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及编写目的: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成长不烦恼》的第三课。第三课共安排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该怎么做”、“诚信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应该怎么做”,其内容包括“凡卡的故事”、“小辩论”、“小故事:一诺千金”、“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想象出他们的心情吗?”四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诚信的格言和故事,明白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认识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别人带来的不同影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诚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强诚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可以说,《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说学情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生活范围狭窄和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对诚信的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感受不诚信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增强道德荣辱观,树立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对诚信的需求和愿望。为此,我为本课确立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行为习惯方面:从小树立起做人要讲诚信的观念。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文明人。

(3)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感受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处处需要诚信。

(4)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回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调查周围的人等方式,体会和深悟到:在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别人造成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教学准备: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课前做了如下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凡卡》的故事并为辩论会准备辩词。 (2)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等资料。 (3)搜集身边守信和失信的事例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无定法,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何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我觉得必须突破传统的品德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去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每个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播放录像、课文录音、观察美丽的插图,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两方面同时感知。这是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认知特点的。

2、讨论交流法:采用辩论会的形式,把学生分成正反两个方面讨论凡卡该不该回家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诚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临时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故事启迪法:通过“一诺千金”“诚实的林肯”“守信的魏文侯”等故事,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五、说教学过程

遵循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知、情、意、行”这一学习规律,我把教学程序安排成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导入新课时,我以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狼来了》、《凡卡的故事》导入,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强烈欲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从这个故事,学生不难明白,很多时候,背弃诚信很可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使你处处碰壁!从而更深刻地懂得:一个人不能失去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了诚信,将失去人们对他的信赖。

2、组织辩论会,加深感悟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

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

我让学生读课文中凡卡的故事,然后把同意凡卡回家和不同意凡卡回家的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组织辩论会是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体现,在辩论会上,我将相机引导,可能的话还要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距离感,还可以激发了学生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主题,鼓励学生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最后,我对本次辩论进行小结:是啊,不回家,爸爸妈妈会担心,回家又背弃了诚信,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从凡卡的故事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他拥有诚信的高贵品质,我们做人就应该像凡卡一样,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3、讲小故事,增强诚信观念

喜欢听故事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而且故事中的人物榜样对他们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课文中“一诺千金”的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述,能使学生从故事中体会黄金有价,诚信无价的道理,激发学生诚实守信的强烈愿望。除此我还向学生讲述课前搜集的《诚实的林肯》、《守信的魏文侯》这两个故事。小故事蕴含大道理,通过听故事悟理,比老师单纯的讲解更能直接抵达学生的心灵。

附:《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是得不偿失的。

4、讲述身边守信用的人与事,体会诚信就在我们身边。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利用课文中的问题“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想象出他们的心情吗?”入手,先让学生阐述他们的独特看法,然后再分组讨论。讨论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的身边守信和失信的事例,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这样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学生自己在参与过程中,丰富了思想,在讨论中澄清是非、明白事

理。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立业之本,立国之本,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开阔思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诚信教育。

5、诚信大行动

这是本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并告诉学生: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大家分别是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有了诚信的浇灌,叶子才会更绿,大树才会更茂。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我为他们准备的绿叶,让他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诚信名言或是自己对诚信的感悟写在绿叶上再贴到大树上。孩子是感性的动物,他们常常会用眼睛来进行思维。看着挺拔高大的树上一片片绿绿的叶子在闪耀,想想自己就是那一片片可爱的叶子,孩子的心中是自豪的,是愉快的,此时那一句句鞭策人的名言自然而然也在他们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诚信已深有所悟,我也希望同学们心中诚信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7、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教学内容: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收集自己身边或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使学生明白现代人要做到诚实守信,现在社会更需要诚信。

2、教育学生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育学生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1、《曾子杀猪》和《诚实节是怎么来的》的录音故事。

2、关于诚信的名言谚语,每生一张“诚信卡”。

3、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或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人和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自己身边或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使学生明白现代人要做到诚实守信,现在社会更需要诚信。 教学过程:

一、故事会。

1、出示“信”字: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分钟,说说你从这个“信”字中知道了什么?

2、找找身边的诚信榜样:

说说我们班上的诚信人和诚信事。

3、一个人要做到诚信,一个集体也需要诚信,说说我们班集体在哪些地方表现出诚信?

4、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诚信的小学生呢?你自己做得怎样呢?联系自身的实际填写“诚信卡”并交流。

5、学诚信名言谚语。

如:宁可丢失钱袋,也别违约失信。

口言之,身必行之。

信用是无形的财产。

二、发言台。

1、听《曾子杀猪》的故事,讨论: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我们来说说吧!(讲故事,谈感受,明道理)

3、听《诚实节是怎么来的》录音故事,说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三、展示台。

1、现在许多学校正在开展“创建诚信校园”的活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相信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和建议吧,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吧!(发倡议书、画宣传画、设计标语等)

2、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

作业:把听到的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凡卡守信》的录音故事。

故事概括:凡卡和小朋友们玩守弹药库的游戏,但其他孩子走了,他直到天黑还留下来守弹药库,等“军官”让他离开岗位。

二、小小辩论会

1、听了《凡卡守信》的故事请发表你的意见?

认为凡卡应该留守在弹药库的坐左边:(正方)

认为凡卡不应该留守弹药库的坐右边:(反方)

2、展开辩论:教师罗列双方观点。

如果自己的观点有所改变可以坐到对方一边。

3、辩论小结(略)

三、守信格言

1、请准备好的学生讲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2、谈一谈,听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3、说一说,还有那些格言、成语也是说守信的故事。

四、议一议

1、出示挂图

图一:球打破玻璃之后„„

图二:值日老师检查卫生来了,就把垃圾倒到窗外„„

2、他们这样做对吗?你能想像也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四人小组议一议,并派代表发言)

3、教师故事补充《让我悔恨的一件事》

故事概括:一名没有买票的少先队员坐公共汽车之后很后悔,心里总不是个味。

作业: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还很多,课后我们再去身边找找看,还有哪些诚信人和诚信事。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