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乘法分配律》的点滴教学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8: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乘法分配律》的点滴教学心得

贵州省三穗县城关第二小学 李小平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内容已经结束,可留给我心里诸多遗憾和困惑,未上之前我就已经作好思想准备:“这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可学生不一定一学就理解并会运用,于是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出浑身解数的把这堂课讲到极致,学生在我的点拨和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例题的运算。可是,实际第一次练习后,发现有五分之四的学生不会简算;于是我针对问题又讲解一遍后,又再进行第二次练习。结果检查下来,还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懂。这样的结果的确让我大吃一惊,心里很困惑。为什么《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学生那么难以掌握呢?到底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我再次细看学生的练习分析得出,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不会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二是《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混淆;三是不会拆分一个数来进行简便计算。那么《乘法分配律》,如何教学才有效呢?下面是我在遗憾中悟得的真实感受,供大家参考。

一、通过复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在学《加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我们都知道,简便运算目的就是想办法怎么算出又快又对的答案。而运用定律计算,一般情况下计算结果是整

十、整百、整千等等。教学“运算定律”这一章节,老师需要先熟悉教材的用意,要把握好教材,为学生能简便计算打好基础。例:25×4=100、25×8=200、125×8=1000、35×2=70、25×2=50、50×2=100等等,以上这些算式在《乘法结合律》已经运用了,在《乘法分配律》同样可以运用。但在这里,我们教师首先要设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意义。如:25×2表示2个25相加,25×2+25要求学生理解有几个25,学生很快看出有3个25,根据乘法意义25×3即25×(2+1),两个算式可以写成25×(2+1)=25×2+25,让学生观察把第一个算式改写成第二个算式,有什么规律?老师要求学生首先个人思考,其次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归纳,得出: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和这两个加数相乘,再相加。此时老师揭示,这就是我们所学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二、用不同的情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1、借助课文例题情景图理解意义。

例如:课文中33页例3:首先,让学生分析图意,找出已知条件:每一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和两人抬水、浇树,共有5个小组。所求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植树活动?学生根据他们的思维列出不同的算式:方法一:(4+2)×5=30(人);方法二:4×5+2×5=30(人)。接着要求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发现,这两算式结果相等,就是解题的思路不同,计算方法不同。那么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了相等关系是(4+2)×5=4×5+2×5。此时我提问学生,把第一个算式改写成第二个算式,运用了什么定律来解决呢?这就是我们所学的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又要求学生根据模仿前面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了《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是:a×(b+c)=a×b+a×c,这样又一次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

2、从实际生活的情景理解意义。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我们教数学不能始终停留在书面上,更不能纸上谈兵,特别是定义方面。我们要从理论中去分析,思考,从而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王老师在书店买了8本大词典,每本125元钱,又买了8本故事书,每本6元钱。王老师买书一共用去了多少钱?通过前面的几次练习,学生又经过思考、讨论后,大部分的学生很快列出算式,(125+6)×8=125×8+6×8=1000+48=1048(元)。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就比一般的算法简便多了。

三、通过观察数的特点,教学生拆分数。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一般做法是根据定律a×(b+c) =a×b+a×c的形式练习的。但是这样的效果不好,我们必须要反复出多样的算式,告诉学生注意观察数的特点,认真地分析,应怎样计算才简便呢?如:教学算式102×35时。首先让学生理解102个35是多少,观察102最接近100,但比100又多了2个。那么102×35我们就102拆成“100+2”,(100+2)×35这个算式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这样中等生就能很快口算出答案了。又如:99×17这个算式,怎样把这算式转换,计算才比较简便?教师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有些学生回答:“把99看成100,然后减去1,”那么算式写成了“100×17-1”。另一个学生举手说 “100×17-1”这样计算是错误的。这时老师说:“既然这个算式是错的,那么大家找出错误的原因”。通过交流后,大家都理解了99×17表示99个17相加,把99看成100,用100×17,表示100个17相加,但100比99多了一个“1”即多了一个“17”,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算式里要减去一个“17”。因此算式是这样转换才是正确的:99×17=(100-1)×17=100×17-17。为了让学生相信转换的道理,在教学时,有必要把两种算式的结果都算出来,学生看到了相同的结果,再次让学生真正理解简算的意义,同时让学生知道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也可以运用。

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灵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根据a×(b+c) =a×b+a×c这条定律教学,那就远远不能满足教材的真正用意。我们教师有必要出多样算式,如:“18×32+82×32”这个算式,让学生动脑、认真观察有什么特点,根据前面所学过的简便方法,寻找解题的方法。有些学生这样想:18个32加上82个32就等于100个32;还有些学生很聪明,一看算式就发现“18+82”得到整百,并且这个算式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得到的。这两个学生的想法都是对的,可以把这两种想法写成等式是:18×32+82×32=(18+82)×32。为了让有些只注重结果、而怀疑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的学生确信推理。我就把这两种结果都算出来是相等的,使学生一目了然,更领会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运用。

《乘法分配律:a×(b+c) =a×b+a×c 》,表面上简单,可运用起来,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38×49+38 ,我是这样给学生分析的:38×49,我们可以理解成38个49,还可以理解成49个38。因为后面还加上一个38,因此理解成49个38,再加上1个38,实际上是50个38。那么算式写成:38×49+38=38×(49+1)。我就是这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真正含义的。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点帮助。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 教学实录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点滴教学心得
《《乘法分配律》的点滴教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滴教学心得 心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