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朝鲜战争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6: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朝鲜战争再认识

提起“朝鲜战争”,总有一种刻板印象。往往脱离不了中学教材里那几句简单粗鄙的结论,简化为一场社会主义中国同美帝国主义之间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之战。脑中涌现的全是慷概激昂的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悲壮画面,画面里豪情万丈的铁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精忠报国,视死如归。

基于这样的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朝鲜战争给我们留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似的历史辉煌。而对这这场战争的“反思”却没留下任何的空间和余地,以至于在战争结束后60年的今天,中国一大批年轻人对当今朝鲜半岛的局势和认识感到十分迷茫和困惑。这困惑表现在:教科书给我们当年灌输的关于我们所大力支持的小兄弟朝鲜的伟大决定和当今朝鲜的政治丑态对比如此突出,而我们所对抗的敌人——韩国,其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实在让我们大为不解。以至于网上很多年轻人总是这样发问:当年的朝鲜战争到底是中国输了,还是美国输了?有的人甚至断言南朝鲜赢了这场战争,其理由是现如今南朝鲜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势力和北朝鲜落后的生产力和独裁统治之间的尖锐对比。

关于网友对朝鲜战争所做的结论当然轻率幼稚,其推理也显得不和逻辑。不能将现如今两个国家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实力的差距用作推断当年朝鲜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这涉及到特定的历史中各种因缘巧合和偶然因素。对这一点我并不感到奇怪,奇怪的是在战争过去60多年后今天,对这一问题竟然还是如此的模棱两可,莫衷一是,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判断,这在这个自诩为擅长修史的国家实在荒唐透顶了。和另一场战争一样,从我们中国人在这两场战争结束后的反应来看,我们中国人的确缺乏一个重要的品质,那就是对战争本身的“反思”。胜利的确很容易冲昏我们的头脑,一场战争,不管正义之战也好,还是侵略之战也罢,失败和战胜都需要我们去反思,一个真正强大和优秀的民族,对待战争,不应该像儿戏一样,胜利便高唱赞歌,将敌人弱视如蝇虫蝼蚁,失败之后便低吟哀歌,将自己贬低为草芥之徒。“手撕鬼子”这样的戏我们看得是看得够多的了,翻开历史的前一页,视自己为“东亚病夫”之辈匍匐在敌人膝前的画面也还清晰可见。

对于战争的反思,我们是多么缺乏和不足啊!我们应该“反思”,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必须”反思,一个不会反思的民族,会有什么出息。推而论之,我们何止对朝鲜战争缺乏反思啊,甚至对抗日战争,以至以前的国共内战,都没有过真正的反思。上升到一个高度,我们甚至可以说:

“我们民族是一个对历史都缺乏“反思”的民族”!

这里谈“朝鲜战争”,那我们便就从“朝鲜战争”本身谈谈,我想,更多的人,特别是官方,是时候对这场战争反思的时候了,没有对战争真正的反思,就谈不上对历史的反思。官方的确是出于好意的宣传,为鼓舞民心民气计,为宣扬积极乐观计,不过最后怕这“好意”不一定得到“好处”。宣传多了便成了麻痹,麻痹多了便麻木,麻木过了就麻烦了,这麻烦就是愚昧啊。所以,民间也罢,官方也罢,是时候让我们国家的孩子的历史教科书上那几句“大大提升了民族自尊心,提升了国际地位,鼓舞士气......”之类的空洞的话语删掉的时候了。这话本身没错,可是它抽象,虚幻,空洞,或者它只展示了有利的一面,却掩盖了另一面,(也许那一面更有意义),这另一面是——战争的残酷。光辉掩盖了残酷,一代代小年轻们便把那几句话背得滚瓜烂熟,因为那时常是考试重点。

可真正翻开历史那一页,我们会发现,历史不忍细读啊! 一个粗线条的概括朝鲜战争便是:南北朝鲜交火(北朝鲜先出兵)——美国介入——金日成求救——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中国出兵。

我们传统的印象便是如此的简单,简单的甚至有点草率了。哟略一看,看似美国顺其自然的出兵,中国理所当然的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而毅然出兵,“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无可非议。但仔细的去分析去细读深思时,不由的会惊叹其中国与国,人与人, 意识形态对立之间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政治博弈与人性冲突。

现在试图从这次参战的国家中分析一下这场的战争的政治博弈以及其中隐藏的事实以探其根本。

对于中国出兵和美国出兵。也许是官方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一直对其了解比较暧昧晦涩,以为美国的出兵和中国的出兵都是出自两国之本意而心甘情愿,可何曾想到其中竟然暗流涌动,步步为营。首先看美国:这场战争最开始以金日成带领的朝鲜人民军突袭韩国为开端,而不是南韩最先发动攻击。美国一开始并不想贸然出兵也不知道北朝鲜会出兵南下,可当金日成的部队开到38线以内并攻下汉城时,美国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这很不利于他在亚洲政治版图的控制,更重要的是美国意识到其强劲对手苏联在北朝鲜背后的怂恿和出谋划策,意识到了危险。美国当然知道也认为这是苏联在摸自己的屁股以探其虚实,看看这头美洲豹是否有雄风和胆量敢接招。当然这时的美国出于对其眼前亚洲政治利益和与苏联竞争的关系所以不得不而不得已出兵了。

其次是中国,从未披露的官方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开始并未有出兵的想法和冲动。甚至一开始毛泽东就不曾得知金日成和斯大林在背后眉来眼去要演这一出戏,直到战争打响之前,毛泽东并未有事先得到消息。虽然苏联一开始也在暗示毛泽东出兵,但毛泽东一直谨慎考虑,不置可否。金日成求救时,毛泽东还告诫叮嘱他,此时作战的不利因素太多,不可贸然出兵。甚至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虽然官方宣布了胜利,但毛泽东仍然认为出兵朝鲜是极错的行为。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毛泽东说:“抗美援朝”是我党七大后犯的第一个历史错误。1957年又说:“斯大林、金日成对中国刻意隐瞒发动战争的时机及作战计划,最后,中国却被牵连进战争,这是错了,绝对错了。”由此可见,中国在当时也是由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不得已而做出的决定,事后的后悔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出兵实在情非得已。

再次是朝鲜和韩国。这次战争虽名之“朝鲜战争”,其实真正的叫较量却不在南韩和北朝鲜之间,这两个政权背后的政治力量才是博弈的关键点。意识形态的对立致使两个政权的对立,但这意识形态对立的背后仍然是美苏两国政治博弈的一个缩影而已,犹如东柏林和西柏林。而金日成为何有此种底气敢贸然出兵,背后必然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虽然当时南韩李承晚政府的军事实力的确不如北朝鲜,但其背后是强大的美国作为支撑,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金日成背后的推动因素便是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纵观战争始末,南韩也罢,北朝鲜也好,都是围着两个超级大国走,自己所能左右的局面太小了。

在朝鲜战争中,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虽然苏联在两军交战中并未投入太多的军力,仅仅是派发了空军参战,但苏联却是朝鲜战争的最大推手并且起了主要作用。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伟大导师斯大林的嘴脸,一开始竭力怂恿金日成参战,而后步步为营诱使美国出兵,最后在将中国也牵涉进来。将这一切一切串联起来,我们似乎斯大林下的这盘五行阴阳棋下得巧妙精彩。苏联一直未曾派遣正规军参战,派来的空军既然也是身穿中国军队的军服,手握中国的国旗佯装中国军队,俨然一个局外人的态度似的,以此可见斯大林的用意和野心。毛泽东还算是个明白人,在战争结束后,一直表态出兵的错误,多次指责斯大林

和金日成应该为这次战争负责。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在这次战争中——

“中国和美国都是被“拖”入这场战争的,都情非得已” “南韩和北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更多的是一个“傀儡”的角色”、“苏联无疑是这次战争中的最大得利者,坐收渔翁之利也!”大家都被斯大林玩了一把。

对美国而言,这场战争至少在表面形式上是输了,正如朝鲜战争期间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五星上将布莱德雷说:“假如按照麦克阿瑟的战略计划,把在朝鲜的战争延伸到轰炸中国东北和封锁中国海岸,那将会是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对中国而言,虽然在官方宣传中一直突出其积极意义,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此次战争对中国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妨碍了中共军队收复台湾,错失了良机。其次是战争令国内经济损失严重,国库空虚。

苏联是最大赢家,斯大林成功逼迫中国出兵对抗美国等盟军,也借此出售大量二战剩余军事设备赚取资金物资,中国直到1965年才清偿完所有欠款,中国官员战后又抱怨苏联是“死亡贩售商”(merchants of death),在朝鲜战争期间出售大量劣质枪炮弹药给中国[265],战争令中美爆发直接冲突,而苏联未正面介入。战争削弱美国实力,把美国超强的国力军力从欧洲铁幕一线的争夺转移到朝鲜战争的泥潭,为苏联争取时间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此段来源,维基百科】

中国,朝鲜,美国,在这次战争中更像是被苏联手中的棋子,做了无辜的炮灰。

后记

以上关于朝鲜战争论断,有的属于读书学习中和开学师时老师所讲解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认识,有的是我个人的一些论断。在这里我力图从一个新的,全面的,客观的,中立的角度去看待朝鲜战争,但限于本人非历史专业出身,历史基本功也不扎实,难免有事实错误和价值判断失误的地方,在此声明,以期谅解。但我并不是想谈论朝鲜战争本身,我更多是想通过一种这样客观,全面的角度去探究以阐明我们应该对待历史的真正态度,同时也有感于中国在教育界历史教科书等多方面历史教育和历史认知的荒谬折射出这个民族对待历史所缺乏集体态度,那就是——

“从历史中学会反思。”

1205031047 新闻班张伟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三凌晨02:56

对朝鲜战争的认识(推荐)

教师职业再认识

再认识素质教育

分数再认识

分数再认识

列宁主义再认识

中国两次拒绝朝鲜战争停战提议再析

《朝鲜战争》读后感

朝鲜战争观后感

机关文字工作再认识

朝鲜战争再认识
《朝鲜战争再认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