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德国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0: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德国教育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人口3.8亿左右,居民大多为德意志人,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通用德语.德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就开始了宗教教育,8世纪建立了古典学校,14世纪开始设立大学。不仅如此,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德意志民族无论是在教育思想方面,还是在教育制度方面,都对人类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比如,近代西方的教育督导,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制度、实科教育、师范教育等,大多源于德国。

一、德国的基本学制

与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相似,德国现行学制仍带有双轨制性质,它大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分轨的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

在德国,小学一般为四年制。小学毕业后第一次分流,即小学四年级时,由学生家长向学校申请,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一类学校学习。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升入五年制初中或六年制初中,毕业后要接受职业培训2-4年,培训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或进入高中职业学校学习;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升入完全中学(共9年,相当于初中六年、高中三年)。完全中学的合格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目前,德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达到了12年。

二、德国的各级各类教育

(一)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由普通幼儿园和特殊幼儿园实施,3-5岁儿童可自愿入园。普通幼儿园一部分按年龄分班,而大部分则建立3-5岁儿童的混合班,以利于不同年龄的儿童相互学习。幼儿园通常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教学,儿童以自由活动为主,每个班设立一个活动室,室内布置了玩具角、图书角和生物角等。并且,大部分幼儿园为半日制。

(二)初等教育

德国儿童年满6岁可进入基础学校接受4年的初等教育。长期以来,德国基础学校的教育,一直重视传授读写算的知识与技能,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与个性发展,以便能为学生后来的深造打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与此相适应,德国基础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德语、数学和常识等基础课,此外在

一、二年级,还开设少量的宗教课、劳作课、音乐课与体育课;

三、四年级则开设乡土课、艺术教育课。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基础学校还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其语种主要是法语和英语。

德国基础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同时也采取了其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与组织形式。比如,目前大多数的基础学校都开始采用隐性或显性的分组教学(也称内部或外部分组教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由教师布置某个题目,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解并给出结论;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布置具有不同深浅度的练习题及作业;教师还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各科的学习能力将学科进行分组,且这种小组课在每周课程安排中不少于2个课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都将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特别是鉴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往往组织教学游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于生动性,使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且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力、观察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三)中等教育

由于儿童在接受基础学校的初等教育之后,便面临着分流进入不同类型中学的选择,而

这种过早的选择难免会影响学生的潜力的发掘,并可能造成人才的浪费。有鉴于此,在德国,5-6学年被设定为统一的教育阶段,为学生提供共同的教育,这被称为“定向阶段”。经过这两年的观察期,学生便可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做出选择,分流进入各类中学学习。德国的中学主要有四种类型: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完全中学与综合中学。

主要学校作为德国中等教育的基本的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普通教育与职业预备教育的双重任务。主要学校曾为德国的职业培训提供了大量的生源。因为,除了完成义务教育之外,主要学校还实施职业预备教育,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训练做好准备。通常,主要学校的毕业生可直接参加双元制职业教育。然而近年来,主要学校的学生人数日趋减少,且生源质量较差,通常是经过完全中学与实科中学选拔后剩下的学生。因此,在社会上,人们称主要学校为“残剩的学校”。目前,为摆脱困境,主要学校纷纷进行改革以求得生存。

实科学校也称“中间学校”。目前,德国各州的实科学校修业年限不一。有的是6年制(5-10年级),有的是4年制(7-10年级),这种差别取决于实科学校是否附设定向阶段的教育。实科学校也承担着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与此相适应,实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多种多样,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出路。

在德国,具有最悠久传统的学校是完全中学。由于它是各类普通教育学校中唯一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5-10年级)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11-13年级)的一贯制学校,故称“完全中学” 。其学制为9年制(5-13年级)与7年制(7-13年级)两种。

完全中学的培养目标是提供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因此完全中学的课程也主要是为了学生在将来的大学和高等研究部门的学术课程奠定基础,所以学术性较强。完全中学以强调严格的学术教育而著称,尤其突出外语教学,要求每个完全中学毕业生至少掌握两门外语。完全中学以其良好的教育质量,优越的设备、师资等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此外,在德国还有一类中学,为综合中学,是德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改革的产物。因为它把主要中学、实科中学与完全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职能与使命,所与被称为综合中学。综合中学试图消除三类中学建的差距,给人人以均等的教育机会。目前,此类中学在德国所有中学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

(四)职业教育

德国从一个“诗人与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可以说与其历来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不无关系。早在1900年,德国的职业教育之父凯兴斯坦纳就曾指出,国民学校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劳动训练,或

1职业准备。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

才科学而高效,因此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其中尤以“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世人瞩目,并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职业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15-18岁青年中大约有60%在职业教育系统接受培训。一般而言,德国的职业教育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教育两大系统。

学校职业教育系统有部分时间制和全日制的各种职业教育学校组成。他们主要包括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职业实习学校、专科高中和专科学校等5种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其中,职业学校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于德国职业教育学校系统的主体地位。

德国的职业学校是为不再升学的初级中学毕业生提供的职业义务教育的部分时间制学校。学习年限为3年,每周上课8-12小时。在办学形式上,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联,形成了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在德语中为“Dualsystem”,意指学员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1 刘国莉:《德国文化价值观念对教育的影响》,《德国研究》,1995年2期。

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其在教学组织方面,通常学员们每周在企业接受3天的培训,在职业学校里进行2天的理论学习。在教学内容方面,也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两大块。培训企业的培训内容以职业实践为主,严格按照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传授技能及与之相关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使学生在成年人的环境中即在实际的职业工作过程中接受培训。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则除了传授与培训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政治(或宗教、伦理)、语文、体育、外语在内的普通文化知识,是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

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除了建有相当完善的学校系统外,还建立了相当出色的企业训练系统。企业训练系统包括直接在劳动岗位上的培训,也包括在手工劳动部门的“训练工厂”中的培训,在机器生产部门的“训练车间”中的培训和在某些事务部门的“训练办公室”中的培训等。在培训中主要强调培养实践能力和通过职业实践培养职业道德。

(五)高等教育

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特别是“洪堡精神”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名人学子。如今,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与改革,德国的大学已从昔日的种类单

一、学科较少的“精英人才”摇篮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面向广大求学者的大型学术基地。当今德国大学主要分为以下七大类:普通大学、神学院、师范大学、艺术院校、综合大学、专业学院与高等管理学院。

在德国,高等学校一般没有入学考试,凡是完全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都有资格申请进入大学学习。绝大多数学术性高等学校的学习年限至少为四年。事实上,由于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德国高校一律不收学费(后来的私立大学除外),且大学生因其身份甚至还能享受税收、交通、住宿及医疗保险等优惠,此外,德国高校还允许学生自由决定是否及何时参加考试,一些学生怕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便留在大学等待时机,这些原因导致了许多学生长期滞留学校而成为“职业学生”。故此,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学习年限都大大超过规定年限,往往达到14个学期之久。

德国高等学校的学业通常分为基础课程阶段与专业课程阶段。在基础课程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基础课程结束时举行一次考试,成为前期文凭考试,学生通过若干门学科的考试获得有关考试的证明,再加上平时参加习明纳(即研讨课)的证明,便可获得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资格。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中,学生在通过若干门学科的考试并获得参加过若干次习明纳的证明,便被准予申请做毕业论文,参加毕业考试。在教学形式

3方面,主要有讲演、习明纳、练习、实习、试验和参观考察等。

在学位体系方面,由于德国企业界大量需要的是能够直接上岗的层次较高的应有型人才,故将大学本科与硕士阶段合二为一,只设两级学位,即文凭学位(文科直接称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前者完成大学毕业即可获得,被认为相当于美、英等国的硕士。在取得 第一个学位的基础上,如愿深造,可联系一位教授做其导师,与之商讨博士论文工作,如教授同意指导其论文,则学生就可注册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博士阶段的学习以科研为主。此外,受洪堡精神的影响,德国各大学仍然奉行学术自由原则并发扬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传统。据资料表明,目前德国90%的科研成果出自大学的科研部门。

三、德国现行教育的特点

1、教育联邦主义

德国在教育上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主义,各州文化教育部代表国家实施教育,制定教育法规;联邦政策仅提出纲领性的意见,并在各州共同协商下协调各州教育事宜,统一某些有2

32 张熙编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必要统一的有关规定。州政府在教育管理、经费、计划等方面有充分的自治权。

2、注意办教育的效率

办教育的效率主要表现在有一个较合理的学校教育结构与定向教育方面。目前德国仍然推行双轨制,这是因为大多数德国人认为这一传统学校制度更适合德国国情,具有更高的办学效率。

3、出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①以法律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

各州都规定对18岁以前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未进普通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等。

②重视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这种训练制度充分调动了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步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广开办学渠道,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教育经费,并促进了配套的职业教育网的形成。

③严格训练,注重实践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员在毕业时必须经过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在其他各类职业学校中,每所学校都建有实验室、实习车间或模拟操作室,学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毕业时都须进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考试,才能具有某种职业资格。

四、德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德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德国的教育在发扬优良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变革,目前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在普通教育方面。由于中小学教育中日益强调教学的科学化,对许多学生而言,学习难度相对提高,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在中等教育阶段,由于主要学校的毕业生出路不理想,大多数家长特别不希望子女进入该类中学,因此这类中学的学生人数占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据统计,1991年这个比重在部分州已下降为2%。相反,大批学生开始涌入实科中学与完全中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不仅使得两类学校人满为患,且引起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也造成了中等教育的混乱。

2、在职业教育方面。由于“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代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水平与特点,因此德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主要反映在双元制模式上。

(1)、缺乏新的激励机制,“双元制”培训位置供不应求。由于德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培训成本不断提高,尽管国家对企业有补助,许多企业仍以经费困难为由不愿接受培训学生。1994年仅原西德地区企业培训位置就减少了16%。目前德国中学毕业生人数正值高峰,企业提供的培训位置总数虽然还可以满足社会的最低要求,但已没有供学员选择的余地。事实上,供求系数已从1992年的1.22:1,降至1996年的1.02:1。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主要以企业培训为特色,企业里培训位置的供不应求实质上已经削弱了双元制实践性的优势。

(2)、培训职业过分专业化。德国双元制不是以职业学科专业来确定培训计划,而是以具体职业能力为目标。这种职业专门化的培训方式,固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显现出许多不足:其一,培训职业间缺乏兼容性。各培训职业间培训内容和方式的相互隔离,极不利于人们在职业间的跨越与迁移;其二,培训过程过于强调专业熟练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其职业培训观不符合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现代职业观要求从业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艺,而且

还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想象力、塑造力和创造力,后者代表一个人对革新的适应力和应付未来的能力。简言之,这种源于传统手工业师傅制度的行业划分极细的职业培训模式

4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已显得落伍了。

(3)、职业教育对就业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差。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一种传统的针对生产领域的模式,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所占比例非常少。现在,随着第二产业的比例减少及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发展新型的职业培训是必要的,尤其是发展那些面向未来的工作职业,如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日益增加的高级第三

5产业的职业培训。

3、在高等教育方面。由于大学新生逐年增加,大学无毕业时间规定和社会失业率逐年增高,导致学生滞缓毕业,在校学生严重超员、人满为患,造成教师、教室、实验室、宿舍紧缺;不少教师仍然遵循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严重脱离实际;教育经费不足,已经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据德国《明镜》周刊1992年45/46期文章统计,从1980年到1991年,全德国大学生的人数增加1倍多,而联邦和各州的教育经费却仅由100.32马克增加到122.15马克。高等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每年对于各大学增加的那

6点钱,用柏林大学校长的话说,用来关门显得太多,用来办学则显得太少。总之,德国高

等教育的状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德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面对德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理智的德国人已经有条不紊地着手进行改革。洞察其改革的动向,不难发现德国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势。

1、改革中小学课程,培养新型人才

德国近年来针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小学的课程进行了改革,以培养适应时代的新型人才。首先,课程改革理念发生了变化。如,巴伐利亚州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出色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关键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自主性和可信性。其次,教学内容也出现了革新。德国中小学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强调传授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外语教育力度;重视校企

7合作等方面。

2、改革主要学校

由于主要学校已成为“残剩的学校”,因此,许多州纷纷采取措施,改革主要学校,缓解矛盾。如萨尔州,取消了主要学校的设置,以综合中学取而代之;此外,有些学者还主张所有人都上十年制中学,以克服主要中学不受欢迎而造成的矛盾。总之,主要学校的取舍问题已成为改革中学建制的重要问题。

3、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建立更具活力,更开放、更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都在进行新轮的职业教育改革。面对德国职业教育今非昔比的现状,新的改革更加迫在眉睫。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表现在:

(1)、发掘职业学校的潜力。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学习地点──职业学校和企业,按传统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是以企业的实践教学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而展开的。这与当前新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和学习过程以行为为导向的整体性不相符合。因而,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加强职业学校的独立自主和责任感,是双元制学习地点改革的重点内容。职业学校应该发挥其教育优势,根据企业生产的要求和技术技能的整体性要求,更多地参与实践教学,以真正体现职业学校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配合企业实践教学的功能,成为双元制4

5 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许英:《德国职业教育的危机及其改革》,《职教论坛》,2000年第11期。

6 王德峰,邓和平:《战后德国教育与社会发展浅议》,《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7 李其龙,徐斌艳:《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与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4期。

职业教育中真正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2)、增加新的培训基地。一种做法是扩大培训企业名单,也就是吸收诸如部分时间制公司等新成员加入培训企业队伍;另一种做法是,建立企业培训联合体,亦即把那些培训条件有限的小型企业组成一个培训联合体,通过联合来提高它们的培训能力,从而发挥小企

8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3)、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使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

(4)、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助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以加强职业教育对青年的吸引力。

3、改革高教体制,使之适应国际发展。

(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1996年联邦和各州政府用于高教领域的经费拨款总数比上一年减少了20亿马克,这实质上相当于关闭5至6所中型大学。经费不足已经给德国高教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

(2)、改革学位制度,与国际接轨;

(3)、扩大大学留学生招生比例和鼓励德国青年出外留学,使教育更具有国际开放性;

(4)、鼓励教材和课程设置创新,加强课程英语教学的力度,努力培养国际型的创新人才;

(5)、加强大学科研为企业进步创新服务的功能,让知识技术尽快产业化和转化为国民财富;

(6)通过对学习时间超过规定学时的学生采取收费措施,或在各州推行“学习券制”和“学习账户制”等办法,促进学生按常规学习时间完成学业,以缓解高校人满为患的现状,提高高校办学效益。 8 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比较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6月。

德国教育

德国的教育

德国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讲稿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钢琴教育特色

德国会展教育研究

德国孩子教育清单走红

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

中西教育对比之德国大学

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德国的教育 教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