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12:45: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考

一、填空题(15分)

1、“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

(1904年)教授法—(1919年前)各科教授法—(1922年)小学国语/中学国文教学法、教材研究—(1946年)国文/国语教材教学法—(1949年)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1954年)中国语言教学法、文学教学法—(1957年)小学/中学语文教学法/(1963年)小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1986年学科教育学)( 1987年学科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语文教育学/语文学科教育学——(1998年本科)语文教学论—(1997年博士、硕士,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语文课程的发展。 (1)1904年“癸卯学制”: 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 “语文”正式成为一独立学科。包括“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初等小学):重日常运用。“中国文学”(高等小学和中学):还重书面运用。

(2)1912年,国文——语文单独设科后第一个正式名称。 (3)1920年,“五四”白话文运动与国语教育倡导 ,设“国语科”。1920年改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即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

(4)1949年,叶圣陶等人建议,教育部决定取消“国语” 和“国文” 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

(5)1956年4月,中学、中等师范学校语文科,分汉语和文学两科进行教学。1958年3月中央宣传部宣布,停止使用汉语、文学分科实验教材。“语文”——1958年后恢复用

3、古代语文教材。 教材课本: (1)识字类: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其他:《声律蒙求》《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 (2)韵语知识类:《昔时贤文》《名物蒙求》等 (3)经史类:“五经”“四书”; (4)文选读本:

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机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影响最大、流传最久),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 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语文教学是科举考试的附庸,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识字加读古文加作古文(一般古文和八股文)。 3教学方法——记诵和摹仿。

四大弊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4、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四大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高中语文课程三大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7、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

显性的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两类课程(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程的五大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隐性的三大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构。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9、基本的阅读方法。

(熟读背诵、精思、博览(略读、通读、跳读、速读)、查工具书、积累)

10、语文特级教师。(镇西、韩军、于漪、魏书生)

二、教学设计(65分)

1、为《散步》这篇课文设计两则不同的导入,并说明各自的设计意图。(5分)(案例)

导入一: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亲情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让学生从小事中发现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从而更易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入二:(播放视频——公益广告《爱心传递:洗脚篇》)

看到这样的动人情景,同学们一定很有感触吧!广告里的一家人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温暖。其实,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亲情,是一声问候甜蜜在心头;亲情,是一杯热茶温暖在冬夜

;亲情,是一种期盼照亮在旅程„„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莫怀戚的

散文《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公直观感受益广告入手,让学生直观感受亲情的温暖,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感受浓浓的亲情。

2、语段赏析及简述教学思路(10分)

3、设计下面这段课文的教学。(25分)(设计语段教学,要求:A.概述教学目标;B.表述教学内容;C.呈现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和相关主问题的表述及自己对提问的阐释)

《春》第6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朗读这一段思考问题:

①、“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1)、“雨是最寻常的,„„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 (2)、“像牛毛„„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 (4)、“树叶儿„„逼你的眼”写出春雨的润物。 ②、\"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 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③、描写春雨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顺序,由物及人,由近及远。 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比喻。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评析和设计板书,并阐释板书设计意图。(25分)(语录摘要)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同时吸引他们的视线,我在板书设计与书写时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

在板书设计中,我们不仅可以提炼文章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内容的主体,可以编拟一些提示语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点拨,也可以借助于各种线条的穿梭和连接,直观而确切地表达出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为遵循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客观规律,还可以运用简笔画手段来进行板书。

板书的种类很多,在我的教学实践,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板书。课文脉络式:板书应该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课文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准确地扣住作者的思路。提纲式:提纲式板书是指按教学内容,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编排出书写的提纲。它的特点是:能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能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内容体系,启迪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掌握要领,而且还能培养其分析概括的能力。

板书简单、大方,一目了然,板书上尽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体现。这样的板书既美观又实用。

这样的板书不仅体现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本课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也使学生能从板书上较直观地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本课的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体现了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不能拘泥成法,一概而论,应提倡百花齐放,设计形式远不止这么几种。不管使用哪种方式来设计板书,都要因人而异,不必也不能生搬硬套,一切以便利于教学为前提。

语文备课中板书设计的几种常见形式:

一、提纲挈领式板书:这种板书是抓住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内容提纲化,教师往往先写大提纲,然后依据所讲内容书写第

二、第三层次的小纲目,边讲解边书写。板书简明清晰,重点突出,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它是在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板书形式。

二、词语概括式板书:这种板书形式比较适合有些诗文,要求用最准确最鲜明最关键的字词,点明一篇文章最重要最关键的核心所在。这种板书应该像一般钥匙一样一经写出,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意图就很容易弄清楚,起到一语中的的作用。

三、框架结构式板书:这种板书也可称为线索式板书。整个板书是由词语、短句加上简要的连接符号相互联结而成的。词语和短句是讲授各部分内容的精当概括,而由符号联结起来的框架结构,能突出地也更准确地表明这些词语或短句所传达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线索式、放射式、辐合式、对称式、回环式等不同的板书方式。

四、表格填空式板书:填空式板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成先预留空位、再填空完成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填空式板书它可以使知识习题化,可以使学练结合一步到位。运用填空式板书,所留内容要具有思考性,板书时所留空位要不多不少,以便填空后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切忌擦后再写。

五、图文符号式板书:图形和符号,以它那一目了然的通用性和代替语言表述的经济性,在板书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实验证实:形象帮助记忆、直观加深印象。教学板书中使用图形示意,因其形象生动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板书中常用的图形包括示意图、简笔画、板画、板贴等;板书中常用符号有箭头、几何图形和各种标点。

一则好的板书,要抓住课文最主要的内容精心设计,并做到布局清晰匀称,书写工整流利,构图赏心悦目,就是一幅完整的充满生气的富于感染力作品。在教学中,板书运用得当,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激发起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正确、美观、整洁、规范的板书陶冶学生爱美、欣赏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学生语文书写的规范化要求。正如王松泉先生说的“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希望教师们都能重视板书设计。

三、案例分析题(20分) (1)结合朗读的功能和朗读教学的要求,对教学实录中的朗读教学进行评析。

(2)结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教学实录中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引入和利用方面进行评析。

王崧舟《枫桥夜泊》教学实录案例

教学评析:

(1)朗读可以再造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传导浓烈的感情因素,它以声明理,以声传情,它确实可以把作品的结构和内容、特色和风格等诸多东西,放在学生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面前,可以帮助学生把语文学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我们能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

此教学实录中运用了几种不同的朗读方法。指名朗读,引发情感,读的层次性,由简入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范读,传递情感。即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产生跃跃欲试的朗读冲动;鉴赏词句,品味情感。可抓住几个重点词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含之情;反复朗读,酝酿情感。可让学生看符号,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通过师生合作,可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使学生的认识在不断的朗读中变化发展,他们的情感也随认识同步变化发展;并通过面部表情、神态、动作、语言等自然表现出来;配乐朗读,抒发情感。可放一曲合适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使感情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启迪,让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融为一体,将那种不可言传的情感”言“出来。

(2)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课程资源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它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根据这种界定,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有:知识技能与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目标等因素;条件性资源有:人力物力与财力、时间空间与媒介、设施设备与环境,以及认识因素。

王崧舟《枫桥夜泊》教学实录中课程资源的引入做得很好,首先王老师在教学中引用了许多关于钟声的诗句,抓住诗眼,引起兴趣,提出质疑点,引入诗文。其次歌词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由歌词引出“愁眠”,古诗教学一定要有外延拓展。在厚积薄发出诗词的广度﹑深度﹑厚度。王老师接着展示多句以明月作为意象的诗句,让学生在理解诗的种种意象之后,结合诗人的境遇再次深入理解品味诗文,体味诗的情感,体验当时的情景。最后教师放音乐,朗诵愁哀的“画面”融为一体,让学生享受古诗之美,艺术之美,是一种美得享受。引导学生又回到了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愁绪。在古典音乐中,学生已体会到了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惆怅,愁哀。在此时,写下对张继的话,实则是训练学生对这首诗的进一层的领悟。钟声与古曲地配合恰到好处,将学生带入到张继的那个年代,那个夜晚,那个愁绪中,引导学生想象,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

语文评课:

一、关注施教者的七大意识: 目标有效意识——教学目标; 主体参与意识——教学过程; 实践练习意识——教学方法; 情感持续意识——教学实效; 技能显现意识——教学基本功; 效率高优意识——教学效果; 特色展示意识——教学特色;

二、七大意识简化而成的九大基本维度: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层次性和焦点化;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思路的条理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教学节奏的张驰性;教学管理的恰当性;教学表达的清晰性和明确性;师生互动的充分性。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考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