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30 18:08:5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科研课题中期汇报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许昌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科研课题中期汇报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课题名称: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时间:2014年10月31日 开题地点:许昌市第二中学

立项部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立项时间:2014年10月 专题进展情况:

(开题后的主要专题研究活动,是否出现与专题研究方案不一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步计划,专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或成果)

一.开题后的主要专题研究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由段长彦、李文龙、赵凯峰、张建树等组成实验课题小组。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做到了一下几点:

(1)坚持集体教研,探索新教材每一章节的使用方式,并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 (2)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3)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

(4)课题工作组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

(5)每月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2、积极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是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融会点。在生物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每位教师都真正感受到了生物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和跳动的脉搏,这无疑是生命科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完美结合。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总结,我们深深感到,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1)教学理念的更新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生物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掌握知识、获取高分,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教学。事实上,教师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知识只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种载体。新教材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大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例如,新教材中补充了大量生物学家探究生物科学奥秘的艰辛历程,孟德尔、达尔文、沃森、克里克等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2 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大量的“课外读”和“研究性学习”,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些内容都不是考试的重点,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生物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尽快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2)工作重心的转移

过去,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学习,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兴趣等方面不太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学的内容、方法、进程都由教师制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对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和无奈。而新教材新理念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影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激励和鼓舞。而要适应这一转变,即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对此我们课题组教师工作重心也应作相应的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教师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调查当地的郊区农田、护城河水系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分布、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情况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实地考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等工作,了解和总结两大生态系统的特点,对于如何使生态系统更和谐地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板报或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交流,这样就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二,教师努力创建一个富有接纳性、支持性的宽松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探索真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第三,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可以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使学生逐渐产生共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有力的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3)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往往倾向于采用“结构化”“封闭式”的教学模式,甚至完全在教师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新课程标准下,课题组教师则更多地采用“非结构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堂设计的空间变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更加频繁,教师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气氛活跃,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如研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强,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教师预先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应变自如,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传统教学模式完全做不到的。

当然,我们也并未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继承和发扬了它的许多成功和优秀的方面,因此,

3 我们对新教材的利用是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实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并大胆尝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适应了时代快速发展的趋势。

(4)对学生评价的转变

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前只重结果,特别是学习成绩,往往用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而不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新教学理念在学生的评价方面力求体现多元性,考试成绩只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已,现在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平时的实验能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以及以前被忽视的平时成绩等,这些都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方面。因此实践中,我们的评价方式以正面鼓励和表扬为主,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能容纳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见解,甚至错误的观点,使学生敢于大胆创新;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我们的评价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5)教学策略的优化

1、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策略 3.1.1 自主取舍,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

面对大量杂乱无序的信息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相关内容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学会根据学习目的判断信息的价值,进行筛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不予考虑,从丰富多样的信息中选择和鉴别自己所需的信息,并有条理地整理出来。 3.1.2 深层加工,自我感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的一个过程,学习需要依靠学生个人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学生的自我感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处理信息不单单是取舍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掌握的信息,从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进行加工处理,对信息反复进行分类、验证,加工处理,再分析、再综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不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1.3 内化信息,交流展示

信息的内化是检验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最好体现,让学生内化信息,能充分地将教材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学生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后,要学会交流、分享和评价信息。为了更好地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交流,学生需要深入加工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更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老师要做的是进行方法的指导,适时向他们传授整理资料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归纳、比较、分析和判断,给学生留足空间,给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有效利用整理好的信息资料,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传递给他人。他们学思并用,不断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学习的积极性会持续高涨,创新精神大大增强。

3.2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4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达到教师讲课分析,学生听课思考的目标,师生密切配合,减少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局限在课堂内,因此,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有预习的习惯、听讲的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以及训练和复习的习惯等,并努力使其规范化。

自我调控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它建立在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经常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他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补救、自我强化,那么他们的学习自然就成了一种自主学习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帮助和引导,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如何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3.3 学法指导的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使学生先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领悟方法,学会学习。只有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效应,必须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予以针对性的精心指导,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课堂教学过程既传授知识又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

由于学生的智力条件不同,基础情况不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始终在不断变换,不断促进,其方法也在互相选择。因而选择的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就有所区别,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囿于呆板的固定程式中。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主体性特点,将外在客观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主体要求上来,适应课堂教学的认知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3.4 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接受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 3.4.1 联系学生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与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信息都可以成为我们与生物课堂教学联系的背景线索,如一个图片、一段故事、一个俗语、一则广告、一句诗词等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让学生领略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的奥妙;“中老年人缺乏钙、铁、锌、硒……”的广告词,可以让学生知道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以让学生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博引情景使课堂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学生会从中发现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进入问题情景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活动,这正是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

5 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景,尤其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自然界中水往低处流,可为什么在植物体内水却往高处流?”“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一谜语中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各指什么?它们是由什么发育来的?等等,都是很好的问题情景。

3.4.2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能学。在一些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满堂”,低估和漠视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了从教到学的完全依赖性。课堂教学中,独立学习表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要通过多种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产生独立学习的欲望,如课前预习,课堂中的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知识以及进行实验操作等。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学生才会敢试一试,才会觉得我能行。

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学习完“生物与环境”一章后,某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他给了一幅生活在南极冰川的企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它给了你有关生物与环境方面的哪些启示,请在笔记本中写出来。几分钟思考后,同学们写出了各自的想法:“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保护好环境,才有利于生物的生存”……。老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所写的内容。借着学生们都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这股劲,也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知识,教师又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生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对这一章的复习和巩固,最后要求同学们将本章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以往的复习都是教师领着学生归纳、总结、练习应用,通过这样的复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而且还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让学生看到了学完这一章后自己的进步和收获,也让学生感到“我能学”。利用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是创造自主学习条件的方法之一。

3.4.3 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景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要学,其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不重视,学生学习非常被动,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景?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的各种栏目,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新修订的人教版生物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体系的安排、学习栏目的设置、各类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重要概念的阐明、练习题的多样化等方面,都面目一新。在每节起始的“想一想,议一议”栏目,都安排一定的情境和问题,有文有图,引导学生进入积极学习、探究的状态。“想一想,议一议”呈现形式多样,不仅是为了不单调,还是为了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时应重视它、用好它,充分发挥它的多重教育功能。教

6 学中还可创设更好的“想一想,议一议”,不限于节的开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恰当时机,都可以使用创设情境、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

3.5 阅读教材的策略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方式,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教材。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3.5.1 阅读时间的选择

课前读:教师认真编写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编写导学案,应注意几方面:①认真分析课标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教学建议。②理解教材的框架体系,理解概念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审视教学内容和教与学间的矛盾,审视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③分析学生学习群体状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④“导学”要有针对性、目标性,提纲内容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问题应由浅到深,步步深入,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渐进性。学生针对导学案中的阅读提纲,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和预习提纲,能抓住重点,针对性强,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内读:教师在课内结合教学过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以收获知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加深理解本节教材的知识要点和重要概念;加强与前面已经学习章节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阅读方式上既可以在讲授某一问题后指导阅读教材,以巩固该知识点;也可以在一节课新知识教学结束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熟记重点知识和质疑。指导学生精读时动笔作笔记,作记录,使学生眼到、手到、心到,有利益提高阅读效果。

课后读:课后阅读的主要目的对所获信息进一步整理、加工和同化。 3.5.2 阅读内容的处理

概念原理重点读:新修订的生物课标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主题起始时,都列出了本主题要求教师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10个主题共50条重要概念,并在教学建议中详述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教学中要加强研究,探索科学概念教学的规律性,厘清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既要提供学生生物学事实,又要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构建生物学概念。应关注重要概念的理解,而不是背诵。对重要概念进行剖析,或揭示它与相关事实、过程、关联概念的关系,运用图解的方式,可能有助于理解。如概念图、过程图、比较图等等,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更能体现其理解水平。 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要指导学生将分散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通过反复阅读,一方面使学生得到生物学语言训练。另一方面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更准确、更完全,不至于顾此失彼,断章取义。

图表文字对应读:生物教科书中有许多插图和图表等,把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条理化。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和图表,与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对应起来。通过对应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字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刻性。学生在遇到文字内容时,脑子里马上呈现出图形,遇到填图题更容易填注。

7 要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阅读教材,亲自动手边画边读,养成有图必用的习惯。例如:学习心脏形态结构时,只要会画心脏结构示图,右心房、肺动脉、瓣膜等与此有关的术语就非常容易记忆,同时稍加比较就能将鱼类的心脏、两栖类动物的心脏、爬行类动物的心脏、鸟类的心脏结构区别开。随之也掌握了动物心脏的进化历程、循环路线、血液类型、运氧的效率等相关知识。

易混内容对比读:对比阅读是记忆易混知识和相关知识的有效方法。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形式相似而本质不同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这些名词概念,把它们区别开来,应要求学生对这类内容反复对比阅读,分别找准它们的内涵与外延,准确把握对比记忆。例如: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要弄清它们的原料、产物和过程等。基因与基因型,显性基因与显性性状,隐性基因与隐性性状,原尿与终尿,三种血细胞,动脉血与静脉血,神经与神经纤维,等等,都是容易混淆的概念,为正确区分这些概念,要求学生一定要对照定义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能够加深新旧知识的前后联系,深化理解。例如:学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后,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对比,学生学起来就得心应手,记忆牢固。 3.5.3 阅读方法的指导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并加强阅读效果的检测。

方法指导:①标:把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重要的段落,用不同符号标出,用以表示出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就能抓住重点。②想:读完之后,要掩卷而思,通过阅读是否掌握了相关内容?理解是否准确?还存在哪些问题?

效果检测:可以通过阅读检测题加以检测,阅读检测题既是对阅读效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管理,通过完成阅读检测题,学生逐渐学会找出核心问题,抓住知识重点。教师在编写阅读检测题时也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建立等方面逐步提高[5]。

3.6 小组交流的策略

学生在阅读教材及实验探究之后,都会存在大量问题,有强烈的交流愿望,此时搭建小组交流平台,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表达各自的意见,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更放松,更愿意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相互交流使他们能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发表独到见解的勇气。①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及时了解他们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况,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启发。学生能自己议论明白的,教师就不必讲解了,学生给学生讲解更利于学生的接受,此时教师最好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只扮演评判员的角色就可以了。②实验探究过程中,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流程的研讨、操作分工、对结果的分析、结论的得出、实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协商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观察、分析,而且学会了合作、分享,逐渐领悟到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8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教师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我校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整体上看,数学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这也将会成为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为了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要继续组织和深化读书学习活动,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促进教师自我研修,不断提高,同时要以学校目前的骨干教师为龙头,以点带面,使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孜孜以求的自觉追求。

2、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课题组研究积累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加以整合,相互借鉴,形成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整套的有效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校初中学生的基础差异性较大,两极分化现象始终存在,课题组要重点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关注后20%学生的成绩,寻求促进不同基础、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3、尚未真正形成一套不仅行之有效而且可以推广的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较好地规范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固定的学习行为,从而保证我们的教学效果。虽然我们的老师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有自己惯用的一套东西,其中相当多也是历年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但是这些自发形成的教学经验总是和个人的特质结合很紧密,终究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推广和应用。有的教学经验缺乏严密的思考,难以得到理论的援助。

综上所述,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深深感到了新教材和理念处处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教师在调整角色,转变思想观念,转移工作重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更新学生评价标准,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的同时,已积累了一定量的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下一步计划:

今后除继续进行上一阶段的各项活动外,下一阶段将增加如下活动。

1、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新课改理念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再进一步学习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较强对一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的学习,如读魏书生的教育教学书籍,读李镇西的成长笔记,读更多大家的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以使课题成员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有许多理论性的问题、教学实践中的困惑、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等光靠本校教师的力量是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我们拟聘请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或寻求更多的外出机会学访,获得外校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心得及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查找自身的不足,充实与更新自己的理念,开拓思路,不断进取。

2、加强集体教研,开展每周一案例的活动。

组织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教训,写成教学案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周开展对一个教学案例集体探讨、学习和总结活动。

3、大胆进行课堂改革。

根据新课标及所学教学理论,课题组成员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争取在所在学校中率先起到课堂改革引领者的作用。并在课题结束前形成有一定分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4、举办一些适合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活动,并在每学期结束对活动情况进行评比。

四、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论文和示范观摩课):

1、《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段长彦(许昌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2、

3、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5年3月

推荐第2篇:山西省教科所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要点

山西省教科所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要点

山西省教科所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要点主要是针对:立项课题报告的格式、课题报告的写法、以及在写作中的注意要点等等这些方面,所以我们要先对这些方面的信息事项都要掌握了是对课题研究最好的帮助。下面小编就这些问题做了以下介绍。

立项课题《中期报告》的文本格式

一、标题:课题名称+“中期报告”

二、课题简介:简要介绍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设成果等。

三、研究情况介绍:按研究的时间顺序介绍重要的研究活动。

四、取得的阶段成果介绍

先用百分比介绍研究进度;已形成的基本观点;理性思考;初步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已形成的成果(体例、数量、影响)

五、疑难困惑

六、后段设想

课题中期报告的写法

一、课题中期报告的功能和结构

1、功能:中期报告是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向科研主管部门汇报课题研究工作进度的情况及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主要功能有:

① 课题执行人总结前一段研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② 向主管部和协作单位通报信息,以便检查研究进度,安排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结构:中期报告主要有六部分构成

① 课题名称;

② 课题概述(课题来源,起止时间,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支持的经费等);

③ 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④ 阶段性成果;

⑤ 下阶段研究工作的计划;

⑥ 参加这段工作的人员名单和报告时间。

推荐第3篇:科研课题中期汇报(定稿)

《生物教材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蓟县杨家楼中学

《生物教材与教学关系的研究》课题组

科研课题中期汇报

蓟县杨家楼中学《生物教材与教学关系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名称:生物教材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开题时间:2008.5

开题地点:杨家楼中学

立项部门:蓟县教育局

立项时间:2008.4

专题进展情况:

(开题后的主要专题研究活动,是否出现与专题研究方案不一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步计划,专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或成果)

一.开题后的主要专题研究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由朱英、刘娜、刘桂元组成实验课题小组。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做到了一下几点:

(1)坚持集体教研,探索新教材每一章节的使用方式,并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

(2)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3)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

(4)课题工作组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

(5)每月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2、积极探索教材的使用策略;

教学决定着教材的利用过程,是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融会点。在生物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每位教师都真正感受到了生物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和跳动的脉搏,这无疑是生命科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完美结合。通过一年的教学摸索和总结,我们深深感到,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1)教学理念的更新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生物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掌握知识、获取高分,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教学。事实上,教师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知识只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种载体。新教材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大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例如,新教材中补充了大量生物学家探究生物科学奥秘的艰辛历程,孟德尔、达尔文、沃森、克里克等不懈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大量的“课外读”和“研究性学习”,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些内容都不是考试的重点,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生物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尽快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2)工作重心的转移

过去,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学习,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兴趣等方面不太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学的内容、方法、进程都由教师制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对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和无奈。而新教材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影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激励和鼓舞。而要适应这一转变,即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对此我们课题组教师工作重心也应作相应的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教师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调查当地的别山地区农田、于桥水库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分布、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情况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实地考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等工作,了解和总结两大生态系统的特点,对于如何使生态系统更和谐地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板报或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总结和交流,这样就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二,教师努力创建一个富有接纳性、支持性的宽松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探索真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第三,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可以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使学生逐渐产生共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有力的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3)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往往倾向于采用“结构化”“封闭式”的教学模式,甚至完全在教师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新课程标准下,课题组教师则更多地采用“非结构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堂设计的空间变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更加频繁,教师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气氛活跃,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如研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等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强,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教师预先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应变自如,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传统教学模式完全做不到的。

当然,我们也并未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继承和发扬了它的许多成功和优秀的方面,因此,

我们对新教材的利用是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实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并大胆尝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适应了时代快速发展的趋势。

(4)对学生评价的转变

对于学生的评价,以前只重结果,特别是学习成绩,往往用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而不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新教材在学生的评价方面力求体现多元性,考试成绩只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已,现在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平时的实验能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以及以前被忽视的平时成绩等,这些都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方面。因此实践中,我们的评价方式以正面鼓励和表扬为主,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能容纳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见解,甚至错误的观点,使学生敢于大胆创新;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我们的评价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成绩与不足

1、成绩

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我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的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对新课改过程中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这一课题进行严肃而认真的探索,在快速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将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和教学经验及时的形成了文字性资料,撰写论文数篇,得到了学校和有关领导老师的认可。教学论文题目如下:

(1)梁晓梅蓟县高中同课异构生物学科县级二等奖蓟县教研室 2008.6

(2)朱英 《例析〈生物的个体发育〉中的易错类型》《数理报》2008.8

(3)朱英 《〈遗传的基本规律〉中易错类型例析》《数理报》2008.8.

(4)朱英《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获市级二等奖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8.8

(5)朱英 论文《用新课程理念指导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获市级三等奖

天津市德育工作者协会 2008.9

(6)梁晓梅论文《德育中教师不能缺少的》获市级三等奖天津市德育工作者协会 2008.9

(7)梁晓梅教学设计《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获华北地区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 2008.11

(8)梁晓梅指导教师获奖证书天津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2008.11

(9)梁晓梅论文《走出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误区》获市级三等奖

天津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8.12

(10)刘娜论文《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获县二等奖

蓟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8.12

(11)梁晓梅同课异构生物学科县级三等奖蓟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8.12

(12)朱英被蓟县教研室聘为生物学科教材教法培训主讲教师 蓟县教研室2008.12.

(13)梁晓梅论文《以问题为引领,为学生创设探究氛围》获市级三等奖天津教育学会 2009.3

(14)梁晓梅论文《发扬民主 培养探究能力》获市级二等奖天津市教研室 2009.9

(15)朱英论文《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获市级三等奖天津市教研室 2009.3.

(16)梁晓梅论文《谈让学生自愿接受教育的方法》发表于蓟县教育导报蓟县教研室 2009.5

(17)朱英被蓟县教研室聘为生物学科教材教法培训主讲教师蓟县教研室 2009.6.2、不足的地方:

①实验中反映出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但操作性有待改进;

②如何处理好课堂气氛活跃与“知识目标”落实之间的矛盾,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对一些教学关系的处理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提高;

③课堂上反映出教师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的比较自如,教师有运用的意识,但效果还不太理想,说明新课改理念要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还要有相应的探索。

综上所述,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深深感到了新教材处处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教师在调整角色,转变思想观念,转移工作重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更新学生评价标准,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的同时,已积累了一定量的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下一步计划:

今后除继续进行上一阶段的各项活动外,下一阶段将增加如下活动。

1、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新课改理念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再进一步学习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较强对一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的学习,如读魏书生的教育教学书籍,读李镇西的成长笔记,读更多大家的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以使课题成员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有许多理论性的问题、教学实践中的困惑、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等光靠本校教师的力量是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我们拟聘请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或寻求更多的外出机会学访,获得外校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心得及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查找自身的不足,充实与更新自己的理念,开拓思路,不断进取。

2、加强集体教研,开展每周一案例的活动。

组织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教训,写成教学案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周开展对一个教学案例集体探讨、学习和总结活动。

3、大胆进行课堂改革。

根据新课标及所学教学理论,课题组成员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争取在全校中率先掀起课堂改革高潮。并在学期末上交有一定分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4、教研组举办一些适合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活动,并在每学期结束对教研组的工作情况进行评比。

蓟县杨家楼中学《生物教材与教学关系的研究》课题组

2009年7月

推荐第4篇:中学英语教研组科研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中学英语教研组科研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中学英语教研组科研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科研课题的确立: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中学,且处于边远山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农村学生不敢开口,听说水平无从谈起,我校教师因此采取小步走和点突破的方式,在培养听说能力方面,展开了探索和尝试。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水平处于一般水平。离新课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特别是听说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尽力在这一薄弱环节进行研究,以便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本课题从2011年五月开始选题,2011年8月经唐山市批准立项为市级项目,2012年4月批准为河北省立项科研课题。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认真选题,组建队伍,结合农村英语教学实际,不断探索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听说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学生整理素质的提高,增强对英语的兴趣。

目前中考英语教育只有笔试和听力,教与学以此为指挥棒,只重视笔试和听力,而现实社会中更需要具有交际能力的人才,所以有必要在这个薄弱环节加强教学指导,进行研究,以期有所突破。并且也希望通过听说能力的培养,来推动读写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我们认真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人员结构:承担本课题的研究人员均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结构合理,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水平,责任心强。课题组分工情况:孟**——宏观把握课题立项研究情况,为课题立项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张**——全程实施,活动总结。王**——课题选定,理论价值,各阶段研究目标的界定。张**—— 七年级阶段,孙**—— 八年级阶段,郭**、李**——九年级阶段 。

2011年九月,我们组织开展英语听说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分发500份问卷调查表,收集并撰写针对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听说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相应策略的调查;了解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分析,由郭**老师设计了三十个常见问题,最后归纳总结,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上交教务处存档。

另外我们收集了2008-2011年期中、期末统考英语试卷,认真分析对比听力试题的命题的题型以及分值比例,并对听力成绩分析统计,并撰写有关英语听说现状的分析研究报告;报告形成了书面材料,经全组英语教师认真研讨,找出了失分较多的题目,尤其是填词汇的题目,学生应充分利用此次录音,检查、补充前两遍听音时所忽略或遗漏的内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答案。最后,检查、核对的标准为:对单词拼写,要求完全准确;对句子听写,要求根据书写下来的关键词,造出结构完整、语法正确,无拼写错误的句子,平时多做些写训练,提高了该题的得分率。已经初见成效。

教师为学生营造听说的语言环境,精心挑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话题,使学生乐于动口;我们利用晚自习时间,每两周看一次英文电影《史莱克过圣诞》、《快乐的大脚》等英文短片,学生很感兴趣,在娱乐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育家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钥匙,是开启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最行之有效的内部动力。而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艺术化教学手段,它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它能使学生始终情绪饱满,英语短剧表演,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有讲英语的愿望。我们针对课本中的指路问路、购物,看医生等话题,让学生展开口语会话,学生很愿意表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要想创设真实情景就得准备大量的实物、道具,费时又费力。 但是如果运用电教媒体来展示情景对话,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色彩鲜明的人物画面, 配以对话性的文字 (从外部飞入) ,再配以适合的音乐。如描述生日时,播放“Happy birthday” 这首歌, 再对重要文字进行加亮、加粗、闪烁、放大等, 这样就形成了栩栩如生、鲜明灵活的教学情景, 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单纯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听、思考结合,动脑、动 手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 英语学习是多种感官的协同学习,掌握一门语言也必然是听说读写诸方面的综合掌握,在课堂上只有运用了电教媒体,教学教程才可能进行多方面兼顾。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电教媒体组合,能够使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在呈现时,让学生合上书,边看投影画面,边听课 文磁带,理解课文。投影片是根据故事情节制作的,二者同步,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观察力、理解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 而且还能节省时间。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和探索,让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电教媒体的应用与其他教学手段的良好融合,确实能够挺高学生的听说水平。我们刚刚迈出了一小步,今后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切实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学好英语的新思路。

推荐第5篇: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科研课题中期报告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成长》

中期报告

我校承担的锦州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形式与方法研究》的子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成长》,立项时间为2010年11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断提升认识,在专家的指导下逐步调整研究内容及范围,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总结积累实践经验,现就课题研究情况及成果做全面总结。

一、课题的背景、意义及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 得到什么? 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我校教师的现状而言,对于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方法不得当,顾此失彼的现象严重。追求知识教学就可能忽略能力的培养,不能全方位的协调和掌控课堂教学,或者说课堂教学只停留在形式的改变上,对于学生的发展没有发挥应有的全部作用。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迅速成长起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彰显个性,使我们孩子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协调各方面因素,让我们的班集体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群体,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从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来看,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校,教师成份复杂、年龄结构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在教学第一线,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很难直接把教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久而久之,教学变成了一个单调和常规性的工作,每天疲于应付,使教学逐渐失去了开始的魅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也随之减弱。实践越来越远离理论的指导,造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严重脱节。教师慢慢演变成“操作型”教师——依赖经验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意识或者抓不住重点和本质,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教学缺乏新意和创意,难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记录、思考甚至怀疑自己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的反思用于自己教学的改进上,则教师获得了可以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教学经验。所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包袱。教学反思,使得教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形成反思意识,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一种对教学的自觉反思行为、习惯,冲破经验的束缚,常教常新,从而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我们老师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注重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力倡导“质疑”,“探究”的精神,但在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是一片空白。备课簿上的“教后回顾”这一内容,许多教师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敷衍塞责,这种对待教学反思的态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停滞不前。新课程追求有效教学,同样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如何让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改善自己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各种能力、个性、情感等成熟,提升的过程,是走向未来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如何实现自我蜕变,奠定专业成长内涵,设计自我专业成长的行为策略,承担自我专业成长的主要责任,将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引领,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将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进行理性的梳理,逐渐达到理论的高度,从而促进教师角色由经验性型向研究型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几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让教师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有效教学反思,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由感性走向理性,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效走向有效,由教书者走向教育者、研究者,最大限度释放了教师的教学潜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素质。

现代构建主义理论把教学设计看作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构建的过程。教师除了基于基本原理和科学流程对教学进行积极周密的规划和预设外,还需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内容。因此,新教学过程设计既重视教学活动之前的“前设计”,又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交流和创造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更看好教学活动后的基于反思的“后设计”。可以理解为“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 本课题力求通过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为题或事件,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之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提升过程,帮助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反思,逐渐形成教师的有效反思意识、有效反思习惯,有效反思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行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佩里(Perr高 , P),认为,“就其中性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成长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就其最积极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能转化为权威的人”。

2、利特尔(Little, J, W,),明确指出,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长的研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其一是教师掌握教室复杂性的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特定的教学法或课程革新的实施,同时也探究教师是如何学会教学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和专业成熟的,以及如何长期保持对工作的投人等。其二是侧重研究影响教师动机和学习机会的组织和职业条件。

3、我国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成长乃是教师为提升一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其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

4、威迪恩(Wideen,M,)认为,教师的成长有以下五层含义:(1)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2)学校改革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最大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3)是一种成人教育,增进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不只是停留在提高教学效果上:(4)是利用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S)是一种目的,它协助教师在受尊敬的、受支持的、积极的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此外,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转换一种研究观。希望通过“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成长”的专题探究,唤起教师对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意识,帮助教师由知识“供给者”、“提供者”转向“研究者”、“创造者”、“引领者”、“激励者”、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2、通过课题研究,转换一种成果观。企盼新的有效教学方法的诞生,看到教学研究行动,成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能够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选择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转换一种人文情怀。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更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淬火,看到教师用于圣堂笺引领、指导的时间在减少,劳动强度在降低,学生的学习效度在提高,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上课中,提高我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来认真思考确定我们每一节课的细节和过程;还要针对课堂中每个学生所出现的不同问题,来灵活调节我污染课堂节奏和要求,确保课堂宽严适度、活泼而有序、轻松而实效。

2、课中,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使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鼓动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在课堂总结时,多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分析概括能力。

3、在上课中,提高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面部更让一个变化、学生眼神的一个闪烁传递、学生身体的一个轻微动作、学生欲言又止的一句低声询问—我们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师在上课中要学会敏锐地观察,随时掌握学生的反应情况和课堂偶发问题,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在上课中,提高我们的灵活应变和处理能力。要学着尝试采取理性的灵活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对各种问题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5、在上课中,提高我们的深刻理解和剖析能力。我们对教材中的有些知识或问题的把握难免存在着呆板化、表面化的现象,我们要在上课中和学生一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1、调查研究。调查了解不同课型课堂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语文老师,了解老师们的困惑,听取老师污染成功经验。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和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设计并印发调查表,并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形成报告;召开课题开题式,开题论证、公布实施方案,布置课题研究工作任务。

2、文献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收集与“教师成长”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结合我校教师特点,不断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方向。研究初期,首先确定研究框架,同时由于教师对此课题研究缺乏认识,为了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明确其研究的重要目的意义及方法手段。我们课题组主要成员首先分组寻找有关案例研究的文献资料;从学校层面上,组织教师写教育理论学习读后感、课改理论学习,结合教师自主学习校内外有价值的案例,进行整理、共享,拓展他们的视野,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等。

3、行动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取得最新资料,分析综合进行调整修改。及时修改原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用最优质的方案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畅通反馈渠道,不断地获取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整合。通过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反思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己。一年来,在各学科开展教学研究中,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月”、“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达标课”、“教学开放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及时组织教师讨论,并做好研讨记录,以具有较强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为依托,通过全校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案例研究为手段,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合作、交流,并在研究过程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研究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预期目标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12月)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组建子课题研究小组,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形成课题方案,举行开题会。

2、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1年9月):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启动课题研究;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和培训;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

3、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对课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

4、结题阶段:(2012年1月)总结研究课题成果,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并提出申请;形成各类课题成果;申请专家评估。

七、准备工作情况

1、成立课题组;开题之后,我校领导班子认真研究了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办公室大校长为课题负责人的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分工负责,各负其职。

2、精选教师,确立实验子课题。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精选了各基层小学负责人和几名业务强积极求进的青年教师来承担实验任务,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也为其它教师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根据众多实验教师的意见,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次科研的子课题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成长。”

3、制度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所有成员及实验班学生参加的实验开题报告会,会后课题组成员又召开会议共同讨论制定了本次实验的实验方案。领导把对实验班进行了前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进也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预测。

4、完成对实验教师的前期学习培训。组织实验教师认真研讨了本次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成长”的内涵、研究内容、原则和方法,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使每个课题组成员都明确了课题实验的方向及所要达到的目的。

5、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理论学习、课题管理、例会研究、档案收集、资料管理

八、实验前期的研究情况

实验前中期我们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并对一些案例进行研究,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研究如何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定期交流、汇报、总结。

(1)开展学习、强化队伍。

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要求每一位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变更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没有内在的理论的支撑,教师就不可能自发的、主动地去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关系;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教师在面对新环境下种种教学问题时也不知该如何去改革。 ①课题组组织统一学习

要想推进实验课题的深入开展,只有先学好理论,在本学期中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师对进有关这方面专题内容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课题组采用集中讨论式的理论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方式。学习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面对问题,组内教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并把专家的理论与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相对比,研究这些理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构建现实与理想的阶梯。通过学习,对一些新兴的教学理论有了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和思考,加强了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为新教育实验的开展和实施作了强有力的铺垫。

②以工作小组为核心进行整理总结

参加课题的教师每人撰写一篇论文,在教研组研究和教师剖析、反思的基础上,工作小组再对教师们总结的经验和摸索出的办法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行了一次阶段性小结。

③以实施小组为终端进行验证并调整、丰富策略

我们要求教师恰当实施操作办法,结合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形成修改操作办法和课题方案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成绩 (1)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

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我们倡导课堂教学要着眼于人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改变传统的由教师灌输为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2)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研究,教师们掌握了发现问题、筛选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报告、推广经验等一系列教学科研的一般方法,形成了反思的工作习惯。课后反思已经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行动,培养了他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学会了“小题大做”,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和教育设想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从每一位教师有关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作品中择优整理形成了系统的操作策略。 (3)课堂教学活起来了

学生解放了、教材开放了、“过程”开放了、“时空”开放了。教师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做到了以上几个开放,改变了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的状况。 (4)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

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 (5)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契机,县教育局的关心和政策倾斜是我们胡家中心小学前进的动力。

十、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综合研究具有不能满足学科个性的缺陷,是否按学科分子课题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找到了各学科课堂的共性,进行了有效的经验总结,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各学科具有其学科独特的个性,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如何处理共性和个性的矛盾?综合研究如何满足学科的个性需求?是否需要按学科进行分子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或修改方案?

2、核心工作小组的成员缺少内部的交流

由于我们核心工作小组的领导和成员全都是一线教师,大部分教师还是班主任,工作繁忙,缺少一个统一的交流时间;另外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缺少研究交流的硬件设备,包括活动室、电脑、藏书架等。

3、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还不够

虽然我们选择了网上教研这一先进的方式,避开了农息闭塞的缺点,但是我们还是很少听到外界对我们的指导,也就是说我们跟外面的同行还没有互动起来。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一方面应大力提倡教师大胆在教育在线发帖,以便在线的网友给我们提供指导,利用好这一免费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应请进一些专家来指导我们的研究,是否能以下一阶段的研讨会为契机请教育局、教科所的一些领导和专家来做一些指导。

推荐第6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篇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世界的竞争,国家的强盛,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学习、家庭压力很大,所以会遇到各种困惑,心理不安。如不及时疏导,会导致人格障碍,所以要想完成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使学生远离亚健康状态(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自杀、犯罪)使他们学会求知、生存、共处、做人、做事、理解、尊重、宽容。针对当前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实践是一个跨世纪的行为。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缩短我市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减少象马加爵那样的人和现象的发生,对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是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立足于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对新思想和和新际遇开放的人”的宗旨而展开。

2、把握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动态特征,在对调查的资料

3、探索并形成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策略。

研究内容

(1) 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的成因分析研究

(2) 当前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1) 撰写开题报告。

(3) 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问卷。 (4) 调查问卷分析,形成官庄中学课题调查报告。

1、综合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3、实验研究法。在常态教学的情况下,选取一定数量的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取得实验经验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4、比较分析法。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

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

《初中物理实验与心理探索》获重庆市级二等奖,

《家庭缺陷型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及转化探析》,获县级一等奖,

《为了明天的太阳——青少年团结协作和拼搏精神的培养探析》获重庆市级优秀奖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

(二)研究步骤分四个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6年12月—2007年1月,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问卷。 2007年2月—2007年04月,调查问卷分析,形成官庄中学课题调查报告。 2007年5月--6月,教师培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形成对策报告。

2007年9月—2008年1月,实验阶段:对所调查的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进行跟踪实验。 2008年3月,制定实验调查问卷。

2008年5月—2008年6月,撰写“研究报告”。

1、课题领导小组

顾 问:兰 英 吴国军 杨昌斌 尚代武 吴文胜组 长:田 勇

副组长:陈洪芳 姚胜华 成 员:吕德仁 文绍松 龙万忠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田 勇

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杨 洪 课题研究人员:

3、课题录入及微机管理:曾祥军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篇2: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更新时间:2010-6-12 16:38:31

[1]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 [2]如何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 [3]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1 总述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课题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4]课题

课题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篇3:课题开题报告范本

沧县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课题名称 的研究有效途径 课题类别 心理健康 课题负责人 许键

沧县杜林乡代营小学

(盖章)

所在单位

沧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2年 5月

篇4:开题报告怎么写和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 实用理论。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相对于目的而言,研究目标是分解了的、比较具体的。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手段或操作规律,它具体反映“用什么办法做”。研究的方法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也受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制约。 法、比较法、解剖麻雀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过程即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 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 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 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 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 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

(九)经费估算。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 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2、寻找研究依据。

4、查新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

7、界定核心概念。

8、完善研究设计。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 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 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

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6、简短的结语。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 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 。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 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

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 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 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篇5: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农村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他们对农村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使语文教育适应当地经济条件,促进学校教育与生产过程结合,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指出要“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这些实践与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农村经济不发达的,贫穷落后这一层面上进行的。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语言和文字”。

“高效”是在现有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的情况下,教师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索”是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结合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对语文课堂和课外教学进行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探索。其核心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对话式、交流式的教学组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

(二)理论依据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施行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个案研究。对本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高效课堂开展以来的教学实效、学生评价、教师感想以及社会上的要求和建议。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2、研究步骤(2011.4-2011.12) (1) 准备阶段:(2011.4-2011.5)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落实课题实施细则。 (2) 实施阶段:(2011.5-2011.6) a、(2011.5-2011.6)调查研究,明确要求。 b、(2011.9-2011.10)设计案例,具体实施。

c、(2011.11-2011.12)小结规律,进一步实施。小结一年来课题开展情况,总结并探索出有关规律及体系,根据这些规律、体系及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实践。

(3) 总结阶段:(2011.11-2011.12) 汇总研究资料,统计相关数据,分析综合,撰写课题报告。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学生,研究者又是农村中学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学校作为我县农村中学的领头军,担负着把农村教育提升上去的神圣使命,因而我们自身的行动研究尤为重要。

调查研究

研究方案 教学设计 文献资料 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

理论指导 教学实践 学生的反馈意见 研究论证

实践理论

反复 分析、评价

概括、调整

通过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为发展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3、整理编排研究期间的教学课件、调查访谈录音及问卷调查等相关资料

篇6: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范例

篇7:如何撰写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如何撰写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一、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

三、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

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1)问题的提出

③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⑤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3)研究设计

①研究的指导思想。

②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

③研究的具体内容。

④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⑤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⑥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

⑦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

6、简短的结语。

推荐第7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在对课题项目进行初步准备与研究以后,对课题管理部门所作的情况汇报,主要表述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论证的基本思路,请有关部门审查有无缺陷或不妥之处。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已经完成收集资料和初步论证思考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目的和意义做简练而准确的表述。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

对研究报告进行综合性概括描述,确定研究框架,将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作简要表述。

三、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

此项要求是,编写出研究报告提纲,显示研究的整体性轮廓。提纲用三级标题形式,清楚完整地显示研究的思路,要充分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好范文 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

四、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

简明扼要表述资料收集方法、工作步骤安排及课题组人员分工情况。

以上四项内容,第四项是重点。开题报告以300—500字为宜,格式及字号要符合学院规范要求。

推荐第8篇:少先队科研课题报告

少先队科研课题报告

侯文采

少先队科研课题报告

根据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的具体要求,我们文化小学除了深化少先队各项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我校的少先队工作之外,还利用双休日深入到社区、文化站、文化室等活动场所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围绕正确引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从学校少先队工作和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施少先队活动课新模式新举措、新形式下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新形式下推进少先队根本任务的新路径新理念、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等几方面,形成了以下几点新思考和新理念:

一.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新情况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日渐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如何使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并在工作实践中找出制约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瓶颈,发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进展,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而现在新形式下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就表现在少先队辅导员队伍逐渐由兼职向专职过渡,由业余向专业过渡。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见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中青联发[2005]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要求,我校积极顺应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新情况新发展,校领导把我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安排成专人专任,并多次对我校的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相关少先队基础知识、礼仪和习近平核心价值观及“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的专业培训, 而且在当地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下,我市所有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从人员配备、待遇落实、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少先队工作的开展。而我作为中队辅导员,虽然在抓好班级管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投入精力主动配合大队部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但在少先队辅导员的带领下,我的中队辅导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做到了团队结合、团教结合,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了有效落实。今后,我还会和我校的大队辅导员继续默契合作,还要携手继续加强少先队工作,提升少先队教育水平,争取早日实现少先队工作社会化。

二、根据新形式下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主题活动 ,来加强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联合开展了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这一代少年儿童总体来说具有九大特征:充满自信同时较为脆弱,富有理想同时不甘平凡,重视维权同时又时常受限,消费自主同时习惯攀比,渴望同伴友谊同时与父母择友标准不一,喜欢学习同时负担较重,主动使用媒介同时容易失控,亲子关系缓和同时沟通不畅,亲近教师同时对教师要求偏高。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只有顺应他们的发展特征和需求,学校管理才能有效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所以我根据新形式下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 ,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入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主题活动 ,来加强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开展少先队活动课

少先队活动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必修的活动课。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部署,帮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为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奠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我校每周安排1课时,专门用于开展少先队活动课,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我配合我校大队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课,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的过程中,我注重运用包括图书、报刊、电视少儿频道、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家长和少先队员同伴之间的人际传播等渠道,运用时代感强的优秀文化艺术产品,传播教育内容。而且还注意关心少先队员的个体特点,根据需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使我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飞速提升.现将我在学校开展的少先队活动介绍如下:

1、在以前开展的“红领巾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等主题活动的基础上,用队会、板报设计、手抄报、绘画、书法、摄影、演讲等形式,全面提高了我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我班同学在我的引领和激励下,在以上活动中都获得了好成绩,其中我班的王雅平,还在“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的演讲中,获得了全年级一等奖的好成绩。

2、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 “手拉手”活动,我让学习好的学生与差生互相帮扶,在各方面互相帮助,让他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我还在班内开展了“养成道德好习惯”的活动,通过观看多媒体事例、班级研讨等形式,让学生养成了道德好习惯。

3、团体游戏活动。

为了满足少先队员娱乐和开发智力等需求,丰富课余生活、发展个性特长、提升审美情趣,我在班内组织学生开展了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特色游戏活动。学生参与后反响热烈,有部分家长也在孩子的带动下,主动参与了特色游戏活动。这项活动,既加强了亲子和家校合作关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家校双赢的局面。

4、我还在班内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

在我的带领下,学生利用

六、日和其它节假日,深入到社区或人流量大的场所,进行了爱心义务劳动。另外,我还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做好事,义务帮社区擦玻璃、整理文档,帮助小区内的孤寡老人做小义工,学生的爱心行为受到了社区服务人员及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入开展“红领巾相 约中国梦”等主题活动。

正如习主席所说:“我相信,今天这一代少年儿童一定能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党的阳光的沐浴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最终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我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内心一直时刻铭记习主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时刻铭记着习主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的总目标,所以在平时的德育和队会教育中,我总会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渗透到教学、教育和活动中,让学生永远铭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力争做到: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为了早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成为学生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我在教学、教育和中队活动中,制定了以下规范:

1、每周对学生进行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指导学生做好学校的卫生和文明工作,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2、加强中队队干部队伍的建设,做好中队队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组织一支较有能力的小干部队伍,大力推行小干部轮换制,并成立纪律、卫生督导队,帮助辅导员抓好学校的日常工作。

3、开展“牢记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少先队主题活动。活动中,少先队员用歌声唱响“核心价值观”,用嘹亮的声音诉说着他们的瞻望和心中的梦想。课堂上,我还充分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16字要求。

总之,要想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日之功,所以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在习主席“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的引领下,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加强班风和个人师德能力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早日生根发芽。让学生和自己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和学生的精彩人生。

推荐第9篇:少先队科研课题报告

少先队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

科 研 课 题 报 告

拜城-许昌团结小学 热米莱.麦合木提 2014年3月19日

少先队工作科研课题报告

少先队活动应该是由队员当家作主的,队员才是队活动的真正主人。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些自上而下,不够儿童化,不符和孩子个性特点的队活动,辅导员包办代替,队员只是“小演员”,队活动完全失去了“队性”。长此以往,队员的参与意识日趋薄弱,依赖性越来越强,创造力也被逐渐地磨灭。

其实真正让每个队员都乐于参与并获得快乐的队活动必定是符合队员的主体意愿,是由队员自主选择的,即由队员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来自行选择活动的目标,内容以及组织开展的方式和方法等。而让队员能够自主选择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为队员创设自主选择的空间。

因此在活动目标的制定上,要从过于注重通过参与辅导员精心设计的活动,而受到教育向注重形成每位少先队员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能力的转变。

在活动内容的制定上,要从过于注重从辅导员的主观出发、从辅导员的视角出发确定活动内容向从少先队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活动内容转变。研究活动的内容真正成为少先队员自己的研究活动,使研究活动的内容成为联系队员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的纽带。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倡导每位少先队员的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方面发展。

而在活动评价上,也要从过分注重活动的结果向提高队员现有水平及活动过程评价方面发展。

所有的转变,都表明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主要是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为人的终身学习打基础。我们少先队活动的除了让

队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外,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队员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的主动性(让队员成为活动的施动者,具有积极探求的意识),充分拥有独立性(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实现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的发展个性。

一、小课题研究活动的一般步骤 1.自主选题

由队员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以及对家庭、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认识、发现问题,自行确定研究课题,并填写《小课题登记表》,交辅导员进行初步评审。辅导员要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选题初审的重点是:①队员选择的小课题是否值得研究?②是否有利于养成队员的道德习惯?③是否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发展。诸如学习兴趣、探求知识的欲望;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意志;标新立异、敢冒风险;独立思考、勇于批判,以及合作精神等等。④是否有利于队员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⑤是否有利于培养队员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⑥是否有利于培养队员的人际交往能力。⑦是否有利于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确定课题时充分信任队员,尊重他们的创见性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同时又切合实际设置尽可能恰当的活动期望。

2.设计方案

引导队员根据小课题的主题,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参与方式,让队员成为设计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和检验活动效果的主人。小课题确立后,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认真讨论,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

3.自主实施

各小组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计划,既分工负责各自的任务,又相互配合,体现分工与合作的统一。辅导员放手让队员自主搜集资料,并要求队员在采访、实地考察、聘请指导老师、请求家长协助等过程中随时作好记录。在研究过程中要准确了解活动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此阶段不定期地安排各小组进行研究情况的通报交流,让各小组自由报告研究情况;将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由群体帮助解决。

4、反思讨论,自我评价

小课题研究的价值不在于队员的研究结果即课题报告和成果,而在于研究过程,即队员的认知、情感、思维、人格、能力的全面培养和锻炼过程,特别是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队员通过社会调查、讨论分析、角色扮演、社会洽谈等活动方式,对主题进行探究、发现,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问题和道德现象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团队合作式的活动,它倡导队员间的合作、探索。个体的回顾反思、集体的交流讨论是小课题研究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成果展示、自我激励

课题研究是不局限于在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门课或几本书。为了探索有关问题,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大自然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那雄伟的山、碧绿的水,给了孩子们无限的遐想和放飞的思绪。然而,人类对地球掠夺性的开发和无节制的发展,正逐步引来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发捉摸不定的气候变化……这一切都成为了整个人类的“烦恼”。用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并倡

导身边的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每一个地球人应尽的职责。《我身边的水污染》课题组的队员们用纯净的心灵和美好的行动实践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二、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设置原则

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在目标定位的指导下,通过各类活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扩大少先队员的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队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根据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特点开展活动,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与学科课程内容互补原则 学科课程的载体——教材,虽根据各学科知识和逻辑顺序而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其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现代数学、常识,尤其是应用领域里的知识日新月异,利用小课题研究活动开放灵活的特点,可帮助队员及时地了解这些学科的新知识。同时,一些应用性、分类性、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科知识内容得以补充,学科知识与活动课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有助于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

2、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统一原则

小课题研究活动内容要面向绝大多数少先队员,立足于全面素质提高,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小课题研究活动自主性特点,给队员自行发挥的机会,以适应队员的个体差异,促进队员的个性发展,使队员的特长脱颖而出。

3、规定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应引导队员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内容不能完全脱离队员的知识基础,小课题的内容不应是高深莫测的。内容要在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上做文章,

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设计和组织活动。当然,限于队员各方面条件,辅导员又必须对活动作必要的指导和规划,对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给出一定的限制。

4、实效性和因地制宜原则

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应该充分利用学科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所建立的内在联系,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难题。小课题研究活动还要考虑到队员的认知水平、当地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家庭的生活条件等,不能别人搞什么,你也搞什么,应重视实效性和可行性。

5、趣味性和多样性原则

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应充分利用活动的特点,开展一些趣味性活动,增加队员研究的兴趣,使队员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研究性活动课也不可拘泥于一种形式,要经常给队员以新鲜感。

6、自主性和主导性原则

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活动的主体是少先队员,要使队员气氛活跃,队员乐于发表观点和见解,适时放手让队员自己开展。辅导员应侧重于促进队员能力的发挥,精心策划、创造条件。活动过程中和组织指导活动后,辅导员要适时给予恰当的评价、鼓励,使队员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

我们所进行的“小课题研究”,并不是要学生真正的去创造出什么东西,而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通过积极的发现产生的一种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孩子与生俱来对世界的好奇,才会不断去探究感知,这当中有在成年人眼中看来幼稚可笑、不切实际,甚至荒唐的东西;但这些都是成长道路上,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的表现。

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了不同的但却是真实的内心感受。伴随着丰富的活动经历,队员们获得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也会日渐丰富,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在他的情感世界里留下认识的痕迹,这些痕迹是他们从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也是上升到行为规范和道德认知的重要步骤。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落实德育为首,把少先队工作做活做实。校长、辅导员要钻研业务,做教育教学工作、少先队工作的有心人。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实实在在地去做好少先队工作、德育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推荐第10篇: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中期检查暂行办法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

中期检查暂行办法

【镇高专(2006)第222号】

科学研究课题的中期检查是在科研课题研究期中对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的检查,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中期检查,保障中期检查有序、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办法。对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主持人及其课题组成员必须严格按照《课题申报表》各项内容进行中期检查。

一、职责分工

第一条

校科技处应将科研课题管理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建立课题档案,实施日常管理,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并尽可能为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条

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各系各部门应尽可能为其科研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协助、检查、督促科研课题的研究进展。

第三条 科研课题主持人全面负责项目的自我管理。主持人应经常了解和掌握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重要问题须按程序向校科技处及时报告。

二、检查内容

第四条

研究工作是否按科研课题申请书中预定的计划、课题设计进行; 第五条

科研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规定领导和参加研究工作; 第六条

已有的工作成果和阶段成果学术水平如何;

第七条

下一步研究工作安排和对完成研究总目标的预计是否科学、合理; 第八条

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项目经费管理方法和其他有关规定。

三、检查程序

第九条

科研课题主持人应提供较为完备的相关项目资料,明确详细地说明课题进展情况,包括科研课题申请、立项、研究的主要情况,以及有关文字、音像和经费开支等材料。

第十条

科研课题主持人应认真填写学校统一印制的《镇江高专科研课题中期检查表》(下称《中期检查表》),并于规定日期送交校科技处。

第十一条

对科研课题主持人提交的《中期检查表》,校科技处将递交相关的学术委员审核并签署意见。

第十二条

对于按预定进度、且推进成果明显的科研课题,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予以支持、资助;反之,学校将责成课题主持人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

反馈检查结果。

四、特殊情况与违规情况处理

第十四条

中期检查中如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科研课题主持人或科研课题主持人所在系部提出专门报告,按程序上报校科技处。

(1)科研课题主持人或主要成员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继续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需要调整课题组成员;

(2)由于特殊原因,提出修改、变更、中止课题协议;

(3)科研课题主持人不能胜任所承担的研究任务,不具备进行或继续进行研究工作的条件。

第十五条 对于违反科研课题管理规定的下列行为,经调查核实后,视其性质和情节,分别予以如下处理:限期纠正、整改;缓拨、减拨或停拨课题余款;追回或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课题经费;撤销课题或撤换负责人;取消或限制以后的课题申请资格。

(1)未经批准擅自修改、变更、中止课题协议,调整或互换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 (2)有违反课题经费管理方法的行为;

(3)学风不严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4)课题负责人对研究工作不予管理,放任自流; (5)拒绝检查、监督或不按要求总结报告工作。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校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11篇:中期报告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

中 期 报 告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自2010年3月申报《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课题至今,从开展到实施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课题从申报、立项到实施以来,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校的大力关心和帮助,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努力。我们在实际研究中,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前阶段对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的研究,落实重庆市创建“五个校园”的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了师生人文精神的展现;为提升教师、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师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提升了学校精气神;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全校教师一起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一、前期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的宣传和规划

自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我们课题组拟定了课题方案,学习了课题方案及相关理论;宣传发动,让师生明确了人文校园建设的目的意义。着手规划了校园蓝图,拟定了人文校园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课题顺利立项和开题

我们的重庆市级规划课题《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于 年 月 日立项。2011年3月18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了开题会,该课题经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于2010年10月被列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基础教育规划课题。参加开题会的有区教委邓茂才主任、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赖丽华同志、区教科所所长许元芳同志、副所长武德瑞同志、南平片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张虹同志以及全体主研、参研教师。张校长对课题研究工作做了表态发言,表示会带领课题组成员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效。学校将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开辟一条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之路,提升学校品位,提高办学效益,推进“五个校园”建设深入开展。

(三)进行了扎实有效的研究

自2011年3月到现在接近两年的时间,我校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在课题组成员的带动下,不断修改、完善了以前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案,建立了人文校园新的制度和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师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系列主题活动,探索了活动的有效性,总结了经验,形成了案例;人文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好的规划,正在逐步实施和完善;正在收集资料,准备组织编写校本人文教材。

二、研究工作阶段成效

(一)环境文化建设显成效 ⒈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前阶段,我校课题组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绿化、美化、优化了各教学室,让墙壁成为学生个性的展示台,图书角成为学生知识的殿堂,黑板报成为学生知识的沃土。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受到了熏陶,每班的班级精神深入人心,让每个学生都刻骨铭心,从中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迪,让他们的人生观受到了积极的影响。

⒉功能室的打造

各功能室的布置适合其功能。如:音乐舞蹈室、科技实验室、微机室、美术室、书法室等让人耳目一新,都有各自的特色,突出体现了该功能室的功能,让学生在该室内发展了自己的特长,展示了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全面发展。

⒊办公室文化建设

本阶段学校统一新制了办公桌、安装了新的窗帘,各办公室的建设,做到了整洁大方,绿化、标语、杂志等布置规范,有文化气息,给人以美感,每间办公室都有各自的特色(即有办公室精神),让教师们办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温馨。

⒋校园的美化

人文校园的建设,首先是校园环境要有人文气息,能让师生在一个幽雅温馨的大环境中乐学乐教。本阶段我校进一步绿化了校园,打造了学校的空白墙体,美化了每层楼,创建了走廊文化,建了学校赋和“在历史长河中前行”的屏风等。

通过对校园内建筑、绿化,墙报、口号、标语、文化长廊、班级布置等学校环境的人文教育因素分析,探索了学校环境建设中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营造了有利于开展人文教育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二)活动文化的打造气氛浓厚

1.学生的唱、读、讲、传、书活动

我校深入推进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练书法活动,着眼于建设高品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将“唱、读、讲、传、书”融入第二课堂并作为艺术节、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班队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家校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利用课前、每周一国旗下的表演、每周二或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阅读活动等坚持开展“唱、读、讲、传、书”活动,实现“唱、读、讲、传、书”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精品化,着力培养师生求真、扬善、尚美、务实、高效、创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提升校园人文精神的张力、活力、魅力,激荡师生顽强拼搏的志气、开拓创新的勇气、团结奋进的豪气、干净干事的正气,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的有效载体。

2.每天的课外活动

从2010年春期起,下午第三节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参加了课外体育活动,坚持了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有体育课的班级组织了学生参加阅读或书法活动;深入实施体育、艺术和科技创新“2+2”项目计划,严格课程标准、改善设备设施、强化常规管理、抓好“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落实考核评估,确保每个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爱好特长;学校、年级、教师都有计划,并且认真备了课,上好了每一堂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师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也展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

3.师生人文素养活动

一年来,我校利用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节和每周升旗仪式等,开展了主题鲜明的人文教育活动。如凭吊先烈、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队宣誓、书画展、征文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小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师生在活动中都受到了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弘扬了师生民主、自主、创新的主体精神,培养了师生人文精神、人文意识,并且收集了活动方案,研究提炼了相关的策略、方法。

(三)师生行为文化得到了提升

⒈学生礼仪

我们通过班级礼仪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做人的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及人格力量,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学校专门制定“小学生在校礼仪规范”,如:在每条走廊上都有标语“漫步轻声”、“上下楼梯靠右行”、“静”、“净”„„在不知不觉中提醒小朋友注意礼仪规范,巩固礼仪教育的成果。学生做到了言行文明,举止得体,讲普通话,展现出朝气蓬勃,体现了时代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教师同时做好学生文明习惯现状分析调查,有转化记录和转化个案。

⒉教师礼仪

作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意各方面要成为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老师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教师以身作则,做到了言行文明,举止大方,说话做事有涵养,为人师表,宣起了戒掉一个不良嗜好的好风气。

(四)管理制度更具人文性

学校管理必须把师生看成活生生的个体,要彼此尊重、理解。因此,自研究以来课题组从人文校园建设的角度整体构思学校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初步建立了体现人文关怀的、激励的、发展的管理和评价制度,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校在执行制度的同时,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与欣赏,体现对教师的关怀,把尊重教职工、信任教职工、理解教职工、关心教职工、支持教职工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合情合理地解决困难,拓展了为教师服务的空间,使管理工作浸润着平等、宽容、理解和激励。关心教师的工作,鼓励他们上研讨课、示范课,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落实“学科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引领一般教师”的梯级培养策略,实现差异发展。做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的管理工作,使其积极热情主动地反辅其他教师。同时建立客观评价制度,人人都会找到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人人都有用武之地,让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宽松、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张扬。解决教师工作困难,让教师有信心把工作干好。下力气解决好老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真正做到不让一个老师带着闹心事工作,带着烦心事上课,不让一个讲台充满火药味,切实让老师们专心工作,安心授课,保证师生关系和谐,保证课堂气氛温馨。

(五)学校精神文化得到了充实

自研究以来,课题组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风、学风、校训、校徽、校歌等重新定位或编制。尤其是办学理念,它将指导学校的一切,我们面向学校全体教师征集,同时请专家指导,最终确定为“为学生播下爱的种子”。我校坚持“为学生播下爱的种子”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爱的教育;坚持“培养爱心加信心,合格加特长”为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坚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宗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课改理念,强力推进课堂改革;坚持以“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三把尺子为检验工作标准,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限于课题组成员的水平,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理论学习的时间可能得不到保证,实践操作过程可能不够规范而显得比较随意。物质条件的限制,可能也会带来不便。另外,作为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体现“乡镇”这个特点时还不够突出,将怎样体现出“乡镇”这个特点还需加大探究力度。

四、后期研究工作思路

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进入了总结提炼阶段,在后期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内容,不断充实理论,让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后期我们研究的具体内容有:

1.收集资料,组织编写校本人文教材。

2.通过人文校园建设的总结、提炼人文校园建设的经验,撰写论文和案例。3.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总结,能在全区、全市有推广价值。 4.完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接受上级领导专家的评审鉴定

总之,我们课题组有决心,有信心在后期的研究工作中一如继往求真务实地深入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五、重要变更说明

六、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人文校园建设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人文校园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让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中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方法是有效的,成果是显著的,在后面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优化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为创设优美的校园文化而不懈追求。

第12篇:中期报告

《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郓城县职教中心王书贵

我所负责的研究课题《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自被列为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以来,在各级教研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认真踏实的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汇报如下,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

一、前阶段概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与时俱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构建中职教育的新模式,以形成一个适宜我校乃至全县、全市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的新机制,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具体目标:

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研制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②、构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课程体系。

③、构建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①、建构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

②、建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③、构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④、研制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①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

②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力人才,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中组织教师到别的学校参观交流学习;同时还邀请了专家来我县作专题讲座并指导教学工作。

﹙四﹚、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①问卷调查表(自编)②观察记录表(自编)③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自编)④学校综合评价量表(自编)⑤学生测试(含学生心理、能力与态度测验)量表等。

2、方法选定:

本课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

用调查法以问卷方式搜集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分析综合以利研究。用经验总结法,依据课题研究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概括各种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用个案研究法,选定部分典型的学生群体,以他们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用实验法按照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影响改变学生,从而验证本课题的假设,探讨因果关系。用观察法,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搜集资料第一手资料。用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

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1)、对培养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有效机制的设计

建立健全学校对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学生的管理机制,具体分为:学习初重意识和习惯培养指导;学习过程中建立并加强学生个体档案的管理,拟定并完善学生能力达标管理细则,分段分类实施并进行检测;学习后期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优先推荐机制和校企联系制度,跟踪学生的实践行为,找准能力缺陷,查漏补缺。

2)、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的设计:

广泛搜集用工单位对中职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对所搜集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形成一套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体系,为各专业制定本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内容选定、师资配备提供依据。

3)、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专业,合理开设课程,合理分配学时,合理选用教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完善评估体系,以此建立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的课程体系。

4)、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①、从岗位需求出发,以任务引领结合理论与实践,构建任务引领型课堂、课程的教学模式

②、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③、基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④、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教学课堂模式

4、研究措施:

首先摸清学校学生现状;二是收集、编纂有关课堂教学效益的模式研究等方面的资料,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三是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讨论会,形成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有关问题;四是定期召开课题阶段研究工作总结会,

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五是开展专题讲座;六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请有关专家作指导和外出学习、交流;七是将构建出的模式应用于教与学的实践中,验证其效果。

5、具体实施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人员学习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收集整理资料,汇集成册;落实人员分工,制定《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的方案,拟定研究计划,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论证和立项阶段

聘请专家开展课题论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实施初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观察分析等方法进行前测,并对整个测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写出前测报告,确立研究起点。

实施过程:①分析建构学生就业能力体系,并用于教学实践。②对研究对象进行阶段性测试总结,逐步完善就业能力的构建。③不断对用人单位和已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进一步研究影响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因素。如此反复,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形成一套完善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第四阶段:课题的总结阶段

在进行实验的同时,着力于实验的总结。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工作报告、测查报告;收集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形成校本教材;专家评审。

﹙五﹚加大实习课的力度

﹙六﹚立项以来的活动

1、查找资料,把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的资料文献都查找出来,课题

组的所有成员聚在一起讨论研究,得出一些初步的知识。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拟定研究的实施框架,召开课题研究论证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在总结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实施方案

3、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开展三个骨干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与实践研究

4、课题组分别对学校600余名学生和毕业生就业较多的企业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问卷调查与调研。在对中职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中,共发出问卷636份,收回有效问卷628份,调查内容以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核心(关键)能力为主题,具体询问了学生对交际与沟通、交往与合作、自信与信任、耐挫折与承受、创新与创造、独立与计划及适应与调节等七大方面的问题;在对现代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情况的调查中,共发出问卷28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调查内容也主要以企业对劳动者核心能力要求情况为主,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走访了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并就学校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七)课题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通过查找资料,在领导和专家的协助下阐述综合职业能力的外延和内涵。

2、通过对学生和用人单位以问卷的方式的调查了解到中职学生培养的方向性,和具体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本课题虽然选题方向正确,现实意义强,但同时本课题的涉及的面大而广,这就导致课题在规划设计的初期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研究的开始阶段对研究的主要问题把握上存在一定问题,

2.由于学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课题组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调查的数量还偏小,且问卷的设计还不尽合理与完善,企业对劳动者能力需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因此我们还需要在今后与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及时调整实践研究的策略与方向

三、对课题研究后阶段的几点设想

1、课题研究的下一步计划

①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调查结果,首先从课程入手,研究课堂的内容,以及课堂的主人和课堂的操纵者,构建以综合就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②、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中职教育以实践为主,因材施教,从实践中学到知识,所以要从实践中找知识,其次的研究计划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③、教师是课堂的操纵者,对教师培训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可预期成果

初步构建了培养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促进了学校的内涵提升

第13篇:中期报告

中 期 报 告

题目:

报告人:年月日

撰写毕业设计的两个多月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己积极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真正的掌握了铁路运输安全,论文脉络清晰、进展顺利。现就毕业设计的进展做以介绍。

一、总体设计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铁路要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适应保障国防建设的需要。通过分析中间站技术设备缺陷、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等现状,以自己学得的铁道交通专业知识结合现场实习的成果为证,浅析中间站行车安全各方面的隐患,提出自己对中间站行车安全的观点及措施。

二、框架(框图)

1、分析车务行车的安全现状

主要从现场正在运用的行车技术设备、行车组织方法、车务行车及调车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2、车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主要包括:行车、调车安全隐患两个方面。

3、面对中间站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提出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设备投入、增强行车安全培训、加强班组管理等。

4、通过增强安全管理以确保车务行车的安全

三、进展情况

论文撰写已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行补充与修改,预计可按进度计划如期完成。

四、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

第14篇:中期报告

毕业论文 中期报告

空中乘务员工作压力管理

1 毕业设计中期进度概括

1.1 2010年12月初确定毕业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竞争和压力也正在逐渐影响到各个行业的工作人群。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会使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可能产生如适应性障碍或紧张症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空乘专业的学生,我想通过通过对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分类认识的深入,着重分析空中乘务员这一特定职业所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可能对空中乘务员造成的压力及解决方法,对自己及他人有效的缓解减轻压力提供参考,因此我的毕业课题为《空中乘务员的工作压力管理》。

1.2 2010年12月中旬完成论文资料搜集与调研

毕业课题选定之后,通过学校图书馆及校园网络资源,共查询到相关研究资料十余篇,英文文献2篇,空中乘务员工作压力案例分析2例。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和整理,明确了毕业课题写作的具体切入点。在资料搜集的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对空中乘务员进行学术调研,得到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总体上完成了对毕业设计课题内容资料的搜集。

1.3 2011年1月完成开题报告

1月份,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初步完成了约为5000字的开题报告,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写作方向,通过开题报告,明确了论文写作要点,理清了写作思路,为毕业设计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1.4 2011年3月中旬完成实习报告

3月中旬,我完成了实习报告,通过对这段实习期间的总结,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实习期间我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习,踏实工作,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将通过以后的学习工作加以改进。

1.5 2011年3月底,确定论文大纲,完成译文

在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我确定了论文大纲,明确了写作要点。在此期间,通过对已经搜集的英文文献的整理,完成了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这为我毕业课题国外研究现状的介绍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6 2011年4月完成论文初稿

4月份我完成了论文的初稿。一万字的论文初稿包含了引言、理论综述、现状分析、对策4个大的版块,在每一版块下又通过小的论点对版块加以解释和支撑,有效地解决了论文在严谨性逻辑性方面的要求。

2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具体的写作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思路太窄、理论描述过多、写作方向偏离等,这些问题给我论文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了问题就要努力去解决,在我论文写作出现困难时候,我的指导老师高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建议,在老师指导后,我打开了写作思路,写作工作回归到正轨。针对理论描述过多的问题,我理清了理论内容,将理论压缩,又通过图书馆及学校电子资源搜集实例分析,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行性的要点。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我们互相讨论了各自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对方提供了建议,这些都为我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巨大帮助。

3后期工作计划

论文初稿虽然已经完成,但仍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与瑕疵,我将充分利用

现在的时间对论文进行完善和补充,征求老师的指导和建议,继续搜集相关资料,为论文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同时加大对课题的学习和理解,做到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也为自己的将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我后期的主要工作计划为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写几篇实习日记,继续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踏入社会积极就业做好准备。

4 总结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这段时间充实又忙碌,我完成了课题确定、资料查询、开题报告、实习报告、论文大纲、英语文献翻译、中期报告、论文初稿等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这段时间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我增加了很多相关专业知

识,并通过对空中乘务员工作压力管理的分析使自己能正确看待工作压力,应对工作压力,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妥善应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更好的投入工作。

第15篇:中期报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检查时间:2014年10月30日星期五上午 2015年5月8日星期五上午

2、检查地点: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四楼会议室

3、评议专家:校 长 石如云 中学高级职称

副校长 罗霞 中学高级职称

4、参与人员:工会主席:张红

教导处主任:祝慧敏

教导处副主任:苏玉池 韦育红

教师:李珍 李小玉 童慧 李秀娟 徐慧娟

1、课题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① 2014年5月申报此项课题。

由课题组主持人张红牵头,各成员协同合作、出谋划策,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完成课题申报。

② 2014年8月26日该课题立项。

自课题立项以后,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规定一个月至少一次,采用自习或集中学习的方式。

③ 2014年9月3日该课题开始开展研究。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本课题的开展进行了集中学习。对本次课题的开展是一次飞跃性地进步。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次进行实践方案设计修改,使实践方案的设计得到了完善。目前基本定型,因为学生比较喜欢,操作得心应手。

立项通知书下达后,课题负责人及各成员分别收集和整理各种课题资料,保证个人工作资料充分齐全。还对全校的各学科教师针对本课题进行了访谈和相关问卷调查。

2、课题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完成了第二阶段工作,现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4年9月)课题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撰写实验方案,申报立项和开题。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0月)实验探究阶段。 ① 课题组成员编写调查问卷,对学校一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② 理论学习与实验研究阶段,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并采用研讨课的交流方式,感受网络资源带给教师幸福感的实验过程。 ③ 课题组成员再次对一线教师抽样调查,了解教师在实验后,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④ 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编撰论文、反思,整理综合,形成最终成果,并发表相关论文。

三、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点

课题研究现状:信息技术已列入中小学课表,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普及,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软硬环境条件已具备条件。以计算机为主的多种教学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策略也在不断被探讨、研究、论证。目前来说,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在常规教学中的潜能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没有形成体系。

可能的创新之处:

⑴对根据不用课程选择合理的教学媒体给出指导策略。

⑵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课堂后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⑶开发校本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程。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不断地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的传播媒体,以实现课堂教学方式最优化、课堂效率最大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整合,需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和发现整合的本质和特点。按照学科教学论所阐述的学科性质、学科教学的目标、学科教学的规律、学科教学内容等的要求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整合的教学活动体现出学科教学的个性特点。

实践价值: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应该提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太多,计划的时间总在不断调整,老师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保障。

2、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平时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课件,没有足够的时间制作较好的教学课件。

3、教师们还不善于整理科研成果。教师往往干得很积极,但不善于积累素材、经验,有很多事做了,但不会写,只限于表面现象,无法深入挖掘,这也需要教师的深入学习与专家的指导、帮助,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六、下一阶段研究工作安排

对教师进行高品质课件制作的培训,继续学习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使实验教师能随时积累材料,写出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实验教师上课题研究课,积累研究素材;组织教师进行定期研讨、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变化;进行课题的总结与结题工作,撰写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科研文章。

7、课题的可预期成果

报告、论文和反思。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

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4年9月)课题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撰写实验方案,申报立项和开题。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0月)实验探究阶段。

① 课题组成员编写调查问卷,对学校一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② 理论学习与实验研究阶段,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并采用研讨课的交流方式,感受网络资源带给教师幸福感的实验过程。

③ 课题组成员再次对一线教师抽样调查,了解教师在实验后,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

④ 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编撰论文、反思,整理汇总,形成最终成果,并发表相关论文。

论文: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李小玉

论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绽放的光芒 徐慧娟

论文:多媒体,课堂因你而精彩 李秀娟

论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李珍

教学反思: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反思 李珍

教学反思:多媒体课件辅助数学教学的反思 童慧

四、

1、过程性评估(改0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向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对一线教师进行了两次的抽样调查,用于了解,实验前后,全体教师对于“教师幸福感”的认识与感受。通过对课题的检查,我们看到,教师幸福感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渠道,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非常必要的。

2、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

课题组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工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汇总,形成最终成果:论文、反思及相关研究报告,并对所撰写的论文进行了发表。

3、可持续性评估

教师幸福感源于教学中的成就感,教学中的成就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二是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后者更能给教师带来满足和幸福。看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就会感到自身有价值,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教师幸福感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渠道,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4、调整研究计划建议

学校追求的是综合的育人效果,教师不但要不断提升自我业务能力,还要具备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去体现出教师的职业价值,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感受教育工作中的幸福。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第16篇:中期报告

树立“以学为主”的新概念 构建“自主作文”的新模式

——“构建自主作文模式”教改课题阶段性总结

黄俊伟 李清翠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处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写,高效低耗”的被动局面。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难于无材料可写,教师难于有效地写作指导,学生难于思维过程的快速有序展开,教师难于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难于写作习惯的养成。针对这种被动局面,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要给作文教学注入应有的活力,就要进行教学改革。

我校自主作文课改组在快速作文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认真领会“以学为主”的新观念,努力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确立了“能力来自于训练,材料来源于生活,方法来自于课文”的教学策略。

二、实施方案

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鉴于此自主作文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使其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构建立体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作文教学主要有三种课型,即双课型自主探究课,双课型“魔鬼”训练课,单课型放胆作文写作课。

(一)双课型自主探究课

该课型100分钟内完成命题、构思、写作、交流评改过程。

1、学生参与命题过程

这一过程一改过去由教师单一命题,学生不会做、不能做也得做的被动局面,把作文命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更容易贴近实际生活,使之有话可说。有一次读写训练课,我让学生阅读的材料是《艰辛的历程》并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些自己的母亲。有一名孤僻的男生,不去认真作文,而是低声的唱小调。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先观察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眼神之中含有悲伤和无奈,我突然想起这个学生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根本得不到母爱,我为自己的课前没有考虑细致而感到自责,便告诉同学可以写其他的家人、同学或老师。该生写了自己的奶奶,这篇文章感情真挚其中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虽然得不到妈妈的关怀,但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比妈妈还疼我,关心我的奶奶。”这篇文章的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且别具一格,被评为优秀作文。课件吧命题选材的权利还给学生,多么的重要。

正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作文训练一般给学生提供写作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学生自由选择文体,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命题。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才能够把个人的风采展现出来。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确定了写作标题后,小组交流谈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意图等,教师适当点拨,这样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材料布局安排做到心中有

数,为下一步写作打下基础。

3、自主创新,展现思维,快速作文

学生作文40分钟完成600字的任务。实验证明要做到快速作文的“快速”并不难,因为人的思维有时要超越时空,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即是,但这种思维往往又瞬间即逝。所以让学生把思维即是付诸文字是关键,但快速并不是摒弃了作文“质量”,相反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因为快速的同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最活跃的,这种思维状况下的作文一般是高质量的而且往往能出现令人砰然心动的精彩文章。快速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快速展现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的主要形式,真正体现作文的“自主”。

4、自主探究的评价过程

“写”如果到了“尽情”、“投入”,那么这个过程是很幸苦的。但这个过程更应该充满一种愉悦之情、一种享受,即写作的“快感”。怎样让这种“快感”。怎样让这种快感延续下去进而化作写作的动力呢?那就考写作之后的“评”。“评”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有老师的点评,有个人的自评。 (1)、学生之间的互评

学生之间的修改课依据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而不能是学生东拉西扯,而导致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明确评议原则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画出错别字、病句,并共同商议给每篇作文写出评语及修改方案,最后要求小组成员在评语后签名,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教师点评

教师的点评要提倡鼓励性原则,要多给学生肯定行的评语,“精彩”的评语,即使学生的作文再糟糕。如看到好的作文我会写“大家手笔”、“我看到了语言大师的文章”、“棒极了”„„如看到差的作文我会写“作文进步了”、“作文在某些方面破有功夫”、“你的作文让我好惊喜” „„这种肯定行的批语增强了学生自主作文的信心。另外要多给学生打分数,要尊重学生。对作文中的不足以建议形式提出。

(3)学生自评,我们叫它“写后记”

“写后记”是学生对自己作文得失的一个总结、评判,它是学生有写作实践向写作理论的一次飞跃。在“写后记”中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或倾吐“快感”或者把失败的原因全盘托出或者写修改方案,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能归纳出一些写作方法、技巧来。“写后记”使学生走出了“庐山”作为局外人识出了“庐山真面目”。而写后记本身又是作文训练。

可见自主探究快速作文训练,100分钟完成自主命题,自主写作,自主批改的过程,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二)双课型“魔鬼”训练课

这是一种高强度、高效率作文训练模式,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写作前准备。作文课前两三天把训练重点、训练范围告诉同学们,学生可下做好些钱准备,标题、材料、主体结构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第二阶段,集中精力快速作文。100分钟内完成三篇大作文,共1800字。第三阶段,小组交流。在自己完成三篇大作文选出最好的一篇来,小组间交流,互评互改互相借鉴。大部分同学

对“魔鬼”训练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日记中写到“魔鬼训练万岁!”

(三)单课型放胆作文

所谓放胆作文就是放开胆子写作文,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写作放飞心灵,不受任何约束,尽情的挥毫泼墨,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体现自主作文。再一次写作文交流课上一位同学的好朋友因病未能到校(写作交流课分组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同学们一般是找自己最要好的同学)看到别的同学有说有笑的交流着写作感受,他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放胆作文,原文如下:

朋友离开我的时候

最亲切、最好的朋友在今天离开了我,我非常寂寞,孤独,痛苦。

今天又是作文课,交流作文是和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一起进行的。作文课开始了,别人的朋友都在自己的身边,我在自己的座位上等了许久,亲切的朋友管林燕没有来到我的身边,我转回头一看,响了起来,他今天没来,听到我旁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说:“管林燕病了……”

这时我的眼睛一下子模糊了,泪水夺眶而出,像刚开闸的河水一下子用了出来,一滴滴的落在我的作文本上浸透了上面的字迹。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可又怕别人看到,脸上满是泪痕,模糊的眼帘里别人朋友间在指着作文上的字细细的品着作文的内容,仔细分析着,他们脸上布满了快乐,可我呢?一看别人,心里就充满悲伤痛苦。看看别人想想自己,眼泪又用了出来,那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痛苦。不由得想起往日与朋友在一起谈笑风生,钻研问题,共度快乐等。

亲爱的朋友,我真的希望你永远在我的身边。

这样感人肺腑的文章不也正是自主作文所绽放的灿烂的花朵吗! 放胆作文有写父母闹矛盾的,有写教师拖堂给同学们带来痛苦的,有写自己瞬间感悟的,因为学生写此类的文章放得开,一般都能做到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为了上述三种课型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校作文教学有以下要求:

1、学生每周写日记不少于1500字,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字,根据年级的高低适当增减,目的是让学生多读,勤读,多写,勤写,养成一个良好的读写习惯。

2、教师写下水文,品尝写作的甘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写作着想。

3、学生定期办手抄报“百草园”、“七色花”、“雏风声”等年级不同各具特色。

三、自主作文教改中的几点认识

1、生活是“自主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如果照本宣科,仅限于书本课堂,那么作文教学就会沉闷毫无生气,学生兴致索然。写作是运用,是服务于生活的,让学生的作文与火辣辣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才是作文教学的节拍,也正是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脱离了生活,作文教学就陷入了低谷,学生“自主作文”就无从谈起。以学为主,就是指导学生自主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写起来才有话可说,有一吐为快之感。如表现父爱、母爱为主题的作文学生写起来就很尽情,下面摘录作文中的一些佳句。

生活的路上,堆积的衣服,母亲总是耐心的洗。

我爱父亲,他是我生命的桅帆,帮我渡过暗礁,载我到成功的彼岸! 屋内幽暗的灯光下,母亲正在一针针的为我织着毛衣,我清晰的看到母亲头上一根根银发正向我发出刺眼的光。忽然母亲的身子抖动了一下,我知道母亲的手扎了一下,我的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对于作文的重要,原来作文就是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自主作文与自主阅读相结合。

读可以促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对写的帮助,反过来,写也可以促进读,自己有了体会,自然就是提高了理解欣赏能力,阅读和写作应结合起来,阅读文章我们了解了学生把注意

力放在体察,领悟作者命题立意的观点,选材布局的方法,表情达意的语言上,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文章写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怎样写的,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味、仿效,边读边练习写作。“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如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一类的文章,让学生练习赞美父亲、母亲、老师的文章。这类文章读起来入情,写起来也就尽情。

3、自主作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新课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正确的指导学生“自主作文”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运行。教师的指导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要交给学生作文的技巧。如古人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如考场作文要有简洁的开头,严谨的结构,生动的表达;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相比说的写法;如《枣核》的巧设悬念法,如《藤野先生》的典型事例和明线暗线相结合。如每次作文要“贯一”,即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突破一个训练重点,不宜太多条条框框,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审题障碍。

(2)作文指导又要“无法”。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自由写作放飞心灵,不受任何约束,尽情挥毫泼墨,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体现自己自主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3)指导学生理解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教师要通过写作态度,写作思想素质,作文品质等教育来加强学

21

生的“作文即做人”的意识。作文教学要坚持正面引导。如鲁迅的“民族魂”,朱自清的“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自主作文服务,要勤奋,做学生的榜样(如写“下水文”),多开作文教学的思路、方法。

4、自主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自主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自主作文是学生个性的抒发,使学生风采的展现与千篇1律,千人一面的作文有质的差别,着重作文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创新的过程。

常规作文教学模式对学生影响较深,学生思维定势,写出创新型等,应指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一个展现个性。如学生在写《朋友》这篇文章时,大部分学生写自己在交往过中不慎伤害了朋友,得出珍惜友情的主题而有写学生则独辟蹊径。有的则写到书是我们的朋友,它可以使我们汲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见闻,书无时无刻不伴我健康成长。还有同学写到:朋友,你不是一张纸,浸水则湿,透风则旋,这些包含着个性的文字形象的展示了自主作文的成果,突破思维定势展示个人风采,自主创新是作文的基本训练方式。

四、实施效果

“自主作文”教学改革以来,成效显著:

1、学生作文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由“教师难教,学生难写,高耗低效”变为“教师爱教,学生乐写,快速高效”。

2、90%的学生能完成每周1500字的日记和1500字的读书笔记,一学期下来每位同学往往能写厚厚的几本,课外阅读量写作量都有了明显大增。

3、100%的学生能在40分钟

22

内完成600字的大作文。90%的学生能在100分钟内完成三篇大作文。

4、大量学生作品在县市获奖,学生的阅读品味不断提高,不少学生阅读了中外名著。

5、教师下水文大量获奖

6、我校多名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多人获市县优质课或指教观摩课,或参加全县送课活动。

7、(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中,语文组教改成果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8、连续几年来我校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列全县前三名,这也许最能说明“自主作文”的成效。

9、“以学为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被广大师生认可,更新了教学观念。

五、下一阶段课题组工作计划

1、加强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工作

课题组将有计划有步骤学习“以学为主”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学习领会运用王景华和张伟忠老师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备课手册》,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为课题研究充电加油。

2、学习和借鉴其他实验学校的经验,努力深化课题研究 我校“自主作文”教改课题组经过半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为了少流不必要的汗水,还需要我们打开视野,借鉴外来经验,吸收兄弟单位的成果。

3、继续深化课题研究

以理论为先导,结合其他学校成功经验,逐步深化课题研究,将“自主作文”课题按课型分解为三个子课题,即“双课型自主探究

23

课”研究、“单课型魔鬼训练课”研究、“单课型放胆文写作课”研究。分课型探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完善“自主作文”教学模式。

4、切实抓好教改成果展示和教改材料整理工作

定期举行教改成果展示活动。如举行观摩展示课、优秀案例征集,教师下水文,学生优秀作品展览等活动,并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及时将教改成果整理成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

以上是我们在自主作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和几点认识。作文教学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耕耘,不断地注入活水,愿我们的“自主作文”教学改革能在这片黑土上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 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0 第203页

【2】 伊为民《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4 第4页 【3】 王景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 第4页 【4】 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第217页

【5】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6 第203页

24

第17篇:中期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中期报告

忠县三汇中学校生物教研级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本课题于2012年1月以《新课程理念下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题向忠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同时被确立为忠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忠教科规办函[2012]01号文件)。同年1月20日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确立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格局,探究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精心制订研究计划,同时提出各年级的研究子课题,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整个研究步骤井然有序,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推进。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教研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今课题研究已开展将近半年,研究方向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高。

在研究中,我们以“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走“求实、求精、求新”的科研之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有效;使教师教得自信、教得轻松、教得有效。以科研求发展,以质量树品牌,有效调动生物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开创我校生物教学研究新局面。

(一)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围绕“严”字下功夫

1.建立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集体

课题开题初,成立以校长为课题组组长,教研组长、生物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集体。各成员职责明确,分工到位,充满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信心。研究中课题组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担任学科教学工作,还能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同时还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教研经费的投入。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制度

为更好地规范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2012年3月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制定了《课题学习制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教育科研课题考核、奖励制度》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还刺激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激情,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课题研究的落实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和保障。

(二)强化课题研究培训,围绕“需”字抓落实

针对教师的工作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紧紧围绕“需”字做文章,想课题教师所想,做课题教师所需。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重新配置电子备课室电脑,充分利用班级多媒体,发挥远程教育的巨大优势,让老师下载课件、教学设计、教育心得等,与全国各地的教师讨论一课甚至一题的教法,让最新的思想占领阵地,最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走进课堂。

2.加强课题研究新理念的培训

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学校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的基础上,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学校充分发挥校内的网络资源和“本土专家”资源,采取网上学习、骨干教师讲座、上示范课、课标知识学习等方式,学习有效性理论及课改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建立外出学习“二次培训”制度,凡是参加县级或以上的研讨活动回校必须作主旨发言,时间段主要设置在每周周前会教师论坛或每周三教研时空。近半年来,学校共选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学习、培训达30人次。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校充分利用“本土专家”进行辅导讲座,半年来骨干教师主持和主讲的培训活动近10次,有刘俊国副校长主讲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黄德虎副校长主讲的“怎样参加网络教研”。

(三)丰富课题研究活动,围绕“精”字促发展

努力参加各级各类生物教学比赛。学校尽其所能为教师创造条件,帮助、支持老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种比赛和交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课题组教师申华蓉、方林明、王术雄、岳浩等人参加校、片区和县讲课比赛均获不的等级奖;课题研究参与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其中在国家、省级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参加各级论文评奖,获县、省级及以上奖励七篇,具体是:杨宗福撰写的《小议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手段》2012年4月《中国教育探索学刊》(第8卷第2期)上发表;申华蓉撰写的《新课标下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反思刍议》2013年5月《读写算》上发表;王术雄撰写的《高中生物课堂讨论的几点体会》2012年12月有《新课程》上发表;方林明撰写的《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2013年3月在《新课程》上发表;黄国权撰写的《浅谈新课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2012年4月荣获“第八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三等奖;杨宗福撰写的《浅谈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中的原则》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申绪斌撰写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互动课堂

教学初探》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方林明撰写的《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王术雄撰写的《生物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张琦撰写的《在生物教学中对新课堂理念的思考》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岳浩撰写的《浅谈构建高效课堂》在2012年12月获县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四)规范课题研究流程,围绕“实”字作文章

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严谨、科学的工作,它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开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课题研究教师要抓好三点:热点论坛——各位老师均举行“怎样构建有序、有趣、有效课堂”的论坛;难点探究——开展“学困生”转化策略细化探究活动;亮点展示——每学期期末举行优质教案、优秀学习心语展示活动。做好四项:创设良好的生物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生物化的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达成五度:

1、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2、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3、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4、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5、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完成六种:即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并完成读后感;写一份优质教案;上一节优质研讨课;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案例或教育叙事;组织和参与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参与一节研讨课。按照“整体规划、专题研究、分项实施、滚动发展、逐步深入”的策略,不断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研究要事记录:

1.2012.1确立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申报工作,形成课题研究工作合力,有效推进;

2.2012.3组织学习课题确立批文、方案,制订研究计划,拟定研究各子课题;3.2012.4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再次明确课标要求; 4.2012.4整理归档课题研究材料;

5.2012.5教委办教研员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6.2012.5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再次重温课题方案,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再落实研究的步骤;

7.2012.6召开课题辅导讲座,杨宗福老师主讲《生物课堂教学互动性的研究》;8.2012.9-2012.10 各课题组成员上研讨课。

9.2012.10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交流课题实践心得;组织学习课题研究材料,研究成果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10.2012.11拟定中期报告,形成材料。

二、开题以来的研究成效

(一)加强学习,提升实验教师的素养

课题成功与否,与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坚持以理论为先导,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生物课程标准》,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发展性教学的相关理论。组织教师认真观看新课改前沿省市新课程培训光盘和名师执教光碟、专题讲座。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采取自下而上的“参与式”、“互动式”的模式,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层次。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有:《新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学录像、专家讲座等。

(二)活用教材,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

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教师首先是要用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把文本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基本凭借,老师要做到按课程标准的精神来“用教材教”,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教师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题、习题,分析教材和教参中没有交代清楚的知识点和例题。教师在关注新授内容的同时,还得重点关心教材中每一个习题的训练意图和作用。老师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三)讲究互动,落实学习过程的有效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必须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物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讲究互动,提高把握课堂的能力

教师讲解要清晰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生物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生物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如王术雄老师执教《光合作用》,教师就创设了现实生活中关于植物一天的生理变化,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用学过的知识来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请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收集的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学生达成共识。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生物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适时点拨,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中学生,是不完全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3.利用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生物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率,收获更多。但要避免合作学习中的形式化和表演化,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进行合作交流、怎么进行合作交流、如何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候让学生进行交流,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合作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

(2)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学生的力量,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促成问题的解决。当遇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与别人交流探讨的欲望,寻求更多的思维支持,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课题实验取得进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反思,真实地总结自己的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

(2)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

(4)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四、后期工作思路

今后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使每一位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以利于学校生物发展。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和方法,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通过全面、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

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本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开支了3000.0多元。其中资料费800.0元,调研差旋费700.0元,小型会议费600.0元,计算机使用费100.0元,印刷费200.0元,管理费300.0元,其他费用300.0元。

第18篇:中期报告

《提高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信息

化水平的研究》中期报告

同乐镇初中课题研究组

核心提示: 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边远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扩大信息技术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题概述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的是课题组所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希望通过此课题,借东风,带行动,全方位进行信息规划与改革。利用二年左右的时间,探索一种可推广的模式:把学校基本建设成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农村教师教师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进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习环境下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丰富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

(二)理论准备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教育传播理论

3、系统论

4、最优化理论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理论研究法

(四)研究内容

1、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区教师信息化水平状况及改进策略。

2、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的优化整合。

3、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设想

4、农村初中教师信息化心理研究

5、农村初中信息化教学案例及反思

6、如何优化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7、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促进信息化教学水平发展

(五)研究思路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研究信息化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方法

3、研究与学科整合的模式方法

(六)课题组成员变动。目前课题组成员:李少华、田宗年 兰胜云

黄金鉴

杨桂月 黄仕介 张柏瑾

罗万将

黄素娟 杨再领

杨胜钦

黄艳海

罗小萌

黄丽霖

黄会清

二、中期研究过程及成果

(一)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1、跟踪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进一步获取数据

2、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3、指导教师制作优秀课件,参加市级学科优质课件评比

4、收集不同学科优质课件。

5、采访调查各个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对课题效果初步评价和感受。

6、教师撰写教学小论文、案例、反思、感悟、随笔等。

7、组织交流,开展阶段成果汇报和观摩课等活动。

(二)中期研究成果:

1、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我校成立了由兰胜云校长亲自挂帅的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小组的职责就是及时处理在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扎扎实实而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我校建立了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如:《同乐镇初中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电脑室管理制度》、《多功能电教室管理制度》、《校园广播室管理条例》、、《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以及各个学科专用功能室管理制度。

2、完善了场室及硬件建设。

在原有基础上,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室10间;教师电子备课室2 间;常规课室都配有液晶投影仪、投影幕、实物投影仪、高档次的电子平台、广播系统。同时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台式电脑和可移动磁盘,全校电脑总数为80台。各种电教设备齐全,拥

3 有电教平台15个,投影机20台,双卡收录机5台,打印机7台,数码相机5台。此外,安装了三个电子屏幕,全天候滚动各种信息(以中考信息为主),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成果、宣传中考信息等,成为学校重要的宣传窗口。

3、收集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有《同乐镇初中及本县同级学校教师信息化办公现状分析》、《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一) 》、《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二) 》、《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分析》、《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

(二)》等,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动作打好基础。

4、分析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针对教学环节)。有《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一)》、《同乐镇初中及本县同级学校教师信息化办公现状分析》、《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题研究教师问卷调查分析》等。其次,把信息技术作为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与量化考评挂钩。

5、跟踪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制定了《同乐初中教师电子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要求教师电子备课必须格式规范,采用统一格式:16k纸张,页边距为上下各1.5cm、左右各2cm ,单倍行距,教案具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具体格式不得随意改动。并且,不定期的地对单个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反馈,量化分析。尤其是课题研究汇报课活动,各学年组、学科组每月至少开

4 展一次,而且同组老师必须参与听课,听后要站在新课程的高度对照所研究的课题进行交流、研讨,使讲课人、听课人得到共同进步和提高。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展示研究成果、相互交流研究体会的平台。学校对所有课题组汇报课情况集中整理,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反馈,以引起全体教师随时借鉴,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除此,我们还有效地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周三下午集体备课,可窜不可占。学年组长或学科组长为组织者,每次指定中心发言人,教学有关业务领导深入年段参与备课,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后大家研讨,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中心发言人再进行课堂展示,展示后进行反思交流。学校更加重视课堂展示后的反思交流,通过这样的反思交流更有利于推动科研和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研究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6、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制定了《同乐初中课题组培训方案》,和《同乐镇初中课题研究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信息技术组集体备课记录》等。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教改,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领略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坚持与校内外软硬件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合理的利用软硬件资源。同时,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

5 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开展了《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Ppt制作资料下载》、《Word文本处理》、《电子表格基本电脑维护》、《白板使用》等相关的小本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收集不同学科优质课件。我们手机的课件都集中存放于教务处的档案管理电脑,按学期分科目分教师进行系统管理。自从开展研究以来,每科每册每章每节的教案,一应俱全。其中,不乏很多优质课件。

8、组织教师优质课评比。为了检验和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我校《提高老少边远地区农村教师信息化水平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学习、创新与发展,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使用统一的《同乐初中信息技术化教学竞赛评分表》,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

9、采访教师学生对课题效果的评价。为了掌握我校《提高老少边远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信息化水平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实践性效果,准确把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当中技能是否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在教学实践中所得到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以及教师们的建设性的建议;为了了解学生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当中学习是否便捷高效,存在哪些困难以及合理的建议;为了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的后期工作,特别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采访。并做好了采访记录。有《课题效果采访记录》。

10、教师撰写小论文、案例评析、反思等

经过本阶段的研究实施活动,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绝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100%的教师都会上网查询资料,98%以上的教师会制作课件。100%的教师都参与过培训,60%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教师们在运用中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自觉学习、不断提高,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高。随着学校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学生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竞赛辅导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深入开展“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研究”,我校在乐业县乡级初中的教学综合成绩近两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三、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一堂CAI教学课,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成果的推广,并非所有的课都能利用多媒体。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教师实际的操作能力有差距,培训方式与培训效果难以达到课题实施的理想状态。

虽然,我校的课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坚信,在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的鼎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四、下一阶段研究重点:

下一步的设想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应以硬件为基础、以培训为先导、以教学工作为纽带,在比赛中促交流,在总结中促反思。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学效果,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相结合,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更新培训内容对教师进行flash动画和网页制作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广泛地接解信息、使用信息并得益于信息,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

总之,本课题的实施,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老师们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信息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我们将继续寻找课题的切入点,加强实践研究。确保课题按预期目标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朱乐平.《在职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研究》 [2]朱学增.《计算机智能的教学应用》.四川教育出版社

[3]刘晓中•《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2012.10

第19篇:中期报告

基于music算法的DOA仿真及探究

姓名:陈望桥 廖正松

院系:工学院

学号:1200011011

指导老师:黄迅

摘要:基于传统music算法进行DOA估计与仿真,并根据music算法提出二维波达方向角跟踪的初步模型;在最后对数字麦克风(sigma-delta)的在DOA中的使用进行模拟与初步的仿真探索,并提出假设。

关键词:DOA跟踪,music算法,sigma-delta工作原理,数字麦克风;

引言:波达方向估计,又称为谱估计、波达角估计。一个信源有很多可能的传播路径和到达角。如果几个发射机同时工作,每个信源在接收机处形成潜在的多径分量。因此,接收天线能估计出这些到达角就显得很重要,目的是破译出哪个发射机在工作以及发射机所处的可能位置。

通过测量辐射信号的波达方向来估测辐射源的位置。理论上这种估计只需要两个接收阵元就可以确定辐射源的位置,但在实际中,由于受到角度分辨率、多径和噪声限制,所需阵元通常要多于两个。

Music算法是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一种利用了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构造空间谱函数,通过谱峰搜索,检测信号的DOA算法.它具有此前传统列阵算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利用空间正交性可以大量减少运算并提高运算速度。并且也摆脱了传统阵列现行排布的局限。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基于music算法的圆形阵列DOA估计。在music算法问世后涌现了许多根据空间正交性进行DOA运算的算法。所以Music算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 Music算法概述 假设在空间中某点存在一个声源,该声源向各个方向发出声音信号,并在空间中另一位置存在以一组以已知顺序排列的接受器,接受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在声源据接收器组足够远时可以近似认为声源发出的声波在接收器位置为平面波。波达方向角是空间信号的到达方向(各个信号到达阵列参考阵元的方向角,简称波达方向)。估计波达方向角的算法称为DOA算法。

MUSIC算法是一种基于矩阵特征空间分解的方法。从几何角度讲,信号处理的观测空间可以分解为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显然这两个空间是正交的。信号子空间由阵列接收到的数据协方差矩阵中与信号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噪声子空间则由协方差矩阵中所有最小特征值(噪声方差)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MUSIC算法就是利用这两个互补空间之间的正交特性来估计空间信号的方位。噪声子空间的所有向量被用来构造谱,所有空间方位谱中的峰值位置对应信号的来波方位。MUSIC算法大大提高了测向分辨率,同时适应于任意形状的天线阵列,但是原型MUSIC算法要求来波信号是不相干的。

假设,空间中存在的信源点在O点(阵列参考点)产生的信号为s,第i个信源点产生信号为si,由于接收器阵列几何分布与波达方向角共同影响,导致各个接收器接收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具有相位差,这一相位差与波达方向角有关。设X为接受信号向量;A为阵列方向矩阵;S为信源向量;[1] 其中 A=[ a1,a2,a3,….aN];ai阵元对第i个信号的响应;N为信源数; 有:X=A*S+N; 对于圆形阵列有aij=exp(i*w*r*cos(∅i)*cos(−θi)/c); 其中 θj=2∗n∗j θi 为经度角∅为纬度角

由于各阵元的噪声互不相关,且也与信号不相关,因此接收数据X的协方差矩阵为 R=E(x*x’);因为R=A*P*A’+σ2*I;P为信号的协方差阵;P=E(s*s’);σ2>0,而APA’的特征值为正,R为满秩阵,因此R有n个正特征值u1,u2,….un,它们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l1,l2,l3,….ln,且各特征向量是相互正交的,这些特征向量构成n*n维空间的一组正交基。与信号有关的特征值有N个,且u1…uN为P的特征值与σ2之和,而矩阵的其余En=(n-N)个特征值为σ2,也就是说σ2R的最小特征值,它是(n-N)重的。因此只要将天线各阵元输出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找出最小特征值的个数En,据此就可以求出信号源的个数N,即有

由于R的最小特征向量仅与噪声有关,因此由这En个特征向量所张成的子空间称之为噪声子空间,而与它正交的子空间,即由信号的方向向量张成的子空间则是信号子空间。将矩阵R所在的n*n维空间分解成两个完备的正交子空间,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且易知两空间正交。利用正交性,可以用En个小特征值对应的En个噪音特征向量与信源向量正交,进而得到:U=[lN+1,….ln]’;U*ai=0;[1] 由于协方差矩阵R是根据有限次观测数据估计得到的,对其进行特征分解时,最小特征值(噪声方差)和重数En的确定以及最小特征向量的估计都是有误差的,当U存在偏差时,式U*ai右边不是零向量。这时,可取使得U*ai(θ,∅)的2-范数为最小值的kˆ(θ,∅)作第k个信号源方向的估值。连续改变(θ,∅)值,进行谱峰搜索,由此得到N个最小值所对应的

π(θ,∅)就是N个信号源的位置角度。通常做法是利用噪声子空间与信号子空间的正交性,构造如下空间谱函数

=

1 ,∅ ∗∗′∗ ,∅ ′

[1] 对P进行峰值搜索即可得到N个信号的波达方向角。

二 music算法模拟

利用MATLAB软件,生成信号并进行模拟实验。 模拟生成信号:

s0=exp(j*2*pi*(f0*t+0.5*u0*t.^2)); s1=exp(j*2*pi*(f0*t+0.5*u1*t.^2)); s2=exp(j*2*pi*(f0*t+0.5*u2*t.^2)); s3=exp(j*2*pi*(10*t+0.5*u3*t.^2)); S=[s0,s1,s2,s3]; 对于圆形阵列,阵列方向矩阵A:

a_theta0=exp(j*2*pi*d*cos(thetaa(1)/180*pi)*cos((thetaa(4)-a*e)/180*pi)/lamda0); a_theta1=exp(j*2*pi*d*cos(thetaa(2)/180*pi)*cos((thetaa(5)-a*e)/180*pi)/lamda0); a_theta2=exp(j*2*pi*d*cos(thetaa(3)/180*pi)*cos((thetaa(6)-a*e)/180*pi)/lamda0); a_theta3=exp(j*2*pi*d*cos(thetaa(7)/180*pi)*cos((thetaa(8)-a*e)/180*pi)/lamda0); A=[a_theta0 a_theta1 a_theta2 a_theta3]; X=A*S+N; 根据music算法,得到普空间函数的图像为:

可清楚看到有四个峰值。并经过检验得这四个峰值对应的经度纬度角与模拟信号给出的经度纬度角相同。 对此我们针对music算法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计算量大,对于全平面进行遍历,缺少表达式。 2不利于进行实时反馈不利于进行实际操作。 3 对于相干源缺少解决办法。 4 对于非相干源具有超分辨能力。 5 对于阵列排列要求很低

6具有比较良好的低信噪比下的分辨能力。

三 DOA跟踪算法(基于协方差矩阵跟踪算法)

3.1 选择协方差矩阵跟踪算法原因

由于实际中我们无法预知信源发声频率,进而难以确定均匀线阵的阵元间距。从而不防使用Music算法,采用均匀圆阵,采用协方差跟踪算法可以很好的根据协方差矩阵估计出信源运动方向,从而减少了大量的计算。

3.2算法原理

在每一个周期内拥有M个采样,每个周期时长为T,假设在每个周期内信源位置不变,则有对于KT与(K+1)T时刻信源位移为小量,可根据协方差差值计算得到该位移。

3.3二维协方差矩阵跟踪算法

算法原理(基于均匀圆阵)

利用每一个采样周期得到每一个周期内的协方差Rk,通过Rk差值的泰勒展开保留的一次项得到所需的线性方程组。进而得到估计的位置。 通过泰勒展开及矩阵运算有:

H=[H1,H2;H3,H4] H1(I,j)=γ1, +1

H2(I,j)=μH1(I,j)=γ1,+1 +1 ,1H2(I,j)=μμ,+1,1

=∗∗cos ∅ ∗ cos −∗ −cos −∗ ∗sin ∅ ∗(cos −∗

+cos −∗ )

γ=∗∗cos ∅ ∗ cos −∗ −cos −∗ ∗cos ∅ ∗(sin −∗

+sin −∗ )

α∗=∗/ ∆R=[R i+1 −R i ]

∆x= ∆∅1,∆∅2….∆∅N,∆θ1,∆θ2……∆θN ′ ,∆y=[∆R12,∆R13……∆R1n,∆R21,∆R22……∆R2n]′

∆x=(H′∗H)−1∗′∗∆

H通常为非奇异阵,可得:

∆x=H−1∗∆

由上可知:在得到初始波达角后,可以不再进行矩阵特征分解即可得到波达角变化量。并且波达角与协方差矩阵变化量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上诉步骤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普遍的,经纬度变化率不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较为实用。对于经纬度变化率的变化较大,即泰勒展开时不能忽略二阶项时,上述过程应该进行更改,并不能写成线性表达。

四 基于sigma-delta ADC的阵列探索

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过程控制、称重等,都需要高分辨率、高集成度和低价格的ADC、新型∑-△转换技术恰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然而,很多设计者对于这种转换技术并不十分了解,因而更愿意选用传统的逐次比较ADC。∑-△转换器中的模拟部分非常简单(类似于一个1bit ADC),而数字部分要复杂得多,按照功能可划分为数字滤波和抽取单元。由于更接近于一个数字器件,∑-△ADC的制造成本非常低廉。

4.1 sigma-delta ADC运用基础

针对DOA实现,我们通常采用模拟信号接收器,然后通过ADC转化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但是如果我们抛弃模拟信号接收器,直接采用sigma-deltaADC就可以省去模数转换过程进而节省很多成本。

在数字麦克风的使用中,我们对于采集到的高速数字信号的处理的意义。我认为,数字麦克风与传统麦克风的主要区别和优势也在于它可以输出超高速信号的特性,但是数字麦克风输出的信号并没有位数的概念。数字麦克风它只是保留了频域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频域信息还原成初始信号的,那么,我们在使用中,没有任何的理由可以说将其认为成n位二进制信息,因为它本事并不是作为二进制信息生成的。

对于这一特点,进行了一些仿真和计算,发现,sigma-delta过程完美的将信噪比降低并将噪音信息推至高频,那么,可以通过它在频域中所保留的特性来进行信息的比对。对比了一下之前的传统Doa算法的过程,在这些算法中,无一例外都是通过采集到的信息的强度来进行分析而得到相位的差值。

但是根据FFT变换中延迟定理,同一信源点发出信息,在忽略幅值变化的时候,它的时延是可以在频域中体现的,我们可以根据频域特性来求出相位的变化,并且不再需要滤波过程和进制转换过程。

通过MAtlAB进行了一些仿真,实现一个模拟圆形阵列数字麦克风的在频域中分析相位差的程序,并且计算结果和设定的相位差基本相同。

4.2 MATLAB模拟sigma-delta 阵列DOA 1 基准初始信号:s(m)=exp(1i*pi*m*2*w/n);保留实部即为cos函数 2 sigma-delta ADC转换: 转换后信号图像如下(w=10)

3 模拟接收信号,并进行相位差运算

(麦克风数 10 经度角 40 纬度角 20 半径 100 频率 1000) 接收器还原出的相位差:

106.2394

37.9350 114.4446 128.3194

99.0509 106.2394 114.4446 128.3194

99.0509;

实际模拟生成相位差:

105.8438

37.5729 114.1146 127.9471

98.6451 105.8438 114.1146 127.9471

98.6451;

构造范数并输出图像:

37.9350 37.5729

可知存在一个声源点,且经纬度与设立相同。

4.3 利用sigma-deltaADC DOA与传统DOA差别

对于静止声源点,sigma-delta ADC DOA算法中缺失了经度角(-360,-180)即,目前只能完成半个空间的DOA估计。并且对于相位差较小(r较小)的情况误差大于传统算法。但是对于较大的相位差(r较大)精确度相比传统算法大幅增高。并由于sigma-deltaADC自身特性,不再存在迭代更新的过程。对于动声源点,sigma-deltaADC DOA可以快速准确的得到动态经纬度。这一特点是传统DOA算法不具备的。并且sigma-deltaADC DOA 采用FFT算法进行运算,摆脱了大规模矩阵运算的运算量,使得运算时间减少,并且可以根据FFT算法直接得到各个声源点的声源频率。对于多个相干声源的DOA计算仍然缺乏较好的解决办法。

五 预期与假设

由于sigma-delta ADC具有的高速数据传递特性,频域完整的特性以及噪音频率特性我么可以利用频域进行DOA估计。并且这些特性保证了sigma-delta ADC 可以实时传递信息,采样频率极高,保证了动态DOA估计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由于sigma-delta ADC 输出信号是一维数字信号,没有位数与分辨率的概念,导致了使用sigma-delta ADC 如果采用传统算法的数据意义的模糊。所以我认为采用频域分析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并且有某种方式使得缺失的经度角被补充回来。并且有某种方式可以避免低相位差时高误差现象的出现。

处于成本以及时间等等方面考虑,数字麦克风或sigma-deltaADC 在DOA中的使用时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专注于sigma-deltaADC 的工作过程以及它的种种特性来设计并完善现有DOA算法。最终达到快速,准确,稳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Schmidt R.O.Multiple emitter location and signal parameter estimation [J].IEEE Trans AP,1986

附录一 music算法仿真程序(MATLAB) %阵列接收数据: clear; clc; close all; tic;

M=10;L=1024;N=4; thetaa=[15 20 40 0 25 21 30 46]; snr=20;

f0=10e6;C=3e8;fs=200;Ts=1/fs; lamda0=C/f0;d=5*lamda0;

%%%%%%%%%%%% 产生信号%%%%%%%%%%%%%%%% u0=-15;u1=0;u2=15;u3=30; t=(0:L-1)*Ts;

s0=exp(j*2*pi*(f0*t+0.5*u0*t.^2)); s1=exp(j*2*pi*(f0*t+0.5*u1*t.^2)); s2=exp(j*2*pi*(f0*t+0.5*u2*t.^2)); s3=exp(j*2*pi*(10*t+0.5*u3*t.^2)) S=[s0;s1;s2;s3;];

%%%%%%%%%%% 生成导向矢量矩阵%%%%%%%% a=[0:M-1]\'; e=360/M; a_theta0=exp(j*2*pi*d*cos(thetaa(1)/180*pi)*cos((thetaa(4)-a*e)/180*pi)/lamda0); a_theta1=exp(j*2*pi*d*cos(thetaa(2)/180*pi)*cos((thetaa(5)-a*e)/180*pi)/lamda0); a_theta2=exp(j*2*pi*d*cos(thetaa(3)/180*pi)*cos((thetaa(6)-a*e)/180*pi)/lamda0); a_theta3=exp(j*2*pi*d*cos(thetaa(7)/180*pi)*cos((thetaa(8)-a*e)/180*pi)/lamda0); A=[a_theta0 a_theta1 a_theta2 a_theta3]; X0=A*S;

%%%%%%%%%%%%%%%%%%%%%%%%%%%% %%%%%%%%%%% real_noise=randn(size(X0)); imag_noise=randn(size(X0));

noise=(real_noise+j*imag_noise)/2^0.5; noise=1^(-snr/20)*noise;

%%%%% 阵元接受数据 %%%%%%%%%%%% X0=X0+noise;

%%%%%%%%无噪声经典MUSIC算%%%%%%%%%% Rx0=X0*X0\'; [V0,D0]=eig(Rx0);%%%%%%%% 求矩阵的特征值%%%%%%% E0=diag(D0);%%%%%%%% 提取D矩阵的对角线构成一个一列矩阵%%%%%%%%

Un0=V0(:,1:M-N);

%%%%%%%%%%%%%%%%%%%%%%%%%%%%%%%%%%%%%%%%%%%%%%%%%%%%%%%%%%%%%%%%%%%%%%

theta=-5:0.05:60;%%%%% 从-90--90,每格取0.01 %%%% for ff=1:length(theta)

thetab=-5:0.05:60;

for gg=1:length(thetab) a_theta=exp(j*2*pi*d/lamda0*cos(theta(ff)/180*pi)*cos((thetab(gg)-a*e)/180*pi)); Pmusic0(ff,gg)=100*log10(1/abs((a_theta\'*Un0*Un0\'*a_theta)));

end end %生成三维图; xa=-5:0.05:60; ya=xa; [theta,thetab] = meshgrid(xa,ya); surf(theta,thetab,Pmusic0); colormap(\'jet\'); shading interp; toc;

附录二 sigma-delta ADC DOA仿真程序 function [y]= ADC( f,w ) %UNTITLED 进行sigma-delta转换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y(1)=1;u(1)=0;n=100000;T=1; for m=2:n;

s(m)=exp(1i*pi*m*2*w/n)*exp(1i*f/180*pi);

u(m)=u(m-1)+(s(m)-y(m-1))/n;

if u(m)

y(m)=-1;

else

y(m)=1;

end end plot(y) end function [ f ] = phase( N,v,u,r,w) %UNTITLED3 此函数描述给定圆矩阵,各个接收器的相位差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v为纬度角,u为经度角

for i=1:1:N; p(i)=2*pi*i/N; f(i)=w*r*cos(v)*cos(p(i)-u)/340*180/pi; while(f(i)>360)

f(i)=f(i)-360; end while(f(i)

f(i)=f(i)+360; end if f(i)>180;

f(i)=360-f(i); end end end function [o] = micGet( f,w ) %UNTITLED5 接收器接收信号计算相位差值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y(1)=1;u(1)=0;y1(1)=1;u1(1)=0;

%%%%%%%%进行sigma-delta转换 y=ADC(0,w); y1=ADC(f,w); %%%%%%进行频域分析

y1fft=(real(fft(y1,100000))); yfft=(real(fft(y,100000))); if max(y1fft)>abs(real(min(y1fft)))

if max(yfft)>abs(real(min(yfft))) [y1max,tp]=max(y1fft); [ymax,tp2]=max(yfft);

else if max(yfft)

[y1max,tp]=max(y1fft);

[ymax,tp2]=min(yfft);

end

end

else if max(y1fft)

if max(yfft)>abs(real(min(yfft))) [y1max,tp]=min(y1fft); [ymax,tp2]=max(yfft);

else if max(yfft)

[y1max,tp]=min(y1fft);

[ymax,tp2]=min(yfft);

end

end

end end t1=real(y1max/ymax);%%%%%两个极值点的比值,为exp(j*2*pi*f)

o=acos(t1)/pi*180%%%%%得到f*360.单位为度 end

function Get( N,u,v,r,w ) %UNTITLED7 遍历查找声源位置 %

此处显示详细说明 f=phase(N,v,u,r,w);

for i=1:1:N; o(i)=micGet(f(i),w); end [x,y]=meshgrid(1:1:180); for i=1:1:180;

for j=1:1:180;

t=phase(N,j,i,r,w);

z(i,j)=(abs(t)-o)*(abs(t)-o)\';

z(i,j)=1/z(i,j);

end end mesh(x,y,z); o i=phase(N,v,u,r,w) end

第20篇:中期报告

“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管理策略研究的研究

中期报告

孟丽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当今局势: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和不断深入,在陵县教育局提倡的课堂改革模式推动下,我们糜镇中学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糜镇中学的现状: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抓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中小学教学质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校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很不容乐观,与周边中学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中考中时距县局领导和老百姓的期望还差得很远。因此,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深知传统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的策略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教学实践的需要,急需革新和寻求与教学有效性相联系的师生教学行为策略。因此,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旨在使学校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实践新课程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并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课题的实验、研究,揭示和探索在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模式和优化策略,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有效、高效、优质。 因此,如何组织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就成为我校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行为策略就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行为调节方式和行为模式。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施策略”、“课堂管理行为的实施策略”等行为方式的研究和实施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㈠.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是进一步增强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二是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三是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育管理策略、教师教研策略、教学行为策略群。 ㈡.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导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以探究“有效的教学行为策略”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两个方面,以及为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学校层面形成的教育“管理行为”和教师层面形成的“教研行为”展开研究:

1.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策略研究。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首先,管理行为不同于交往行为,它是一种典型的“目的性行为”,每个管理者总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并作出规划、决策,采取行动,试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其次,它还是一种“规范调整行为”,从目标的达成要求出发,从提高效益的需要出发,建立团体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并对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与调节。

⑴.有效课堂规则的研究。

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在合理而明确的课堂规则基础之上,是在课堂规则的生成与执行过程中实现的。没有适宜的课堂规则,就不会有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规则内容丰富,层次复杂,具有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培育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的功能。适宜的课堂规则对课堂学习同样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⑵.课堂时间科学管理的研究。

科学运筹课堂时间就是要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有效地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就课堂教学而言,要解决好教学时间限定性与课本知识容量丰富性的矛盾、知识的积累与能力形成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

⑶.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偶然因素或特殊的情境,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时,就要机智果断地临时改变原定的方案。这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教学机智——表现随机决断才能和应变能力的典型形式。 2.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研究。

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是以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课堂中利用一定的条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应用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

⑴.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从学生心理过程来看,学习活动主要依靠学生内在动力的驱使,但外在动力机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动力因素。激励机制就是将外在动力因素激发甚至转化为内在动力因素,抓住了激励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采用何种方法方式,在什么时机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学行为艺术的重要方面。 ⑵.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行为的指导研究。

知识的获得,不是在学校教育、学生时代一次就能完成的,现代社会是终身教育的社会。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远远胜过掌握知识本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习惯又是学生的某些学习行为经过不断重复而达到的一种自动化行为。所以,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⑶.教学过程(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简单呈现课本知识结构,而内容学习的思维过程被压缩,甚至被忽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难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法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体现课本本身所包含的丰满的内容,更要体现知识认知和迁移所需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 ⑷.有效的课堂交流研究。

教学交流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也就是古人所讲的“教学相长”。它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教学主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交流是规范化的教学交流,合理进行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有效的教育管理策略、教师教研策略研究。

⑴.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培训、加强管理等措施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从而在学校层面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策略。

⑵.通过学习、交流、指导等方式,加强教研组建设,探索出不同学科的各具特色的教师教研策略。

四、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区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教师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及教材观。 2.加强组织管理,保障研究实施,力争取得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增大管理力度,健全教科研组织,形成研究制度,加强教科研考核,实行奖励机制,提供实验条件,保证研究经费。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中心组,中心组成员具体负责研究工作。 ⑴.课题小组组长负责制定研究、论证、修改、实施方案,检查实施情况,调控研究措施,进行阶段检查测控,总结研究成果,负责课题过程管理,保障课题顺利实施。

⑵.培训教师。组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研究实施方案、吸取先进经验、定期开展研讨,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研究操作,增强实施方案的自觉性。

⑶.课题研究与学科课堂教学密切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建立课题组活动制度,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建立课题工作台帐。

⑷.认真做好课题材料的备案、存档工作,通过分析资料,及时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工作。督促各子课题组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学期行事历的制订及履行。

3.建立课题研讨固定日,课题公开课课堂教学研讨制度。 我们将每周半天教研组活动日整合为课题研讨日,安排教研组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及研讨。以理论学习、听课评课、主题研讨、学术沙龙、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为主。力求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4.加强与各教科研部门及教育专家的联系,及时取得对研究课题的咨询指导,定期聘请相关领导、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及主题研讨。 5.研究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搜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和经验文章,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⑵.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初中、高中各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重点进行实验。

⑶.调查法。在实验研究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测试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⑷.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⑸.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⑹.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安排 1.前期准备阶段(2013.3~2013.4)

通过调研明确研究方向,选定实验课题;搜集相关理论材料,完成学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动员,组织学习;完成学科组和教师承担的子课题方案制订和课题申报立项、开题论证及前期研究工作。 2.中期实施阶段(2013.5~2013.10)

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开展课题实验,实施和深入开展各项子课题研究;组织教改实验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论文评比等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和实验情况的第一次调研;梳理、整理过程性资料:问卷调查材料、实验数据、活动记录、活动评价、活动图片、课例录象、工作台帐,阶段性成果材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校本教材、教学论文;进行中期总结、评估;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提升和推广转化;针对课题研究和实验情况调研,提出新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不断深化课题实验工作。 3.后期总结阶段(2013.11~2013.12)

梳理、整理事实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归档;分析、处理事实资料,进行归纳、提升研究成果,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形成物化成果,宣传推广成果;组织结题鉴定。

六、课题阶段性成果

1.加强研究管理,规范行动研究。

首先学校完善了课题研究三级管理网络。坚持课题研究自主申报参与制,调动每位研究者的主动性。修订了多个校本化教科研条例:《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办法》和《教科研成果奖发放规定》,着力体现奖励制度的公开、公正、公平,追求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有效。其次学校出台了《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出版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扫描专刊》,下发了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学校《关于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区教育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用以指导、规范教师平时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研究。

2.教师确立了课改意识。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主要理论文献、著作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郭)、《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肖川)《新课程视野下优化教学时效的策略》(宋秋前)、《实施有效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袁东升)、区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等,通过学习,树立全面的教育观、全新的教师观、正确的学生观和教材观,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课题研究水平。学校还搭建了“教师论坛”这一新型的理论学习交流的平台,它既是专家学者的讲坛,更是参与研究者交流互动的阵地,也是各子课题组将课题研究成果向全体教师展示推广的舞台。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教师讲坛”活动,其中校外专家3次,校内教师20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个层面的理论学习,思想交流,广大教师确立了改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意识。更愿意遵循新课程理念去探寻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 3.研究活动多样,物化成果显现。

在近两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成员共上校内研究课360节,校际公开课30节,如成功举办了以“关注学生需求,提高课堂实效”为主题的市级公开课展示活动,承担省级观摩活动1次,市级公开研讨活动1次,区级公开研讨活动3次,校级研讨活动9次;教师评优课区级以上获奖24人次,发表教学论文48篇、教学论文区级以上获奖316篇、教学设计区级以上获奖57篇,学生个人竞赛获奖区级以上118人次,团体获奖区级以上28次;制订并印发了《无锡市荡口中学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汇编》,印发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扫描专刊》,汇编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课题方案集,出版了8期校刊《学海教育研究》,校刊中以“学校管理”、“ 实践反思”、“ 教学策略”、“ 课题研究”等版块刊登了学校指导性意见,如“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关于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等,以及大量的教师研究成果和反思文章;两年中,学校新增了1名市教学新秀、2名区教学能手。

4.教学实施中初步形成的策略。

根据总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实验,归纳总结了各子课题实验研究的初步共性成果,即在教学实施中初步形成的策略。 ⑴.创设氛围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追求民主、和谐、生动、高效的学习氛围。

②提倡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质疑和探究,反对课堂教学“一言堂”的做法。

③提倡师生、生生之间有价值的互动,鼓励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对话和交流,反对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做法。

④提倡让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反对让学生因错误而受到责骂或讥讽的做法。

⑤提倡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有适当的高期望,反对过度拔高教学难度的做法。 ⑵.开展活动

①提供实践、实验、操作、讨论等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

②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对话交流,形成体验,探究运用,加深理解。

③对教学过程中偶发的事件作出判断,敏锐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并加以充分利用。

④在提供多样化机会的同时,要不断提醒学生创造自己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⑶.规范语言

①课堂语言要严谨简约。表述要准确、科学、清楚,尽量减少口误;要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讲述他们容易接受、领会、理解的话。

②课堂语言要声情并茂。要注意语调的变化,根据内容的特点,时而严肃,时而轻松,时而高亢,时而舒慢;要讲究节奏感,把握好语速;要融入教师的真情实感,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 ③课堂语言要生动幽默。既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又有优美形象的描述。创设生动和谐、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用幽默方式提高批评的效果。 ⑷.时间管理

①提倡为学生节省时间,每个学科应最大限度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

②提倡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反对用过分耗费学生时间、精力去换取考试成绩。

③提倡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个别辅导,反对缺乏针对性地低效教学。

④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反对课堂中无效的教学行为。

⑤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增加学生专注学习时间。如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阶段性的督察,对指定的学习任务作出明确的指示,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反馈,适时安排课堂提问,适时环绕课堂走动,适时改变教学节奏等。

⑥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现行每节课时45分钟的体制下,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大体可安排为,“学”和“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当堂训练”宜不少于15分钟。其中“学”和“教”环节中完全由教师单向传授的时间宜限在15分钟以内,而其余15分钟以上时间用于教师迅速简明地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等。 初步建立了课堂教学的“3个1/3”评价标准来引领我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第1个1/3是一节课中,教师的累计讲授时间不超过1/3;第2个1/3是一节课中,学生的独立参与人数不少于1/3;第3个1/3是一节课中,学生的集体训练时间不少于1/3。例如,我们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理念下,参照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主要分为六个教学环节:一是揭示学习目标(2-3分钟);二是自学教材(5分钟左右);三是自我检测(5分钟左右);四是小组讨论(5分钟左右);五是全班交流(20分钟左右);六是当堂训练(7-8分钟)。 ⑸.指导学法

①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并参与评价,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

②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③鼓励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互动。

④创设问题情境,并将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心向。 ⑤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与经验,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并指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⑹.行为管理

①提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树立教师威信,让教师优秀的品格、才能、信念、价值感、行为举止,都被学生所认同、吸收、模仿,让学生敬重你,自然形成对教师的向心力。

②提倡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规则,明确学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对课堂不良行为有明确的约束,使课堂教学活而不乱。 ③提倡采取富含学科特点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课前演讲、课堂提问、分组讨论、演角色剧、问题抢答、探究活动、小组竞赛等,防止教师长时间只管对着黑板自己讲。

④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保持眼神接触,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行为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如走近暗示、突然停讲、提问学生、幽默语言等,让教师教学智慧产生力量。

七、后阶段研究思路

在继续实施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为契机,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行为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重点做好两项工作:第一,基础工作。指加强课题研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第二,重点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提升我校课题研究水平,以点带面,力争在个别学科有大的突破,并以此向其他学科拓展。 1.基础工作

⑴.组织建设做到有层次,有网络,职责分明。

完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课题中心研究组,做到人员合理,职责清晰明确。 ⑵.制度建设

坚持课题研究日制度和参与课题自主汇报制度,制订和完善教科研课题评价奖励制度和课题管理制度。 2.重点工作 ⑴.实施措施。

①分层展开,分步推进。

“分层展开”指学校中心研究组、学科课题组分层次各施其责开展研究;“分步推进”指本阶段、后阶段课题研究成果逐步从重点突破学科向其他学科推广实施。 ②学习引领、文献指导。

自学为主、解读为辅。在前期经验成果不断总结推广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课改改革先进经验,聘请专家顾问定期来学校指导引领,保证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开展。 ③加强行动研究。

以课例为载体,同案异教、同题异构。以班级、学科为载体加强跟踪研究,进行前后测对比,以求通过量化分析,保证实验结果真实有效。 ⑵.成果形成。

成果一:多层次的课题研究资料,如参考学习文献,问卷调查材料,实验数据,活动记录,活动评价,活动图片,课例录象,工作台帐。 成果二:发表和获奖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例的汇编; 成果三: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八、困惑与反思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对此,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所以老师们自主科研的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的课题研究和教科研活动不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来实施的活动,事实上我们也通过这些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实的评价机制和短浅的竞争模式,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出现两难的境地,也有了许多的困惑之处。 1.在教师定位上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一直认为自己只要教好书、会教书、能教书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把教师也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并以此来影响别人,引领学校的职责。另一方面,过去的教师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很少涉及对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一方面缺乏研究的意识,把教科研看成是教育专家的事、教研人员的事,另一方面也缺乏教科研的能力。

2.研究能力和方法上的问题。

一些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教科研行为、课题研究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教师缺乏科研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科研能力不强,失去了不少课题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机会。 3.“研究共同体”的形成意识淡薄。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每个小课题都是提高“教学成绩”课题的子课题,,研究者之间实际上构成的是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这一共同体主要表现为教育专家与教师合作、与教师的合作、学校教师之间合作三种类型。从目前情况看,教师很少有机会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共同探究,专业研究人员对学校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持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从教师共同体形成来看,由于过去教师习惯于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对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体的形成意识淡薄,目前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约束制度,因而教师共同体的形成是松散而不稳固的,所以教师间研究成果的共享、借鉴很少。特别是当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时,许多教师往往把课题研究看作了额外负担,当实验效果不明显时,许多教师往往对教科研的功能产生怀疑,以至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半途而废。 4.子课题研究内容与总课题研究目标承接问题。

各子课题研究内容与总课题目标的承接不够顺畅自然、贴切达意,目标意识不强,内容针对性不够;有些子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有重复;有些子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学科特色体现不够明显。 5.简化步骤,缩小研究范围。

建议研究者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些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及时与组内外教师交流,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管理策略”的研究

中期报告

孟丽凤

2013.10

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