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7: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百家争鸣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讲述。

首先是本课的课标,课标要求是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下面进行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百家争鸣处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时期,百家争鸣显示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交相辉映的局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课共分为孔子和早期儒学,老庄之学,法家思想和墨家的主张四个部分,它们代表着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其中孔子和早期儒学注重于儒家思想以及孔子的仁,礼,以德治国思想;老庄之学注重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法家思想注重改革,法治,集权的思想主张;墨家的主张则注重兼爱,非攻,尚贤的思想。由此我总结出本课的重点是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原因和历史作用。难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接下来是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解读。知识与能力是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复述主要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讲练结合,问题探究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尝试理解儒家思想对现实的重大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通过对百家争鸣及各学派思想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先秦文化中吸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牧、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德等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现在我对学情进行一个分析,由于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关于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些相关内容,但是讲得比较浅显。因此,在讲授时要顾及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用相对比较通俗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由于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也还比较欠缺,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对于本课,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史论结合法和问题探究法。

接下来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述,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展示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四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谈谈对他们的初步认识。这样导入主要是因为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这几位思想家都有初步的了解,首先以图片的方式进行讲解,设疑探究,回忆所学过的知识,便于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并且更好地理解后面所学的内容。

接下来是新课环节。首先我将提问“你知道百家争鸣的含义吗?”让学生谈谈对百家争鸣初步的理解,然后出示百家争鸣的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接着我将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土分布图,战国时期牛耕图以及春秋五霸所在的方位图,结合这三张图片,我将让学生展开讨论,试着总结出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然后我将进行课件展示百家争鸣的原因,并且挖掘出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结论。以图片的方式分开讲解,可以让学生比较快速地从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总结,易于理解。接下来我会花大约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对课本中出现的几位思想家的思想做一个了解并且让学生总结出他们的主要思想,接下来我会呈现一个表格进行归纳。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本内容,对这几位思想家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了接下来总结百家争鸣的意义做一个铺垫。下面我将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根据几个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和所展示的材料相结合,归纳出“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然后我将展示百家争鸣的影响,并且组织一个讨论,让同学们试着根据百家争鸣的影响谈谈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并且举例说明,然后我将进行总结。这样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让他们积极思考,探索问题。

最后,对于本课,我会列出几道高考题进行巩固提高。高考题目具有综合知识点的作用,在解决高考题目的时候,学生可以从各方面分析问题,这样才会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知识。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人生说课稿 说课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