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9: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与实施

甘肃省临泽县平川中学程生鹏

论文摘要: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实验探究要用问题情境来驱动,促使学生进一步主动地参与研究;实验探究问题的提出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实验探究性问题要具有相当的思维容量和开放性。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实施:初步交流完善方案是实验探究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启发引导为实验探究顺利实施提供主导作用;适当设疑是实验探究顺利实施的有效方法;指导点拨是实验探究成功实施的基础保障;展示交流是实验探究成功实施的最终升华;积极评价为实验探究成功实施的提供催化作用。

关键词:实验探究问题设计教学实施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与实施是化学教师研究的一个基本且重点的课题。在我组教研活动中,我们以多种形式对此进行了研讨与实践,形成了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些行为策略和方法。

一、实验探究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实验探究要用问题情境来驱动,促使学生进一步主动地参与研究。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和魅力,使学生从探究开始就被深深吸引,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有驱动性的问题情境往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实际。例如创设情境的手段可以是自然现象、化学史、推理假说、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是视频资料再现、实物展示等方式。例如:在《多样的碳单质》一课中,有位老师这样创设探究问题情境:先将水果片(苹果、梨、橙子)、面包、树叶等新鲜漂亮的实物与其碳化后只保持形状的黑色固体对比展示,展示之后说:“我们将鸡腿、蜗牛、鸡蛋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加热,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会遗留下共同的物质碳。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六种碳单质的样品:玻璃刀上金刚石、用于做铅笔芯的石墨、木炭、焦炭、放在蒸发皿里的活性炭、炭黑——学生与老师一起用蒸发皿靠近酒精灯火焰之后得到颗粒很细、很黑的物质。请每个小组比较和研

究六种碳单质样品的物理性质,小组在开始研究之前要先讨论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及时填写所发表格。”此探究问题具有驱动性,其原因是:(1)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2)问题情境出乎学生意料之外;(3)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深入探究。教师把这些色彩鲜艳、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拿到课堂上以烘托气氛,引发兴趣,当学生看到这些熟悉鲜活的实物碳化后的黑色固体时,心里会产生新奇的感觉, 这种出乎意料的感觉使他们学习兴趣盎然。当教师拿出玻璃刀、铅笔芯、木炭等学生经常见到但并未深入研究过的东西时,学生的好奇心被焕发到了极点,研究这些样品的欲望已经非常强烈。

2.实验探究问题的提出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任何探究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启发和驱动探究的顺利实施。

3.实验探究性问题要具有相当的思维容量和开放性。

探究性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或相当大的思维容量时,才能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地开展内容更为丰富的探究活动。例如:我在《燃烧与灭火》一节中,大胆地给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设计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由此引发的学生探究过程有两个特点:①由于探究问题接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验手段与用品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②探究问题并不高深,并不陌生,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使每组学生都发挥其创造力,每组学生实验都有让人称奇之处。由此可见,有一定思维容量的探究问题驱动型较大,但要注意提出探究问题时,语言表达应该内容科学、表达准确、用词精练,不宜转弯太多。

二、实验探究教学顺利成功实施的要素

实验探究注重“以实验事实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构筑知识框架”,而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所以,只有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不断设疑、指导点拨及积极评价学生和师生间充分的互动交流,才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才能确保实验探究教学的成功实施。

1.初步交流完善方案是实验探究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实验探究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课堂时间短暂,假如不交流方案,势必造成教与学的盲目性,从而无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成探究教学的目标。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教师和学生才会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而且通过交流,纠正学生探究方案的某些不合理因素(资料整理方法、实验操作方法、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等),排除部分隐患。那么,组间交流会不会使探究的味道减弱呢?其实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只要教师注重让学生多作组间交流,自己不作过份的“剪切”,就不会减弱探究的味道,同时能了解学生将实施的方案,为深入观察学生的探究过程,为实验后的交流做好应变准备。

2.启发引导为实验探究顺利实施提供主导作用。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能够将与探究相关的诸多知识及讨论话题在学生的思维中巧妙地联结起来,帮助学生悉知探究的目的,启迪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和有序的操作。在启发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验的本身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为他们从思路、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上排除认识和操作上的障碍。教师的启发引导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借助于投影、录像、动画模拟等方式来进行,但要注意启发讲授不宜过长、过细、过多,要抓住要点,突出重点。所以,教师在启发讲授时,应把握以下原则:(1)要点明主题, 语言明晰,不能模凌两可;(2)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想明白,做到小跨度、多层次启发;

(3)操作要领及要求简明、明确,便于学生记忆和执行;(4)要充分估计学生在操作上可能出现的错误甚至危险操作,防患于未然。

3.适当设疑是实验探究顺利实施的有效方法。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新问题时开始,因此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设疑作用,使探究活动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启发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

4.指导点拨是实验探究成功实施的基础保障。

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若不及时予以帮助,很可能使探究活动产生混乱。所以,教师应不断巡视,并对实验中的操作要领、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用量、实验顺序以及实验的成败关键等方面给予提醒;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适时随机而又耐心地跟学生一道分析失败的原因,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5.展示交流是实验探究成功实施的最终升华。

探究结束后,教师应结合实验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及与发展学生智能有关的问题,提出一些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展评和总结,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使实验探究成功的效果更佳。这一活动的组织必须注意以下两个策略:(1)在交流开始时教师要明确规则,使台上同学表达清楚,台下同学认真观察与思考。在交流过程中,由于有实验展示,学生容易提出质疑和建议,在深入思考之后产生思维冲突与交流,使学生难以忘记。(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延迟给出问题的答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冥思苦想之后终有所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物质推断实验探究》教学中,当有一组学生代表推出前两步后不能继续时,我并没有讲解和进一步设问提示,而是说:“哪组能帮他们组解决?”这种延迟给出答案的方式,使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与时间,激发更多学生的深入思考。假如教师给出提示或答案,则阻断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结果将使学生厌倦学习。

6.积极评价为实验探究成功实施的提供催化作用。

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恰当的评价,激发的是学生非智力因素,激活的是内因,对学生的发展意义深远。

首先,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探究过程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励学生要有针对性,适合学生的发展,挖掘不同学生的闪光点。(1)作为教师要真诚地去赞扬,不要吝啬表扬;(2)表扬学生的语言要丰富,如一个“好”字就有不同的说法:“想得真好!”,“多好的设想,还有吗?”,“多好的问题,想的真细,谁能帮他解决”,“真了不起!”。忌讳一节课总是一味地“很好!特别好!真好!不错”,这显得教师语言非常贫乏;(3)赞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深入地夸赞学生独特的方法、过程及学生通过努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对于一个探究课题,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实验快、有的实验数量多、而有的学生实验能恰当地说明他的探究课题,此时教师的评价就要抓住实验与课题的关系,而不能只停留在实验速度和数量上。

其次,在实验探究后交流时,要变“重复强化语言”为“评价语言”。通常情况下,在学生作答之后,教师为了强化要点,往往重复学生的回答。在重复的过程中,重视了答案却忽视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因此要“变重复语言”为“评价语言”。评价语言的作用是:(1)激励回答问题的学生;(2)导向问题的解决方法;(3)强化知识落实。在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回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能力、所用的方法等。

当然,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方式是灵活的、生动地,要以不同学生、不同探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只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研究和反思,一定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中学化学趣味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万隆初中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实验方案

中学化学实验改进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浅谈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与实施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问题设计与实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