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4: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一、课前准备

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学生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三国演义》了。尤其是对曹操、诸葛亮、刘备这些典型形象,即使没看过原著的人,也会大致了解一些情况的。可是,对于杨修等曹操手下的谋士,就未必有人了解了。说起来惭愧,我没有系统地读过《三国志》、《后汉书》,《三国演义》也是在很多年前读过,现在说来,很多内容已经陌生了。在课前,我通过网络、原著查找有关杨修的相关资料,了解了“杨修之死”的真实经过及原因,力求为课文讲解打一点基础。

二、教学难点

1、《三国演义》是用浅近的文言写的,学生读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不过这也正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古文简洁准确的特点。

2、文中出现的人物,如夏侯惇、庞德、魏延等,没有系统地读过原著的学生,恐怕一时不会全部弄明白其相互的关系。

3、小说中曹操的形象和历史上曹操的真实情况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大部分学生应该是知道的。不过,为什么《三国演义》的作者“拥刘反曹”,把曹操写成现在这个样子,可能大部分学生就不知道了。

4、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是否真的像小说中所说,仅仅是因为杨修“侍才放旷,数犯曹操忌”呢?这个问题也牵涉到小说与史实的区别。

三、教学措施

1、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让学生充分地熟悉课文。读永远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方法。本言语篇幅不长,用来朗读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2、引导学生通过复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分析人物形象是学习的重点,而理清情节是分析的前提。本课在写人方面主要是通过几件与人物有关的小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我想,这应该也是《三国演义》在写人方面的一个共同特点吧。我发现,有的学生把复述课文和概括主要内容弄混了。复述课文除了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是我遗憾地发现,我这个班的学生似乎不善于动脑筋思考。我让他们提问题,大部分学生竟然提不出来。

3、按照课后练习的顺序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在讨论杨修和曹操的性格时,杨修的聪明、侍才放旷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而曹操的虚伪奸诈则可能需要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析。这时,就有必要在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一下。例如曹操对杨修的态度为什么从“心甚忌之”到“心恶之”再到“大怒”,最后要杀掉他。文中所记的六件小事有什么不同,这也应提醒学生留心思考。

4、对于杨修的死因,是紧扣小说来分析还是联系史实来分析,我觉得没必要搞成教授讲座或历史探究,毕竟我们是在学习小说。应当紧扣文本来分析。至于史实略有提及即可。

5、我认为古典小说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上,丰富人生经验上。本文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有二:一是情节多变,一波三折;二是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这与前文《智取生辰纲》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是不同的。

2014年10月11日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的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及反思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与反思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