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学导论课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7: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法学导论课后感

过去的十九年里我对法学一词一直是懵懂的,它就像一个高深莫测的世界,离我有十万八千里,我们不会有任何交集。然后我对法学最初的认识是由“今日说法”开始的,看到撒贝宁自如的主持法制节目,大谈特谈法律案件,那种沉着冷静的态度和睿智机敏的风采深深吸引了我,我对法律的认识之门由此打开了。

但是我还是觉得法律的领域只有那些睿智聪明的人才能涉及,也只有律师法官才有必要学法,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法律的面纱仍旧那么朦胧与不可认知。是啊,我们小老百姓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踏踏实实的做人,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们又怎么会触到法律的底线呢?我是被调剂到法学的,可以说是阴差阳错,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命运给了我一次认知与学习法学的机会。

法学导论是开启法学大门的钥匙,是我真正认识与学习法学的基石。通过法学导论这门课,我知道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是一个由众多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休系。法学,在中国先秦时期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刑名之学”。在西方,“法学”一词源自古代拉丁语的Jurisprudentia。其原意是“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该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我觉得法学代表了正义、道德、规则,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是国家稳定的保证。法学对于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法律是从远古走来,历经五千年风沙的吹打和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而历久弥新。中国拥有丰富的法律文化遗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学研究就很兴盛,并有专门的法学著作问世。其后历代都有丰富的法律思想。中国法律融入了儒家思想,礼与法相交融,铸成了法律的一大特色。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我国法律更是上升了一大台阶。坚持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全面的、长期的指导作用。

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万面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创造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理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民主和法制是统一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决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的法制随着经济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和健全。进一步由人治向法治过渡。

此外,我对法学领域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我一直以为法学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学科,是高高在上,统领一切的,学过法学导论后我知道我错了。法学是一个大的学科,有很多小的分支组成,例如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我愈加认识到法学的博大精深。法学纵向认识过之后,法学的横向也是极其宽广的。法学与其他学科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法学吸收其他学科的认识成果来说明法的现象,从而使它能够深入到法的本质和价值基础中,并且能够解答法的外在方面和客观倾向,同时也以自己的认识成果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新学科的产生。首先我认识到法学与政治学是有内在统一性的,特别是像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本身就兼有法学和政治学两重性质。所以,有人形象地说,法学和政治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还有法学与社会学,一方面,法学要研究社会中的法,把法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学要通过法律研究社会,把法律作为社会内容的形式。因而,法学和社会学有很广泛的共同论题。再比如法学和历史学,我觉得法律是凝结的历史,或者说是历史过程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转折点,都可以看到法律的旗帜或标志,这是人类历史的里程碑。法律的生命不仅是逻辑,更重要的是经验。经验总是历史的东西。历史学在研究古今之变、盛衰之道的过程中,摸索创造出更为完善健全的法律体制。因此,法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与众多学科相依存。我们不应用孤立的思维来学习和认识法律。在学习法律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使它们的思想精髓融会贯通。

法学导论课将法学神秘的面纱揭下,我看到了法学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不是远在天边的,法律的触角蔓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与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密不可分。法不是存在于本本上的抽象条文,而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实际作用的规则。这意味着,如果脱离法的实际运行过程来抽象地谈论法“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就不可能科学地解答这些问题,而只会得出一些苍白的、空洞的理论和观点。法作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其本身就是一定价值观念的体现。法所以要对一些行为予以保护而对另一些行为予以制裁,就是因为法之中隐含着一套价值准则,凡是被这种价值准则所肯定的行为,就得到法的保护;反之,则受到制裁。在大的方面,一个国家要用法律作为维权的武器。美国一直对我国实行反倾销政策,使我国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我国低廉的商品进入美国,既促进了我国外贸发展,又给美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其生活品质,但是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对此,我们应充分利用WTO贸易原则,国际贸易法,制定合理合法的战略,用法律武器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作为一个企业也应该懂法守法。温家宝总理说,企业家的血液里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企业不应该为了利益而做触碰法律底线的事,企业应积极的学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经营策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再往小的方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合法的好公民,积极维护法律的威严,并且自觉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每个人都懂些法律,就会减少无知法盲,就会降低犯罪数量。农民工就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为自己讨回公道,要回应得的工资,而不用无望的等待,讨要,不必践踏自己的尊严来乞求本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乃至用生命做威胁,那些无助而可怜的人们,太需要法律的维护,太需要手中握着一把法律的利剑!

我此时深深觉得学习法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自身发展而言,法学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人们的法律思维方式。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从法律的角度和逻辑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学习法律可以锻造我沉着冷静的态度,让我能机智沉稳的处理问题,能够使我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缜密细致的态度。通过学习法学而培养良好的法律理论素质和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我超越自身的法律偏见、法律经验的局限性,对现行法律制度保持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即使今后不能找到对口的工作,那么能够熟练的用法律维护自己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作为以法律为专业的我,必须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法学。我们不仅要知道有关的法律规范,而且必须知道它们是怎样成为这样的法律规范,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法律规范;不仅要知道解释和运用法律规范的技术,而且必须知道解释和运用法律规范时应当坚持的价值标准。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很迅猛,社会对法律的需要不断增加和变动。与此相适应,新的法律源源不断地制定出来,旧的法律则接连不断地修改和废止,有关法律的知识总量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法律理论素质和法律思维能力,比仅仅习得具体的法律知识更重要。显然,具有较高法律理论素质和法律思维能力的人比起那些仅仅掌握法律的某些细节性知识的人,能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社会的进步、变化。我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养成严谨的思维方式,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打好坚实的基础。我知道学习法学需要一番努力,没有投机取巧可言。首先,善于从具体事例出发进行法学思考,提炼或检验法学理论。尽管法学以抽象的概念、命题和理论表现出来,但法学的问题和理论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法学的理论大多是从具体的法律事件、法律案件、法律规定中概括出来的,是法律实践经验的系统化和理性化。因而,我们需要把理论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理解,善于通过思考社会实践中的法律事件、案件,特别是自己所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法律事件、案件,从中提炼出法学的理论,或检验法学理论。然后,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法学的理论。法学不仅与法学的其他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存在密切的联系。法学经常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获取理论和方法,以不断丰富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当代法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不少来自于其他学科,包含着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要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必须掌握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

就我而言,我对经济法比较感兴趣,想要以后在经济法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那么我要理解法律的效率价值和经济分析方法,就要掌握一些经济学知识。要用哲学的思想看问题,不能把法学孤立化。其次,要了解当代中国法学的研究现状,积极参与法学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法学和法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热烈的探讨,在很多问题上都形成了多种观点并存的格局。我们要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有关的讨论,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把自己真正看做国家的主人,积极关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关心国家大事,提高主人翁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我很感激能有学习法学导论的机会,让我对法学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由懵懂到清晰,让我对学习法学的目标由模糊到明确。尽管我的初衷不是法学,但是我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路,我就会坚定不移的学习下去,用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它,钻研它。我希望自己能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与品质,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我自身的权益,我更希望可以尽我的微薄之力,用我的法律知识,为更多的人谋求福利,维护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法律之路难走,作为一个女生,我更加知道我将在未来的求职及发展中面临极大的困难,但是我不后悔。我知道我国的法律仍不健全,等待着新一代法律人去完善,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愿意肩挑重任,将我国的法律推向一个更加完善的高峰!

计算机导论课后感

针灸推拿导论课后感

《法学导论》读书笔记

课后感

法学导论课感想

工程造价导论课后心得

资治通鉴课后感

会计学课后感

商务礼仪课后感

公关礼仪课后感

法学导论课后感
《法学导论课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