素,让刚刚毕业的小苗承担了企业重要的科研任务从而让小苗很快地成长起来。

6、 E同学发言

我觉得公司领导能够清楚地根据小苗本人的特点,充分地认识到像小苗这样的大学生已经超越了生理需要,他需要的是尊重,而公司领导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让小苗在现实中有实力、有成就、有信心。

结论:

案例中小苗的成长过程充分说明,如何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是年轻人成长的关键,要弄清楚人在怎样的条件下,人会更加愿意工作,更卖力,更有效。人的能量需要激发,激发就需要动力,而内容激励理论研究的就是从人的需要和动机出发,来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人的需要有生理、安全、友爱和归属、尊重、求知、求美、自我实现等需要,奖励、晋升、成长、责任感、成就感等等,而对于小苗来说,他更需要的是尊重、自我实现、成就感,而公司对他的奖励更是对他成长很好的促进。

推荐第6篇: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非上市公司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案例:

H网络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于2000年底决定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实行股票增值权激励方案。H公司创建于1999年,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合计1000万股,2000年底税前利润为800万元,净资产为2000万元,每股净资产为2元,预计每股净资产年增长率为100%。为实现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公司董事会决定接受某咨询公司的建议,自2001年开始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 具体实施办法概括为:

定人:包括董事、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5人核心层被授予股票增值权。

定价:按照2000年度每股净资产确定行权价格。

定量:按照总股本的10%,即100万股授予。

定时:采取滚动授予,即每年授予的方式;规定认股权的有效期为五年,股权增值权授予后满一年即可获得首期行权权力,行权权力将分三年获得,比例分别为3:3:4。

请问以上股票增值权方案是否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哪些不足? 分析:

企业在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业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股权激励,聚集一批优秀的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一、该方案更富现实性和操作性

比较其他实行股票增值权的公司,H公司的激励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方案使用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值来激励其高层管理人员及董事,由于使用的是虚拟股票的概念,轻易解决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的股票来源问题,绕开了当前我国法律、政策上的诸多障碍。这种方案无需报财政部、证监会等机构的审批,只要经股东大会通过即可实施,具体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2、方案把公司的董事也考虑了进去,按照国外惯例,董事一般都直接拥有公司的股份,作为出资方和委托人参与企业治理,一般不参与期权激励计划。而在中国内地,大多数董事都仅仅作为国有出资方的代表,而个人并不拥有企业的股份,实质上,他们作为代理方出现在治理结构中,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

3、减少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短视行为。该方案由于分三年来执行,每年只能执行其中的一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只有在增加股东财富的前提下才可同时获得收益,从而与股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种资本剩余索取权驱动高层管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公司业绩,最终达到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双赢的局面。

4、稳定并吸引优秀人才。该方案通过每年滚动授予的方式,一方面激励公司现有高层管理人员勤勉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加盟。通过滚动授予,该方案成功解决了其他企业由于一次性授予而不能给后进的高层管理人员以激励的局限性。

二、该方案长远规划略显不足

但该方案同时也存在着几点不足及不尽完善之处:

1、该方案是用每股净资产的增值作为激励来源来绕开法律政策上的障碍,其不足之处亦非常明显:每股净资产的增幅在初始年度可能会达到如100%甚至更高的比例,但是后期却难以预测,可能难以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另外,资产评估的主观因素较大,容易虚增资产。

2、该方案没有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仅仅是一种资产性的激励,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回报放大作用,方案的制定思路略显狭隘。

3、该股票增值权激励方案的执行没有设立薪酬委员会,从国内目前已经实施的几个股权激励方案来看,其方案都是由薪酬委员会来提出的。由薪酬委员会提出股权激励方案,已成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一种趋势。虽然该网络公司并非上市公司,但是从规范的公司治理角度来看,由薪酬委员会来提出股权激励方案更显公正、更显客观、也显得更为合适。

对中小企业如何实施股权激励,解决其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最高效地利用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H公司实行增值权计划,是我国较早利用公司净资产增值来激励高层管理人员的方案,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一个尝试。在中小企业中实施切实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股东与经营者的目标趋同、降低代理成本、控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方案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但其积极意义是可以肯定的。

三、股权激励带来的启示

通过H公司这个实际案例,准备实行股权激励的中小企业应当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以积极的行动顺应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未开设创业板之前,针对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现状,中小企业应侧重实施股份期权、股票增值权等变通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股权激励的初始对象应该侧重核心层激励,核心层的人员素质将决定企业的命运。由于中小企业一般都资金紧缺,因而不可能承担巨大的财务压力对较大范围的员工进行激励,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可以考虑激励范围的逐步扩大,比如包括技术骨干等。

在国家开设创业板之后,中小企业应积极申请上市,并侧重实施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与股份期权、股票增值权应做到天然过渡,并将股票期权计划作为公司股权激励的趋势。其授予对象也应从高层管理人员开始,逐步扩大受益范围。

中小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难点更多的并不在于法律、财务等技术性、制度性的问题,更多的是观念、认识的问题。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进一步明确和系统化,以及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这些难题均将迎刃而解。 非上市创业企业股权激励的政策建议

企业一般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本报告所指的创业型企业是指还处于创业初期,但成长较快、已有一定规模、有可能成为大公司的企业。受《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规则的约束,创业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才能满足上市要求成为上市公司;此外,公司是否上市还取决于公司本身的战略和市场环境。所以,大量非上市公司,特别是创业型、科技型公司如何进行激励制度的安排在当前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课题。

尽管国家及地方已出台了鼓励科技创业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基本政策,许多创业型科技企业在内部也对实施股权激励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尚未很好解决。

(一)企业层面的问题

1.已上市公司

已上市的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激励方面的问题与一般的上市公司的问题一样,这些企业需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动向,看是否有可能由于政策调整推出股权激励措施;二是采取变通办法,但要尽可能规范,以便将来的调整。

国家有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政策及上市公司的有关思考,不仅与上市公司有关,还会影响非上市公司的方案设计。

2.非上市企业

非上市企业搞好股权激励主要应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创业期人员及骨干人员股份的确定问题。要从历史贡献和当期贡献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需要企业主要人员客观大度,既要算帐,又要提倡看大局,争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快明确。联想、用友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处理得较好,因此无论发生什么变动,都不会“乱军心”。

二是要从发展的角度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外国公司搞的绩效单位、虚拟股票期权,中国企业的期权方案都是可以借鉴的做法。此外要重视定岗、考核等基础工作,基础未搞好,股权激励方案的作用会打折扣,甚至产生负作用。

三是注意方案的前瞻性和可调整性。因为5年后公司可能上市,战略会有大调整。

为更好地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创业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应注意请咨询机构或顾问指导。

(二)政策层面的问题

在政府政策层面上,首先要解决好三类政策问题。

一是现行政策对以客户信息开发、产品供应链管理或特许经营为特征的新创公司的发展缺乏支持扶持。例如网络商店和网络书店进行企业登记时,要求必须有柜台和展示面积。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税收优惠政策只适用“硬科技”机构,而不适用源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软科学”机构。当越来越多的IT大公司增加业务的知识和服务咨询含量时,当人们日益看重诸如安盛、德勤这样的公司的知识服务业务时,源于传统体制的现行政策往往已成为新型创业公司发展的障碍。

二是高管人员的价值评估的的问题。现在关于技术作价入股已有一些政策规定,但对高管人员专业技能作价入股的问题(即管理股的价值问题),没有有关的规定。不解决这些问题,有关的公司登记、权益保障问题就无法解决。

三是与科技成果相关的产权交易、包括股权交易的引导和规范问题。目前非上市公司的科技成果产权交易非常活跃。但是存在交易窗口少、没有联网经营,因而科技成果及相关产权异地交易困难,交易中因对无形资产评估分歧易发生争执等问题。

推荐第7篇:企业激励员工案例分析2

一、激励和有效激励

所谓激励,就是系统的组织者采取有计划的措施,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系统成员施以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借助于一定的信息载体),引起其内部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之产生组织者所预期的行为反应,正确、高效、持续地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激励就是企业从满足员工在特定阶段的个人需求、诱发员工的行为动机和工作热情、引导员工逐步实现其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入手,通过系统、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个体潜能,来逐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的过程。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正常运作并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激励的方向主要由企业施加给个人、上级施加给下级、干部施加给员工;或者自己施加给自己,产生自我激励;有时也会发生反向激励,即由个人施加给企业、下级施加给上级、员工施加给干部。

有效激励,是指某一组织实施的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有效提升员工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整体战斗力的激励行为。企业只有以人为本,使参与企业活动的每一个人都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高涨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并使员工的个人需求与企业的愿景相一致,协调同步,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高效运作,取得良好的绩效。

二、有效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效激励能够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㈠有效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员工的精神状态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和发展空间。企业管理的重点就是人的管理,关键在于对人的有效激励。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绩效=F(能力 激励)。也就是说,企业(或个人)绩效的大小取决于“能力”和“激励”两个变量,是它们的合成。两个能力相同的人,他们的绩效取决于激励水平的高低。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和企业的整体绩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这个意义上看,“能力”这一变量确定以后,“激励”就成为调控人的绩效和企业绩效的杠杆。企业要取得好的绩效,除了要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外,进行有效激励并使激励的效果最大化是主要的途径,而激励又可以大大提升人的能力。因此,有效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㈡建立员工自我利益驱动机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员工是企业的组织细胞,根据管理学上的“木桶理论”,员工的好坏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能力。通过建立有效激励的长效机制,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干事热情、鼓励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创新行为、形成员工自我激励的内部驱动力,就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自身才干和潜力,使员工的利益需求与企业的目标愿景相吻合,员工的自我实现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步调,变“要我学习”、“要我工作”、“要我干好”为“我要学习”、“我要工作”、“我要干好”,自发、自励、自律地提升自身素质并做好工作。

㈢建立企业公共利益驱动机制

企业是由一定数量的利益相关的人员组合而成的集合体,要实现整体绩效最佳,只靠员工个人的能力和绩效最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有效激励,建立企业公共利益驱动机制,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捆绑在一起,让员工和企业的“社会价值与目标”趋向一致,使员工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协调、紧密合作,共同朝着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迈进,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并做到整体能力和绩效最优,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㈣形成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

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两种纽带的共同作用:一种是物质、利益、产权的纽带;另一种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企业如果只有前一种纽带而没有后一种纽带,是不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把两种纽带结合起来的,就是团队精神。通过实施有效激励,用企业的利益观、价值观、核心精神与理念影响、引导并统一员工的利益观、价值观、精神与理念,引导员工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三、激励的形式

激励主要有以下形式:

㈠物质激励

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中最基础的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由此而产生的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物质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出发,对物质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从而激发人的向上动机并控制其行为的趋向。物质激励多以加薪、减薪、奖金、实物奖励、罚款等形式出现,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物质激励是激励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对强化企业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有极大的作用。

㈡精神激励

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人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有精神上的追求;不仅想吃饱、穿暖,得到物质享受,还要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精神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对人的心理施加必要的影响,从而产生激发力,影响人的行为。精神激励主要体现为尊重、信任和给予荣誉,如把员工当亲人、向员工问好、让员工感受工作的乐趣、与员工谈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表扬或授予荣誉称号等,它作为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激发作用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㈢行为激励

行为激励就是把表现优异者的行为作为榜样,或来给予行为上的奖励来激励他人,从而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指某种典型人物的行为,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发人们的“内省”与共鸣,从而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就像一面旗帜,引导人们的行动。如对企业内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充分放权,进行旅游奖励或休假奖励等。

㈣知识激励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企业员工特别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来说,知识和信息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一个人才,不能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得不到可靠的新信息、新情报,他的才干和创造能力就会明显衰退,逐渐失去继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信心,甚至蜕化成一个普通人。知识激励就是适时向各类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更新和获取信息的机遇,如定期输送到大专院校和各类专科学校深造培训,参加各种科技知识讲座,增加与各类专家、学者的接触,进入高效率的信息情报网络,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或在工作时间上允许他们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使他们有时间阅读有关文件、资料和书籍等。

㈤目标激励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目标激励,就是企业确定适当的目标和愿景,诱发员工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目标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动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㈥岗位激励

岗位是人施展自身才干、实现人生抱负的舞台。一个人如果再有能力,放到不合适的岗位,他的才干就得不到发挥,就不能为企业创造相应的财富。对表现优秀的员工,安排到更合适发挥其才干的岗位上,或有机会时给予提拔重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㈦情感激励

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情绪的需求。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企业领导要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提高员工的情绪控制力和心理调节力。要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建立起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营造出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支持、互敬互爱、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培养人们的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四、如何进行有效激励?

㈠实施激励应坚持的原则

实施激励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奖惩得当

实施激励要做到该奖者奖,该罚者罚,奖罚适度,还要视被奖罚对象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奖罚形式和方法。

2.公平公正

实施激励要做到实事求是,有统一的奖罚标准,还要做到全面兼顾,对一线员工、机关人员、后勤工种都一视同仁。

3.公开及时

实施激励时,应将奖惩结果公开,使受奖者成为大家的榜样,受罚者引起大家的警戒。奖惩还要及时,该奖的立即兑现,该罚的马上处理,才能起最好的激励效果。

4.激励与约束并重

激励与约束就好像汽车的油门和刹车,要两者并重,不能光有激励,没有约束,也不能只约束,忽视激励的作用。

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学中有一个“分粥制度”的故事,在没有任何量具的条件下,一群人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地分粥,人们可以有五种选择。第一是实行专人分粥制度,即由其中的一个人拥有分粥的权力。但无论谁拥有这一权利,其它人都会担心这人会给自己多分粥。第二是实行轮流分粥制度,即每个人轮流拥有一天的分粥权力。但这实际上又等于承认每个人都有一天给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和机会。第三是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分粥。但不久,人们便发现他总是有意识地为自己和给自己溜须拍马的人多分。第四是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但两个委员会又常常会为分粥扯皮,大家只能饿着肚子等,什么时候意见统一了,才能有粥喝。第五是每个人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最后领粥。其结果各人碗里的粥一样多。因为分粥的人知道,如果每碗多少不一,他无疑将享用最少的那碗。这就是体制的作用。体制既规定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且又激励人们的行为。因此,企业要长久、有效地激励员工,必须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开始,从体制上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发展平台。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富有激励约束作用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物质奖酬制度、工作设计制度、职工参与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对企业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约束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㈢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平台

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价值观时,他们才会把企业的愿景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和激励员工,可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可以变外在约束为内在约束,形成倍加的激励与约束效果,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企业应通过确立鲜明的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建立“共识式”领导方式,推行“知识管理”等来提高员工的公平感,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建设良好的企

业文化,建立健全企业文化激励约束机制。

㈣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部竞争环境

良好的内部竞争环境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十分重要,只有在企业内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才、用人、培训、奖惩制度,才能让所有员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干,无所顾忌、毫无保留地参与内部竞争。同时,还要做到责、权、利相称,使员工承担的责任与行使的权利、得到的利益相一致。

人是企业运作的主体,企业的生产、营销、储运、科研、管理和服务都依赖于人这一主导因素。因此,人的高效工作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前提和保证。只有根据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和可变性,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巧妙地结合起来,根据人的才能的差异性、特殊性、适用性和个人兴趣,将企业的岗位设置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巧妙地结合起来,实施有效激励,使员工的需求成为自我激励的内部驱动力和自我监控的内部约束力,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件事,务实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这样,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高效、优质,企业才能从整体上实现高效运作。

推荐第8篇:海底捞——员工激励案例分析

海底捞——员工激励案例分析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海底捞虽然是一家火锅店,但它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餐饮,而是服务。在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下,“海底捞特色”日益丰富。海底捞的员工激励措施与效果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晋升通道

海底捞为员工设计好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清晰地向他们表明该发展途径及待遇。每位员工入职前都会得到这样的承诺。“海底捞现有的管理人员全部是从服务员、传菜员等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公司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空间,如果你诚实与勤奋,并且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海底捞将成就你的未来!”该措施满足了职工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了员工对更好未来的追求。

二、独特的考核制度

海底捞对管理人员的考核非常严格,除了业务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有创新、员工激情、顾客满意度、后备干部的培养等,每项内容都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这几项不易评价的考核内容,海底捞都有自己衡量的标准。例如\"员工激情\",总部不定期的会对各个分店进行检查,观察员工的注意力是不是放在客人的身上,观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服务的效率。如果有员工没有达到要求,就要追究店长的责任。海底捞通过独特的考核制度,既规范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又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措施,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尊重与关爱,创造和谐大家庭

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从最基层提拔上来的,他们都有切身的体会,都能了解下属的心理需求。这样,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关爱下属,并且给予员工工作与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得到员工的认可。

在海底捞,尊重与善待员工始终被放在首位。海底捞实行\"员工奖励计划\",给优秀员工配股。此外,海底捞的管理人员与员工都住在统一的员工宿舍,并且规定,必须给所有员工租住正式小区或公寓中的两、三居室,不能是地下室,所有房间配备空调、电视,电脑,宿舍有专门人员管理、保洁,员工的工作服、被罩等也统一清洗。若是某位员工生病,宿舍管理员会陪同他看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同时,海底捞的所有岗位,除了基本工资之外,都有浮动工资与奖金,作为对员工良好工作表现的鼓励。考虑到绝大部分员工的家庭生活状况,公司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许多细节上的待遇。

在尊重与善待员工的问题上,海底捞还有不少“创意”。例如,将发给先进员工的奖金直接寄给他的父母。

在如此和谐的文化与工作氛围的激励下,员工们的热情日益高涨,提出很多建议。并且,只要是合理的,公司都会采纳。这些激励措施既满足了员工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在我们看来,海底捞的成功服务是取胜的关键,但是如何做到将服务差异化战略成功灌输给所有员工,激励每一个员工共同努力才是真正至关重要的。要做到真正的顾客满意必须将标准化的流程、制度和服务员的判断力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员工的创造力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通过一整套系统激励出来的。这些激励系统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就会带来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及降低许多餐饮企业都很头痛的浪费和损耗等隐形成本。海底捞更多依靠的是对餐饮业服务员这种特殊工作的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书本上的先进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其激励机制符合了海底捞自身的实际,满足了员工各个层次的需求,使员工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个人潜力,使得海底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得到了稳步发展。

由海底捞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餐饮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在激励机制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根据员工的特点采取适当有效的激励措施, 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和个人能力较好的发挥, 消除他们在工作中的各种消极情绪, 增强他们在企业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并形成工作动力, 是我国餐饮业在一线员工激励问题上的出发点。

推荐第9篇:关于员工激励的案例分析

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duzongkun.blog.163.com/ 互联网行业工程师,在职硕士在读,生在北方,奋斗在深圳,喜欢互联网,喜欢研究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关注管理、金融、互联网,请期待跟您相识http://duzongkun.blog.163.com/

关于员工激励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

山花煤矿奖金分配**

山花煤矿是一个年产120万吨原煤的中型矿井。该矿现有职工5136人,其中,管理干部458人,占全矿职工的8.9%。某年全矿职工在矿井领导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取得了生产和安全的大丰收。特别是在安全方面,100万吨原煤生产死亡率降到了 2人以下,一跃跻身于同行业的先进行列。至此,上级主管部门特拨下15万元奖金,奖励该矿在安全与生产中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和职工。

在这15万元奖金的分配过程中,该矿袁军矿长代表矿行政召集下属五位副矿长和工资科长、财务科长、人事科长和相关科室的领导开了一个\"分配安全奖金\"会议。袁矿长首先在会上发言,他说:\"我矿受到上级的表彰是与全矿上下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分不开的。奖金分配上嘛,应该大家都有份,但是不能搞平均主义,因为每个人的贡献有大小,我看工人和干部就该拉开距离,如工人只是保证自身安全,他们的安全工作面不大。而干部不但要保证自身安全还要负责一个班组、区、队,或一个矿的安全工作,特别是我们这些头头还在局里压了风险抵押金,立了军令状,不但要负经济责任,同时,又要负法律责任。为此在奖金分配上不能搞平均,应该按责任大小、贡献多少拉开档次。如果奖金分配不公,就会打击干部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这次分奖金应该拉开几个档次,我和财务科长初步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算做抛砖引玉吧!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就请王科长向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方案。\"

王科长说:\"奖金总额是15万元,要想各方面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只能定出个大致的档次,主要分五个档次,矿长550元,副矿长500元,科长400元,一般管理人员200元,工人一律5元。这样分下来,全矿初级干部13人,科技干部130人及各类管理人员307人,职工4678人,刚好分均。\"袁矿长接着说:\"就这五个档次,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duzongkun.blog.163.com/

过了一回,主管生产的冯副矿长说:\"我原则上同意这个分配方案,这样虽能鼓励大家努力工作,只是工人这个档次5元太少了,并且不论什么工种都是5元,这不太平均了吗?我们既然反对平均主义,就要工人与干部都不能搞平均主义,最好把工人的奖金也来开档次,否则工人的积极性怕是要受到影响,不利于今后工作任务的完成。\"

安检科陈科长心里想,我具体主管安全,责任不比你矿长小,奖金倒要少150元,与其他科长拿同档次奖金,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于是便开了腔:\"要说安全工作,全矿大大小小几百条巷道我都熟悉,天天都在和安全打交道,处理安全事故每次都到现场,但有些人一年没下几天井,安全工作不沾边,奖金反倒不少,我建议多来一个档次,六个档次。\"

陈科长的发言马上引起了人事科长、财务科长等科长的极为不满,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说开了。最后袁矿长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他说,今天这个会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意见各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我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为两条:第一是怕工人闹意见影响生产;第二,多拉开些档次,要说闹意见,不论怎样分都会有人闹意见,比如有些与安全工作无关的人,我们一视同仁的给点,按理说照顾到了全矿职工,就会使意见相对小一些,要说影响生产,我们现在实行的岗位责任制,多劳多得,不劳就不该得,至于多拉档次,我看就不必了,多拉一个档次,就会多一层意见,像安检科陈科长这样的个别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这个方案我看今天就这么定了,请财务科尽快把奖金发下去,散会。\"

奖金发下后全矿显得风平浪静,但几天后矿里的安全事故就接连不断的发生,先是运输区运转队的人车跳轨,接着三采区割煤机电机被烧,随后就是开拓区冒顶两人受伤。袁矿长坐不住了,亲自组织带领工作组到各工队追查事故起因,首先追查人车跳轨事故,机车司机说钉道工钉的道钉松动,巡检维修不细心。而钉道工说是司机开得太快,造成了跳道,追来查去大家最终说出了心里话,他们说,\"我们拿的安全奖少,没那份安全责任,干部拿的奖金多,让他们干吧。\"还有一些工人说:\"老子受伤,就是为了不让当官的拿安全奖。\"一段时间矿里的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生,最终矿行政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工作,总算把安全事故压下去了,山花矿区从前那种人人讲安全、个个守规程的景象不见了。

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duzongkun.blog.163.com/

二、分析讨论

1、激励的本质

在此案例中,山茶花矿业因安全奖获得了奖金15万元,此事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如何分配这15万元的奖金

2、激励的目的

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应该围绕着一定的目的而展开,如果不明确目的,就会让管理变得无头绪,达不到预先的效果。特别是激励工作,更应该以基本目标为核心,有机的运用资源,以合理的预算实现最大的效果。而在此案例中的管理目标为:

A、B、奖励在过去生产经营中,在安全方面作出贡献的个人或是集体

以点带面,促进全矿上下更加铭记安全原则,事事以安全为重,把过去的良发作风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提升矿业的安全生产。

3、激励原则

在管理中,奖惩历来是激励员工最有效而且最直接的管理工具,但奖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为了保证奖惩能达到正确的激励效果,一般来说,奖励需遵从以下普遍原则:

A、奖励不应该提倡平均主义,应该以奖励突出个人为主,树立起标杆,以激励其他的员工向标杆学习

B、小奖不如无奖,如果奖励过轻达不到让员工关注的程度,员工不但不会感受到激励,反而会让员工失望,容易挫伤员工的士气

C、除了物质奖励外,更应该注重精神奖励,没有附加精神奖励的奖励,容易让员唯物质论价值,失去奖励的最初意义

D、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奖励一定要及时

4、造成案例中非良性结果的原因

过去,由于山花矿区的矿区管理人员身先士卒,上下一心,人人讲安全,个个守规章,所以安全事故率非常低。但由于奖金分配事件,打破了这一“平衡”,拉开了工

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duzongkun.blog.163.com/ 人与领导的“心理距离”,造成工人认为辛苦劳动,获取巨大收益的只是上层少数领导,心态极为不平衡。因此,产生怠工,甚至故意制作事故来表示抗议。

同时,此次奖励方案中,实行平均主义,力求奖励人人有份,一方面,无法突出优秀的标杆,另一方面,也让奖励金额变得很小,到最后,所有员工并不认为这是一次奖励,而更多从“福利”的角度的认识、分析和评价,不仅失去了奖励的意义,更因“平均主义”而造成心理的不公平感。

三、结论

经讨论,认为更为科学的奖励方案如下:

1、此次奖励,严格遵守“安全”为主题,所有奖项的设置与评选,仅以“安全”为依据,至于在其他方面优秀的个人和部门,可以放到年终表彰等其他场合去实现。

2、建立获奖个人、单位评判标准的奖项,并依照此标准挑选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与部门,如“十大安全生产先锋模范代表”等,树立有先进事迹的标杆

3、由部门推选申报先进人物,虽然不一定是人人获奖,但部门的推选对员工也是一种认可和激励

4、召开安全生产大会或是全矿的宣传主题活动,向所有员工传播矿业获得安全奖的这一好消息,激励人心,进一步强调安全意识;并在大会或是宣传月中,即时表彰评选出来的优秀人物,通报他们的优秀典型事迹,激发全矿员工向他们学习,迎头赶上。

5、树立安全生产文化,将此次评选的安全奖项设置成为常规奖项,除这一次特别奖励外,可以在年度优秀评选中设置这一奖项,巩固员工的安全意识

6、树立安全生产主题纪念雕像,进一步著显矿业获得安全奖的荣誉,让所有员工都能因自己为安全付出的努力产生自豪感,同时,也鞭策员工在安全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全矿业上下一心,为保住矿业的荣誉而继续努力。

推荐第10篇:股权激励案例

股权激励案例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本质差异是看它是否持有公司股权。有股权就是资本。那么,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企业又如何设计自己的股权激励方案呢?案例一:股票期权——高科技公司

某公司是一家在境外注册的从事网络通信产品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在注册时就预留了一定数量的股票计划用于股票期权激励。公司预计2006年在境外上市。目前公司处于发展时期,但面临着现金比较紧张的问题,公司能拿出的现金奖励很少,连续几个月没有发放奖金,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了一套面向公司所有员工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

主要内容:

1)授予对象:这次股票期权计划首次授权的对象为2003年6月30日前入职满一年的员工。

2)授予价格:首次授予期权的行权价格为$0.01,被激励员工在行权时只是象征性出资。以后每年授予的价格根据参照每股资产净值确定。

3)授予数量: 拟定股票期权发行最大限额为1460500股,首次发行730250股。期权的授予数额根据公司相关分配方案进行,每年可授予一次。首次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50%;第二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30%;第三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20%。

4)行权条件:员工获授期权满一年进入行权期,每年的行权许可比例是:第一年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以后每年最多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公司在上市前,暂不能变现出售股票,但员工可在公司股票拟上市而未上市期间内保留或积累期权的行权额度,待公司股票上市之后,即可以变现出售。如果公司3年之后不上市,则要求变现的股票由公司按照行权时的出资额加上以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案例分析:

1) 激励模式:这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成长性较好。最适合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就是股票期权。因此选择采用股票期权计划是很合适的。

2) 激励对象:对高科技企业而言,人才是根本,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无法吸引和稳定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无法取得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发展的目的。该公司员工9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因此该方案以全体员工为激励对象是一个明智之举,它将公司的长远利益和员工的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公司凝聚和吸引优秀的人才,建立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

3) 激励作用:该方案的激励作用来自于公司境外上市后的股价升值和行权后在不兑现的情况下持有公司股票享有的所有权利,激励力度比较大,但由于周期较长,对于更需要现金收入的员工来说这种方式就较难起到激励效果。

案例二:员工持股——院所下属企业

某科研院所下属企业于 2000年由研究所出资成立,是一个以冶金及重型机械行业非标设备设计成套及技术贸易为主业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在编人员80%以上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公司成立以来,国家没有实质性投入,只是投入品牌和少量资金;通过管理层与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资产飞速增值。为了解决公司员工的创业贡献与公司目前股权结构不相符合的问题,该公司决定进行股份制改造。该公司先请某机构设计了一份股份制改造方案。该方案依据资本存量改造的思路设计。由于该方案未能解决无形资产估价问题,被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否决。为力求多赢,该

公司重新设计股份制改造方案。依据存量不动,增量改制的思路重新设计股份制改造方案。在新方案中,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拟由原来5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500万元;在增资扩股中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即其中40%的股份将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由高管层和员工持有,另60%的股份仍由研究所持有。该方案已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目前激励效果初步显现。

主要内容:

1) 授予对象:包括公司董事在内的所有在职员工。

2)持股形式:员工持股计划拟在3年内完成,由公司担保从银行贷款给员工持股会,员工持股会用于购买本公司40%的股份后再分配给员工,其中的10%由员工直接出资购买,另外30%由日后每年公司分红归还本息。

3)授予数量:员工持股会的股份分配在全员范围内分3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核心层(董事、总经理),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的50%,其中最高20.44万,最低13.26万;第二层次为技术骨干层,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30%,主要为工龄较长的且具有高级职称者,包括重要部门的部门经理,其中最高9.75万,最低7.42万;第三层次为员工层,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的20%,包括工龄较短或具有中级职称的部门经理、各部门业务员,其中最高4.48万,最低0.63万。

案例分析:

1)激励模式:公司原先规模较小,且属国有研究所下属的科技型全资子公司,职工人数只有30人左右,且多数为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因此在增资扩股中引入员工持股计划比较适合。一方面可以解决增资扩股的部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价值,以未来公司的利润转化为员工的股份,有利于形成长期激励机制。

2)激励作用:公司在职员工通过拥有公司股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享,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利于形成一种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还有一定的福利作用,体现了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特征。

案例三:干股+实股+期权——民营科技企业

这是一家由三个自然人出资成立的网络信息技术公司,是华东地区著名的Internet应用平台提供商和基础网络应用服务商。公司发展迅速,年销售额增长率达到500%,公司在几年高速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管理、技术优秀人才,也建立了一套工资、奖金收入分配体系。为了适应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构建和巩固企业的核心团队,需要重新界定和确认企业的产权关系,本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不是单纯为分配企业目前的财富,而是为了使公司创业者和核心骨干人员共享公司的成长收益,增强公司股权结构的包容性,使企业的核心团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出力,更具凝集力和效率。因此,为其设计了一套干股+实股+股份期权的多层次长期激励计划。

主要内容:

1)授予对象:高管层和管理、技术骨干共20位。

2)持股形式:

第一部分,持股计划:在增资扩股中由高管层和管理、技术骨干自愿现金出资持股。

第二部分,岗位干股计划:

A、岗位干股设置目的 岗位干股的设置着重考虑被激励对象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业绩表现,只要在本计划所规定的岗位就有资格获得岗位干股。

B、岗位干股落实办法 岗位干股的分配依据所激励岗位的重要性和本人的业绩表现,岗位干股于每年年底公司业绩评定之后都进行重新调整和授予,作为名义上的股份记在各经理人员名上,目的是为了获得其分红收益。岗位干股的授予总额为当期资产净值的10%。

第三部分,股份期权计划:

A、股份期权设置目的 股份期权设置着重于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实现关键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

B、股份期权的授予 从原股东目前资产净值中分出10%转让给被激励对象。依据每位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量化比例确定获受的股份期权数。如本计划开始实施时一次性授予,可假定为2004年1月1日。以一元一股将公司当期资产净值划分为若干股份,授予价格即为每股一元。行权时经理人员以每股一元的价格购买当时已增值的公司股份。

案例分析:

1)激励模式:这是一个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构建一个稳定的核心团队和留住员工最关键。通过多层次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一方面通过自愿原则实现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分享公司的成长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岗位干股设置体现员工对公司的现实贡献;再通过股份期权设计反映公司的战略规划,构建长期稳定的核心团队,获受股份期权的人数最少,只是少数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核心人员。这种模式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既民主又体现公司意愿的设计。

2)激励作用:这个方案既通过干股设置实现了短期激励,又通过现金购股和股份期权实现了长期激励,体现了公司原股东的股权包容性和一种利益共享的企业文化,有较好的激励效果。

案例四:业绩股票——上市公司

这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其业绩较为平稳,现金流量也较为充裕。正值公司对内部管理机制和行业及产品业务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重组创新,企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为了保持业绩稳定和公司在核心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考虑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实行业绩股票计划,既是对管理层为公司的贡献做出补偿,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业务骨干,有利于公司管理制度的整体设计及与其它管理制度之间的协调和融合,降低制度安排和运行的成本。

计划内容:

1)授予对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

2)授予条件:根据年度业绩考核结果实施奖罚。考核合格,公司将提取年度净利润的2%作为对公司高管的激励基金,购买本公司的流通股票并锁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要求受罚人员以现金在6个月之内清偿处罚资金。

案例分析:

1)激励模式:这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其业绩较为平稳,现金流量也较为充裕,因此比较适合实行业绩股票计划。

2)激励对象:该方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既是对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补偿,又能激励管理层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及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努力,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业务骨干,保持公司在核心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另外,

这样的激励范围因为涉及人数不多,使公司的激励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激励范围比较合适。

3)激励作用:该公司激励方案确定的激励力度为不大于当年净利润的2%,虽然公司的净利润基数较大,但分摊到每一个被激励对象后与实施业绩股票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总体比较是偏低的。如:公司某年度的净利润为1.334亿元,按规定可提取26

6.8万元的激励基金,激励对象如果按15人计算,平均每人所获长期激励仅为17.8万元。在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以传统产品为主的时候,由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不像高科技企业那么激烈,因此,激励力度偏小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不会太明显。但近年来,该公司已逐步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转移,并在原有产业中重点投资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较大的高科技产品,实现产品的结构调整和高科技创新,而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将会比传统企业激烈得多,此时的激励力度应随之调整。

另外,在该方案中,所有的激励基金都被要求转化为流通股,这可以强化长期激励效果,但同时短期激励就无法强化了。因此可以考虑将激励基金部分转化为股票,而部分作为现金奖励留给个人,这样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调节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力度,使综合的激励力度最大化。

第11篇:员工激励案例

沃尔玛的员工激励

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在创业之初就为公司制定 了三条座右铭:“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个员工”、“每天追求卓越”。

山姆·沃尔顿总结了“事业成功的十大法则”,并常常与经理们和同仁共勉。 这十大法则是:忠诚你的事业;与同仁建立合伙关系;激励你的同仁;凡事与同 仁沟通;感激同仁对公司的贡献;成功要大力庆祝,失败亦保持乐观;倾听同仁 的意见;超越顾客的期望;控制成本低于竞争对手;逆流而上,放弃传统观念。 上述十大法则中有七条是关于员工关系的,可见沃尔玛把员工关系放到何等重要 的地位。沃尔玛较少有等级森严的气氛,从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起,他就乐意和 员工在一起,谈论一些问题或发表演讲,把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传输给员工。 到今天,沃尔玛的各级管理人员依然贯彻着企业传统文化,经理人员被认为是 “公仆领导”。沃尔玛公司规定对下属一律称“同仁”而不称“雇员”,沃尔玛 所做的一切也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尊重个人,是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在沃尔 玛,“我们的员工与众不同”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沃尔玛成功的原因。它真正 的含义是每位员工都很重要,无论他在什么岗位都能表现出众。“我们的员工与 众不同”这句话就印在沃尔玛每位员工的工牌上,每时都在提升员工的自豪感, 激励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

沃尔玛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倾听员工的意见,同仁所提出的想法,始终都能 受到高度重视。他们推行的是一种“开放式”管理哲学,营造敞开心扉的气氛, 鼓励同仁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沃尔玛提出“门户开放”的口号,给每个人发表 个人意见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走进管理人员办公室讲诉任何话题,发表任何意 见。它不仅是发泄不满的机会,而且很多最好的主意都来源于此。

沃尔玛在处理员工关系方面运用最多的方法是激励而不是批评或者是处罚, 如果员工某件事做对了,他们就会对其良好的表现进行褒扬:“你做得很好!” ;如果员工做错了,他们会对员工说:“换种方法你会做得更好!”

沃尔玛总部和各个商店的橱窗中都悬挂着先进员工的照片。各个商店都安排 一些退休的老员工身穿沃尔玛工作服佩戴沃尔玛标志,站在店门口迎接顾客不时 有好奇的顾客同其合影留念。这不但起到保安员的作用而且也满足了老员工的一 种精神慰藉。公司还对特别优秀的管理人员,授予“山姆沃顿企业家”的称号, 目前此奖只授予了5个人,沃尔玛(中国)公司总裁是其中的一个。沃尔玛员工 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受到“爱公司如家”的思想熏陶。沃尔玛制定了与员工 分享经营成果、分担经营责任的政策,使员工产生责任感和参与感,如利润分享、员工购股、低耗奖励等计划来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激发员工的活力与激情,每周 六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展会,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表扬先进、发现问题、讨论 解决问题的方案。公司还经常邀请社会名人、当红演员、NBA球星等来参加晨 会,激发与会者的兴趣。另外,沃尔玛还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养与教育,利用业 余时间在总部和各级商店开设各类培训班,并专门设有沃尔顿学院,为沃尔玛培 养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处处可感到沃尔玛是一个团结、平等、向上、愉快的大家 庭。值得一提的,是沃尔玛在员工培训方面所予以的重视和巨大投入。沃尔玛的 培训观念就是:我们认可每一位同仁的价值,并且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奖励。 最重要的是,我们为同仁提供培训发展计划,让他们与公司一道迈向成功。

沃尔玛在员工关系与员工激励方面的举措,应当是其最具远见的举措,也是 沃尔玛成为世界第一零售巨头的关键之点。

海尔员工激励——MBA案例

韩愈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却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地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把静态变为动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海尔明确地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即为海尔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尽量避免“伯乐”相马过程中的主观局限性和片面性。

关于海尔的“赛马不相马”用人理念,张瑞敏有着一些精辟的阐述:“每个人都可以参加预赛、半决赛、决赛,但进入新的领域时必须重新参加该领域的预赛”——参赛机会人人均等,只要有参赛的想法,无论是何资历和学历,都可报名参加;但是,入选机会只给有能力有业绩的人,只有通过实战预赛才能进入新的领域。“给你比赛的场地,帮你明确比赛的目标,比赛的规则公开化,谁能跑在前面,就看你自己了”——海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目标和规则,方向清晰、机制完善,个人能否成功,全凭自己的能力。

海尔不相信“伯乐”,“相马”可能会错失良才、误用庸才。“千里马”不能看出来,而要在赛场中赛出来。能力决定业绩,业绩说明一切。

海尔的在位监控有两项主要内容:第一,干部主观上要有自律意识,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第二,集团客观上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海尔有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任职人员要接受三种监督:自检,进行自我约束和监督;互检,所在团队进行相互约束和监督;专检,业绩考核部门的约束和监督。干部的考核指标分为五项:自清管理;创新意识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的美誉度;个人的财务控制能力;所负责企业的经营状况。五项指标根据重要程度给予不同权重,每项得分结合该项权重算出最终得分。分数分为三个等级,用于区别干部的工作表现。每月考评中,那些工作没有失误但也没有起色的干部同样被归为批评之列,这种持续不断的压力杜绝干部不思进取。

海尔集团实现了持续状大,但内部的发展却并不平衡。企业之间不仅有差距,有的差距还非常巨大。整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局部也跟进发展。一位领导如果长期不动,很容易让他所领导的企业、团队思想僵化、模式固化,甚至导致企业守旧不前。

针对这种情况,海尔提出“届满轮流”,在特定岗位任期满后,集团根据全局目标和个人发展需要,调到其它岗位任职。“届满轮流”不但避免了在原有领域固步不前,还为海尔培养了一批了解多个领域、能把握全局的综合管理人才。

第12篇:激励教育案例

激励教育案例

日期:2006-12-04 16:01 点击:

我要投稿

案例一 把赞美送给学生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每班总有几个学生长得不是很招人喜爱,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的,看上去也没什么特长,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任财方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个中午,我站在班级门口,看着走廊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走廊里的一只垃圾筒倒了,果皮、垃圾撒了一地,旁边还横着一把扫帚,许多同学说着笑着绕着而过,好象没有注意到地上的垃圾。这时,任财方同学走了过来,看到地上横着的扫把,立刻弯腰把它扶起来,然后急忙跑回教室拿来清扫工具,将垃圾扫净,又用拖把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他,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任财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尤其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被同学们选班级卫生委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案例二 把关爱送给学生

记得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是孩子的老师,请记住,每一位孩子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了孩子们所关心、操心的情感世界.他的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转交了我们------作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要是我们,作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也同样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高于人性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所以,做好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宽容大度,在于师生间的情感交融,这就是爱的力量。

我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是必要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指点会让迷途中的学生感受到亲人一样的爱。在我的班上有这样一名学生,她叫桢婷,这位小朋友各方面都很优秀,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但是,她上课爱做小动作,思想容易分散,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于是,我紧紧抓住她的优点,使她认识到她本身的优势,另一方面,提醒她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她现在是打基础的时期。作为学生,不仅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还要使自己全面发展。因此,我就鼓励她在学习方面也要向前发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不懂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来问老师。课后,我也经常找她聊天、谈心。此后,这位学生上课能集中精神学习了,而且举手也比以前积极多了,我就趁机鼓励她,课堂上时常投以关爱、鼓励的眼神,当她回答问题很精彩的时候,我就让全班同学给她以掌声。课后,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主动来向我请教,让我为她讲解题目中不明的地方,平时她还主动和同学讨论问题,并以别人为榜样,努力学习,现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这次对她的提醒和教育,同时也让我领悟到作为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份量。如果我对她所存在的欠缺置之不理的话,那么,她只能维持以前的状态,在学习方面没有提高,而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她来说就像衣服不整齐,通过镜子的显现,让她明白她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正。而我,也不仅要关注她的各方面,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做到不偏心。因为,只有把雨露均衡地洒向大地,才能使每一棵树苗都能得到充分的滋养和灌溉。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手势,一个关爱的眼神,„„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关爱和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关爱和赞美之中。

第13篇:浅谈员工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浅谈员工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随着大型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在企业里,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中,工资主要根据经理人的资历条件和公司情况预先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因此与公司的业绩的关系并不非常密切。奖金一般以财务指标的考核来确定经理人的收入,因此与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关系密切,但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关系不明显,经理人有可能为了短期的财务指标而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但是从股东投资角度来说,他关心的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增加。尤其是对于成长型的公司来说,经理人的价值更多地在于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增加,而不仅仅是短期财务指标的实现。

为了使经理人关心股东利益,需要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对此,股权激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可以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股权激励设计的主要几个关键点:

1.激励模式的选择。激励模式是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直接决定了激励的效果。

2.激励对象的确定。股权激励是为了激励员工,平衡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特别是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确定激励对象必须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即选择对企业战略最具有价值的人员。

3.购股资金的来源。由于鼓励对象是自然人,因而资金的来源成为整个计划过程的一个关键点。

4.考核指标设计。股权激励的行权一定与业绩挂钩,其中一个是企业的整体业绩条件,另一个是个人业绩考核指标。

5.确定激励额度。

针对以上的几个关键点,对目前企业常用的几种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

(一)股票期权

某公司是一家在境外注册的从事网络通信产品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在注册时就预留了一定数量的股票计划用于股票期权激励。公司预计3年后在境外上市。目前公司处于发展时期,但面临着现金比较紧张的问题,公司能拿出的现金奖励很少,连续几个月没有发放奖金,公司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咨询为该公司设计了一套面向公司所有员工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

主要内容:

1)授予对象:这次股票期权计划首次授权的对象为入职满一年的员工。

2)授予价格:首次授予期权的行权价格为$0.01,被激励员工在行权时只是象征性出资。以后每年授予的价格根据参照每股资产净值确定。

3)授予数量:拟定股票期权发行最大限额为146万股,首次发行73万股。期权的授予数额根据公司相关分配方案进行,每年可授予一次。首次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50%;第二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30%;第三年授予数额不高于最大限额的20%。

4)行权条件:员工获授期权满一年进入行权期,每年的行权许可比例是:第一年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以后每年最多可行权授予总额的25%。公司在上市前,暂不能变现出售股票,但员工可在公司股票拟上市而未上市期间内保留或积累期权的行权额度,待公司股票上市之后,即可以变现出售。如果公司3年之后不上市,则要求变现的股票由公司按照行权时的出资额加上以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

案例分析:

1)激励模式:这是一家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成长性较好。最适合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就是股票期权。由于该公司是境外注册准备境外上市,没有国内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存在的障碍,因此选择采用股票期权计划是很合适的。

2)激励对象:对高科技企业而言,人才是根本,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就无法吸引和稳定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无法取得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发展的目的。该公司员工9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因此该方案以全体员工为激励对象是一个明智之举,它将公司的长远利益和员工的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公司凝聚和吸引优秀的人才,建立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

3)激励作用:该方案的激励作用来自于公司境外上市后的股价升值和行权后在不兑现的情况下持有公司股票享有的所有权利,激励力度比较大,但由于周期较长,对于更需要现金收入的员工来说这种方式就较难起到激励效果。

(二)员工持股

某科研院所下属企业于2000年由研究所出资成立,是一个以冶金及重型机械行业非标设备设计成套及技术贸易为主业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在编人员80%以上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公司成立以来,国家没有实质性投入,只

是投入品牌和少量资金;通过管理层与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资产飞速增值。为了解决公司员工的创业贡献与公司目前股权结构不相符合的问题,该公司决定进行股份制改造。该公司先请某机构设计了一份股份制改造方案。该方案依据资本存量改造的思路设计。由于该方案未能解决无形资产估价问题,被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否决。该公司再邀请经重新设计股份制改造方案。经力求多赢,依据存量不动,增量改制的思路重新设计股份制改造方案。在新方案中,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拟由原来5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500万元;在增资扩股中引入员工持股计划,即其中40%的股份将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由高管层和员工持有,另60%的股份仍由研究所持有。该方案已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目前激励效果初步显现。

主要内容:

1)授予对象:包括公司董事在内的所有在职员工。

2)持股形式:员工持股计划拟在3年内完成,由公司担保从银行贷款给员工持股会,员工持股会用于购买本公司40%的股份后再分配给员工,其中的10%由员工直接出资购买,另外30%由日后每年公司分红归还本息。然后根据当年归还本息的数额按照员工的持股比例将股份再转给员工。

3)授予数量:员工持股会的股份分配在全员范围内分3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核心层(董事、总经理),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的50%,其中最高20万,最低13万;第二层次为技术骨干层,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30%,主要为工龄较长的且具有高级职称者,包括重要部门的部门经理,其中最高10万,最低7万;第三层次为员工层,占员工持股会持股总数的20%,包括工龄较短或具有中级职称的部门经理、各部门业务员,其中最高4万,最低0.6万。

案例分析:

1)激励模式:公司原先规模较小,且属国有研究所下属的科技型全资子公司,职工人数只有30人左右,且多数为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因此在增资扩股中引入员工持股计划比较适合。一方面可以解决增资扩股的部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价值,以未来公司的利润转化为员工的股份,有利于形成长期激励机制。

2)激励作用:公司在职员工通过拥有公司股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享,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利于形成一种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还有一定的福利作用,体现了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特征。

(三)干股+实股+期权

这是一家由三个自然人出资成立的网络信息技术公司,是华东地区著名的Internet应用平台提供商和基础网络应用服务商。公司发展迅速,年销售额增长率达到500%,公司在几年高速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管理、技术优秀人才,也建立了一套工资、奖金收入分配体系。经咨询认为:为了适应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构建和巩固企业的核心团队,需要重新界定和确认企业的产权关系,本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不是单纯为分配企业目前的财富,而是为了使公司创业者和核心骨干人员共享公司的成长收益,增强公司股权结构的包容性,使企业

的核心团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出力,更具凝集力和效率。因此,经咨询为其设计了一套“干股+实股+股份期权”的多层次长期激励计划。

主要内容:

1)授予对象:高管层和管理、技术骨干共20位。

2)持股形式:

第一部分,持股计划:在增资扩股中由高管层和管理、技术骨干自愿现金出资持股。

第二部分,岗位干股计划:

A、岗位干股设置目的岗位干股的设置着重考虑被激励对象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业绩表现,只要在本计划所规定的岗位就有资格获得岗位干股。

B、岗位干股落实办法岗位干股的分配依据所激励岗位的重要性和本人的业绩表现,岗位干股于每年年底公司业绩评定之后都进行重新调整和授予,作为名义上的股份记在各经理人员名上,目的是为了获得其分红收益。岗位干股的授予总额为当期资产净值的10%。

第三部分,股份期权计划:

A、股份期权设置目的股份期权设置着重于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实现关键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

B、股份期权的授予从原股东目前资产净值中分出10%转让给被激励对象。依据每位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量化比例确定获受的股份期权数。如本计划开始实施时一次性授予,可假定为2004年1月1日。以一元一股将公司当期资产净值划分为若干股份,授予价格即为每股一元。行权时经理人员以每股一元的价格购买当时已增值的公司股份。

案例分析:

1)激励模式:这是一个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构建一个稳定的核心团队和留住员工最关键。通过多层次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一方面通过自愿原则实现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分享公司的成长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岗位干股设置体现员工对公司的现实贡献;再通过股份期权设计反映公司的战略规划,构建长期稳定的核心团队,获受股份期权的人数最少,只是少数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核心人员。这种模式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既民主又体现公司意愿的设计。

2)激励作用:这个方案既通过干股设置实现了短期激励,又通过现金购股和股份期权实现了长期激励,体现了公司原股东的股权包容性和一种利益共享的企业文化,有较好的激励效果。

(四)业绩股票

这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其业绩较为平稳,现金流量也较为充裕。正值公司对内部管理机制和行业及产品业务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重组创新,企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为了保持业绩稳定和公司在核心人力资源方面的优

势。经咨询考虑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实行业绩股票计划,既是对管理层为公司的贡献做出补偿,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业务骨干,有利于公司管理制度的整体设计及与其它管理制度之间的协调和融合,降低制度安排和运行的成本。

计划内容:

1)授予对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

2)授予条件:根据年度业绩考核结果实施奖罚。考核合格,公司将提取年度净利润的2%作为对公司高管的激励基金,购买本公司的流通股票并锁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要求受罚人员以现金在6个月之内清偿处罚资金。

案例分析:

1)激励模式:这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其业绩较为平稳,现金流量也较为充裕,因此比较适合实行业绩股票计划。

2)激励对象:该方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既是对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补偿,又能激励管理层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及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努力,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业务骨干,保持公司在核心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另外,这样的激励范围因为涉及人数不多,使公司的激励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激励范围比较合适。

3)激励作用:该公司激励方案确定的激励力度为不大于当年净利润的2%,虽然公司的净利润基数较大,但分摊到每一个被激励对象后与实施业绩股票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总体比较是偏低的。如:公司某年度的净利润为1.3亿元,按规定可提取26万元的激励基金,激励对象如果按15人计算,平均每人所获长期激励仅为17.3万元。在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以传统产品为主的时候,由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不像高科技企业那么激烈,因此,激励力度偏小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不会太明显。但近年来,该公司已逐步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转移,并在原有产业中重点投资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较大的高科技产品,实现产品的结构调整和高科技创新,而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将会比传统企业激烈得多,此时的激励力度应随之调整。

股权激励制度是以员工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给予其一定的经济权利,使其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利润分享,并承担经营风险,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更大程度地保持一致,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而服务的一种制度。股权激励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14篇:人力资源,公关,激励和领导案例分析

管 理 经 典 案 例 赏 析

———— 人力资源,公关,激励和领导案例分析

组长

组员

2 012年10月7日

案例一提拔错了吗

通过对该案例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小组认为其中涉及到的关键点有“汤姆是负责销售的副总”,“萨丽是最好的销售员”,“提拔为副总后下属和萨丽本人都不满意”,“萨丽在被提拔前后的奖励方式不同,工作状态有很大变化”,“萨丽生活开销很大”等。

在汤姆这个领导的角度,他能够任人唯贤,提拔销售业绩最优秀的业务员,让大家有一个公平的晋升环境,这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汤姆对萨丽的提拔是领导对下属的一种认可与信任,晋升依据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符合管理阶梯的规律。

但是他在做出提拔决定之前,忽略两点:

1、萨丽的职业发展诉求。公司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平台,领导要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诉求并给予最大的尊重与支持,这需要运用一些测评工具和充分沟通来实现,人事部门提供测评工具,沟通由领导和人事部门共同来完成;汤姆跟萨丽缺乏必要的沟通,既没有征求萨丽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对其除业务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做必要的考核和评估,就仅凭业绩一项做出提拔。其实这也不能完全说是汤姆的错误,毕竟在大多人的观念里,晋升是几乎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一件事,不需要对当事人的意见有太多的顾虑。但是在该案例中萨丽的全部收入都用在生活开销上了,她的日常收入关系到自己的生活水平。升职为经理后奖金要到年底才能定下来,而年终奖励的方式不能满足生活支出的需要。年终激励的方式违背了实效和按需激励的原则,及时激励要有一定的频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案例中激励的频次太少了。

2、晋升后的角色引导和技能培训。萨丽由一名普通业务员晋升到销售部经理,这种角色的转化带来的是全新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此时的职位引导和管理技能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人事部门和部门主管领导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尽量帮助当事人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来讲,萨丽不适合管理工作,至少是没有相关的培训,而且汤姆作为主管销售的副总,他在销售方面虽然比较精通,但是在人事任免上肯定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他也应该跟主管人事的经理进行必要的沟通后再做决定。

从萨丽这个案例主体的角度,她在被提拔后的工作态度总的来说是非常消极的,既不愿 的领导技能方面的培训。从案例可以看出,由于她对晋升之后的奖励方式和制度都非常不满意,所以她并不想担任销售部经理一职。萨丽在被提拔之后的表现非常不尽人意,我觉得这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个是萨丽本身的领导能力有问题,一个是由于激励制度的原因,萨丽对工作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不管第一个原因是否存在,第二个原因是一定存在的而且在现阶段占主导地位。萨丽在担任推销员时,每完成一笔买卖就会有奖金入账,而在被提拔后,不仅奖金的发放频率被大幅降低,而且数额也主要是由别人的业绩影响的。萨丽的生活开销很

大,需要有足够的收入支持,所以她对物质需求很强烈。这个案例就涉及到了管理学中激励方面的理论。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萨丽主要谋求的是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要,她对更高的需求并没有显现出强烈的渴望。所以当激励制度改变后,她会感觉到自己在物质方面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难免对工作失去热情。根据双因素理论,影响人的有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只有当保健因素得到满足后,激励因素才能够起作用。在本案例中,萨丽对日常的物质生活要求很高,要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如果她的保健因素都不能满足的话,就上升不到激励的层面。根据期望理论,激励力是由员工主观认可的价值,即效价和期望值所共同决定的。低效价必然会导致低的激励力。没有激励,工作没有动力是很正常的。

如果我是汤姆,我在提拔萨丽之前会先找他她话询问个人意见和想法,跟她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会找公司人事经理一起通过与萨丽的交流、对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的了解,具体评估一下她的性格、素质、能力等是不是适合担任该领导职位,并对她进行适当的培训。对于案例中已经存在的骑虎难下的问题,应该找萨丽谈话,征求她本人的意见,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做好萨丽不称职调回销售员的工作安排和接替人的选择。或者在她留任经理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比如按季度发奖金,将工作态度纳入绩效考核标准等方式对她进行激励。

如果我是萨丽,我对工作有想法或意见时会通过适当的方式与领导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尽量争取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工作状态,并努力适应自己的新工作。

总之,这个案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激励制度不合适和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所造成。

案例二帕尔默机器公司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小组成员形成两种观点。观点一:工人不应该同意削减工资。虽然公司劳资双方,从上到下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公司所处的困境,按理说应该所有人应该上下一心地度过难关,但从案例中获得的信息可以推断,这个企业的上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在困难时刻优先为公司利益着想,这个公司的领导在这个案例中表现的是非常不可靠的。在公司讨论期间,有人明确表示,如果管理部门能做出类似牺牲的话,就同意削减工资,但管理部门却没有任何表示,这无疑会增加工人心里的疑虑。而且在工会同意附加条件的削减之后,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工资又被爆出大幅增加。因此认为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在案例中从头到尾的表现,他们是不值得信任的。工人作为公司的一员,虽然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挽救公司,但我觉得他们不值得为这个的管理层付出这么多。在公司遭遇困境之前,工人的待遇肯定也比管

理人员差很多,在公司困难时期,管理层又要求首先降低工人工资,这种行为属于对工人的欺压。加之在公司中,劳资关系本来就很不好。综上所述,工人不应该同意削减工资。

观点二:认为工人应该做出让步,原因有两点,一是公司已经处于艰难时刻,二是劳资双方都认识到公司的前景黯淡。过去公司状况相对较好的时间,已经满足了多次员工的加薪要求,于情于理,员工都应在公司困难期服从公司的相关安排,但是劳资双方之间缺乏信任,这种让步应该要有附带条件的,同时附带条件应该具有法律效力。比如像案例中那样在公司条件好转后员工可以以某种方式分享公司的利润等。

问题二作为公司总裁,首要任务是要缓和劳资关系,建立起工人与管理人员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大家共同渡过危机。具体做法有:

1、了解清楚目前公司内部劳资双方主要矛盾的焦点,先私下找双方代表谈话,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尽力做双方的思想工作。

2、召开公司内部大会,包括工人和管理层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参加,总裁向大家讲明公司目前的处境,号召大家共渡难关。可以安排工会和管理部门在会上对双方削减工资一事进行商谈和辩论。总裁极力促成双方达成一致。

3、向做出让步的员工承诺,在公司经营状况好转之后,会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在公司内部发行内部股票,将公司命运与每个人的 命运联系起来,让所有人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努力为公司着想。

4、设立供内部员工之间互相交流,以及发布一些内部信息的如新浪微博主页或人人网的公共主页网络平台,供大家交流,并提高公司运营的透明度。

问题三日本人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日本企业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在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钱和物。当公司遭遇困难时,削减完红利首先削减管理人员工资的做法有利于保障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从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入手,保证公司稳定。其次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起到的作用。公司在面临困难时,根据职位高低逐层削减工资,管理人员身先士卒,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会给下层员工很强的信任感,觉得大家都是公平的。他们也相对愿意为公司尽自己的一份力。这也是家族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一种体现,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团结一心,共赴难关。

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企合一,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我国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借鉴日本企业的“以人为本”经营原则,努力做到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员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利用感召力让员工尽心尽责地为企业工作,同时,重视培养职工忠于企业的信念,树立团队精神,使员工能和企业荣辱与共、相依相存,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案例三李佳的工作调动

这个案例主要体现的是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合适的位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领导的角度来看,在人事经理方面,他将张强和李佳两个人都安排在市场营销的岗位上,显然李佳的性格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太适合做这种需要很多与人交流沟通工作的,除非她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人事经理在面试时虽然不可能完全了解一个应聘者的性格,但也能够多少看出一些问题,他将李佳安排在市场营销岗位上之后应该提醒一个主管营销的部门经理注意一下李佳工作状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出适时的调整。显然在该案例中人事经理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其次,主管营销的领导与员工的沟通和对员工的了解也存在一些问题。他没 有能够及时发现李佳对工作的不适应和不适合,而是当李佳自己提出想要辞职的想法时才发现问题,这样不但不利于公司的运营,而且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不过后来领导还是了解了情况后给李佳安排了一个非常适合他的工作,让他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并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收益。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好的人事经理,不仅要为公司引进和筛选高素质 了解其辞职原因,争取为公司留住更多的人才。

所以作为领导,应该善于发现自己下属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因材施教,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了解个体差异,将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绩效。

从李佳的角度来看,首先他在入职时对自己的定位就不是很清楚。他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性格却愿意做市场营销的工作,可见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是很清楚。其次他不太善于去在适当的时机和领导沟通,他第一次找领导反映情况时已经准备辞职了,对市场营销工作早就不感兴趣。可见内心已经压抑到了一定程度才去谈辞职的事。他在入职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既没有跟领导提过自己对目前工作的疑虑,也没有说过自己有其他的专长,这就严重阻碍了他的发展。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服从单位领导的相关职位安排固然会为领导留下好的印象,但当你有机会选择时,必须要衡量自己的优缺点,看看是否适合这一工作。虽然李佳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但作为和其同时进入公司的张强已被提拔为部门副经理,由此可见,李佳当初的决定并不十分可取。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案例中那样的人事经理,如果我们不能结合自身性格特征选择工作的话,可能会断送自己的青春和职业发展道路。

所以我觉得作为职员,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应该懂得在合适的时机提出自己合适的想法,不要总是过分地委曲求全,有什么想法要及时反馈,让

领导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样说不定很多事情还会有转机。另外,还要学会毛遂自荐,争取机会。

从张强的角度来看,他的职业生涯发展目前来说是很顺利的。他得到了一份很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全心全意地努力把它做好,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所以在职场中,如果能得到一份自己喜欢又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抓住机会,努力做出成绩。

案例四麦迪逊手套公司

首先,贝克作为一个资深的销售员,不可能在不能扩大订单份额的情况下放弃和克雷默公司的合作。如果我是贝克,在与韦斯勒的交往过程中,主要的原则是既要争取更多的订单,又要做到不卑不亢。针对韦克勒的性格特点,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具体做法如下:

1、在与韦克勒见面时,鉴于他是一个比较正统的人,一定要在穿着打扮、言语谈吐方面都非常大方得体,并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见面地点,以充分体现我的诚意。

2、因为韦克勒比较爱喝酒,可以适时地邀请他一起喝酒,使双方更加熟悉,联系感情。

3、会送给他一些跟家庭相关的礼物,并借机提起家庭这个话题,这样既能更好地了解他,又可以让他对你产生信任感。

4、在合适的机会去韦克勒家拜访,借此机会可以认识他的家人,并在以后可以与他的家人保持一定的联系。

5、可以向其他人打听韦克勒的个人爱好,努力搜集和韦克勒个人爱好相关的东西,为寻找共同的话题做准备。

6、在和韦克勒就生意上的正事进行商议时,鉴于他比较好推诿等性格特点,可以给他一些承诺,比如两个公司之间的责任、风险划分方面,另外可以承诺在我们的手套公司为他的企业设置一定的专有库存,以保证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持续、稳定、高品质的产品供应,减少相应的风险。并让他认识到我们的合作是双赢的。同时根据案例中对韦克勒的描绘,韦克勒应该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贝克要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通过与韦克勒长期交往,让他相信麦迪逊手套公司有得到克雷默公司百分之二十五股份的能力。

第15篇:案例分析:LW公司的员工激励

案例:LW公司的员工激励

小组讨论的中心:如何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小组成员:董、李、徐、徐、王

目录

背景 ...........................2

存在的问题..............................2

问题脉络 ..........................2

核心问题的表现 ............................2

招聘 ..........................2

薪酬福利 .........................3

绩效考核、晋升机制 ..........................3

培训 ..........................3

内部管理 .........................4

相应的解决方案 .............................4

招聘 ..........................4

薪酬福利 .........................4

绩效考核、晋升机制 ..........................5

培训 ..........................6

内部管理 .........................6

背景

基层员工纷纷跳槽,不少中高层员工也另寻高就,公司逐渐进入了“招聘--

培训--雇佣--离职--再招聘”的怪圈;

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大不如前,抱怨情绪日益严重;

有些基层单位员工甚至消极应对、坐等客户上门…

存在的问题

问题脉络

公司不重视员工激励

→相应的激励制度跟不上(核心)

→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受挫

→压力转嫁

→中高层员工的积极性受挫

→辞职、跳槽、招聘怪圈(表象)

基于以上分析,LW公司的基层员工雇佣制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关键在于没

有匹配相应的激励机制。公司处于成长期,发展速度快,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公司利润及业务拓展方面,单纯地扩大基层营销人员的规模,忽视对基层营销人员的培训和福利关注。加之公司规模小,人力管理成本高,忽视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造成员工流失率较高。

核心问题的表现

招聘

1、部门不健全,人手不够:公司里没有人力资源部,只有两个人负责事务层面,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无暇顾及。

2、招聘流程不完善:公司内部“近亲繁殖”严重,很多员工靠裙带关系进入,没有走正式的招聘流程,使人心不平衡。

3、岗位安排不合理:很多员工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

薪酬福利

1、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太不规范,以至于员工不清楚公司的福利有哪些,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且与别的地区的福利比起来有一定差距,比如说与山东移动2004年就推出的带薪休假比起来,公司现在也还没有执行,造成员工心里不平衡,不满意。

2、工资和福利待遇在该公司所处地区各行业中是属于中等偏低的,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偏低,对员工的吸引力较小,所以会有大量员工离职。

3、各个岗位的薪酬分配等级差距太大了,照成基层员工强烈的心理不平衡,而基层员工的数量在企业占很大的比例,影响公司总体团结。

4、公司的文体、娱乐活动太少。员工工作压力大,得不到释放。

绩效考核、晋升机制

1、考核指标有公司硬性下达,考核制度粗放,且标准不清,还受领导主观意见的影响。比如不同的领导对同等绩效标准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因而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同时,由于缺乏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标准化考核,升迁和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主管情感。

2、考核机制缺乏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导致考核偏向某些利益群体,从而轻视普通员工的利益。同时,受“近亲繁殖”的影响,裙带思想严重,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考核。

3、公司内部没有完善的晋升机制,缺少管理技能和营销技能培训、沟通培训,没有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这样也导致员工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激励。

培训

内部培训工作也基本停留在对前台营业员的不定期业务培训和考试上,对管理人员没有培训的整体计划安排,对大家都普遍希望接受的管理技能和营销技能培训、沟通培训,公司也没有安排进行。

内部管理

1、领导者的不同管理风格造成管理混乱,且越来越趋向集中管理。比如说人员招聘实行集中管理,进人、辞退人下属各单位都无权决定。

2、公司政策不利于业绩的增长。比如有时为争取一个集团户,涉及一些必要的政策费用,分公司都得像处理个人私事一样软磨硬缠。

3、员工的工作岗位轮换、工作调整缺乏统一规划。

相应的解决方案

根据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招聘

1、设置人力资源部门,增加部门人数,招聘相关人才,明确分工,负责人力资源各个模块。

2、修改和完善招聘流程,并将其落到实处,对所有应聘者一视同仁,择优选拔,不走后门。

3、根据能岗匹配原则,将不同类型的人才安置在与其自身相符的岗位上,避免大材小用。

此外,要全方位观察和了解员工的素质能力,并倾听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岗位的期望。

薪酬福利

1、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

要注重职位体系的设计,对行政后勤管理等提供管理和服务的职位,要建立以岗位和贡献为主要指标,同时和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的薪资福利制度。对于从事市场业务的人员,多采用底薪+提成的薪酬制度,突出业绩对薪酬水平的决定作用。LW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业务主管这些职位的员工应主要采用职位薪酬体系,首先确定他们处于该职位的基本工资,同时对于他们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一些不同的奖金。对于一般员工他们主要都是从事市场业务的,应采取底薪+提成的薪酬制度,首先确定底薪,让他们有基础的生活保障,再则根据他们的业务给予他们提成。因为一般员工都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公司的业务大多也都是由他们来处理,提成可以激励他们发展更多的业务。

薪酬福利制度的变革,要充分的体现年龄与工龄、学历职称等因素的影响, LW移动属于年轻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年龄段上,员工的年龄主要处于20~35岁之间, 30岁以下的年轻员工占76%以上,公司可以给在公司呆的时间比较久,年龄比较大的员工的薪酬福利略高于在公司时间呆的短,年龄比较小的员工,给员工安全感,有利于留住员工。LW移动员工的文化层次为:公司本科以上学历的60人,占21.2%,专科学历145人,占51.2%,高中以及同等以上水平的78人,占27.6%,LW公司可以给本科以上学历水平那些文化水平高,且切实为企业做出了一定贡献的员工高薪,这样有利于企业吸引并留住文化水平较高的员工。

薪酬福利制度的变革还应体现出生活费用和社会物价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人力资源供求等方面的变化。

还要注意参考竞争对手的的薪资水平和薪资制度。比如要注重山东移动的带薪休假制度,同样作为移动公司,山东移动的福利比LW好让LW公司里一部分员

工觉得不公平,所以LW也应该考虑给予员工带薪休假的制度。

2、要吸引、保留、激励员工,就要增强企业与外部的竞争力,处理好企业薪酬水平的设定。

在薪酬水平定位上,要把握好一个上限两个下限。这个“上限”就是企业支

付能力。撇开成本控制问题而设计超过企业支付能力极限的“超级薪酬”是和企业的设立目的相违背的,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严重削弱。所谓两个“下限”,其一是指员工心理承受范围,即员工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资水平。低于这个下限,员工就会选择从和企业的劳动契约关系中退出,形成企业“工荒”。另外一个“下限”就是企业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而LW企业的工资在所在地区偏低,低于了员工所要求的工资下限,因此大量的员工选择离职。但由之前所提到的公司发展及现状看来,公司这几年的业绩一直发展得很不错,因此LW企业因在保证自己的利润的前提下,完全有能力提高员工的工资。所以LW公司应该适当提高员工工资。这样企业对外的竞争力增强了,员工的离职率必然就降低了,长远看来是对企业有好处的。

3、薪酬分配等级差距太大,影响基层员工积极性。所以首先应该分析处在高层的员工是不是应得这么高的工资,如果是,则应该向基层员工说明高层员工之所以工资比他们高的原因,让基层员工清楚认识到高层员工究竟为企业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的这些贡献又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利润,如果基层员工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基层员工心中的不公平感也就消除了。但如果高层员工的工资比起他们所做的贡献真的过高,而基层员工的工资真的过低,企业则要重新考虑给他们的薪酬待遇,重新确立比较公平的薪酬分配等级。适当降低高层员工的工资,适当增加基层员工的工资。

4、公司应该增加文体、娱乐活动,给员工减轻压力,同时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好感,吸引员工留在公司。比如经常组织歌唱比赛,篮球比赛,每年由公司出资让员工外出旅游一次。

绩效考核、晋升机制

1、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客观的评估,强化评估的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检查和评定员工对只为所规定的职责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绩效的管理方法,判断其是否适合职称。

2、针对销售部门的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考核方案,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严格监督执行,保证绩效考核方案的落实。例如从市场份额保有量、客户满意度、人员流失率等方面考虑。

3、在考核公平、公正性问题上,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同时杜绝裙带思想的影响。引进要素评定法,将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真正做到考核公平公正。(定量考核是运用数据形式 ,对被考核人员的各项考核因素进行定量计分 ;定性考核是对被考核者素质和工作绩效的质的方面的考查核实。)

4、将聘用工纳入员工考核,鼓励其在公司发展,发展优秀的聘用工可以聘用为正式员工,加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同时,可通过目标管理法让员工知道组织或部门的目标,明白公司对他们的期望,明白自身对公司的影响和所做的贡献,从而使其知道该如何投入自己的精力,最大程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履行其职责,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管理的规定,定期、不定期举行各项培训,从而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根据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同,举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普通职员培训和工人培训,并进行长期性的延伸教育,充实员工的基本理念和加强事务操作。培训方式采用工作教导、工作轮调、工作见习和工作指派等方式,职内教育和职外教育相结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灵活进行员工培训,最后要及时记录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

内部管理

管理者的不同管理风格对于业务增长,公司发展有不同作用,针对管理越来越趋向集中这个问题,有利有弊。利在于可以统一管理,统一思想,符合公司总的管理和安排。但弊在于,没有能够发挥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公司应该放些权利给之下的部门。比如,在招聘问题上,中高层管理人员由总部招聘,基层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招聘工作留给子部门及一线部门,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部门的情况进行招聘。

对于影响公司业绩的问题,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比如争取一个集团户,涉及一些必要的政策费用,分公司总部及时调拨一线部门等。

第16篇: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股权激励作为一项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早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施行,虽然我国推行较晚,但近年来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内部治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仍没有一致的定论。例如,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持股的状况如何?它能否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另外,由于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在经理人员内部实行了年薪制,年度报酬如何确定?它与公司业绩有无关系?这些问题对上市公司的绩效是否存在影响?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谋求上市公司的绩效最大化。本文从公司财务业绩视角以及采用实证验证的方法,结合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的特征,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同时也通过对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发现了其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的不足,并针对其不足和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有关政策法规的逐渐健全和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结合中国国情,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进行实证研究,对企业来说有助于上市公司选择适合其发展的相应方式,改进公司绩效,避免管理层短期行为,达到长期激励并达到公司发展长远目标的目的;对高管个人来说,了解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以后,就可以清楚地衡量高管自身人力资本产权完整性,在现有的经济制度环境下,可以创造的价值,即对企业绩效可以产生的作用,股权激励还可以使高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从工作及工作业绩中获得其需求,实现个人目标;同时也使我们能够根据国情和企业实际,探索能够有效调动管理层积极性的合理的薪酬制度,规范引入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尽早使我国的高管薪酬制度与国际接轨。

第17篇:一线员工薪酬激励模式案例分析方案

一线员工激励模式案例分析

A公司:

由于基层员工的生产产品或服务质量是与客户直接对接的,因此在薪酬设计上与普通部门稍显不同。

应发工资=(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品质系数*浮动薪资系数 解释:基本工资一般为本年度市最低生活标准

计件工资这个实际就是多劳多得,对服务业来说可以指定为推荐成功率与薪资对照给出的薪水

品质系数是合格率,在0-100%之间,对服务员来说是(1-投诉率)

浮动薪资系数与品质率挂钩,比如连续3个月达100%,则第4个月起,浮动薪资系数上调为1.1,半年达100%,则从第7个月起系数上调为1.2 此外,除了合理的设计薪资体系外,还可以设计额外的补助项和单项奖。例如为

了保证在特殊工期时的质量问题,员工在自觉值班的情况下,公司支付120%的工资,设立最佳生产能手,最佳微笑等单项奖。

B公司:

所有解题都要先分析,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再针对需求去做方案与制度,小编说的方法再经典,大家看不懂,或是看懂了不会用,那就不是目的,希望大家也能跟着一起去学会这种思考方式!开篇先问问自己:(1)目标和目的是什么?(2)目标受众是哪些?(3)目标受众的特点是什么(4)目标受众的需求是什么?(5)怎么打动目标受众?

------------------------------------

1、普工、服务员普遍特点:

文化水平不高,基本需求容易满足,你给他设高压线,他也给你设了高压线,触碰了,就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也拉不回。

2、普工和服务员的需求是什么?

那么普工和服务员(这里不包括小组长、拉长、高级工程师、领班等基层管理和高级技工类职业)一般有什么需求,我每年在回家的火车上都会问一起返乡的民工朋友们,总结出来以下三点: (1)包吃住 (2)看病能报销 (3)一年存个二万元

这三点要求可能对很多非普工,包括我:虽说已经是经理岗位的员工来说,也觉得要求挺高了,但对于普工来说,这并不高,他们挣的是血汗钱,只是消费理念不同罢了!

3、需求的必要条件:

(1)包吃住:吃食堂一荤二素,管饭饱(这点我们不一定做的到吧,吃过公司食堂的人一般都知道,很多人都不要吃,别说食堂、就连中式快餐店、有些炒菜的饭店很多人都不要吃) (2)看病能报销:这也是企业要交社保的必要条件,这里就不细说

(3)一年存二万元:我现在都存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2万,相当于月1700元,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月有1000-1300元钱花已经足够了,电话费50元、日用品80元、衣服300元,化妆品(烟)200元、零食聚餐300元、其它100-200元,这样就够了,他们省的是住宿费和吃饭的费用1500-2500元。

4、工作要求:

我们的要求是双休、8小时以内工作制

他们的要求是单休没问题,一天工作12个小时没问题 但是谈好的薪资和加班费一定要给!

5、一线员工的薪酬模式

(1)提供吃住:根据当地的标准核算成本

(2)明确的计提模式:计件提成、计时提成在1000-3000之间不等 (3)基本工资核定:现在一般在1800-2500之间,根据区域进行调整

(4)节日福利:一箱水果,几个棕子,一袋大米、一桶油都会让他们感激不尽。 (5)按时交纳社保

(6)表扬、年终表彰加上适当的物质奖励 (7)多搞搞业余活动和关心关心员工生活

6、注意事项

一切都需要按时给予!就是对一线员工最好的激励,我觉得这些很浅而易懂,就不细展开,大家学会这种思给模式就好!

C公司:

看到今天的这个主题,我回忆了这几年的经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也顺便自己做一个总结。

1.针对计件形式的。

①保底工资:保底工资执行的是计时的,小时工资由公司通过讨论、实际测算最后得出的小时工资。一方面为了保证生产淡季时员工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新进人员技能还没成熟,计件效率达不到,这也是对这类员工的生活保障。目前这保底工资也大大高出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了。

②计件工资的计算:个人产量*产品单价。

③质量奖罚: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的生命线,有了量更有质,企业的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设置产品质量奖,此项指标根据品管部统计的返工率、不良品率来分为几个档次,返工率和不良品率越低,质量奖越有保障,要不然就是这奖金越来越少,达到某个底限,就是一分钱也拿不到了。

③产品材料的损耗。这点其实和②点有想通之处。但是这条不是奖励,而是罚了。返工率、不良品率越高,这材料损耗就越大。公司鼓励大家把控好品质,争取多拿质量奖,减少材料损耗扣款。

④加班费。虽然是计件的,但仍然还有加班费这一块的,加班小时工资根据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测算的并乘以相应的倍数。所以平时的晚班和周末,员工的工资除了计件的之外还会多了这块加班工资。

⑤另外还有一些岗位津贴、满勤奖、工龄工资、伙食补贴等。

⑥计件类型的实发工资总额=(计件工资+质量奖+加班费+满勤奖+岗位津贴+伙食补贴+工龄工资)-材料损耗-社医保代扣款。

2.针对计时、月薪制的一线员工。

这种的其实不好操作,不过公司把小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之间的换算整清楚了,那还不错的。相对会比较简单。对于一些工序比较简单的重复性的企业也可以执行。

薪资结构:实发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满勤奖+工龄工资+餐补+其他补贴)-社医保代扣-住房公积金-其他代扣(水电费之类的)。

基本工资:可以统一设置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可以为了平衡不同岗位之间的加班工资,而不同岗位等级有分档次,但总的目的是减少企业的人工加班成本。

绩效工资:日产量、月产量、返工率、不良品率、产品损耗率这些是硬性的考核指标。加上其他的一些个人态度、行为习惯等等。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大锅饭的滥竽充数的员工。

加班工资=基本工资/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不规范的公司用208小时计算,规范的用21.75天计算出小时工资)*相应的倍数。

也有些公司的加班工资是直接和员工约定一个数额的。不过个人觉得想要规避法律,不至于那么明显的挑战法律的话,最好还是用基本工资/21.75/8*相应的倍数(这基本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是计时的工资,那么最好还是用当地公布的最低小时工资来计算,但是这样的话,人工成本会增加很多,很多老板会不舍得的。还是得综合考量一下,也可以申请综合工时制。

另外这一线员工的内心其实很容易满足的,比如说发工资每个月都准时、不随意克扣员工的工资,平时老板亲临现场指导或帮忙下,他们都会觉得很感动。员工如果加班的话,给予一些人性化的点心等,他们心里也会很感激。还有平时谁都会偶尔有点事情的,适当的话,给予时间处理,不那么严格克扣,他们也是感激的。这点倒是公司规模不是很大的时候可以这么做,大公司会让有些人抓空,偷溜耍赖。

今天说的有些多,但是个人觉得要怎么做,还是得跟着大环境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能力规范的尽量去规范。

D公司

一线薪酬激励:

1、

1、

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简单直接,员工心中有数。

2、

质量工资: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关注质量,完成质量不单能拿到质量工资,在年末还有可能得到质量之星的奖励。

3、

技能等级工资:根据技能等级给予技能工资(从50-200元),技能工资随技能等级每季度调整一次并进行张榜公布,技能好的员工不但技能工资拿了,操作机台数会得到保障,技能上不来的员工操作机台数可能就会减少,产质量也降了。这是收入和面子的双重问题,这种激励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员工对待操作技能考核是非常认真的,在班中空余时间或班后休息时间都会自觉得进行操练。

4、

节约奖励:这个奖励是固定的50元。如织布工段,纱线在用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员工随手把小脚料丢进废物桶,一经查出50元就没有了,严重的还要倒扣。实行这种奖励后物料消耗能保证在定额内。

5、

安全奖励:80元,不出现工伤80元就进口袋,出现工伤就没有了,工伤率大大下降。

6、

岗位补助:需要上夜班的员工和岗位环境较差的,根据上夜班的天数给予一定的岗位补助,减少夜班人员的请假率。

7、

操作多面手奖励:鼓励员工进行轮岗,学习不同岗位的操作技能,在某些岗位任务失衡时可以进行灵活调配,提高员工的利用率,同时保证员工的收入,人员相对稳定。

8、

劳动保护用品:除了正常发放岗位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外,每月还有几十元的日常生活用品用发放。

9、

年终奖励:最佳操作手、质量之星等都是为一线员工设置的激励。

9、

非物质奖励:除了薪酬之外,还有一种精神激励也是挺见效的。对员工一些好的表现和行为进行即时表扬,如感谢信,板报事迹宣传、表扬等。

一线员工的薪酬奖励不但要细致,最关键好要直观、易懂,让员工工作一下月下来就能算清楚自己能拿到多少收入,大家才会安心地在企业继续工作。

E公司

我们公司基层一线员工的代表有两类:工厂的生产员工和客服部门的安装人员。

他们的薪酬较为单一,大部分收入主要是月薪,收入对比其它岗位员工来说也较低,他们对“每月能拿多少工资,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是否算对,是否公平公正”等问题比较关注和敏感。因此对于他们的薪酬激励,讲究的是简单直接,公平公正,用“多劳多得”来激励他们。

最简单省事的方式莫过于是拿固定月薪,按能力和经验给他们定级,按级别从低到高拿对应等级的月薪,但这样做却没有太多的激励作用。 居然固定月薪无激励作用,那就来个“无底薪,全拿计件或提成工资”的模式。这样也不妥,因为又走了另一个极端,没有了底薪的保障,他们拿什么力气和激情来干活?长期有稳定的订单来源还好,一旦遇到淡季或订单不足时,他们立马就走人了。尤其是现在的90后新生代员工,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好的薪酬组合应是“基本保障底薪+计件工资或服务提成+各类奖金”。

其中,基本保障底薪是固定不动的,不受淡季或订单多少而影响,那怕是没有订单,都不能少。为了更有激励性,也要根据员工的能力高低和经验不同来评级,让级别高的员工拿更高的固定月薪,并设定好清晰的各级别达标评定标准,告诉他们,以激励他们往更高级别努力或晋升。

计件工资,重要的计件单价要定的合理,太高企业吃不消,太低了又没激励作用。如何制订合适的计件单价,这要通过人工成本预算分析和标准工时定额测算来获得,怎么来判断你的计件单价定的是否合理?一般的熟练员工都能拿到不低于市场平均工资水平的(至少持平)即为较合理。

各类奖金,对于我们工厂的生产员工来说,那可就种类多了,产量奖、质量奖、成本节约奖等都有;同样的,安装人员的工资,除了安装提成,还有效率奖、服务满意奖、成本节约奖等,只要达标或超出目标的,都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另外,为了激励他们多为公司服务,留住技能熟练的老员工,我们还给他们增加了每年100元/月的工龄工资,连续在公司做满5年以上的员工就可以享受500元/月的工龄奖(最多五年封项)。

最后就是跟公司整体效益挂钩的年终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薪酬激励。在我们公司,一般年底双薪还是有的。总的来说,我们公司一线员工的总体薪酬水平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这种有保障、有激励的薪酬模式,他们还是比较满意认可的。

第18篇:案例分析——关于海底捞的员工激励

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前言:激励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以促使个体有效完成组织目标。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更好地了解人的需要和动机过程,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案例选择及原因分析

2009黄铁鹰主笔的“海底捞的管理智慧”成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进入中国八年来影响最大的案例,一夜之间,几乎中国所有的商学院都开始讲授海底捞,一句“把员工当人对待”成为海底捞的成功要诀。我将以海底捞的员工激励措施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选择海底捞的理由如下:

1.海底捞作为普通的一家餐饮店,却做出的不普通的成绩,所以我对它的成功很感兴趣。

2.服务营销课堂上老师曾把海底捞的服务作为案例,让我更加好奇是怎样一种管理机制能让员工有如此出色的服务

3.我很喜欢海底捞的企业文化。

(二)案例描述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海底捞虽然是一家火锅店,它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餐饮,而是服务。在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下,“海底捞特色”日益丰富。 海底捞的员工激励措施如下:

一,良好的晋升通道。

海底捞为员工设计好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清晰地向他们表明该发展途径及待遇。二,独特的考核制度。

海底捞对干部的考核非常严格,考核分了多个项目,除了业务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有创新、员工激情、顾客满意度、后备干部的培养,每项内容都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这几项不易评价的考核内容,海底捞都有自己衡量的标准。

三,尊重与关爱,创造和谐大家庭

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从最基层提拔上来的,他们都有切身的体会,都了解下属的心理需求,这样,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关爱下属,并且给予员工工作与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得到员工的认可。

(三)案例分析

服务是餐饮业取胜的关键,但是如何做到将服务差异化战略成功灌输给所有一线员工,是真正至关重要的。要做到真正的顾客满意必须将标准化的流程、制度和一线服务员的判断力和创造力结合起来。一线员工的创造力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通过一整套系统激励出来的。这些激励系统提升了一线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就会带来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及降低许多餐饮企业都很头痛的浪费和损耗等隐形成本。

海底捞更多依靠的是对餐饮业服务员这种特殊工作的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书本上的先进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其激励机制符合了海底捞自身的实际,满足了员工各个层次的需求,使员工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个人潜力,使得海底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得到了稳步发展。

(四)启示与借鉴

由海底捞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餐饮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在激励机制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根据一线员工的特点采取适当有效的激励措施, 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和个人能力较好的发挥, 消除他们在工作中的各种消极情绪, 增强他们在企业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并形成工作动力, 是我国餐饮业在一线员工激励问题上的出发点。

第19篇:激励理论案例1

激励理论案例一起人才流动的官司

上海钢琴厂的三名技术人员被乡镇企业挖走,该厂的吴厂长何严书记为此十分烦恼,坐立不安。

浙江省桐庐县洛舍乡工业公司注意到近几年市场上钢琴走俏,供不应求,普通钢琴价格一再上涨。他们根据中校学生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学钢琴的趋势,认为钢琴接个在今后可能只涨不跌,因此决心创办钢琴厂。厂房和资金均可解决,惟独缺少精通钢琴制作的技术人员。经多方打听,公司得知友几位浙江同乡在上海钢琴厂担任技术员,于是想动员他们来厂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乡党政领导研究后决定,派罗乡长前往上海去找这几个人。

罗乡长通过同乡找到了在上海钢琴厂工作的何乐、张平及李明,四人一交谈,一拍即合。罗乡长不仅答应付给他们每人2500-3000元的月薪,而且帮助解决住房和家属户籍,还给每个人提供7万元的生活保证金,在第一台钢琴试制成功后,每人可获得2000元奖金,待形成生产能力后,他们还可以从利润中提取1%作为分成。

何乐、张平何李明三人都是上海钢琴厂的技术骨干,他们辞职出走,除了优厚的待遇诱惑外,各人还有其他原因。

和何乐,现年50岁,1953年进厂工作,工作了三十多年还是一个助理工程师。他单身在上海,妻子何子女均在绍兴农村,三十多年夫妻两地分居,长期得不到解决。他渴望夫妻团圆,全家和和美美地一起生活。当他听说罗乡长说洛舍乡要办钢琴厂,需要技术人员,不仅待遇优厚,还能帮助他解决住房和家属户籍问题,就欣然同意去洛设乡钢琴厂工作。

张平,现年52岁,浙江宁波人。他进厂工作有三十年了,在“文化大革命”前曾任本厂技术检验科科长,开始下放车间领导,至尽未能很好地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另外,他与现任的一位副厂长长期存在隔阂,关系不够融洽。他一直想调换工作环境,希望在有生之年施展自己的才能。当罗乡长来邀请他到洛舍乡钢琴厂工作时,尽管他的家小在上海,他还是一口答应了。

李明,现年30岁,上海人。他进厂就跟何乐师傅学手艺,业务上肯钻研,几年来进步较快,现在是厂技术骨干。由于他没有文凭,职称不能解决,晋升希望也很小。当他得知洛舍乡钢琴厂要人时,他也愿意前往,认为到浙江农村创新事业,更符合自己的性格和兴趣,工作虽然比较艰苦,但经济待遇优厚,而且他与何乐、张平关系较好,乐意在一起工作。

何乐、张平、李明三人与罗乡长谈好后,立即向厂领导递交了辞职申请报告。报告首先送给吴厂长,吴厂长立即与党委严书记商量。吴厂长担心三名生产技术骨干一走,会使该厂9英寸三角钢琴这一重点科研项目受到影响,同时三人辞职出走会在全厂职工中产生冲击波,如果职工们,特别是有技术的职工都群起仿效,寻找待遇优厚的去处,那全厂的生产任务如何完成?何乐身为共产党员,却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党组织应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党政领导都不同意批准他们辞职,并决定派厂领导去浙江有关部门交涉,要求送还被挖走的技术人员。

浙江有关部门却认为这几位技术人员从大上海到技术力量奇缺的家乡扶助乡镇企业,人才的流向使合理的,洛舍乡创办钢琴厂未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缓和市场压力,应该说使做了件好事,三名技术人员在原厂没被重用,到乡镇企业后备受信任,分别担任副厂长、厂长助理和检验科长,生产积极性和才能都得到了发挥,他们也应有选择工作单位的权利。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地官司持续一年多。

何乐等三人得知厂领导不同意辞职申请后,便毅然离开杀害钢琴厂到洛舍乡钢琴厂上班去了。他们与当地职工一起艰苦奋斗,经过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研制了8台“伯乐”牌立式钢琴。这批钢琴不仅吸引了国外钢琴的优点,而且还作了多方改进和创新。在浙江省有关主管部门主持召开的产品鉴定会上,伯乐牌钢琴受到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吴山 1

军等二十多位专家和教授的称赞。该厂准备从下一年起正式投产,年计划产量为300台。

上海钢琴厂经多方交涉,毫无结果,最后迫不得已贴出布告,对何乐三人的厂藉作除名处理,何乐的党籍也被厂党委开除。

思考题:

1、何乐、张平、李明三人为什么要辞职?三人各是出于什么原因离开上海钢琴厂的?

2、罗乡长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吸引人才?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上海钢琴厂领导处理何、张、李三人的辞职申请的方法妥当、合适吗?如果你是吴厂长,你将采用怎样的措施来留住人才?

微软的股权分配

微软的名字诞生于1975年。1977年2月3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签署了一个非正式协议,比尔.盖茨占有公司份额的64%,保罗.艾伦占有36%,而此前两个人的份额分别为60%和40%。1978年,比尔.盖茨的年薪是1.6万美元,是公司中最低的工资,这种把自己塑造成“劳模”的伎俩后来被许多软件公司的老板所采用。

微软的初期形式是合伙人制。到1981年7月1日,微软才正式注册为一家正式公司。起初,公司股票只有少数人拥有,盖茨、艾伦分别占有股份的53%和31%,鲍尔墨占8%左右,拉伯恩占4%,西蒙伊和利特文约占不到2%。由于股票只发给盖茨最亲密的伙伴,因此许多在公司干了多年的人,对股票分配方式怀有不满。

为平息不满,1982年公司开始发放年度奖金,并给员工配股。但并非人人都能得到股票,按规定,要得到股票需等一年,然后在4年之间分8等份支付。当时原始股份每股只有95美分,一般新雇佣的软件工程师可得2500股,进公司早的可以得到更多些。给员工配股后,公司取消了加班费,反而引起更多员工的抱怨。一名员工说,当时他分得的股票,一直是家里人的笑料。但到了1992年初,这些原始股每股已上涨了千倍以上,达到1500美元,那些保留全部2500股原始股的软件工程师,现在已拥有了近400万美元的资产。

公司奖励员工的方式也基本成形,一块是工资,一块是公司股票认购权,一块是奖金。公司通常不付给员工高薪,也拒绝支付加班费。但到了90年代,各类补偿金数目可观,因为股价总在不停地往上蹿,其补偿金具体为:

高达15%的一年两度的奖金、股票认购权以及工资购买股票时享受的折扣。一名雇员工作18个月后,就可获得认购股权中25%的股票,此后每6个月可获得其中的12.5%,10年内兑现全部认购权。每两年还配发薪的认购权,雇员还可用不超过10%的工资以8.5折优惠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微软还建立了晋级制度,在技术部门和一般管理部门建立了正规的升迁途径。首先,每个专业设立技术级别,级别用数字表示,起点时本科毕业的新员工微9级或10级,高至

13、

14、15级。对于程序员,13级已是最高级别。级别反映员工的表现和基本技能,也反映经验和阅历。同时级别与报酬直接挂钩,开发人员属于报酬最高的一类,从其他公司跳槽或挖墙脚来的资深开发员可以不定时协商工资额,可使工资超过本级别的平均水平,因为开发人员是软件公司的“主角”。

思考题:

1、微软公司的薪酬方式与行业特征有什么相关?

2、为什么要给程序开发人员以不同的待遇?

3、比尔.盖茨为什么要领企业中的最低工资与最大股份?

4、股权激励的方式与加班工资激励方式有什么不同?

5、在发放股权的时候为什么要有时间与批次的限制?

第20篇:银行员工激励案例

银 行 员 工 激 励 案 例

一、情感激励

1、案例背景

A君由上级任命为某支行行长,该行业务规模小、利润低,人事费用少,经常连绩效都发不下去,员工情绪低落,无心工作,甚至连办公室卫生均无人打扫,情况十分不利。A君上任之初,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而是召集员工谈心,大讲员工的苦处,最后深深的鞠了一躬。自此以后,他本着一条原则:多做有助于增进职工感情的事。正是依靠这份感情,该行业务发展突飞猛进,上述情况大为改善,屡屡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

2、得到启示

激励手段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主要的形式就是金钱上的奖励;一种是精神上的,主要从员工的社会需求来激励,情感激励是精神激励的重要形式。单纯的强调物质激励,会削弱员工对工作意义和兴趣的追求,严重的会产生损害人的基本道德的负作用。情感激励能形成凝集力和向心力,从上述A君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他就是利用感情这根母线产生了叠加效应,通过感情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员工。中国有句俗话“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大多数人来说,投桃报李是人之常情,而领导对下级的动情之举,上级的回报就更强烈、更深沉、更长久。情感激励不只是调节人的认知方向,调节人的行为,而且当人们的情

1 感有了更多的一致时,会产生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表达方式,凝集力和向心力即成为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维护集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成了每个员工的立场,自然会促进整个团队的绩效进步。

二、知识性员工激励

1、案例背景

银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A君是某重点大学毕业的双学士,并且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进入银行后被分配到柜台工作,每天按部就班,办理业务,账平表等,感到工作沉闷无聊,不久,领导安排制定相关业务管理规章的工作任务,要求一周内完成,结果一周后上交材料离领导要求较大,被训斥和责备,他反驳认为至少要一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却要求一周完成,之后愤而辞职。

2、分析原因

一是对所承担的工作缺乏兴趣。知识型员工喜欢承担具有挑战性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的工作。枯燥乏味的或与兴趣相左的工作只能桎梏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最终导致其离开。上述案例中,柜台工作,重复劳动显然不适合,并且领导分配工作也不能让他发挥CPA的专业知识。

二是对管理方式不满。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其个人、知识

2 和工作本身是合而为一的。一位知识型员工和组织的关联,不是一个层级结构中固定的职位或头衔,而是一个可以让他的专长知识发挥贡献的任务。作为领导者,不再是行使指挥和监督的权威,而是想办法使下属有意愿和能力去担当任务,为自己的绩效负责,并且能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能。

三是对团队的目标缺乏认同。团队应该具有非常清晰的短期与长期商业目标,并且经常安排领导和普通员工参加聚会,以便通过这种交流,团队上下能够就公司的目标达成共识。

四是缺乏个人成就感。知识型员工不能容忍总是默默耕耘却没有任何荣誉回报。荣誉对于每一个优秀员工来说,既是必要的酬劳,更是有效的激励,可以使他们的工作更出色。

3、得到启示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满足其个人发展和挑战新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为主。

一是培养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努力工作的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为了培养及保持知识型员工对工作的兴趣,首先应实施员工内部流动制度。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不定期改变自己工作岗位,一方面可以经常保持新鲜感,增强和发挥其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团队工作更多的环节,也有助于建立一种有益于整体的观念;特别是可以使人为的不当工作安排得到纠正,最大程度地优化配臵人力资源。其次,要对员工定期实施培训,因为兴趣的培养及保持需要一定的投入。

3 二是创造宽松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知识型员工削弱了“命令—支配型”管理模式存在的基础。为了保持其竞争力,团队的组织结构将扁平化,分权和自治将更加重要。知识型员工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员工队伍年轻,知识层次高;这决定了他们创造欲望高,创造能力强,喜欢并能够自我管理。团队工作因而成为有效的工作方式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为了让每一名知识型员工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团队必须将自己的总体目标细化,使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标准。制定目标要注意两点:一是符合员工的兴趣,二是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每一个员工都有了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才会感到自己在团队是“有用的人”,才愿意在团队长期地工作。

三是要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建立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等。

三、问题员工激励

1、案例背景

A女是某行业务发展部主任,B男是该部门客户经理,他时常闹独立情绪,但其考勤、工作绩效等方面十分突出,由于业务发展任务重,时间紧张,他特立独行的行为在该部门显得非常不和谐,他出去营销客户,不会主动向上司汇报完成情况,但却非常喜欢与办公室其它同事闲扯,讨论非工作内容。对A主任来讲,

4 B经理的行为不仅反映了他个人对部门规则与流程的不屑,同时也意味着他并不想做更多的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她决定单独与他沟通,策略是想通过加强他对部门工作责任感来激发他的工作热情。面谈时,她做了详细的分析与事实说明,要求他接受合理的工作安排与流程。他也同意她的要求,答应会按她所说去完成工作,但她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B经理依然如故,她的观点显然对他没造成影响。A主任由此怀疑他是否已经找到其他工作想跳槽。她决定在考核评估时给他一个正式警告,让他知道目前的状态。即降低对他的工作要求,或是将其降级甚至申请调离或辞退处理。

2、分析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情况?作为管理者,怎样才能使这些有才华却又个性特强的员工跟着自己走?怎样才能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主导工作中,而不仅仅是支持,还要主动起坚决执行?

3、得到启示

首先,不能激励这些有“问题”的员工,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激励自己,管理人员的工作是要在团队内部建立一个激励环境,驱使大家朝一个可完成的目标前进。这要求管理者要有一个全新的思路,而不仅仅是履行一个管理者的角色。

其次,作为管理人员,多数采取与问题员工单独沟通的方式,让他了解企业的愿景、价值观和工作的意义,试图改变他们的态

5 度。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偏见,对一些事情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抱着这种想法沟通,只会让沟通变成一个无效而冗长的游戏。管理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员工,藉此激励他们,员工则极力逃避上司的压力。正如B经理逃避A主任一样,最终结果又回到起点,员工没有发生一点点改变。最基本的管理规则告诉我们:你不可能改变人们的特性与性格,甚至不能控制他们多数时间下的行为,至于对其内部的个性变化更是一点都不可能。

因此,不要把这类员工当作一个问题来解决,而是看作“一个被理解的人”。

4、解决思路

管理者要转换狭隘的思维,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员工,处理方式有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步,深入了解员工低绩效的原因。首先,了解问题员工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驱使他努力工作的?这些驱动因素有了什么障碍?如果这些障碍移开后会发生什么事?作为管理者,与问题的出现紧密相关的。不管用什么方法,掌握更多关于问题员工的信息十分重要,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非正常谈话进行了解,站在一个员工的角度分析他的期望与心愿,过去经历对他的磨炼。什么样的热情能控制他的选择。其次,认真审视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调查发现,对上司的不满是员工闹情绪与离岗的主要原因。因为某一因素,在想帮助员工解决问

6 题时,管理者的出现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坏而不是更好。最后,分析所获信息。对团队来说,目前所发生的这样事情会带来越来越坏的情况吗?A主任有太多的问题要面对,而B经理的行为困扰了她,导致她做出面谈的决定,结果面谈失败,激化矛盾,调离或解聘。问题是,A主任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有效吗?一方面这个决定对B经理来说是荒谬的,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团队其他成员的压力,引起恶性循环。

第二步,正视冲突。在员工管理中,冲突不可避免,在搜集到全面的信息后,管理者可以开始与问题员工进行一次正式谈话。要求做好非常谈细谨慎的准备,首先确定一个谈话的底线,之前要员工大约谈什么,强调这是一个正式的评估会议,也是回顾和检查自身工作的一次机会。开始要肯定员工过去与未来对团队的价值,抱有很大期望,希望能谈出个结果,同时要非常坦率地把目前存在的问题列举出来,告诉员工如果这些问题继续存在,明天彼此的共同发展也很难说。面谈要避免变成一种言辞激烈的说教,或演变为冲撞与激烈的辩论。管理者的目的就是在简短的谈话中洞悉员工隐藏的不满,这种流露出的不满有助于了解新的情况,甚至为激发员工作的工作激情提供新的机会。

第三步,重构目标。沟通结束后,可以考虑为问题员工重新设立新的、比以往低的工作目标。通过对问题员工作出适当让步,给员工设臵一个更易于实现更灵活的目标,可能开始并不能从员工那里得到所想要的工作绩效,但一定可以得到比以往更好的结

7 果。上述案例中,假如A主任为B经理高低工作目标,对他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可能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在B经理顺利实现目标后,与他沟通,分析原因,再调高工作目标,如此帮助员工一步步实现既定的绩效目标。

激励的案例分析范文
《激励的案例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