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4: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什么内容?

答:思维(意识或精神)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世界的本源,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分为: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认识。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什么是物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有什么理论意义? 答:(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马克思物质观的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意识的能动性及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的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对人类实践的指导作用,

④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德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语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8.如何理解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统一性的作用:1)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前提,2)使矛盾双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发展,3)规定事物发展基本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1)引起矛

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2)引起矛盾统一体的解体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性质答:(1)共性与个性,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两者的关系:①相互区别②相互依存③相互转化 (2)意义:①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意义:防止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实践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互相区别②互相依存,互相转化③互相渗透。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

提,基础和必要准备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

然结果

第三, 量变和质变的相

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11.什么是辩证否定观?

答:基本内容:1)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是事物联系的环节;3)是事物发展的环节;4)其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12.为什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即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相互区别:1.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2.反映的方式不同,3.反映的深度层次不同 相互联系: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相互渗透:1.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

14.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实践—认识—实践)

答: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二是理论只有回归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15.如何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1)二者各有不同的规定性;2)反映认识对象的正确程度存在差异

(2)相互渗透,相互包含:1)相对之中有绝对,2)绝对之中有相对

(3)辩证转化: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转化和发展中

16.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1由真理的本性决定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2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特点: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17.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1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

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2)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3)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人事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生产,性质,变化发展);(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①反作用的集中表现——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②反作用的效果:适合时——维护,服务;不适合时——瓦解,阻碍。

2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2.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2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受供求不一致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积极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后果:1)可能导致垄断发生,阻碍技术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答:1)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或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当它们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时才是资本;2)资本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它

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家剥削雇

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26.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1)这个区分说明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在于可变资本,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2)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表明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

27.产业资本循环的两个前提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成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成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在时间上的一次连续性。

28.为什么垄断不饿能消除竞争? 答: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社会生产时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9.垄断条件下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的新特点:

(1)竞争目的——获得高额垄断利润;(2)竞争手段——凭借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3)竞争范围——国内和国际市场并举,程度更为激烈和持久后果是破坏作用严重。

30.国家垄断资本的作用及实质: 实质: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产业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突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3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一个资本主义内部否定因素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在段时间完成,而必须经历比较长的时期。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生产到衰亡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跨度。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大大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4)在世界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处于主导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决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5)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道路上的探索和完善,使之取代资本主义僵尸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