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4: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陕西省扶风县绛帐镇凤鸣中心小学 王小宁 15091695990

【教材依据】:《我站在铁索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遗迹”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首诗追忆了我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激烈战斗场面,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追昔惜今,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这首诗共四小节,内容简短,不宜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第二节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韵味.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读为本,自读自探自悟”的教学模式,将师生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旨在强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读为前提,也就是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有得。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本首诗歌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能力目标:根据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及画面展现的特点朗诵诗歌,注意读出感情 。

情感目标:感受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4、教学重难点:朗读训练,通过读来感悟诗情.

二、教学准备:

1、查找泸定桥的资料,PPT课件,课文朗读、歌唱音频资料,飞夺泸定桥视频资料。

2、教学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2、同学们,这首歌曲的唱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内容《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3、了解铁索桥。(出示课件) 二)、初读诗歌:

1、听诗歌朗诵。

2、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3、齐读。 三)、理解体会:

A、比较欣赏第

一、四小节诗歌。

1、课件出示第

一、四小节诗歌。

2、自由读这两小节诗歌,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

3、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板书:看到) 读相关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 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板书:云雾 白浪)

追问:这里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

4、作者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了二郎山飘来的云雾和大渡河水,这两种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观察课件图片) B、学习

二、三小节诗歌。

1、导语:站在这样摇晃的索桥上,作者的心中似大渡河里的滚滚波浪,汹涌激荡,是什么掀起了作者心海之波?请继续学习二三小节诗歌。看作者都想到了些什么。(板书:想到)

指名读第二小节诗歌。

问:你认为作者想到了什么?————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板书:飞夺泸定桥)

2、出示相关图片。

导读: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把守这里的敌将桥板抽掉,并在桥东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军的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地通过。为红军长征书写了壮丽的一笔。

3、讨论:作者想到了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红军,心潮怎样?从哪些句子和词中你体会出来的?

讨论归纳:强渡、高举、迎着、攀着、冒着、冲破 追问: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红军不怕牺牲、大无畏的精神;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红军的英勇)

4、观看视频《飞夺泸定桥》。

5、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什么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学生自由读诗歌第三小节。

6、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 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

教师强调: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板书:如今的生活)。

7、课件出示图片——如今的铁索桥

讨论: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8、小结:

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让我们带着敬意来读这一段。 C、作者要高声歌唱,(板书:歌唱)

1、齐颂——啊!

在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声歌唱!

2、他可能歌唱什么?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3、有感情的再读这几句话。板书:英雄的土地和人民 四)、讨论写法:

1、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1)、写景——叙事——抒情的写作顺序; 2)、由上到下的观察顺序; 3)、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感情升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你想对这些革命先烈们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这首诗作者追忆了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展示了如今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抒发了对先烈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不但要珍惜它,更要凭自己的努力用自己一点一滴的成绩与进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六)、作业:背诵这首诗歌。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云雾、白浪 (写景) 想到——飞夺泸定桥、如今的模样 (叙事) 歌唱——英雄的土地和人民 (抒情)

四、教学反思

第一次试教,由于对教案不熟,我第一次的课没有上完,在第二段对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的理解上并不深刻。我很不满意,觉得自己在诗句的把握上还不够好,教案没有细化。

后来,结合学生实际,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第一小节诗与第四小节有何不同?”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

1、4小节诗的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这后,找到这两节诗歌相同与不同的诗句,再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此时课件出示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在第二段的教学中,分为三个层次读,其中穿插了《飞夺泸定桥》的影片,利用课件,深入理解。让学生小组讨论,抓重点词句学习,体会红军不怕牺牲、大无畏的精神和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第三节的教学中也穿插了多种形式地读,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小组读,齐读等。并课件出示图片——如今的

铁索桥,通过对比升华主题: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作者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不但要珍惜它,更要凭自己的努力用自己一点一滴的成绩与进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星期四,我又一次试教这一课,全校老师前来听课,课堂上,读到描写红军战士英勇作战的小节时,有的孩子开始用课外资料帮助联想。他们的回答中,不仅是对资料的转述,而且与课文结合。这时,一个孩子找到课文中的一个词:“强渡”,并介绍了泸定桥重要的战略位置,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渡河的勇气和决心!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表扬了她: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在理解课文时,只有把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与课文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我乘机和孩子们交流了课外资料的使用问题,让他们懂得了搜集什么样的资料,以及怎样用搜集的资料。

我想,要注意抓住教学中学生的发言点去引导学生,为我所用;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每一个评价,甚至每一句话;教学中不要太琐碎,太细化,要给学生一个整体感,这儿可让学生想象画面,给他一个整体的印象„„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陕西省扶风县绛帐镇凤鸣中心小学

王 小 宁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反思

我站在铁索桥上的教案

我站在铁索桥上的教案

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案(推荐)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案例及反思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