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2: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课 圣人之智

教学目标

1.熟读〈论语.泰伯〉,背诵其中重点句。 2.通过反复阅读,读熟。 3.让学生从朗读中受到节俭教育。 教学重点:熟读〈论语.泰伯〉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在老师停顿的句子中用单竖线画上.2.自由练读。

3.跟着录音读,纠正自己的读音、节奏。 5.抽生读,师正音,指导读好停顿。 6.学生根据停顿符号,认真练习读。 7.师讲解大意。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孔子说:就是办理政治的人,或是一个机关首长要推行政策,比喻地球的北极相对的那一块,没有星的这一处天空,那个天空在那里不动,其它的天空里面那么多无数的星球,围绕在你这个天空的四周,都来拥护你。比喻一个国家的君主,以『道德』来治国。就可以安居在朝廷里面,而你的周围里面那些臣子,以及全国的老百姓,都来围绕你、拥护你。)

子曰:无为而智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A)课件出示: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B)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庄的思想,字面上的理解就是通过不妄为来治理国家,通俗讲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多人为干涉的治理国家,概括起来四个字——顺其自然。 8.学生自读,带着对句子的理解读熟.9.请学生讲讲对句子的理解。 10.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试着背一背。

第三单元为学

第七课 论《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论语》之《阳货篇》,理解精选句子的含义。 2.通过品读,知道环境影响人的重要性,

懂得“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

3.继续感受孔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从小养成良好的秉性,培养美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诵读《论语》之《阳货篇》,理解精选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继续感受孔子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从小养成良好的秉性,培养美好的品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论语》,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

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

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教学难点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

一、导入新课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以陶醉之情和虔敬之意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旁若无人,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教师了解具体学情。

5.师生齐读。让教室在孔子的注视下,传出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

三、默读理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书下注释默读课文。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四、讲解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并带领全体同学背诵这一则。 2.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解答。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清除词句理解障碍。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 出示课件: 说到修养,下面孔子又提到诗了: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在这个地方,讲学问修养必须要读诗,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中国上古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把宗教放在那么重要的地位,中国上古文化注重于诗的文学境界,它有宗教的情感,也具有哲学的情操,上古的诗,就包括了现在所讲的整个文艺在内,所以孔子告诉学生们,修养方面,多注重一下文学的修养,我们翻开历史,中国古代的文臣武将,每人文学境界都有基本修养,从正史上看,关羽就是研究《春秋》学的专家;岳飞等人,学问都是非常好的,都有他们文学的境界。退休的朋友们走这个路线是不错的,不然就去研究宗教,最怕是退休闲居的人,自己内心没有一点中心修养,除了工作以外就没有人生,很可怜,所以学一种艺术也可以,自己要有自己精神方面的天地,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孔子说,你们年轻人,何不学诗? 5.出示课件:

诗“可以兴”,兴就是排遣情感,人的情感有时候很痛苦,人生有许多烦恼,对父母、妻、儿、朋友都无法说的,如果自己有文学或艺术境界,再不然就写写毛笔字,乱画一阵,也把怨气画去了,绘画也好,诗词更好,所以诗可以兴。这个兴是兴致,就是一切感情的发挥。 “可以观”,在诗的当中可以得到很多道理,得到很多启发。对自己的诗,也可以看出自己思想的路线与情绪。看一个人的作品,大致上就可以断定作者的个性。说写字吧,过去就名为“心画”,同样的毛笔,一万人写同样的字帖,可是一万人写出来的都不同。所以中国人看毛笔字,可以知道写字者的个性,寿命的长短,前途的祸福,现在发现钢笔字、铅笔字一样可以看出人的个性。“观”就是这个道理,从作品中可以了解人。

“可以群”,也可以合群,自己调整心境,朋友之间、社会之间,可以敬业乐群而不孤立,所谓以文会友。

“可以怨”,这很明显的,有了文学的修养,可以发牢骚了,有时心里的苦闷没有办法发出来,压制在里面,慢慢变成病。脾气大的人、情绪不好的人,心里很多痛苦压制下去,往往得肝病、精神病,所以须要修养,可是修养并不是压制,是自己疏导,不能疏导也不行,人的牢骚往哪里发?会作诗就可以发牢骚了。有文学艺术修养,在文学艺术境界上可以把牢骚发泄掉。

“迩之事父”,近一点可以孝顺父母。怎样孝顺?有艺术修养,侍奉父母,则有乐观态度。

“远之事君”,远大一点可以对国家社会有贡献。 6.学生汇报自己理解的句子 7.小结:

最后一句话,因为喜欢在文学方面多研究,喜欢诗词,就“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知识渊博了,等于学了现在的“博物”这一科,什么都知道了。我们要知道,孔子的时代,工具书是绝对没有的,就靠一些诗才知道。工具书从唐宋以后才有编辑;《辞源》、《辞海》是民国时代,根据《渊鉴类涵》、《佩文韵府》这些类书编的,而这类书都是后世才有。例如汉代左思作《三都赋》,花了十年的时间,并非是文章难作,而是当时没有类书。所谓虫鱼鸟兽、人物等等,资料难以收集,何况远在春秋时代。孔子当时所以特别提倡学诗,也是为了获得各种各样知识。这是孔子教学生们一定要学诗的道理。

五、朗读、诵读

1.朗读,指名朗读等。

2.联系背诵:自由背,小组交流背等。 3.指名背诵。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国学教案免费 国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