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论坛.7.28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1: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永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热烈庆祝党成立92周年 13年07月01

今天是党的生日。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92载风云岁月,迎着中国梦的瑰丽前景,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人民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本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力量源泉。

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建党之初的几十个人,到今天的8500多万党员;从民主革命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到烽火岁月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到建设时期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再到改革开放亿万人民的火热实践,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就不可能在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人民五亿不团圆”到13亿人同心共筑中国梦,从神州大地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有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就不可能在世界东方巍然屹立。“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我们党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成就辉煌事业、走向兴旺发达的坚实保障。

把握了党、国家、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我们就能更深懂得,无论时代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党都永远不能改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都要始终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都要反复告诫“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面对“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群众路线依然是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依然是决定未来的强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即将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到底就在于,使全党同志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续写我们这一代人的新光荣。

与人民同呼吸,才能真正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叮嘱和躬行,深刻地向全党同志揭示,人民是我们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从而更好地造福于民,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能牢不可破。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挥霍无度的奢靡之风,只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隔开,使我们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与人民共命运,才能自觉地与人民同甘共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造福人民为目的,人民才能和党同心同德;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准则,人民才会和党共同奋斗。身处这个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我们的党员干部,迫切需要筑牢“命运共同体”意识,迫切需要弘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迫切需要以自己的实干作出表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党同志在思想和行动中贯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让亿万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充满活力。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寄望于伟大的党。赢得人民信任,我们党就能够无往不胜;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党就能永葆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假如“陀螺”没了“轴向”(人民论坛)

王朝明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2日

04 版)

两个陀螺,一个静止,一个绕轴旋转,当受到外力推动时,前者不规则地颠倒翻滚,而后者则保持着固定的轴向稳稳向前飞去。这是“神十”航天员在“天宫”授课中的一幕。在环境、外力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只是缘于“轴向”的有无,两个陀螺的表现大相径庭。这样的一幕,耐人忖思。

睹物及人,不由联想到党史中的一些事:92年前,有13位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而原本一条船上的同志,在之后的历史洪流中却异途殊归,有的为革命献出生命,有的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有的却脱党、叛变。是什么,导致他们在史册上镌刻了不尽相同的人生轨迹?原因当然很多,史家见仁见智,但少有异议的一条,应该是一些人始终不渝,而另外一些人放弃了信仰。

“轴向”维系着陀螺的稳定性,令其运动的方向、姿态、轨迹不复摇摆和杂乱。跟陀螺的“轴向”一样,信仰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然而一如陀螺没了“轴向”,丢了信仰的人生,必将成为一个盲目的“陀螺”,一个不能把握自己前途命运的“陀螺”,一个没有力量书写优美人生轨迹的“陀螺”。

信仰是人生的“北斗星”和“陀螺仪”。除了信仰,还有什么,能让柔弱的巾帼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能让一介书生直面生死,从容掷笔而去?能让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能让一个坚毅的政党带领人民从苦难与挫折走向辉煌和胜利?

一个陀螺没了轴向,必然会“翻跟头”。如果这个“失准”的“陀螺仪”恰好被安放在航天器上,势必会酿成一场灾难。作为驾驭着“中国号”航船驶向“中国梦”的执政党,每名党员特别是身负重任的领导干部,都好比这艘航船的一个“陀螺仪”,不难想象,“陀螺仪”之“轴向”的些微摇摆、倾斜和偏移,蹉跎的不惟一时的航速,影响的甚或是整个航程的方向乃至对“中国梦”的抵达。

陀螺的“轴向”不会凭空而来,也不会永不消失,要保持“轴向”,需要绕轴向心的作用力。这种力,怕的是懈怠和折腾,需要的是常检修和长鞭策。惟有去除“污垢”和“锈蚀”,时加“澡雪”和“沐浴”,信仰之“轴”才能不腐不蠹,运转顺畅,熠熠生辉。

当然,正如再渺小的陀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轴向”,人生的信仰,也并非总是与枪林弹雨、生死考验连在一起。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一些普通人给予我们的信仰的光华、温暖和力量。那些“身边的好人”,那些平凡的“最美”,那些以自己的真与善、信与爱、公与义来呵护社会良心的你、我、他,就如“神舟”、“天宫”上那一个个微小却关键的“陀螺仪”一样,以自己默默的秉持和坚守,维系着整个社会的正确“轴向”、公序良俗和光明未来。

有哲人曾言,“假若一条船不知道它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假如一个人丢了信仰,就如同一只陀螺没了“轴向”,就如同一条船迷了“码头”,他该靠什么,来穿越前进航程上的迷雾和风浪,抵达人生的光明彼岸呢?

永浴宝塔山的“圣光”(人民论坛)

完颜平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1日 04 版)

“看,那就是宝塔山!”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到心中那么熟悉,却从未见过的宝塔出现在眼前时,总有一种激情难以掩抑。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多少年过去,人们依然情牵宝塔,梦回延安。这里的风物,这里的遗存,这里的文化,这里的精神,留存在人们的心里,任岁月风雨淘漉而不洗,任世事纷繁而不忘。为什么?

因为这里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圣地。越是时代条件深刻变化,越是执政时间长久,越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人们也总是记起这个重要精神源头、不忘去沐浴宝塔山的“圣光”。

今天是党的92岁生日,党在全国执政迄已64载。64年前,我们党就已经在延安执政13年。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这13年的局部执政经验,为党的全国执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从“实事求是”到“为人民服务”,从“艰苦奋斗”到“窑洞对”,我们党丰富着精神谱系,化精神为使命为力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东渡黄河,走向全国”。

站在今天的方位,倾听延安历史深处的回响,最撼人心魄的依然是那些诉说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场景,最令人思考的依然是鱼水关系的情谊。

枣园,是当年毛泽东等的居住地。每年春节毛主席都要在这里请村里人吃饭,农民群众也会带着软油糕、油馍给主席拜年。农民群众的秧歌队、锣鼓声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水乳交融的深情见证。

凤凰山麓下,有一株小槐树,而今已参天。当年有骑马的红军干部来此,拴马于树下,马随口啃掉一片树皮。朱德见状,亲笔写下“禁止拴马”,以教导战士爱护群众的小树,从此树下再无人拴马了。

这些细节,生动而深刻地告诉人们,什么是血肉联系、鱼水关系。从根本上说,在党的苦难辉煌史上,正是这血肉联系,才筑起了党的“铜墙铁壁”、“钢铁长城”,使党取得了一往无前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

宝塔还是那座宝塔,延河还是那条延河,党执政的环境和条件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面临着不少新的情况和问题,也面对着许多新的风险和挑战。然而,人民始终是党的生命根基,有人民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党就依旧无往不胜。这就是为什么党始终告诫全党同志: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在全党展开,主要任务就是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为的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从根本上说,乃是中央对党史、国史深入思考的结果,彰显的是党更好走向未来的自我净化与自我完善能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应当时时仰望延安的宝塔,沐浴那永不消失的“圣光”。

领导干部要多“识水性” 荔 红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3日 04 版)

北平刚解放时,毛泽东同志进颐和园,园中空空不见人影。毛泽东问身边的人,人都干什么去了?有人解释道,为了安全,把人都清理出去了。毛泽东听罢很生气:你们搞什么名堂?把水排干了,鱼还讲什么安全?毛泽东同志关于党和群众鱼水关系的形象比喻,对今天的党员干部,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是只有在群众中,我们的事业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深入群众,犹如鱼儿得水任遨游。脱离群众,犹如浮萍无根随水漂。知人间冷暖,听大众疾苦,明白群众想什么、要什么,与群众打成一片、相濡以沫,领导干部才有群众工作的话语权。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散见于点滴的言语中,蕴藏在生活的细节中。虚怀若谷,平等待人,诚恳地拜群众为师,我们才能更好地找准前进的方向,不断从群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不深入基层,不到第一线,掌握不了第一手资料,制定的政策措施往往就会货不对板,上头热下头冷,领导干部满腔热情,群众冷眼观望甚至冷嘲热讽。

掌握游泳的本领,才能在海中畅游;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才能为民谋利。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群众工作经验,也有过形式主义、搞形而上学的教训,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实事求是,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广纳善言,多听多问多学多看,直接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不被假象所迷惑;牢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本质,就是拆掉与群众之间的“墙”,贴心知心共奋斗;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教育引导群众,凝心聚力,最广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所有这些,都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应掌握的本领和技巧,必须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创新和发扬光大。

做群众工作不是描红绣花,有时也会形成尖锐矛盾,需要胆识和魄力。领导干部不能只想当“太平官”,采取鸵鸟政策,对复杂矛盾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要能负责、敢担当,做挺立潮头的“弄潮儿”。面对征地拆迁、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等复杂矛盾时,敢于挺身而出,弄清缘由,找准症结,提出解决办法。要敢于拍板负责,勇于承担过失。只要是出于公心,真心为群众办事,真正推动地方发展,虽然有时受点委屈,但公道自在人心,群众最终会理解支持的。

水有至柔至静的一面,也有至刚至动的一面。在社会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领导干部尤其要修好“识水性”这门课,视群众为衣食父母,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对群众讲真话、动真情、用真心,才能坚持好群众路线,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代表党的形象,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才能保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行舟佳境。

能干 能处 能忍(人民论坛)

徐文秀07月04日 04 版)

有一类干部,工作上呱呱叫、很能干,但往往个性强、太自负,自以为是“不合群”、“难搭伙”。此谓“能干”不“能处”,结果常常闹得不可开交而干不下去。还有一类干部,很能干,也能相处,但遇到一点委屈、不公、误解,往往就受不了、熬不住,四处找人“要说法”,讨价还价“闹情绪”,生气赌气“撂担子”。不“能忍”,往往使这类干部跌倒在成功前的一米线上。

这样的事情未免令人惋惜。我们固然要有容才、容人的雅量,但对于干部来说,也有一个自身修为的问题。不能处,将来怎么能胜任领导岗位,带领他人?不能忍,将来怎么能临大事、当大任?从很多人的成长经历看,有本事很能干、善团结好相处、懂修为忍得住,乃是前行路上的三道门和三道坎,跨过去了就别有洞天,绊住了就会栽倒摔跤。

不能处,更多的原因还是出在自身。不少干部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百炼成钢,有能耐、长才干,却也容易陶醉于鲜花和掌声之中,飘飘然、陶陶然、昏昏然,在“温水煮青蛙”中被“捧杀”。尤其是有的人一干出点成绩,“我是谁”便逐渐模糊,“我能干”、“我有功”的意识逐渐凸显,或居功自傲、孤芳自赏,或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习惯了“个人说了算”、“老子天下第一”。

这说到底,还是不能正确看待功劳的问题。个人能力再强,也难一人完成所有的工作。成就一番事业,总是众人齐心协力、相互补缺的结果。如果只突显个人能耐,必然搞得乌烟瘴气、矛盾四起,从而失去干事创业的合力。相互拆台必垮台,相互补台才有戏。有“功劳不必在我”的认知,懂得宽人律己,才会和谐共事、共同前进,团结出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干又能处,才是更大的本事和能耐。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直便宜占尽、好处得尽、好事捞尽。面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时候,碰到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的种种憋屈、窝火的人与事,遇到种种难以名状的挫折、失败,怎么办?有的人拿得起、放得下、跳出来、守得住,富有定力。有的人却“看不透、想不通、放不下、忘不了”,或牢骚满腹、意志衰退,变得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或挡不住诱惑、守不住清贫,甚至触碰红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一个输不起的人,往往是一个赢不了的人;一个不能忍的人,往往是一个没有精神追求的人。试想,当年韩信如果没有“鸿鹄之志”在支撑,能强忍“胯下之辱”吗?“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得远、想得深、摆得正,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能沉得住气、吃得了亏、受得了罪。“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能忍,再沉闷的日子也有内心里的一米阳光,再艰难的岁月也只不过是一片浮云。

能干是一种素质,能处是一种境界,能忍是一种修炼。能干、能处、能忍,人生之路多坦途, 事业之帆多风顺。

真话的“敢说”与“乐听”(人民论坛)

吴良伦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5日 04 版)

据载,宋真宗有一天与大臣一起钓鱼,好长时间无鱼上钩,真宗觉得好生扫兴,这时有个叫丁谓的大臣,在一旁看得清楚明白,便上前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原来是真龙天子把鱼吓跑了。真宗听后,龙颜大悦,不快之情顿消。这个惯于说假话的丁谓后来挤掉寇准升为宰相。

现实中,真话一般不那么好听,多少带点儿刺,很容易引起领导心理上的不快,轻则脸呈不悦,拂袖而去;重则雷霆震怒,拍案而起,甚至给穿“小鞋”。如是,投机取巧者干脆改说无关痛痒的大话、套话、假话了。想说真话,首先就遭遇一个“敢不敢”的问题。

1961年,刘少奇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叮嘱调查组成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群众开始都很紧张,不敢说话,少奇同志用真诚打动了群众,群众终于说出了久藏在心底的话。

这则往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敢于说真话重要,而乐于听真话更重要,听真话乃是说真话的基础。如果说敢于说真话是一种胆量的话,那么允许别人讲真话、乐于听真话就是一种度量雅量。有什么样的耳朵,就会听到什么样的话。对于领导干部,要想群众讲真话,首先自己要能听真话。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乐于听真话,鼓励道实情,就能多一些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头脑,帮助决策者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工作、推动发展,这正是听真话的最大价值。

《吕氏春秋·壅塞》中记载:宋王得到消息,齐国要派兵进攻宋国,便立即派人去侦察齐军入侵到了什么地方。先后有三个侦察使者因说了真话而掉了脑袋,第四个使者见状就对宋王胡诌了一通,说:“连齐军的影子也看不见,百姓十分安定。”宋王听了非常高兴,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结果没有几天,齐军便攻进城来,宋王也成了丧家之犬。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对于手中握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就会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如果一味喜欢奉迎恭维的虚话、大话、假话,只会使自己变得昏庸无知,导致决策失误,事业失败。如果领导干部听见的要么是谎言,要么是鸦雀无声,无形中就把自己与民意隔绝开来,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国古代有个叫裴矩的人,他在隋朝为官时是一个以阿谀奉承著称的佞官,但归顺唐朝后,却成了一个刚正不阿的诤臣,深得李世民器重。对判若两人的裴矩,元朝名相拜住这样解释:“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这个故事值得今天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党性的光芒(人民论坛) 岳光东 07月08日 04 版)

1934年11月的湘江边,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仗,使革命火种锐减至3万多人。战至最后一刻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毅然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殉国,年仅29岁。断肠,通常用来形容极度痛苦,陈树湘却用它来注解党性的光芒。

革命战争年代,2200多万英烈慷慨赴死,而有名可查的烈士仅有370多万。在世界政党史上,这也是很少见的。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党性的光芒催生了一批批“先进精神”。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高亢呐喊,谱写了催人奋进的“大庆精神”。雷锋平凡如一颗螺丝钉,但用朴实举动培养的“雷锋精神”却影响着整个国家道德观的成长。在人生里程的“最后一米”,林俊德院士9次要求起床工作,坚持伏案长达74分钟,用执著为荒漠中的“马兰精神”作了完美演绎。

党性的光芒里,是人民这个“火芯”。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的军队走到哪里,都有老百姓真心实意地带路,国民党军队尽是被带歪路、跑冤枉路。天壤之别的背后,是党性光芒的强大能量。6年扎根小岗村,多次赢得村民沉甸甸的红手印,沈浩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小岗式”幸福。“5月16日:尧日村村支部的图书架差两枚螺丝。”菊美多吉三个厚厚的笔记本,满满地刻录着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基层干部的“最美”里,是党性释放的强劲驱动力。

然而,也不能不正视,今天的一些党员干部,体悟不到党性的崇高。更有一些党员党性不纯,掺杂了私利和欲望的杂质。有的精通于官场文化、封建迷信,却静不下心来重温区区80字的入党誓词。有的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交党费时才想起自己是党员。有的入党前把“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记得牢,一旦入了门就站在群众的对立面,甚至“为人民币服务”。

列宁说机关队伍“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意蕴深刻。苏共在20万人时建立了政权,在200万人时打赢了卫国战争,在2000万人时却失去了政权,教训如在耳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中国梦的艰巨使命,唯有锤炼坚定的党性,我们8500多万党员才能在改革发展实践中绽放党性的新时代光芒。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促使全党同志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最近,中央印发加强烈士纪念工作方面的意见时强调“大力弘扬烈士精神”。当我们站在革命先烈的墓碑前,那静静矗立的墓碑,仿佛在促使我们扪心自问:人到底追求什么,什么样的追求最崇高,我们的追求是否掺杂了不该掺杂的东西?面对先烈,我们最应当对照的是他们纯粹的党性。

多“栽树”少“插花”(人民论坛)向迎佳 07月09日

时下,有人对干部作了一个画像,说大抵分为三种类型,即栽树的、种菜的、插花的。这一比喻难免有局限性,但其中的道理却发人深思。

说到“栽树干部”,眼前就会浮现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等优秀领导干部的形象。他们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和奉献精神,树立起人民公仆的巍峨丰碑。

而“种菜干部”,也许他们干活没有偷懒,心思没有少花,但却月计有余,年计不足,缺乏长远眼光和大局意识,眼睛只盯住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立足当下收益,种一茬收一茬,满足于短期效益。

所谓“插花干部”,是说有的干部重表面文章,喜急功近利,善“花拳绣腿”,所做之事乍看光鲜亮丽,实则如瓶中插花,没有根基,难以持久,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爱默生说:“原因与结果、方法与结局、种子与果实都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原因预示了结果,方法注定了结局,种子孕育了果实。”“栽树干部”之所以选择了“栽树”,是因为他们把为民的宗旨融化在血液中,甘于“自己栽树,让后人乘凉”,而“功成不必在我”;“种菜干部”之所以选择“种菜”,其因是受到眼界和胸怀的限制,干事创业缺乏从长计议,虽然任期内发挥了效益,但终究难以为继;至于“插花干部”之所以选择“插花”,显然是私心作祟,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为官一任,首先就要有“栽树者”的胸襟和境界。它体现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追求,“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冷静沉着,“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精神气度。由此即能摆脱现实中的困顿,卸下心灵上的包袱,以更超脱的心态、更开放的眼光、更理智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及自身,不追求立竿见影,不奢望一劳永逸,以“滴水穿石”的精神积小胜为大胜,用不懈奋斗使梦想成真。

同时,我们的事业又是接力的、需要前后承继的,有一些是任期内能干成的,有些是几届班子才能完成的。只有做着现在的,想着未来的,干着此任的,想着来任的,直至想到事情的结局,那么,我们就会稳住心神,稳住阵脚,干好眼前活,尽好公仆责,不求一时之功,不念眼前之利,为构筑事业的大厦甘做一石一木、一砖一瓦。

事业千古事,仕途一时荣。能否具有“栽树”的心态和境界,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名利的态度。如果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就会心有定力,一门心思追求干大事,而不是当大官,在完成任期内的工作中品味耕耘的快乐、人生的价值。如果掺杂了私心杂念,甚至为名利所驱,为外力所挠,必然心浮气躁,到头来往往一事无成,即使偶有所得也终究难成大事。

一位哲人说过,在历史的天平上,只有两种人生:一种是充实、高尚、辉煌,另一种是空虚、卑琐、平庸。我们应当追求第一种人生,把眼光放于长远处,把精力贯注在实干中,为党和人民书写人生的华章。

多交几个基层朋友 张铁

07月10日

认识一个农民工朋友,北京城扩到五环六环,却难解他的租房之难;认识一个大学生朋友,守着京城递了“N”份简历,都没得到回应。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城市现代化中“人的难题”,能体会“最难就业季”难在哪里。

的确,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对于领导干部,更需如中央领导所要求的,“多交几个基层朋友”,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有人把朋友比作窗户,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面向田野、面向基层开的窗多了,视野也会更开阔,也才能通过最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时代洪流最深处的脉动。

正如徐特立所说:“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多交几个基层朋友,决策才有泥土的厚度、工作才有心灵的温度。和农民工一起上路,看看他们在火车上、工地里、地下室中的生活,才更能理解走进“春天里”的期盼;和白领们交个朋友,听听“房奴”、“蚁族”的心声,才更有让人安居、安稳的政策构想……复杂而庞大的中国,艰难而深刻的转型,需要执政者走进不同人群、走入不同生活,俯下身去倾听、了解与思考。

周恩来在河北邯郸调研,跟一个叫二旦的农民成为朋友,经常坐在门槛上谈心。毛泽东在延安结交普通农民杨步浩,老农用两人合影做“通行证”,进到中南海。与人民群众交朋友,是我们党群众观点的体现、群众路线的实践。保持血肉联系、密切鱼水深情,自然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受伤失明的干部、路边小摊的老板、偏远农村的孤老都说“郑培民书记是我的好朋友”时,“朋友”一词就变成了一种最高的赞誉,代表着群众心中领导干部应有的形象。

不过,现实中,也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是为“庸俗的人际学”而交朋友。或是眼睛看着上层,只跟领导“攀交情”,提拔时可以助力、有事时可以帮忙;或是一心盯着财富,以“私人交情”进行暗箱操作,用“哥们关系”套现手中权力。“谈笑有精英,往来无白丁”,更容易滋生“圈子”、产生“派系”,滑入贪腐深渊。多结交基层朋友,心底无私天地宽,能密切血肉联系,更能抵抗歪风邪气。

交朋友,贵在交心;交基层朋友,重在用心。革命先行者彭湃穿着学生装、戴着白通帽去做农村工作碰了壁,就换上粗布衣服、戴上尖顶竹笠,打着赤脚跟农民一起铲草锄地,才取得信任,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大王”。如果不能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相向、坦诚相见,不仅交不上朋友,还难免如民谚所讽刺:“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今天,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基层已经不仅是在田野、在车间、在连队了。网上“意见领袖”,可能写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深沉反思;社会组织工作者,可能成为汶川抗震救灾的“社会军团”;大学生“村官”,也可能有带领村民致富的真知灼见。多与他们碰撞思想、交换意见,既能凝聚社会共识,更可打开“基层视野”,为发展助力、蓄力。

多交几个基层朋友——查民情、听民意,谋发展、思长远,不正该如此吗?

开展批评不妨“红红脸”田之章07月11日

整顿党的作风,不能不想到延安整风;提起延安整风,不能不想起那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2年4月19日,当时的《解放日报》登载了一篇“新的„月旦‟”的文章。“月旦”就是品评人物,就是开展批评。文章中登载的批评者与被批评者虽已不知其详,但其中记载的批评的内容,今天读来仍深受教益和感染。

“人是可以,自当主任后,办事不公。办的事,没有人说好的。”这是对刘俊华的批评。对冯德英的批评只一句:“吃钱就不抓赌。”冯德英作自我批评:“说我好的人不多,„胡批乱打‟是没有的,不过吃钱不抓赌是不对的。你们以后看我的态度吧。”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两个例子,足以看出当时的风气。所有的批评都直来直去,没有拐弯抹角;一针见血,没有含糊其词。被批评的人也态度诚恳,知错即改。那种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一种温暖。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之一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重温延安整风中开展批评的做法,对于实现教育活动总要求,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纯洁党内生活的一剂良药。毛泽东同志曾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抵抗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拿起这个武器。在我党历史上,每一次整风活动的开展,都伴随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的运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好这个武器,有利于扶正祛邪,增进团结,解决问题。而“运用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使批评有一点辣味,真正“红红脸、出出汗”,使当事者受到触动和警醒。

如今,在有的党员干部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一些批评甜俗味很重,只有“麻”味(肉麻之味),没有辣味,听来不知是批评还是在表扬,有些“批评”连旁听者都感到不好意思。有的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生活的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思想斗争,缺少积极的思想互助,使不良倾向因缺乏抵制而滋长蔓延,一些同志因得不到及时挽救而蜕化变质。

批评是善意的帮助,也是负责任的警示。因此,“正宗”的批评,必然带有一点刺激性、麻辣味,必然会使人脸红心跳、额头冒汗、如坐针毡。如果批评听起来如沐春风,很舒服,过后必然如耳旁风,留不下什么印象。甜食吃多了会腻歪。和风细雨代替不了猛击一掌。此两者方法不同,各有妙用。批评带点辣味,虽然当时可能会刺激得涕泪横流,但过后开窍通络,全身畅快。

离开镜子,人很难看见自身的污垢。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需要以人为镜,认识不足,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真正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运用好了,就能达到除弊去垢、洁身保健之目的,于人于己,利莫大焉!

热衷“特供”与“特权思维”(人民论坛)

赵畅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12日 04 版)

前不久,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这表明中央治理特供现象的决心,也引起人们对特供现象的思考。

尽管“特供”作为一项制度已经废黜多年,但是特供现象却不是那么容易禁绝。总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乃至个别地方单位和部门,置相关规定于不顾,热衷于“特供”。而一些商家更是把“特供”作为营销噱头,“特供烟”,“特供酒”,“特供蔬菜”……仿佛一沾上“特供”,价格就可更高,质量就更有保障。消费者好像买得起“特供”,就比一般消费更有品位、更上档次。“特供”如此紧俏,以致假冒伪劣也打出特供品牌,浑水摸鱼。

归根到底,特供现象源于特权思维。举凡想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优质资源、特殊服务,并以此炫耀特权、显示身份、夸饰地位的,多是染上了特权思维之毒。在这种思维作用下,现实中又何止“特供”一端?有衣锦还乡警车开道的,有公款吃喝宴请比阔的,有公车私用接送子女上学的,其虽表现形式不

一、内容不尽相同,本质上却都是特权思维作用下的谋私利行为。

然而,特权思维却并非干部的专利,在很多人身上其实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人反感的不是特权所造成的不公平,而是遗憾自己不能享有这样的特权,一如当年刘邦看秦始皇巡游而发出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一些人面对他人享有的特权愤愤不平,但一旦给予他特权,往往就觉得公平到手了。一些消费者之所以对特供产品趋之若鹜,往往看重的也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对“特供”所隐喻的社会地位心向往之。

市场上“特供”泛滥,不仅会对同类商品造成不公平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而且也会影响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声誉,损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社会上特权思维流行,则会出现“大权力导致大特权,小权力滋生小特权,微权力追求微特权,没有权力要创造特权”的趋势,以至出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现象,其结果就是规则失效、社会失序。

诚然,加强市场监管,让那些打着特供旗号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商家得不偿失,让那些利用特供标签谋取不法利润的企业受到相应惩处,能够显著整治“特供”现象。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制约和监督权力,根除特权思想。唯有公权力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秉公用权上作出表率,莫敢越雷池一步,才能逐渐消除社会上的特权思维。

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是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盼。尽管取消“特供”标签易,去掉“特供”心理难,去除特权思维更难,但再深的水也要趟,开弓没有回头箭。

敬畏自然 行有所止 陈家兴07月15日

1950年代,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罪魁祸首是日本一家氮肥公司,其排放废水中所含的汞,在大海中富集,再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出现毒烟雾,原因是当时河谷上空的逆温层使诸多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大烟囱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累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则废水,一则废气,是20世纪有记载的最早工业排放致害事件,其后类似事件层出不穷。

为什么人类总是不“长记性”?具体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对自然不敬畏。不敬畏自然,便多以征服为荣,多以改造为勇,多以攫取为应当,多以破坏为必然。然而,从历史看,自然从未被征服,只是让人学会了顺从。有些时候,我们伤害过自然并未被报复,那也仅是因为自然在能够承受伤害时便宽容了我们。但不要忘了,伤害的次数和程度都将被累积,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它就将以我们不可承受的方式返还。

然而,就该不该敬畏自然的问题,每逢一些大的事件时,就会出现激烈的争论。一端认为人类对自然必须无所作为,才能免受大自然的惩罚;一端认为无需敬畏大自然,要相信科学的作用和力量。有人甚至将之上升为哲学问题,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该以人为本,还是以生态环境为本?这样的争论乃至“形而上”到哲学,实质都是走了极端。其实,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角度。

明代学者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可谓一语道破人的特性。人不知敬畏,则天不怕、地不怕,结局往往就是自作自受、自取灭亡。有敬畏心,则必守道而多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对于自然来说,人们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否则,对自然为所欲为,行无所止,不知生态环境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更不知自然将给予人类怎样的惩罚。

在相当意义上讲,大自然对人类的教训,实质都是人类对自己的惩罚,大自然只不过把它不能承受的人为破坏变相还给了人类而已。工业排污给大自然,大自然还污给生长于斯的人。对自然的馈赠无节制地攫取,大自然让生长于斯的人食无所依。对大自然进行破坏性改造,大自然让生长于斯的人不可再居。一言以蔽之,大自然是生长于斯者的家园,攫取者、破坏者可以一时逃离,但生长于斯的人无处可逃。敬畏自然,归根到底是要敬畏生命,敬畏人民。真正懂得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行为才不会肆无忌惮。

越是科技进步,越不要低估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越不要高估了自然的自净力。越是发展快速,越要懂得敬畏自然,越要自觉尊重和保护自然。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公众环境敏感增强,环境风险压力加大。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对自然心存敬畏,规约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能平安度过“环境风险陷阱”,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

常自砥砺“名利观” 姬建民07月16日

乾隆下江南,在镇江金山寺看百舸争流,便问“可知每天来往多少船只?”老和尚沉思后答“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得直白透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名利这东西,就像鸟之爱惜羽毛,人生难以漠视与回避,更难以全然超脱。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追求,对待名利又有轩轾之别。

正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白居易“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再到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名贤高士“寂寞”于名利,却怡然于散淡生活。“谷穗越肥大,就越低着头。”今天的一些大家,在名利面前的持守,同样为人敬仰。20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锺书讲学,待遇极为丰厚,却遭钱拒绝,原在他不为利去。季羡林曾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意在不为名累。

普通人之于名利,未必有名人贤士的境界,亦不必苛责求全,但至少也当知追求名利过犹不及的道理,懂得“善不由外来,名不可虚作”。设若求之过切,逐之近极,则必然陡生事端,终而愧悔无及。传说恺撒大帝临终时告诉侍者:“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恺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说白了,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乍看惊富贵,凝视即云烟”,时光流逝,惟真心真情不变,惟平淡平常为真。明了这一点,生活别具一种幸福的美感,是谓知足而常乐。

然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一旦名利观扭曲,轻则毁了自己,重则误国误民,诚非小事。不少于改革建设有功者,正是因为过不了名利这一关,而最终滑入犯罪深渊。一位落马者刑前就曾追悔说:“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以,领导干部不应以“自己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进行自我辩解,既身在其位,手掌其权,就当以正确的“名利观”为底线而自守,当见淡对名利者而思齐,当见追名逐利之辈而自省,以砥砺自己的“名利观”,使一生不毁其守、不舍其求。

事实上,有不少优秀的共产党人,视名利如粪土、若浮云,其品格志趣永为党员、干部的标杆。陈云认为任何功劳“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并写有“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条幅以自警。“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给自己定下许多“原则”:不题词,不吃请,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采访,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接受礼品,不写回忆录,不同意为他塑像和立功德碑等,世人赞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一辈子追求的“名”是“共产党员”这个光辉“名称”,追求的“利”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为“大名利观”,值得我们铭记萦怀,并为之追求不息。

练“耳功”是门必修课 马祖云 2013年07月17日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有一段经典对话。李世民问,“人主何以为而明,何以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其从善如流。他的“兼听”之能,即是今人所言“耳功”。一位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必须会用、善用耳朵,只有优化„耳功‟,才能为民建功。”自古而今,“耳功”不仅关乎人的品格与襟怀,更关乎事业之兴衰成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练“耳功”不是选修项,而是必修课。

但显然,喜听溢美之词根本不需要练,很多人无师自通。领导干部练“耳功”,为的是对多元意见有豁达气度,对不同看法持包容胸襟,对顺耳之音则始终清醒冷静,在争鸣中求取共鸣,在多元中接近真实。最终善听逆耳之言,能进不同声音,容得尖锐批评,将之转化为改革建设各项工作的智慧财富。若不善“耳功”,则往往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顺乎吾心,则喜之不尽;违背己意,则恼羞成怒,终而导致矛盾叠起,问题成堆。

党史上,“耳功”之深,应用之频,不胜枚举。延安时期实施的“精兵简政”,来自于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改革开放初期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自18位农民的大胆探索。可以说,每一个治国理政、安邦富民的大计良策,都有一个听民声、纳民言、集民智、聚民意的过程。

正如哲人所言,人性的弱点在于它的本性。喜听甘言、爱闻美语是人之共性。同时,领导干部身处“清一色”的顺耳语境中,“耳功”更容易弱化。有的耳“背”,对民声民意听而不闻;有的耳“软”,对阿谀奉承听而陶醉;有的耳“硬”,对批评意见听而暴跳。凡此功能退化的“耳疾”,容易导致唯我独尊、用权专断、决策失误、公信缺失等恶果。想造福一方,因乐听“土地财政”之策,而致资源透支、生态恶化;想美化城市,因乐听“改造翻新”之言,搞“前任建、现任拆”而劳民伤财;想人过留名,因乐听“形象工程”之谄,留下“政疾”招群众骂名。群众诉求置若罔闻,社会呼声听而不闻,如此决策行事,又怎能真正利国利民呢?

政治学中有一个说法叫“选择性相信”,说的是人有一种习惯,倾向于相信那些好消息,对于逆耳之言往往先入为主认为是假的。我们说领导干部练“耳功”,目的即是要克服人性弱点、注重内在修为。面对“拜权主义”者以敬言、颂言吹捧时,能否“清静”耳朵、保持定力?面对“冒犯威颜”者以直言、诤言批评时,能否洗耳恭听、闻过则喜?面对“草根”以怒言、骂言表达利益诉求时,能否耳闻心动、善纳民意?对于领导者而言,多一些包容的优点、少一些狭隘的弱点,就会增添从政的亮点、减少用权的黑点。

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破解各种新问题、新矛盾的一个最好办法,就是纳民智。各级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把耳朵“竖”到群众之中,把“听力空间”拓展到各个领域,耳听八方广纳群言,博采众长集中民智,我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化解不了的矛盾。“耳功”如斯,干群亦必亲密无间。

别让“低调”走了调 顾伯冲

07月18日

“低调”这个声乐用词,用在社会生活中,常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善于藏拙,不事张扬。时下,“低调”一词不仅被一些人自诩,而且在媒体、文件甚至德才鉴定中多有运用,并大多引喻为老实听话、不多言多语,让领导放心;与世无争、不摆架子,令同事认可。

人欲低调,本无可厚非,但有一种走调的“低调”值得警惕。举其大端,主要有这样三种现象:一是将低调异化成不思进取,“在其位,不谋其政”,既没思路,更无闯劲,对上级的部署要求,不是照葫芦画瓢,就是消极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将低调演变成不尽责任,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满足于当太平官,推诿拖拉、敷衍塞责,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做事做人比泥鳅还滑。三是将低调变异为不得罪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遇到矛盾当“和事佬”,对一些不良现象不敢抓、不敢管,对违法违纪问题不斗争、不批评、不制止。凡此种种,都美其名曰低调。

这些将“低调”走了调的人,其行为的最大特点就是“懒”与“庸”。他们处事的原则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栽花,少栽刺”,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谋求不断晋升官职。其实,这种低调并不是真正的谦虚谨慎、善于藏拙,而是一种伪装和狡猾。有些人为官几十年,从来不显山露水,逢人不是点头就是敬礼,在群众眼里是地道的老实人,是出了名的低调人物,可暗地里拉帮结派、贪污受贿的坏事一样也没少干。这种“伪低调”,最终只会导致其所在单位软弱涣散,纪律松弛,乌烟瘴气。

“低调”走调,主要有两个原因。就个人的因素来说,一些人片面地认为“高调”是张扬的代名词,而“低调”却很容易被大家所认同,于是将“低调”作为一种托词,把那些思想上萎靡不振、工作上不思进取、能力上尚欠功底的难言之隐,统统美名为“低调”,以掩瑕扬瑜。就环境的因素而言,有些地方和部门正气不足,当“想干事”、“能干事”被视为是一种“显摆”、一种“高调”时,低调就成了一些人头上的金字招牌,谁要是被称作低调,那随之而来的是好评如潮,一路绿灯,“桂冠”接踵而至。两种原因,尽管情况各异,但其恶果是等量齐观、同日而语的。

真正的低调,乃是谦虚谨慎,善良友好;多干少说,埋头奉献;勇于负责,不事推诿;胸怀坦荡,表里如一。反对变了调的“低调”,与真正的低调并不相悖,更不是鼓励大家赶时髦、争彩头、图虚荣、搞虚浮式的高调。这里的关键是处理好做人低调与做事高调的关系。高调做事,使人摆脱平庸,成就卓越。低调做人,使人从容淡定,寓平凡于伟大。这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赢得一个意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多一些坦坦荡荡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志气”;坚持原则、不怕碰硬的“勇气”;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锐气”;严于律己、品端行正的“净气”。这种本色低调,善莫大焉。

“一顿饭”的分量有多重 詹 勇07月19日

“饭局少多了,饭菜清淡了,但脑子里的吃喝观念还得大扫除。”日前,一些基层干部谈起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的现状,有此说法。从中,能感受到大吃大喝风气得到有力遏制,也提醒党员干部反思奢靡背后的思想根源。

有一个顺口溜流传已久:两菜一汤,生意跑光;四菜一汤,生意平常;六菜一汤,生意兴旺;八菜一汤,独霸一方。一顿饭的分量有多重?有人认为,吃好喝好招待好,才能体现合作诚意、争取资金项目,为地方赢得发展机会,甚至喊出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口号。

类似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实则大谬。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企业家去某地洽谈投资项目,达成了初步意向。然而,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当地一些干部跑来“蹭饭”,一开席,多出几桌人。见此情景,他决定放弃投资。“项目还没做,就有人围过来吃上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一顿饭为何吃黄了一个项目?企业家透过宴席上油光满面的不速之客,“照见”一些干部的吃喝习气,进而担心经营环境不善,发展前景不好。“一饭之忧”中,隐含着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蝴蝶效应,令人想起《韩非子》里的“一箸之怖”。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大臣箕子当即就恐惧了。为什么?在箕子看来,使用象牙筷子必定要使用犀玉之杯;有了象筷玉杯,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吃着山珍海味,必然要穿锦衣华服、住高楼大厦。如此“消费升级”,实质上是一条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不归路。

古人云“侈则肄,肄则百恶俱纵”,“一顿饭”往往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冰山一角。一些干部沉迷于觥筹交错,纵情于声色犬马,整天琢磨喝多贵的酒、盖多高的办公楼、住多大的房子、坐多好的车子,私欲不断膨胀,哪里还会心疼宝贵的财政资金?哪里还有心思去为老百姓做实事?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胡吃海喝、奢靡享乐,不仅成不了改革发展的大业,更会败坏风气、贻误大事、离散人心。因为发展的机遇,从来都不存在于高台上的华堂、舌尖上的盛宴、车轮上的铺张,而蕴含于勤俭者的积累、实干者的汗水、改革者的开拓之中。“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只有摈弃过时的“吃喝经”、清除思想上的“馋虫”,才能惯于朴素、甘于清廉,让奢靡之风难以回潮。 “一顿饭”的分量有多重?有时,它重于整个世界。抗战期间,陈嘉庚在延安和重庆各吃了一顿饭,一顿只有蔬菜和群众送来的一只母鸡,一顿则是八百大洋的豪宴。一俭一奢,高下立判,陈嘉庚由此断定“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品味这“一饭之悟”,让人备感发扬艰苦奋斗等作风之重要,疾感破除“四风”等积弊之迫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西柏坡立下的“六条规矩”,依然考验着每一个共产党人。

“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人民论坛)

李 拯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2日 04 版)

新东方以英语教学立校,但创始人俞敏洪曾经两度高考落榜,第一次高考英语成绩只有33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同样两度名落孙山,第一次高考数学仅得1分。从高考的落榜生,到企业的创始人,他们的故事让人感慨: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最佳法宝,就是奋斗。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在赓续千年的文化瑰宝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价值追求,鼓舞着仁人志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让无数人从识文断字那一天起,就懂得了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宏大建构如国家的复兴之梦,具体而微如百姓的幸福之梦,奋斗都应该是筑梦圆梦的底色。然而现在,“不相信奋斗了”却也让一些人奉为信条,“靠奋斗不如靠政府”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有的秉持着“奋斗无用论”,认为向上流动渠道不畅,阶层固化、社会板结,奋斗的结果还是铩羽而归;有的认为靠个人奋斗不如靠经营关系,有关系、有门道、关键位子上有自己的人,是获得成功的终南捷径;有的抱着“等靠要”的思想,总想着免费午餐,总盼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总惦记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凡此种种,莫不让人唏嘘,假如人生没有奋斗,生活还有什么趣味?

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否定奋斗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是在为放弃努力找借口,为得过且过寻安慰。如果投机取巧的心态占据内心深处,一夜成功的欲望充斥想象空间,不仅个人会失去前行动力,社会也会因此丢掉生机活力。无论是行业发展、企业崛起,还是家庭和睦、个人前途,都需要投入聪明才智,都需要付出真诚劳动,个人奋斗才是最终决定力量。个人若不努力,即便机会再多、所供者足,也只会白白浪费;即便平台再好、所靠者多,也不会终有所成。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这句台词让不少人感叹不已,正因它巧妙地诉说着,奋斗的人生不会老。有人感叹爱迪生发明蓄电池失败了25000次,爱迪生却回答说,我发现了24999种蓄电池不管用的原因。个人奋斗很难一帆风顺,不会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梦想一夜成真,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一遇到挫折就戛然而止、怀疑奋斗,甚至抱怨社会。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梦想,越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因为,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奋斗,说明我们没有止步不前,还有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没有随波逐流,还有实现梦想的豪情万丈;没有自暴自弃,还有追求幸福的星语心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经过一番拼搏奋斗,在两鬓如霜、回首往事时,我们起码还能笑慰平生:这辈子,至少我奋斗过!

“忙”与“盲”(人民论坛)

蔡朝阳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3日 04 版)

现在,一些干部的确很忙,忙得“五加二”、“白加黑”,但依然是发展没起色,局面没打开,矛盾没解决,群众并不满意。有的群众甚至说,你那个“忙”,并不是为百姓忙,也不是群众需要的“忙”。究其因,乃是忙中有“盲”。

细思起来,一些干部的“盲”不少。有的人眼中多“盲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视而不见,问题沉淀多年“涛声依旧”。有的思想多“盲从”,左顾右盼,咋咋呼呼,东一鳞西一爪,没个“定准”。有的行动多“盲干”,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盲人骑瞎马”。患上这些“盲症”,当然忙而无效更无功,甚至还增添危险。

有语云“不是树动,也非风动,而是心动”,这“盲”那“盲”根在“心盲”。无“定盘心”,则心无“定力”,乱了方寸。有的认为,与其“眼睛向下”跑基层,不如“眼睛向上”贴领导,不能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统一。有的认为,基层太苦、群众事多、矛盾不少,认真做起来付出太多,甚至容易惹事、得罪人,不如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投机取巧上。如此“心盲”,焉能眼里有活?

世象纷繁,诱惑多,事务多,这是现实。但什么才是纷繁之中的根本、浮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是群众。只有群众才是干部的“定盘星”,只有为民才是干部的“路标”。不为各种诱惑所动,扎下根去了解民苦民需,为百姓办了实事,解决了群众的难题,也许一时不为上级所知,不为社会所晓,但群众会把你放在心上,上级会把这看在眼里,终究是为民踏实干事不吃亏,为百姓埋头苦干最值得。反之,心思不用在百姓身上,精力不用在真抓实干上,不能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而沉于跑送逢迎、声色犬马,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这理那理,认准了群众这个理就是正理。这“盲”那“盲”,为民造福就不盲。心中有民,就会眼里有活儿、手中有正事。群众的向往,就是工作的目标。群众的呼声,就是决策的取向。群众的要求,就是干事的标准。群众的难题,就是解决的主题。把群众的心思摸透了,就有得是事情做。把群众的智慧汲取充分了,就有得是好办法。如此眼明心亮,何来“盲”?何愁忙而无功?

有一位镇长,说起自己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深有感慨。他上任伊始,群众没给他好脸色,甚至没来由地骂他“贪官”,他也曾一度感到委屈,感到工作没法做。但他迎着冷眼冷语,真心实意地问群众、听心声。村子原来有一条泥路出行不便,反映了很久也没解决。他为此跑前跑后,不解决不罢休。群众看他真为百姓忙,上树为他摘果吃。路修好后,群众三番五次给他送鸡,非得他吃下方心安。

多些这样为百姓忙的干部,群众才高兴。多任用这样的干部,党才会放心。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辛士红24日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这是焦裕禄的一句名言,颇耐回味。

虽然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但如果没有领导,这力量有时就发挥不出来,如同一头水牛掉进了井里,有劲无处使。群众盼望好干部、好班子,“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选对一个人,富了一个村”,就反映了这种心声。同时,群众又打心眼里反感那些昏庸之辈,“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兵

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便是生动例证。

从一些发达村镇的发展历程看,虽然条件禀赋千差万别,有的拥有资源,有的拥有技术,致富门路也各不相同,却都有一个好“带头人”。百姓所以能走出贫困、走向富裕,有一个好带头人是决定因素。他们是百姓眼里的“小能人”,懂得利用各种条件和优势,没有条件也善于创造条件,能够在贫困中找到致富门路,在困境中开辟新路。

一个单位人浮于事、人心涣散,一项工作久推不转、久攻不克,都可以从领导班子或“一把手”身上找到原因。领导带头,万事不愁。不领就是缺位,不导就是失职。但是“领”就要敢为人先,注定有风险;“领”就要率之以行,肯定多流汗;“领”就要较真碰硬,难免唱“黑脸”。所以,怕担当、怕吃苦、怕得罪人的干部,就不愿“领”、不敢“领”,也不会“领”。

党员干部在“如何领”上,也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强迫群众干这干那,“好心办坏事”的失误、“逼你致富”的霸道、以“刁民”相污的戾气,大多在于患上了“急性病”;二是放弃领导责任,那些“差不多就行”的积习、“等靠要”的心理、“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思维,就在于患上了“慢性病”。

在带领群众的过程中,干部只能是群众的引导者和向导,而不应该是代替群众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汉”。刘少奇说:“如果有人企图在这里再多起一点作用,一切错误都可能由此产生。英雄主义、命令主义、包办代替、恩赐观点等,都可能产生。”在现时代,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干部的角色定位更是如同准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但不能化解矛盾,反而容易激化矛盾;不但不能赢得民心,反而失信于民。

没有本领难领路,不讲方法领错路。同是“领”,有的领上了快车道,“激浪轻舟疾若风”;有的领上了慢车道,“雪拥蓝关马不前”;还有的领到了歪路、邪路,“径回路绝飞鸟还”。正确的方法,从根本上说乃是“依靠群众”。焦裕禄仅在兰考工作470多天,但他使兰考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焦桐仍在,仿佛无声诉说当年故事。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在于他懂得如何依靠群众。在当年的起重机厂工作时,焦裕禄为车间基层干部总结了“十条工作经验”,“要依靠群众”就位列第一条。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推进,如何把群众路线这个法宝活用于今天的火热实践,如何更好地“带头”“带领”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值得各级干部思之行之。

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把握教育实践活动三大关系之一07月22日

“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时,突出强调了必须把握的三大关系,为全党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信于民提供了遵循。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是什么?从大处来说,就是让全党同志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之中,为实现人民福祉而凝聚力量努力奋斗;就具体而言,就是让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走到百姓中去,下气力解决群众的难题、办好群众的实事。这是全党同志的宗旨信念和责任使命之所在,也是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切身利益之所系。二者是为着同一个目的来,奔着同一个方向去,缺了任何一方都难以完成的。只有发挥两个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合力,产生效力,密切血肉联系的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才能达到。

领导干部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领导干部有自觉性和坚定性,群众也才有参与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深刻认识到,不下决心解决“四风”问题,群众就会同我们保持距离,我们就失去依靠;不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群众就会认为我们光说不练,我们就会失信于民;不在思想和作风上来一次清理,干部也不会成长提高。认识上深一层,还要行动上先一步。先学真查实改,群众才会相信你有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才会帮你提意见、找问题。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民意,群众才会相信你是真心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才会对你讲真话、讲心里话。带头勤俭节约、为民办事,群众才会相信你是以身作则、率先示范,才会对你放心、信赖。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容易变成“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达不到群众满意的效果。如果搞闭门修炼、体内循环,摆问题与现实不对接,作批评与群众不见面,怎么可能有的放矢、求得实效?把群众这个积极性发挥好,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开始就扎下去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每个环节都组织群众有序参与,让群众监督和评议,才能用好人民群众这个原动力,积聚起转变作风的正能量。

教育实践活动是要解决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但桩桩件件都关系群众自身的利益。指出了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问题,就会促使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实干上。反映了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现象,就会推动领导干部眼睛向下、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现实利益问题。领导干部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看不足,广大群众多给党员干部找差距、提意见,教育实践活动的两大要素同心协力、积极互动,才能真正做到清除作风之弊,荡涤行为之垢。

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这两个积极性,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形成良性循环,教育实践活动就会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确保实效、确保长效。

切实打牢两个基础

——把握教育实践活动三大关系之二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4日 01 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获得长效,打牢基础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时强调,要“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这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遵循。按照中央部署,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展开,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这两个环节,做好打基础的工作。

十成稻子九成秧,栽秧要栽扁蒲秧。基础打得牢靠,收获才有保障。教育实践活动要保证“不虚”、“不空”、“不偏”,就必须在活动之初打好根基。能不能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根本在于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只有搞好学习教育,掌握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思想武器,为民务实清廉才能成为自觉选择,改进提高才有参照坐标;只有注重查摆问题,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党性党风才能得到锤炼,整治“四风”才有现实针对。

学习教育能不能触及灵魂,查摆问题是不是深刻全面,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如果“开会念学习材料、散会攒学习心得”,敷衍了事、应付交差,观点摆不正、理论吃不透,既难以提高思想认识,更会把学习教育本身变成形式主义。如果查摆问题只是“鸡毛掸子打屁股”,甚至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不仅会使党内作风庸俗化,更会令活动失效、群众失望。

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关键在“严”和“实”两个字。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活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个“严”字,能让人“照好镜子、正好衣冠”;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抓好学习教育、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查摆问题,一个“实”字,能让人“洗好澡、治好病”。

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是“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掌握的辩证法。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只有这样,牢固的基础才能化为切实的成效,既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又革除作风上的顽疾。

学习教育深刻了、查摆问题深入了,整改落实才有靶子、建章立制才有准心。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切实打牢这两个基础,让活动有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好中央的高要求,回应好群众的高期待。

21

紧紧抓住两个关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三大关系之三 07月26日

01 版)

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决“四风”问题同样如此,听取意见、认识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关键还是要解决问题。“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的重要讲话,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着力点、找到了突破口。

听取意见是基础,查摆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对听取到的意见、查摆出的问题,只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并且一丝不苟地落实到实践中,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才能把意见变成行动,将问题化为动力,真正解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之,如果听到了群众意见、发现了作风问题,却不把意见贯彻到整改措施中,不对问题有的放矢、对准焦距,如何解决问题、转变作风?如果整改措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讲了、文件上写了,或者执行时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谈何真抓实干、取得实效?就此而言,要打消等待观望,要克服形式主义,就要紧紧抓住“整改落实”这一关键,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要把整改落实的成效巩固下去、坚持下去,要实现对“四风”问题的经常抓、长期抓,关键是建章立制。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四风”问题反复出现、屡禁难绝,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要从体制机制中找原因,要从建章立制上想办法。“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试想,如果忽视了建章立制,热衷一时效果、追求短期改善、沉迷表面功夫,因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不良作风难免在活动之后卷土重来,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很难巩固。在这个意义上,制度建设既是活动的目标,也是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只有把整改措施用规章明确下来,把落实意见用制度固定下来,才有望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

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的,敢不敢于、善不善于解决问题,是对党性和能力的考验。紧紧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实现从认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飞跃,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我们就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作风改进、群众满意的实效,真正做到善做善成、善始善终。

22

“N次方文件”是块警示牌(人民论坛)

吴良伦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6日 04 版)

某地一个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文件,到了乡镇竟被转发了三次,变成了《关于转发某某县关于转发某某市关于转发某某省关于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转发的转发的转发,转发的三次方,十足的绕口令。对这种了无新意、照搬转发的文件,群众戏称为“N次方文件”。

由“N次方文件”,想起一则往事。1962年,漫画大师华君武画了一幅名叫《永不走路,永不犯错》的漫画,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眼神畏缩,躲在婴儿襁褓里不敢动弹,漫画讽刺那些为了个人得失,宁愿不工作也决不冒犯错危险的官员。毛泽东看到这张漫画后,立刻作出批示将其作为文件下发。

不是说文件都不能转发,但显然,文件每机械地转发一次,文件得到落实的“边际效应”就会递减一回。也不是说,落实政策都必须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但毫无疑问,漫画作为文件下发的效果,要远胜于简单地将文件层层转发。贯彻执行政策,最要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落实,什么管用用什么,怎么有效怎么来;最要防范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照搬照抄,做无用功。

曾经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N次方文件”转发次数再多,也只是在完成漫长的公文旅行,有厚度无深度,有数量无质量。看似“不折不扣”“原汁原味”,实质则是不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不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仅仅是在形式上与上级“保持一致”,显得“政治正确”,做足热热闹闹、花团锦簇的表面文章。

几年前,某市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后,有关部门多次汇报都说项目进展顺利,还专门拿来工程效果图给当时的市委书记看,讲得头头是道,一时间书记也信以为真。后来,他到实地去暗访,发现几个月过去了,根本就没有动工,连个坑都没挖,假把戏一下子就被戳穿。事后,这位市委书记感慨地说,形式主义最能应付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最容易被形式主义所蒙蔽。这件事情表明,抓落实只要一抓到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就立马现形。

在某地广场上,有一个雕塑群,主雕塑是“落实”。其创意是用三根粗钢管斜向交叉,架着一块由天而降的大石头,以“落石”寓意落实。不少人看后赞誉有加,但也有细心人不以为然,认为下落巨石被三根钢管架着,没有落地,因而不是落实,是落不实。这也启示我们,落空容易,落实为难。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尤其要防止主观上想落实、客观上未必落实的怪现象。

有话说得好:千忙万忙,不抓落实都是瞎忙;千条万条,不去落实都是“白条”。真抓实干乃是惟一能够通向梦想的真实路径,因而,抓落实的能力也应当成为评价干部的关键因子。

23

“三烦”“三反”的警示 陈建荣 07月29日

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履新不久的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开诚布公地讲出了自己的“三烦”、“三反”:

一、烦恼和反感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要求提拔;

二、烦恼和反感给他送东西;

三、烦恼和反感打着他的旗号谋取利益。他向全省人民承诺他的“三反”:“打招呼没有正能量、送东西没有好印象、帮那些打着我旗号的人办事没有好回报,大家与我一起来反对。”一席话点出了不正之风的要害,十分给力。

因为是领导干部,因为手握一定权力,围着转的人必然很多。有人打招呼,有人送东西,有人打着你的旗号谋利益,这样的烦恼和考验可能每天都会碰到。这既是领导干部的烦心事,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大问题。面对这些考验,是乐于接受、疲于应付,还是坚决反对、守住底线,往往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态度和决心。

打招呼的目的是求关照。现在,有的干部不是靠干实事求进步,而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要求提拔。而打招呼之人往往非同一般,所“招呼”之事往往不那么合规合理,或以权压人,或以情扰人,或以利诱人。总之,软硬兼施,让你左右为难。这样的“招呼”显然违背公平公正原则,违反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如果“上边一声招呼,胜过十年苦干”,那么,这个地方、这个单位就不可能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只有让干实事的人不吃亏,让“打招呼”的人没市场,才能在用人导向上形成正能量。因此,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嘴”和“耳”:对下,不能违规违纪“打招呼”;对上,不能唯唯诺诺“听招呼”。

送东西的目的是套近乎。现在,有的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是密切联系领导;不是一心琢磨工作,而是专门琢磨领导。领导喜欢钱,他就送钞票;领导喜欢色,他就送女人;领导喜欢艺术,他就送“雅贿”。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如果领导干部对所送的东西来者不拒、统统笑纳,那么送礼之人就会排成长队,送礼之风就会泛滥。俗话说,当官不打送礼人。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反其意而用之:当官要“打”送礼人。怎么打?对于一时糊涂的送礼之人,要多加解释,耐心开导,动之以情,“拒”之以理;而对动机不纯的送礼之人,则要毫不客气地“痛打”,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分的处分。

打领导旗号的目的是谋私利。现在,常有一些人打着领导的旗号四处伸手,小至索要财物、推销产品,大至跑官要官、承包工程。其中,有的可能是招摇撞骗的“大忽悠”,有的可能真是贴近领导的身边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严防“打着领导旗号办事”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如果领导干部严于律己,管好身边人,敢于公开宣布“帮那些打着我旗号的人办事没有好回报”,把“打着领导旗号办事”的路封死,那么,拉大旗作虎皮的人就会四处碰壁,没有市场。

常言道,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须自身硬。如果自身不正、不硬,就可能给人以机会,授人以把柄。只有从自己做起,坚持自省、自警、自律,养浩然之气,练过硬素养,才能以自己的一身正气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4

干事当坦对“闲言碎语”闻 君 07月30日

一些干部谈起烦心事,直言基层工作不好做,时常需要面对冷言冷语、闲言碎语。的确,有的干部很想干事、真心干事,可是忙忙碌碌,却一时落个群众埋怨。有的敢于创新、大胆改革,可是百计千方,却一时被指为标新立异、好大喜功。相反,有些不想干事、安于现状的人却能指手画脚,说风凉话,优哉游哉,很是快活。

社会转型期,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各种矛盾的难度很大。同时,也存在“干的不如站的,站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捣蛋的”等现象。工作的确不好做,但是,干事业又什么时候容易过呢?不同时期,总是有不同的难处。尤其是今天的基层干部,想有那种无噪声、无压力的工作环境,只怕并不容易。没有一种百折不回的定力、一种心平气和的沉着,反而会迷失自己,虚掷光阴。

当年沈浩刚到小岗村的时候,就有人议论:“城里人受不了乡下的苦,呆不了几天就得跑。”“他是借着小岗村的名气来镀金的,镀完金就走。”但是沈浩留了下来,以真诚态度面对质疑,以执着干事坦对指责,一干就是两届,使小岗村面貌大变,他也成了“群众离不开的干部”,最初的闲言碎语杳无影踪,代之以群众的真心真情。他长眠于小岗,万人来送他一程,人们至今念着他的好。

真心为地方发展、为群众谋利,纵有一时误解,终必得到认同。真心干事可能一开始会被怀疑、被质疑,被误解、被曲解,甚至被诋毁、被谩骂,但是“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群众终究会懂你,把你放在他们的心里。倘若一听群众议论就厌烦,一听百姓嘲讽就觉得委屈,一听人们挑剔就撂挑子,岂非什么事也干不成?这样的干部,很难开展工作,群众当然信不过。

“谤来不戚,誉至不喜”,一心想干事的人,应当涵养这样的心境。心无杂念,即无忧谤誉。问心无愧,则坦对人言。我们说干部要有担当,也包括担得起闲言碎语,经得住谤誉之扰,唯在埋头干事、责尽心安而已。小平同志曾经讲:“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清醒于自己的责任,一心干好自己的事情,就不会为闲言碎语所乱。

真心想干事的人,往往长于雷厉风行,而短于虚应故事,巧于真干实干,而拙于人情应酬。如果真心干事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不想干事的人却得不到必要的批评、教育和惩戒,那么长此下去必然勇于任事者少,墨守成规者多。诚然,闲言碎语不能靠强制力来禁止,但却可以通过用人导向来春风化雨。让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不想干事惯会指手画脚者靠边站,而对真心干事者坚定支持,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闲言碎语自然就会遁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对于干部来说,抱定这样的态度坦对闲言碎语,坚定执着干事,则“回首向来萧瑟处”,必定“也无风雨也无晴”。

25

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04100423

人民论坛123

人民论坛(推荐)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评

18年“人民论坛”318

人民论坛文章6

人民论坛.7.28
《人民论坛.7.2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人民论坛网 论坛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