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藤野先生课内阅读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藤野先生·阅读理解复习测试(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__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的意思是_______,表现了“我”的_______思想感情。

3、本文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_______和______进行描叙,表现了作者的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其中从______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它运用的修辞是______。

4、本文段描述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清国留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的丑恶灵魂。

5、从本文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最后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2题。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的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很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另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7、鲁迅去仙台的途中谈及日暮里、水户这两处驿站,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物以稀为贵”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的“这样的优待”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段写在仙台受到优待,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段在全文内容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22题。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3、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答](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

16、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___________;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___________;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___________。

17、“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又因何“感到一种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物是那样,我们没法改换它”这句话反映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______________和对科学的______态度。

19、由上文段可以反映“我”对藤野先生相处的前两件事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20、“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后两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①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的高贵精神。

21、本文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22、本文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3—30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3、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

2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声”

________;

作者

得刺

的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何尝”的词性是_______,对表达句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____________;“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鲁迅____________的精神。

28、“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9、“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1—37题。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1、文段第1段第1个“为”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第2个“为”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32、文段第1段最后一句是一个_______复句。

33、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述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为什么“为中国”,“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是“小而言之”;“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是“大而言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本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正人君子”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用的修辞是__________,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十 答案

(一)

1、在东京的所见所闻

2、只不过,失望

3、憎恶、讽刺,标致,反语

4、行尸走肉、醉生梦死

5、看不惯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

6、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

7、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8、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到了北京美其名月“龙舌兰“

9、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10、反映日本人民的友好热情,正衬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

11、《藤野先生》,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2、为全文奠定爱国主义的感情基调铺垫下文;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

13、“我“与藤野先生的相处

14、“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也都一一订正

15、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图;了解裹脚

16、“第二三天”;“从头到尾”;“一一订正”;一直

17、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细心地添改讲义;“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

18、科学严谨

19、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与感激;还不服气20、热情诚恳;求实

21、语言、行动

22、顺叙

(四)

23、时事片事件

24、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

25、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拯救民族的灵魂迫在眉梢,刻不容缓;“万岁”;伤害了民族自尊心

26、生命看热闹的人完全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副;医学救国;弃医从文;爱国主义

28、不可压抑的激愤

29、即将被日军枪毙的中国人及围着的一群中国人和课堂里的“我”30、记叙、议论

(五)

31、wèi,为了;wéi,被_

32、转折

33、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真诚关心和帮助中国留学生

34、“小而言之”是为了中国的进步,指一个国家;“大而言之”指为学术、为科学,指的是人类进步

35、记叙、抒情、议论

35、收藏讲义、悬挂照相、继续写作

37、自己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而增加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38、为军阀政客张目的反动文人;反语;憎恨与讽刺

藤野先生课内阅读

《藤野先生》的课内阅读理解(定稿)

《藤野先生》阅读训练

藤野先生阅读测试题

《藤野先生》阅读试题

藤野先生阅读题

《藤野先生》阅读卡片

藤野先生阅读1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课内阅读
《藤野先生课内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