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近似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3: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近似数》教学设计 篇2:近似数教案 1.5.3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用近似数字刻画现实问题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能根据具体要求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近似数的意义,按实际需要取近似数。

教法、学法; 基于本节课的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在媒体方面所获得知识,着重采用“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1)我们班有 名学生。

(2)七年级约有 名学生。

(3)一天有 小时,一小时有 分,一分钟有 秒。

(4)你回家约要 分钟。

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得出概念

问题1:根据我们预习的结果,上述的4个问题中, 是准确数, 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这些数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 。 问题2: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用到近似数吗?

问题3:七年级的实际学生数为224,与第2个问题相比较,误差是 。 问题4: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误差?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表示。524精确到个位,而约5百精确到 位。

2、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5: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精确到 位)

∏≈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 位)

∏≈3.14(精确到 或叫做精确到 位)

∏≈3.142(精确到 或叫做精确到 位)

练习:教材p46页练习

问题6:在表示近似数的方法有

和 。还有其它的吗?

3、例题讲解

教材p46例6。注意精确度1.8与1.80的区别。

4、扩展

5 问题7:3.21×10 精确到 位。 科学记数法是为了便于表示比较大的数而产生的。

分析:321 000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只取3 2 1,则与原数出入太大,不合理。这时 5我们用科学记数来表示,可表示为3.21×10,这样就符合了题目。而有效数字最后一个为 1,这并不是表示它精确到0.01,因为这是一个较大的整数,1这个数在321 000中是在千位上,所以它是精确到千位。

总结: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中求有效数字看前半部分,求精确度则要先把科学记数法化为原数后才可确定。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0.0249(精确到0.01) 414.45(精确到个位) 0.0571(精确到千分位)

(四)、小结

1、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的表示方法:精确到哪一位;

2、取近似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特殊地,有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47页习题1.5第6题;

七、板书设计: 1.5.3近似数

1、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利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解题技巧:

(1)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只须看这个数的最末一位在原数的哪一位。

(2)当四舍五入到十位或十位以上时,应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再按要求取近似数。

八、课后反思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四舍五入,在求精确度上能自然过度,对近似数与精确数度理解不难,难点在于科学记数法中确定精确度,要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对其讲解,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有效数字是一重点,强调关键字从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最后一个数字,在正确理解有效数字的前提下对科学记数法中确定有效数字,进一步深化知识。篇3:公开课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

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教学难点: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

教材处理

本节将从生活实际入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引入近似数的研究。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求知的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说明

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问题1:(1)我班有__名学生,__名男生,__ 名女生;

(2)我班教室约为__平方米;

(3)我的体重约为__千克,我的身高约为__;

(4)中国大约有__亿人口;

(5)一天有__小时,一小时有__分,一分有__秒。

设计说明

以学生熟悉的数据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

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那些数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 的?

师生共同完成:

问题1中(1)(5)与实际完全符合,(2)(3)(4)是与实际接近的。 师: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近似数。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问题1: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5页内容,教师指出:

① 513人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参会的实际人数?②约有五百人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参会的实际人数?

学生回答:513人准确地反映了实际参会人数,约有五百人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参会人数。

师:这里513是准确数,而五百这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它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问题2:你还能举出准确数与近似数来吗?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近似数?

设计说明

在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情况用到近似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准确数,如:我国人口数时刻在变化,无法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不需要得到准确数。

问题3:教科书上的约500人参会,与准确数513人参会的误差是多少? 学生回答:13. 问题4:为什么产生了这个误差。

设计说明

使学生明白近似数的精确度。

师生讨论以后得出是因为精确度的问题。

师: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 513精确到个位,而这里的500是精确到百位。

2、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5: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 ??3 (精确到__位)

; ??3.1 (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__位) ; ??3.14(精确到__或叫做精确到__位) 。 ??3.142(精确到__位或叫做精确到__位)

设计说明

学生感受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即指出精确度。

三、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练习1: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3 56(精确到万分位); (2)61.235(精确到个位); (3)1.893 5(精确到0.001); (4)0.057 1(精确到0.1)。

练习2:按括号内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23 9(精确到0.001); (2)414.45(精确到个位);

(3)2.904(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4)2.904(保留3各有效数字);

(5)0.057 1(精确到千分位); (6)23.45(精确到个位);

(7)23.45(精确到0.1)。

教学说明

① 让学生到黑板上做,并由其他学生点评;②2.9和2.90一样吗?小组讨论。

师:讨论后交流反馈。(1)精确度不同;(2)有效数字不同。

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通过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 本节主要学习习近平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

数字。

(2) 注意的问题:

① 有效数字在确定时,要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字止。 ② 大数按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时,要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后再按要求保留。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6题。

2、课本第51页复习题1第6题。

六、拓展练习

1、近似数1.60是由数n四舍五入得到的,那么?( ) a、1.55<n<1.65 b、1.55≤n<1.65 c、1.595<n<1.605 d、1.595≤n<1.605

2、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 295 330 000 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有几个有效数字?

(1)精确到百分位;(2)精确到千分位;

(3)精确到亿位;(4)精确到十亿位。

设计说明

这是以实际为背景的题目,说明生活中有很多近似数,这里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近似数,或其他方法表示,教师可适当点拨,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

评价与反思

1、本节课以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数据引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经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在了解了近似数后,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近似数?”并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或难以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无法得到准确数。

2、拓展练习以生活为背景,不过数据有些大,学生易出错特别是要用到科学记数法,教师要做好点拨,讲解清楚。

3、鼓励学生去查资料。收集数据,培养数感。篇4:求近似数教案

课题: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5-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

在这四幅图每个数据的前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是哪个字?是什么意思?

默读课本第15页四幅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

找出每个数据的前面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想想是什么意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1 “约”字 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对比下面这两句话,理解“约”的意思 我校有学生1300名。

而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300名。 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

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准确的表示出来,或无法准确的表示出来,我们就用一个“差不多”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是谁的“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师:近似数就是和准确数差不多的数,怎样才算“差不多”?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①11030大约是多少万?

在数学中,我们用“=”表示准确数,近似数则是用≈来表示。 11030≈10000=1万

为什么前面是≈,而后面则是=呢?

②11030≈1万,12030呢?说说你的看法? 12031?14800?

再换个试试!17234?

为什么18234的近似数不是1万而是2万呢?你怎么知道它更接近于2万?主要看哪一位?

2 师:5,小于5的,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四舍”。而等于或大于5的,向它的前一位进1后,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这种方法我们叫做“五入”。这两种方法合起来,就是求一个数近似数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学生比较发现:我校有学生1300名。表示我校就有学生1300名,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举例:

1.我写作业用了20分钟;我写作业大约用了20分钟; 2.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13万元;一辆小汽车的价钱约是13万元; 3.一支铅笔长14厘米;一支铅笔长约14厘米。 想:因为11030更接近于1万,所以我们就把千位和它右面的数舍去,全部改写成0,变成了10000,在书写的时候,写作:11030≈1万。

分析发现:10000是11030的近似数,所以用≈,而1万和10000的大小是一样,所以用=。

发现:这些数的大小都不一样,但它们的近似数都是1万。

学生试着写。并说出怎么知道它更接近于2万的。

(初步体会主要看千位。再次体会主要看千位。体会“四舍五入”法的含义。) 师质疑: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我们还学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3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

师总结:二者的相同点是:求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的数,后面都在加一个“万”字或“亿”字;二者的不同点是: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发生改变。

五、巩固应用,拓宽提高。 1.16页的电脑题:

你能像黑板上这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34108和95820的近似数吗? 2.17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再像黑板上这样,做在练习本上。

自主练习的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6名同学到前面来做。在做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小窍门说说大家听听! 独立完成。

(小组合作,交流你们是怎么做的?通过画分级线,可以很清楚的进行取舍。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小组交流。 即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先根据要求确定是看哪个数位,根据数位上数的大小确定是“舍”还是“入”。 4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用“万”或“亿”作单位求较大数的近似数,学生对于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的理解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求近似数的方法学生理解上有些困难,我通过“例题--练习--例题-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对于“四舍五入”这一方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对于用“万”或“亿” 作单位还是用“0”表示有些疑惑,尤其在审题时,他们对于题目的要求常常不能准确判断,将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用“万”或“亿”作单位,或用 4个、8个0表示“万”或“亿”有些不理解,看来帮助学生审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四舍”理解不够,如390860大约是几万,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出现了两个答案:390860≈40万,390860≈39万,让学生进行辩论,说出理由,最终使学生明白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中更要强调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

多数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做题轻松而且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时,学生接受较慢课堂。教学进行缓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与讲解,多数学生才能真正灵活掌握与运用。

王秀莲 洪村小学 5篇5:近似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

《近似数》修正教案 2010年9月9日

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设计

主备人:鞠 萍 时间:2010年9月9日

四年级组集体备课

《近似数》教学设计

罗艳海

2010年9月9日

数学四年级上《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1.5.2近似数教学设计

2.12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1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