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国学教案(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4: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年级国学教案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2、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3、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4、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5、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三字经——自羲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交流《三字经——自羲农》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介绍《三字经——自羲农》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自羲农》(教师读,学生听):

2、课件范读《三字经——自羲农》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看课件《三字经——自羲农》动画故事

7、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三字经——自羲农》的一些知识。

8、熟读成诵。

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幼学琼林——师生(节选)》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点击数: 996 次 字体:小 大

《幼学琼林——师生(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交流《幼学琼林——师生(节选)》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介绍《幼学琼林——师生(节选)》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幼学琼林——师生(节选)》(教师读,学生听):

2、课件范读《幼学琼林——师生(节选)》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看课件《幼学琼林——师生(节选)》动画故事

7、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幼学琼林——师生(节选)》的一些知识。

8、熟读成诵。

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三年级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三年级5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教案

三年级国学总结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三年级国学教案(定稿)
《三年级国学教案(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国学教案免费 定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