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论坛04100423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0: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宽容谣言不是民主素养(人民论坛)

——如何疏导社会情绪之一

马望元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10日 04 版)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谣言”有许多议论。绝大多数人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也有个别人认为,有的谣言未必没有影子,造一造甚至可以“助推改革”、“解决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谣言?又该持有何种态度?

从范仲淹慨叹“忧谗畏讥”,到鲁迅直指“谣言杀人”,就个体而言,没有人希望谣言损毁自身;而从百余年前“虐死婴儿数十名”谣言引发的“天津教案”,到今天“纸馅包子”、“香蕉致癌”、“军车进京”造成的恶劣影响,从社会来讲,恐怕也没人否认谣言的负面作用。

这里需要拆穿一个荒谬的逻辑。比如有人说,说话权利就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就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再比如,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上,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要保护言论市场自由,最好奉行不干涉主义,让谣言自生自灭。

类似的辩解似是而非,因为说错话与造谣言,性质是根本不同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是否就可以侵犯他人的声誉?因为鼓励市场竞争,是否就不去查处伪劣产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然而现代传播速度空前,许多谣言在被证伪前已然伤及无辜。

正因如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在法律上规定了诽谤罪,以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即使是以言论自由自居的西方国家,其宪法也对那些引发“明显而即刻的危险”的言论加以限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过一句名言:绝不会保护任何人在戏院中诳呼起火引起恐慌的自由。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秉持什么观点,不管从何种视角出发,都应该有一种底线价值观和基本是非观。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言论自由当借口制造谣言,不能以追问事实真相为幌子扩散谣言,把纵容谣言也当作一种民主素养。

就政府部门而言,对那些危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谣言,要坚决依法处置。同时,也要研究传言背后的公众情绪,正视谣言产生的社会土壤,用更加公开透明的举措,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以更加及时主动的发布,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和谣言粉碎力。

从社会个体来讲,应该懂得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懂得发表意见和造谣的本质区别。发表意见是公民的权利,而造谣则是具有主观故意的破坏行为。

国外有一句关于谣言传播的名言:“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信息翱翔的超音速时代,说什么谣言“自生自灭”或“不攻自破”,这其实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虽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谣言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但我们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对伤害公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各种谣言进行坚决的斗争,毫不手软。这同样考验着中国社会的成熟理性,度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行进步伐。

消除戾气需要春风化雨(人民论坛)

——如何疏导社会情绪之二

张 铁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13日 04 版)

一名17岁少年的误解怀疑,导致一位年轻的哈尔滨医生无辜遇害。而这一新闻下,65%网友投票表示“高兴”,更让人心惊。个案固然极端,背后折射的社会心态,却值得警思。

拥堵车流中,你有没有焦躁地狂按喇叭?网络谣言下,你有没有无谓地留言发泄?一人一时的反应,是情境所迫、性格所致甚至习惯使然。然而,刺耳的喇叭合鸣、疯狂的穿梭并线,当路怒成“族”,网暴成“群”,攻讦筑出“高楼”,讨论演为“对掐”,却也让人感受到戾气的弥散。

任由戾气蔓延,会消解社会共识,引发怀疑主义、犬儒主义甚至虚无主义的心理暗疾:真诚可能被指责成造作,善良可能被解读成虚伪,而美丽则被视为经过了整容。正如“八毛门”事件中,医生正确的诊断遭致过度医疗的猜疑,引发无数围观甚至“围攻”。

戾气也销蚀着个体的幸福。意气用事、快意恩仇的谩骂,肝火上升、怒气难平的指责,只能逞口舌之快,无助于问题沟通、矛盾化解。对医生遇害的“高兴”表达,就算满足了少数人的发泄需求,却进一步撕裂了群体、升级了矛盾,呈现出社会的病态,伤害了他人最终也会伤害自己。

不管是源于竞争的焦虑,还是源于难平的怒气,戾气弥散都有现实根源。为什么我是北漂、蚁族,而有些人却能为名牌手袋一掷千金?为什么我买房、买车压力重重,而有些人却能在“拼爹”中轻易胜出?一边是快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一边却是贫富差距、社会板结等难以避免的问题,这让社会成员难免会在对比中产生“过山车式”的体验。

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急剧调整,现实环境快速切换。可以说,这样的心理失衡,是转型社会不得不面对的心理考验,也是现代化历程中必须应对的精神挑战。正因此,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胡锦涛同志也把“疏导公众情绪”作为对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之一。

戾气只是认知的失衡,并非什么洪水猛兽,不能用简单的意识形态化处置。思想的自由市场上,红头文件管不住人们“采购”怎样的观念;多元的舆论生态中,曾经强力灌输用的“魔弹”也无法百发百中。急风暴雨的强硬手段、不顾受众的单向要求,只能适得其反。

解好涵养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必答题,需要社会管理者更多细致入微的心理按摩,需要媒体和舆论更多春风化雨的情绪疏导。端起架子教育“买房不如租房”,不如进行利益分析,提出合理方案……只有在交流互动中,才能凝聚起这样的社会共识:理性有序的环境有利于降低社会关系调节成本,平和积极的心态更接近文明进步的理想。

从根本上说,消除戾气,需要理顺社会症结。如何重建信任、完善制度,消除源于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如何畅通表达、合理救济,消除源于对权利“被忽视”的不安?只有完善政治文明、实现公平正义,戾气才会渐渐消解,公民才能以更具理性、建设性的视角厘清问题、观察社会,国家也才能更进一步凝聚发展之力,迈开前行之步。

为老百姓利益表达提供平台(人民论坛)

李 拯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17日 04 版)

在日前举办的人民日报社“走转改”活动研讨会上,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气象局的拉巴顿珠动情地说:“非常感谢人民日报的报道,使我们这些„雪域高原守望者‟走出了高原,为全国人民所知晓,我们非常振奋。”拉巴顿珠的动情让人深思“走转改”活动于新闻之外的社会意义:为老百姓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不少媒体的头条新闻、头版照片、封面文章多是离奇的社会新闻、耀眼的明星人物。拉巴顿珠或许未曾想到,竟有主流媒体记者不远万里、登上高原和他们同吃同住,只为记录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工作的酸甜苦辣。

这些平凡的人们,没有炫目头衔,缺少丰功伟绩。若以社会关注度为唯一标准,他们的生活也鲜有新闻价值。然而,新闻媒体如果因此忽视他们的存在,热衷于制造噱头、追捧名人,则强势群体占据的舆论资源日益增多,弱势群体的表达空间日趋压缩,势必造成公共舆论资源分配的不公,人们无法全面了解中国社会。

拓展弱势群体的表达空间,是主流媒体的时代担当。他们的声音越微小,我们越应该俯首倾听;他们的故事越平常,我们越应该悉心挖掘。主流媒体走基层报道,像一幅加长版的清明上河图,向人们呈现常被忘却的基层景象:福建长汀人民正与水土流失进行不认输、不惧苦的斗争;铁路线上的“蜘蛛侠”——铁路接触网维修工人经常在深夜进行高空作业;温室棚里的菜农看着绿油油的青菜咧着嘴笑……

有人说,舆论是社会的皮肤,它能及时、敏锐、直接反映世道和人心的变化。既是皮肤,理应覆盖社会的所有肌体,包括弱势群体。“走转改”活动把版面留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使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去倾听那些沉默的声音,去探访那些熟悉的陌生人。而“小人物”身上散发的平和淡定、乐观向上,展现的执著坚守、朴实善良,往往最能打动记者、感染读者、诠释价值,成为我们社会最厚实的底色,同样也是媒体最丰富的资源。

通过主流媒体走基层报道,群众诉求融入政府决策过程,真正起到了解民忧、纾民困的作用。日前,中国气象局已经批准“安多县气象局院外道路建设”项目,拨付资金38.1万元用于修路。福建长汀治理水土流失见诸报端后,国家七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进驻长汀,深入调研,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

可见,走基层的意义不独下情上达,更兼具上下良性互动之效,正如一位读者的真挚感言,“走基层报道,把我们和党中央联系起来,把我们和北京联系起来,把我们和全国人民联系起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表明媒体可以不为市场利益所动,不为轰动效应所惑,甘愿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到基层的广阔天地去报道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而这,正是我们党新闻工作的时代担当和优良传统。

跟风心态止于专业引导(人民论坛)

——如何疏导社会情绪之三

陈 焜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18日 04 版)

清明期间,一场沸沸扬扬的抢盐**在兰州上演。抢购原因,有人称是听闻“停产涨价”传言,有人坦言“不知原因,看见别人抢,就加入其中”。

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非典时期的全民抢醋、日本核辐射危机引发的国人抢盐,历历在目。从信谣传谣到戾气弥散,从看客哄客到网络骂客,从养生迷信到山寨文化,听风即雨、不辨真相的跟风狂潮,渐成一种社会现象。这很值得深思。

在科学家眼中,鉴别力差,与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有关。在教育家看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教育的 “乖顺”思路有关。而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分析认为,社会转型期公众对信息的饥渴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生活的焦虑感,使“跟着多数人走不会错”成为很多人的本能选择。再有,海量信息的呼啸而至、流转速度的成倍提高,也加剧了人们甄别上的困难、判断上的茫然。正因如此,个体式“跟风”才滚雪球般地吸引更多人“疯跟”。

从心理产生机制看,从众跟风实难避免。但听之任之,演化成文化现象,内化成群体性格,演化成民族特质,就绝不只“精盐脱销”这点恐慌了,可谓其害大焉。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群体里大家意见趋同,个体的从众比例为35%。但只要有一人提出不同看法,从众比例就会下降到5%。这启发我们,从众心理的转折点,取决于能否及时发布“另一面”真实信息,提供“另一种”权威声音,进行主动引导、专业指导。

现实中一些跟风事件的走向,印证了“转折点”的存在。如果不是医学专家、核专家的及时站出、科学普及,相关部门紧急行动、保障食盐,抢盐**不会那么快平息;如果不是政府及时查找到“爆炸”信息的编造者,用事实消除恐惧,江苏响水万人“大逃亡”不会最终安然化解。

当伪专家靠着一碗绿豆汤上电视忽悠时,我们需要思索:谁在为他的“造风”煽风点火?公众是否拥有足够多的、帮助理性判断的信息?我们需要反省:跟风者依赖的“专家指导系统”,是否总能公开透明、及时发布?当抢盐事件一次次出现,我们还需追问:该怎样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跟风者如能择良而随,则是更高层次的心态培育。让具有资质的养生专家取代伪专家,让感动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好人郭明义填补空虚的“小月月”、拜金的“宝马女”,让“免费午餐”式的公益活动吸引更多追随者,或许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盲目跟风心态的发酵与滋长,推动社会新风的树立与追随,从而在这个“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前所未知程度”的现代社会,让全体社会成员更多地听从理性的召唤。

如何破解“真话困境”(人民论坛)

唐 宋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19日 04 版)

“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鲁迅先生曾辛辣地批判“瞒和骗”。我们党历来倡导讲真话、办实事,可是,为什么造假之风依然屡禁不止?

造假的人,可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主动造假。这种人不以造假为耻,反以造假为荣,他们信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 ,通过说假话、办假事攫取名利。二是跟风造假。有的人认为“造富不如造假,实干不如浮夸”, 认为“别人浮夸我也夸,不吹不夸是傻瓜”,于是加入造假的队伍。三是被动造假。有的干部因为上级逼得急,硬着头皮也上不去,于是村哄乡、乡哄县,一级一级往上骗。

说假话、办假事,根本原因是有利可图。让造假者得不偿失,才能遏制造假冲动。反之,如果说假话、办假事的人不但未吃苦头,反而尝到甜头,就会“劣币驱逐良币”,让更多的人陷入不敢说真话的困境。

破解“真话困境”,要让讲真话者“免于恐惧”。“免于恐惧”,离不开领导的正直正派。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乐于听真话,带头讲真话,努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良好氛围。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对说真话者“穿小鞋”、“扣帽子”、“打棍子”。

破解“真话困境”,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鼓励各种意见充分讨论,为党员干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创造条件。

破解“真话困境”,需要建立科学、准确评价政绩的考核体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浮夸盛行的年代,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防止简单把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防止“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回望往事,中国有“大跃进”、“放卫星”的不明智之举,有“周老虎”、“躲猫猫”的沉重教训,但更有不少人勇敢地说出真相、坚持真理:“横刀立马”、敢怒敢言的彭大将军,不怕批判、敢说真话的马寅初,晚年痛写《真话集》、深刻剖析自我的巴金,顶着重重压力、揭开非典真相的钟南山……他们的坦诚和勇气,彰显了实事求是的人格魅力,标注了中国人的精神高度。

讲真话还是讲假话,办实事还是办假事,体现党员干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一个政党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诚信。让求真务实的干部吃香,让弄虚作假的干部“倒霉”,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才能真正好转,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干部带头学”课题需要新解答(人民论坛)

——关于雷锋时代化的思考之六

詹 勇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20日 04 版)

“伟大的老人,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日前,安徽省太和县原政法委副书记苗为民的故事广为传颂:兢兢业业58年,临终前捐出祖宅作儿童图书室,去世后捐献遗体器官。一位网友感慨,苗为民“把一切都奉献出来”的一生,诠释了雷锋那句名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品味人们对苗为民老人的推崇,不禁想起今年两会上难忘的一幕。当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慷慨陈词“学雷锋,要先从领导干部做起,拿出行动来”,全场掌声雷动。不管是赞叹还是掌声,都寄寓了同样的社会期待:学雷锋,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学、做表率。

有人曾探寻:雷锋当初学的谁?结果发现对雷锋思想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他所接触领导的言行举止。回顾近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历程更会发现,“干部带头学”不仅是群众的热切期望,也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朱伯儒、孔繁森、杨善洲、刘金国等雷锋式干部不断涌现,闪耀着“我为人人”的人性光辉,彰显了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成为雷锋精神的重要注解。

在道德践行越来越成为普遍社会自觉的今天,“干部带头学”的课题,依然需要继续破解。置身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面对“地沟油”、扶老难题、“小悦悦”事件等道德困扰,如何凝聚社会共识、激发道德力量,让雷锋精神在新的时代情境下焕发魅力,让学雷锋活动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既有赖于公民的心灵成长,更需要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学雷锋活动中,干部带头学,才能解开“民学官不学,下学上不学”的疑虑;干部扎实学,才能改变“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反差;干部坚持学,才能告别“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尴尬。在雷锋生前所在团,团党委坚持“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班子成员争当学雷锋标兵,带动团队涌现了一批批雷锋传人。“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感必速”,领导干部用实际行动担当雷锋精神“代言人”,往往是最有效的无言之教。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握有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学雷锋”既是个人品德的升华,更是政德涵养的重要途径。雷锋精神说千道万,其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干部学雷锋,不应止于“街头清扫、开会报告”,关键是把雷锋精神作为政德标尺,在思想和行动上做人民的“勤务员”,像雷锋那样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而不是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像雷锋那样爱惜民力勤俭节约,而不是吃则山珍海味、喝则茅台拉菲;像雷锋那样钻研本职攻坚克难,而不是躲着问题走、甘当太平官。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只有出于公心、追求奉献,才能经受是与非、公与私、名与利等考验,真正立信于人、立功于民、立德于世。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论断言犹在耳,在今天学雷锋活动的全民道德践行行列里,领导干部如何以雷锋精神为坐标,思考前进方向,审视所处方位,努力走在前列?最有力的回答只能是行动。

“悦读”的“姿势”(人民论坛)

向贤彪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23日 04 版)

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一个人亦如此。

在德国,孩子从出生就有婴儿书陪伴。当然这些书大都是塑料书或者是布做的,孩子可以把书带进浴缸,看小书漂浮。这是孩子阅读的第一块基石。

犹太人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他们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和过道上,可随时翻阅。有资料说,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以读书为乐已经深深融入犹太人的血液里,也使他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光芒四射。据统计,从1901年至今,全世界共有800多人获得诺贝尔奖,有犹太人血统的就占了近1/4,而犹太人数量不到世界人口的3‰。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追念儿时读书的情景。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让人心生敬畏。

将中外读书情形做一番比较,不免让人心生遗憾:有时我们过于强调“苦学”而忽略了“乐学”,过于强调“正襟危坐”而忽略了“随性阅读”,过于强调读书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它的“功能性”。这就使得阅读难以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难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过于浓烈的功利色彩亦极有可能将知识庸俗化,将读书引入歧途。

就以读书的姿势为例,其实大可不必讲究。古人“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法看似有些不雅,实则领略到了读书的真谛。而今,公园里的“晨读”、公交车上的“走读”、倚床挑灯的“夜读”,无不是一道道美丽风景。正如有人所说,“先要把读书看得很平常,才可以读书……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随性而读,是与生命相伴始终。”只有把读书当作平常之事,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才会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阅读的身体姿势也许并不重要,但心灵的姿势却不可或缺。这种“心灵的姿势”,既是对求知的渴望,对经典的敬畏,也是对读书选择性的把握。时下,信息爆炸,各种书刊铺天盖地,人们常常为选择什么样的书而苦恼。喜欢读书是一种态度,而能否善于读书则是一种能力。读理论之书,打牢“基本功”;读经典之书,占领“制高点”;读大家之书,开阔“大视野”;读哲学之书,掌握“金点子”……让心灵俯就于经典,让灵魂与灵魂对话,自能积累底蕴、提振精神、修身明理、洞悉人生,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领悟时代使命,并进而笃行之。

《朗读手册》中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和绝望的终极武器。”世界上很难有东西永恒,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字却是特例。“俯而读,仰而思”,走进书香世界,扑下身子亲近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姿势,一种世界上最美的姿势,一种能给民族和我们每个人带来希望的姿势。

纾解怨气重在做好工作(人民论坛) ——如何疏导社会情绪之四

詹 勇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25日 04 版)

“我们烧的是书,发泄的是怨气”,看着朝夕相处的书本在火焰中化为灰烬,一个学生这样吐露心声。学生烧书撕书,是不妥当的,但其所表达的对学校乱收费的不满,值得深思。

这其实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问题。中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一种值得注意的社会心态就是“怨气”。

有人困惑,在经济指标一直攀升、财富持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不少怨气?

“怨气充积,必有任其咎者”,应该说,消极的社会情绪往往生成于不良的社会问题。纾解怨气,最对症的药方还是对接现实,正视和解决社会问题。从现实入手化解怨气,需要敢碰热点、攻坚克难。怨气所及,往往指向社会热点、民生难点,它们反映了百姓利益的痛点,也是改革发展的重点。不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固然是“解怨之本”,但解决深层问题需要时间过程,因此,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是疏导情绪的现实之策。

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人有某一需要而又渴求获得满足时,就会引起内心的紧张状态,如果人的需求在现实中难以实现,那么内心紧张就会持续并发酵,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控。问题在于,客观现实不会都是人人满足、个个满意。因此,公民也需要正确认识社会,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目前的困难和问题,使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更加切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面对现实,放平心态,克服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事在人为,现实问题既是社会焦虑的爆发点,也可以变成化解怨气的“情绪节点”。“小悦悦事件”令人悲伤,但如果媒体能客观报道那些其实从未离我们远去的身边感动、草根幸福,就会有助于人们看到亮色、增强信心。“焦三牛提拔”引发人们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种种猜想,但相关部门及时公开信息,最终还了焦三牛一个清白,也维护了政府公信,化解了公众疑虑。“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在一些贫困地区确有发生,但如果把医改已经做的、正在做的、还将做的,以及想做而暂时做不到的真实情况都告诉大家,人们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事实上,老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讲清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哪些事情的推进需大刀阔斧,哪些问题的解决需循序渐进,哪些利益的调整需通盘考虑,哪些矛盾的缓解需假以时日,并真抓实干让人们感受到努力与改变,就能够赢得更多的支持。

小平同志曾形象地将疏导社会情绪称为“出气”,强调“群众有气就要出”、“有气就能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我们要更理性看待和纾解怨气。“怨”中固然有不满、有偏执,但也有关注、有期望,只有将之视为民情民意的重要信号,大力解决好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才能化怨气为共识、变情绪为力量。

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7.28

人民论坛123

人民论坛(推荐)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评

18年“人民论坛”318

人民论坛文章6

人民论坛04100423
《人民论坛0410042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人民论坛网 论坛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