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学与人生(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5: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文学

三、什么是文学

文学概念

语言艺术 1.文学概念的历史演变

1.文学的原初含义:文章和博学2.文学的狭义: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3.文学的广义:

一切语言性符号4.文学的现代含义: 语言性艺术

2、文学语言的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

局限性:不懂得语言,无法独立欣赏文学作品;文学素养不高,想象力贫乏的人很难领会文学形象的生动美妙。

优越性:形象的间接性给读者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心理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去丰富补充形象,进行艺术再创造,以获得莫大的精神享受。

(2)、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语言与其他艺术所使用的材料(色彩、线条、音响、体积等)相比,最为自由和灵活,受限制最小,它能直接表现任何生活现象,世间的事物和想象中东西,均可用语言加以表达。因此,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时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广阔的自由。 (3)、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情感,表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文学可以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形象符号传情达意,使那些难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情绪、感受获得一种具象化的表现。

另一方面,文学可利用语言直接展示思维活动的过程,描写心理状态,传达那些只能用语言才能确切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二讲

文字中的人性美丑

《倾城之恋》

张爱玲

张爱玲小说的特点:

第一:张爱玲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揭示了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第二: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翁多以女性为主,她们大多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

第三:张爱玲小说言辞讥诮、华丽,人物对话很多堪称经典。她擅长细致入微的、甚至穿透性的心理刻画,圆熟的文字技巧,丰富的想象力。 《金锁记》(1943)是张爱玲最优秀的作品。张爱玲自己也最喜欢这部作品,把它排在《传奇》的首位。《金锁记》写的是没落的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女性生活,是张爱玲最擅长的题材,无论是语言,还是对人物的刻画,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一、心理深度

张爱玲善于挖掘人物的心理深度,她的人物几乎都具有很强的心理深度。对人物心理挖掘最深刻,最触目惊心的应该是《金锁记》。作品描写性压抑和金钱欲望对女性的心灵扭曲。

心理变态

曹七巧用金钱把自己的情欲狠狠地压制在心中的时候,金钱,成为她心中唯一目标。由于这种金钱欲望过于强烈,所以,她并不会象一般人那样是被动防守,而是采取了更主动的攻击性的姿态去守住金钱。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变态。三种变态性心理:财产危机症、虐待狂、性变态。财产危机症她总是觉得男人在觊觎她的财产。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

13、4岁的女儿长安与曹七巧的侄子曹春熹玩耍。因为曹春熹抱了她的女儿长安,她就怒不可遏,暴跳如雷,她认为曹春熹觊觎她的财产,破口大骂

虐待狂与性变态

主要表现在对女儿和儿媳的虐待。对家庭里同性的虐待,这种虐待又和金钱,和性变态联系在一起。她对女儿的虐待,完全是出于那种变态的金钱危机症。她为了守住金钱,给女儿缠脚,破坏女儿的爱情。她怕长安不安分,到处乱走,和男人来往,家里的财产被男人霸占,就给她缠脚,缠了一年多,把脚缠成了残废脚。宁可让女儿在家里抽大烟。

《红楼梦》的笔法

张爱玲深受中国古典家族小说的影响的。这种影响起码有两个方面不应该忽略:

1、对大家族生活及其人物的描写。张爱玲最擅长对没落的贵族大家庭生活及其人物。《倾城之恋》、《琉璃瓦》、《茉莉香片》、《花雕》等等。《金锁记》也是这样的作品。

2、叙述方式具有《红楼梦》风格。这就是《红楼梦》的笔法。这种叙述方式,我觉得有三个特点:一是善于写大家族生活场景。二是细节描写。三日常语言。

整个小说,都尽量用细节描写,尽量回避概略的叙述。即使过度性的语言,往往都是从细节着眼。我们说是以小写大。在第一个大家族生活场景结束以后,到第二个场景——分家的时候,中间隔着十年,这中间的十年,就只用很简短的细节过度,只是这样一个照镜子的细节

第三讲

文学中的理想主题 从人生视角解读《堂吉珂德》 《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塞万提斯充分利用了骑士小说这一富有表现力的体裁,广泛反映了西班牙社会现实,又摒弃了骑士小说人物缺乏个性的弱点,发展了骑士小说中英雄为理想而斗争的精神;同时,采用流浪汉小说反映平凡的日常生活的长处,将人物游侠行为放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上,又摒弃了其玩世不恭的缺点。

1)人物塑造上:努力刻划人物性格,着力塑造艺术典型。堂吉诃德已成为耽于幻想、主客观分离、严重脱离实际、失去时代感的代名词;

2)结构上:以主仆游侠历程为主线,穿插一些各自独立又与主题相联系的故事为补充,加深了主题的广度与深度;

3)艺术风格上:达到了悲剧性与喜剧性、严肃与滑稽的巧妙结合。

4)语言特色:生动流畅、亦庄亦谐、含蓄幽默、纯朴明快。并大量采用民间谚语。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A、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可笑)

B、学识渊博,富于理想,甘于献身(可爱) C、目的是崇高的,方式是可笑的。(可悲)

马克思说:“堂吉诃德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

鲁迅先生说:“堂吉诃德立志打抱不平不能说是错误的,错误的是他的方法。”

桑丘•潘沙的形象

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讲求实际,反映出农民的狭隘和目光短浅。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他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谈吐诙谐,妙语连珠;跟堂吉诃德吃尽苦头,但终未弃他;在当总督的日子里,他断案如神,执法严明,锄强扶弱。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他做到了。

史铁生与《命若琴弦》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了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莫言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余华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第四讲

文学中的成长主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 分析主题:

以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出门远行的事件告诉大家,社会是复杂的,人生是曲折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艰难与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底保存自信与希望,明白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塞林格与《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使塞林格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塞林格塑造了一个渴望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少年形象,表现二战后青少年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混乱,迷茫和苦闷。他在物资条件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但在精神上却更像一个孤儿,独自在庸俗虚伪的社会现实中行走着,以近乎极端的行为来对社会进行本能却又毫无作用的反抗。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引起了美国青少年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共鸣。霍尔顿是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里的孩子,他对学校里的生活极为腻烦,对老师同学和功课都看不顺眼。整部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口吻娓娓道来,回忆他被学校开除之后在纽约城无所事事地游荡的一天两夜。

人物

对霍尔顿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我们或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反感、孤独、逃离,这三者构成了霍尔顿在这部小说中形象的不同层面,共同表现出这个少年丰富的内心世界。

1、叙事人称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以第一人称来叙事的,霍尔顿用他自己的语言带领着读者和他一起度过了一天两夜。这可以明显地看出马克吐温的《哈克·费恩历险记》的痕迹。不同之处在于,塞林格看待这个社会的眼睛就是霍尔顿的眼睛,他们之间的距离几乎等于零。另外,有观点认为塞林格和他笔下的霍尔顿实际上都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

2、语言风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独特风格很大程度上在于在它的语言。霍尔顿的语言是属于年轻人的最真实的语言:大胆,坦率,不避粗俗,其中大量的俚语,口语使小说显得活泼生动,犹如真实生活的写照。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和对话都写得非常精彩,甚至比情节本身更能引人入胜。霍尔顿很有特色的、生动的,同时也的确是粗俗的语言与他的精神世界的苦闷,心灵本质的纯洁都构成了这一人物不可或缺,并且相互统一的部分。

3、心理描写

细致入微的心里描写也使霍尔顿这个人物形象格外感人。在纽约游荡的一段时间,也是他的心灵漂泊的一段旅程。塞林格一次又一次地把霍尔顿置于困境与选择之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和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

第六讲

文学中的爱情主题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是个穷牧师的女儿,七岁丧母,童年生活极其不幸,但所幸的是他的父亲学识渊博。使得夏洛蒂受到了良好的文学教育。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夏洛蒂,本是个其貌不扬的姑娘,写这本书也饱经人间辛酸,,遭到嘲笑,但这一切的苦并没有使他的创作热情减退,而让她更加坚强的拿起笔来写《简。爱》。这本书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作者自己的遭遇写的.《简·爱》——一部自传

简·爱,罗切斯特,伯莎·梅森,圣约翰

简·爱的主要经历:

盖茨海德堡

劳沃德慈善学校

桑菲尔德庄园

出走

写作背景:

夏洛蒂·勃朗特:“我要写的是一个新型的女主人公,她同我一样矮小和丑陋,但是我相信她将能同你们塑造的任何一个漂亮的女郎媲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兴趣。”

《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为争取自由平等地位而斗争的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第一﹑环境描写既真实又典型。 第二﹑人物的个性化。

第三﹑情节引人入胜,语言质朴无华。

《简爱》艺术特色:

《简爱》在艺术上具有歌特式小说的特征,这也是勃朗特姐妹的创作共有的特点。小说结构上设计得波澜起伏,情节带有神秘色彩,故事在作者激情的推动下,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胜。

例如对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描写,就是构成小说神秘感的重要一笔。作者多次提及疯女人的影子,造成小说中略带诡密色彩的气氛,最后疯女人的现形不但没有冲淡这种气氛,反而因更加恐怖的描写加强了业已形成的艺术效果,使小说始终笼罩在一片凄惨而神秘的气氛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简·爱的平等宣言: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认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眼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的那样!”

人物性格分析

1、简 爱:A

自尊自主、叛逆反抗B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

C

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D

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2、罗切斯特:A 外表冷漠,内心热烈B平等待人,真诚,坚强C 有时暴躁,也有温情的一面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法国作家。生于诺曼底卢昂世家。童年在父亲医院里度过,医院环境培养了他细致观察与剖析事物的习惯,对日后创作有极大的影响。福楼拜在中学时就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早期习作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1857年,福楼拜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轰动文坛。但作品受到当局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毁谤宗教。福楼拜主张小说家应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准确地描写。同时,他还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还是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他认为:“思想越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造成语言的准确。”又说:“表达愈是接近思想,用词就愈是贴切,就愈是美。”因此,他经常苦心磨练,惨淡经营,注意锤炼语言和句子。他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

从人生视角解读《安娜卡列尼娜》 【 19世纪后期文学】托尔斯泰

二、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 1主题思想严肃深沉。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

2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创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列宁)。 3对现实主义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善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即心灵辩证法。 4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丰富而复杂,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5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

三、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先以此概括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描写手法。它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心理嬗变全过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思想变化,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托尔斯泰主义——

六、七十年代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由自由贵族转向宗法制下农民的立场,幻想以改良主义来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他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包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及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安娜•卡列尼娜》分析

1、《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根源。 安娜是一个追求真挚爱情,渴望个人幸福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第一,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二,婚姻不幸,有丈夫没有爱情。第三,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

托尔斯泰代表作之一,是托尔斯泰对当代的政治、经济、农业、家庭、婚姻、道德等一系列问题重新进行审视创作出来的作品。

小说描绘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俄国社会,主要围绕两条平行的线索展开。一条写安娜 ·卡列宁娜和弗龙斯基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写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蒂 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列文—自传性精神探索者

托尔斯泰作为贵族,曾经在自己的领土上实行过农奴改革,却因包括农民不理解等多种因素而以失败告终。列文正体现了作者对于农民与农村宗法制社会的看法。

列文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他习惯于用批判的眼光评价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原则,探究人的生活中不可动摇的道德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他不畏上流社会的眼光,根据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追求合乎自己理想的生活。他对受资本主义侵袭下的俄国社会深感不满与不安,把建立宗法制社会作为解决矛盾的方法。他看到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幻想通过改革走出自己的路,以富裕代替贫穷,以厉害互相调和代替农民与地主间的相互敌视。

然而,这种以维护土地占有制为前提,以“爱仇敌”和“勿抗恶”为核心的社会改良主张,在现实中行不通,列文的改革失败了。痛苦和怀疑不断地折磨着他,他焦虑不安。开始探索人的真正使命,探索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但他没有找到答案,也没能看清自己生命的意义。最后,他在宗法制农民弗克身上领悟到,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不断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爱己如人”。列文的痛苦探索和最后结局,反映了托尔斯泰当时的思想状态。

出色的心理描写

《安娜·卡列宁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

二、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笑言、一个眼色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

三、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安娜—矛盾与痛苦的心灵

受到托尔斯泰创作时矛盾性心理的影响,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宁娜的内心世界由始至终都是充满矛盾与痛苦的。安娜卡列宁娜这颗受尽矛盾与痛苦折磨的心灵,为她添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使她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最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故事当中的安娜,从一出场就充满了矛盾。“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终于让那股压抑不住的生气流露在她的微笑里”。这种矛盾心理并不十分明显,然而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安娜十八岁就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她年长二十岁的卡列宁,上流社会的宗法制度使她既接受命运安排,又不甘做卡列宁夫人。没有恋爱自由使她婚后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并不幸福。在宗法制度的压制下,她把自己的生气与活力深深地埋藏起来。可是,当遇上年轻英俊的弗龙斯基的时候,她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深处的那股暖流,并任由它流露在自己的微笑当中。从此,安娜内心开始骚动,开启了苦苦挣扎的旅程。

安娜与丈夫卡列宁

安娜的矛盾与痛苦首先表现在对丈夫卡列宁的矛盾上。自从邂逅弗龙斯基,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她渴望真正享有爱情,但是又受到良心的责备。她是卡列宁的妻子,她要遵守传统的家庭与婚姻道德,尽妻子应该尽的责任,可是她又在这种内疚中陷入对弗龙斯基的迷恋而不能自拔。从莫斯科回到彼得堡后,她厌恶自己的丈夫,认为他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但她善良的内心又不断重复着卡列宁“毕竟是一个好人:忠实,善良,而且在自己的事业方面非常卓越”,有一颗宽恕的心。当她不顾一切和弗龙斯基结合的同时,她又不断自责,内心受着负罪感的折磨。她就曾经在自己丈夫面前有过“我是一个有罪的女人,我是一个坏女人”的想法。这种内疚与自责使她内心充满痛苦。

安娜与儿子谢廖沙

安娜迷爱弗龙斯基,同时也深爱着儿子谢廖沙。要在这两个她最深爱当中艰难地做出选择,使她痛苦万分。在八年无爱情的婚姻生活中,儿子谢廖沙自然成为她所有精神的寄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娜对儿子的爱甚至超过对弗龙斯基的爱。母爱是伟大的,因此安娜迟迟不肯离开家庭与弗龙斯基一起,迟迟不肯离婚。痛苦作出抉择后,安娜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子,对自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而歉疚:“他会在他那被我遗弃了的父亲的家里长大,会看不起我。”谢廖沙生日那天,她不顾一切跑回家中。这次见面是她与儿子身体上的分离,更是两人在精神上的最终决裂。作为母亲,永远失去儿子的痛苦可想而知。

安娜与情人弗龙斯基

弗龙斯基的出现打破了安娜原有的平静生活,使她陷入追求爱情与保持家庭平静生活的矛盾中。弗龙斯基对她的诱惑,又让她充满对丈夫和儿子的歉疚。为了她的爱人,安娜一次又一次地在内心挣扎,艰难地选择。弗龙斯基不理解她,总是对她施以压力,让她离婚,让她离开儿子。这些都是她矛盾与痛苦的根源。当她放弃一切,以弗龙斯基为唯一支柱的时候,她又痛苦地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爱着的人只不过是个放荡、虚荣、追名逐利的人。她太爱弗龙斯基,因而害怕失去他。所以她开始陷入精神失控的状态,不断地与弗龙斯基争吵,而这又反过来导致弗龙斯基对她的反感。最后,安娜在苦苦挽留爱人的时候,扑向迎面而来的火车,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也终结了自己的痛苦。

安娜与上流社会

安娜是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与弗龙斯基结合的,也就是说是不合法的。当时的上流社会,虽然存在许多与安娜类似的妇人,可是她们与情人的关系从来没有公开。安娜大胆、勇敢的行为,被当时的上流社会视为可耻的、淫荡的。上流社会的人讥讽她、嘲笑她,甚至连爱她的多莉、吉蒂也开始对她有所怀疑,心理上开始对她形成一层的隔膜。因此,安娜公开了与弗龙斯基的关系以后,只能孤独地住在弗龙斯基的庄园里。这种孤独无形中也给她带来痛苦,令她对所有的东西都产生了怀疑。正如她后来喜欢眯着眼睛看人一样,来自现实的威胁使她焦虑,对事物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人物形象:

安娜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

她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在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中,表现出了她性格的正直、坦率、勇敢和心灵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高,展示出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抗。

艺术特征:

《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第二,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笑言,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第三,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安娜·卡列尼娜》用有形和无形的方式使两条主线联结成自然而严整的拱形结构。

安娜悲剧的成因

一、家庭背景是制造安娜矛盾与痛苦心灵的元凶之一。安娜,作为王族的后裔,出身高贵。良好的经济水平与教育程度,陈腐的规章制度与观念,使安娜这位贵夫人容易形成抑制性人格。 但她善良、坦诚,内心深处的自由追求爱情的女性意识又不会因此泯灭。

二、时代与社会背景是造成安娜内心矛盾与痛苦的根源。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 ,经济衰落, 统治者开始实行由上而下的改革。资本主义进入了俄国,平等、自由的观念开始冲击各个阶层,社会原有的固有联系开始松弛,宗法制度受到了挑战 。安娜是较早觉醒的进步者,潜意识里赞成个性解放。 可惜她是已婚的上流贵族。

三、安娜的宗教情结使她焦虑,最终导致她严重的心理失衡,矛盾与痛苦不断增加。在安娜勇敢冲出上流社会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罪感一直没有停止对她的折磨。强烈的自抑、矛盾痛苦的心理、来自现实的威胁,会使人在积累压力的过程中逐步怀疑自己,并且走向了自我否定。安娜就是在不断压抑自我的情况下形成失调心理,对事物产生怀疑。

四、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时矛盾与痛苦的内心世界,是安娜矛盾与痛苦心灵的源泉。

文学与人生——毕淑敏

酒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期末

畅谈文学与人生的感悟

文学与人生的两大关系

文学与人生 期中心得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生规划

文学与宗教

文学与社会科学

对联与对联文学

文学与人生(整理)
《文学与人生(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