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用工荒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8: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管理学论文

关于“用工荒”的思考

系部:市场营销系 专业:电子商务 姓名:彭婷 学号:

指导老师:陈小燕

完成期限:

目 录

摘要··················································································

1.“用工荒”分析·······························································

1.1什么是“用工荒”····························································· 1.2“用工荒”的现状····························································

2.“用工荒”的原因······························································

2.1出现原因·······································································

2.1深层原因········································································

3.解决措施·········································································· 3.1国家政策········································································ 3.2地方政策········································································ 3.3企业政策········································································

4.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4.1用工荒的出现是市场逻辑的结果··········································· 4,2农民工价格成因变化分析··················································

5.从“用工荒”得出反省························································

5.1招工难是挑战更是机遇····················································· 5.2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摘要

本论文针对当前“用工荒”问题进行论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用工荒”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在某些方面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用工荒”的意思以及目前的一些现象来使读者来理解大体形式,接下来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深层原因,透过现象来找到措施解决问题。最后综合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同时反省。

1.用工荒的分析

什么是用工荒

定义一: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 。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却企业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定义二:“用工荒”也叫“民工荒”,也是民工权力荒,单纯依靠提高工资尚不足以解决当下民工荒的难题,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能否得到市民待遇,直接决定着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用工荒的现状

①2004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产生用工荒现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年用工荒现象再次发生,主要表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普通工人,以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缺乏熟练工人。然而在出现用工荒的同时,中国社会却普遍存在就业难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围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即使在金融危机严重的2009年。GDP的增长幅度也有8.7%.是否我国已经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告别了过去的劳动力过剩?我国的产业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价值的加工产业,对于低成本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旺盛,但是目前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问题,导致许多企业不得不提高用工成本,从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用工荒问题和如何突破产业升级瓶颈?

②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3.39亿,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 。实际上,我国的人口在不断的增长的,并且增长的人口总数很大,按道理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劳动力应该继续保持以前过剩的情况,但是实际上我国的东南沿海的确出现了用工荒现象。我国东南沿海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情况下是以低成本、低利润为生存之道。然而,当出现低成本劳动力短缺的时,这些企业就会面临停工、倒闭的危险。这些企业最后会被淘汰或者进行产业转移,由更具有生存力的企业或产业来代替,这就是一般产业升级的正常状态。从国际经验来看,用工荒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前奏,如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出现过此现象,当时日本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约50%,产业工人的短缺使日本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但是我国东南沿海的这些企业的产业升级却十分困难,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是阻碍企业转型的瓶颈。

③“缺工”、“抢人”,成了节后企业老板开工后的第一件大事。用工荒似乎是近几年节前节后的例牌菜,每到春节前后,老板们都要使出各种招数,到处抢工人。而且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外贸订单的恢复性增长,缺工更为严重。如此大范围的普遍缺工,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拐点”的到来,眼下还不好说。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却不容忽视,那就是与用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业难的事实也客观存在。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2.用工荒的原因

出现原因

①直接原因 与更深层次的原因 用工荒有出口订单恢复增长、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的直接原因,但从用工荒本身的出现以及发展趋向看,它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瓶颈甚至财富分配的调整都有莫大关联。人不好招了,原因其实也简单。几十年了,中国的各种经济指标都在增长,但沿海出口型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与此同时,都市生活的成本日益增大,富裕了的沿海城市居民、企业主和来自内地的普通工人之间的财富与生活鸿沟日益扩大。当打工者认识到沿海不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财富梦想之地时,用工荒现象也就自然产生了。

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支撑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优势。这种优势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另一方面也缘于国人易于满足、吃苦耐劳的民族特性,还有打工者对自身权益认识不足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靠着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再加上其他有利条件,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迅速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如今,这种模式遭受了挑战,用工荒也算是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回应。

虽然很多企业为找不到工人而着急,但我们应该更看重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积极意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用工荒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可以永远持续的神话,也将促使那些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变在国内一味压榨本国劳动力、在国际上压缩自己利润空间的生产模式。同时,用工荒也会促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使得整个社会正视几十年大发展中被忽视了的人群的正当权益,正视不同群体之间巨大、不合理的收入差异。

中国的崛起不能只依赖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也不能只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加工厂。用工荒是民工潮的一个反向运动,从经济领域看,它提醒我们: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时不我待;从社会生活领域看,它会把我们从“为了发展而发展”中解放出来,促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发展、繁荣共享的社会环境。[1] ②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

专家称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民工荒”根本原因。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

2.2具体原因

①“大量招普工”却并不是“大量招长期普工”。

企业因季节性生产旺季来临而产生的短期用工焦虑,大量招工只是应对短期订单增加的权宜之计,“大量招普工”却并不是“大量招长期普工”。由于很多招聘都是短期行为,为节省成本,企业希望低工资大量招入普工,这些直接造成了报酬不高的普通制衣工不安于现状,流动性大的特点。新《劳动法》出台后,为节省成本,他们就更多考虑通过外包中介的形式来雇用员工。由于不直接跟工人签订合同,放大了普通工人的流动性,进而整体营造出“用工荒”的社会表象。然而,对于工作时间较长、拥有熟练技术的工人,尽管稀缺,却仍未到“荒”的地步。其实,任何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年龄、经验的“老人”,企业对这部分员工往往都是提供行业内最好的待遇和环境,因此,这部分人很难进入人力市场,同行业也不大可能从人才市场中招到这些人,更不可能出现所谓“荒”的局面。 ②产业结构低端化,结构性用工“短缺”。

这次暂时性、结构性的“用工荒”暴露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仍然低端化。从珠三角的实践看,缺工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据广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珠三角企业用工缺口约90万,其中普工缺口约为61.2万,约占缺工总量的68%,技工缺口仍处高位,占缺工总量的32%,缺工行业、企业比较集中,主要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领域。东莞是我国、我省加工贸易大区,也是缺工大区,目前缺口约20万,而普通用工需求占80%。这次暂时性、结构性的缺工现象,充分暴露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仍然低端化的弊端,体现了传统型、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经济增长仍倚重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9年,珠三角人均GDP折合9855.2美元,逼近1万美元,表明珠三角已处于工业化后期,正在向现代化迈进,而与之相适应的是高端化、新型化、高新化的现代产业结构,随之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产业工人的要求更加专业化、高学历化。但由于目前用工教育培训不及时,缺乏超前性,无法跟上变化了的产业发展要求,造成一些行业、企业用工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现象。透过珠三角劳动力“短缺”的经济现象,传递出倒逼珠三角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信号。

就如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3月8日答记者问时说:“近一段时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表述为‘招工难’更准确。”

③内陆省份加速发展,农民就近就业是重要原因。

这轮招工难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净利润大多只有3%到5%,招工难将导致用工成本提高,本来十分微薄的利润将被“吃掉”相当一部分,对这些企业和行业来说,大幅度地提高工资是不现实的,也就出现了十多年来,民工的工资基本未涨的现象。另外一方面,4万亿和与此配套的更大数额的贷款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内地各省高速的基础设施建设,暂时留住了大量本该到珠三角和长三角打工的农民工。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内地红火的房地产建筑业吸住了农民工。”现在内地建筑业月收入稳过2000元,而在东莞普工一月只有1400元左右。一位来自内地的农民工李飞表示,“在老家,一个建筑小工每天也可以挣到60元到80元,比背井离乡打工挣的还要多。”

“‘民工荒’从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区域经济在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的解读最近也广获认同。不少专家表示,除了经济复苏的本质诱因,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导致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也促使东部、南部沿海地区招工难现象突出。而中西部地区的加速发展,也对用工提出了超乎寻常的强烈需求。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西部地区已有河南、湖南、四川、湖北、安徽等5省迈入GDP“万亿俱乐部”,占到全国“万亿俱乐部”成员总数的近36%,而这几个省份,均为以往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去年刚迈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安徽省,2009年工业化率已由2008年的39.3%跃升到45%左右,这意味着其对工人的需求成倍增长。

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崛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11个区域振兴规划,几乎是此前4年的总和。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重要指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洗牌将在一系列推进措施下加速完成。

所有这些区域经济的起步与发展,都将进一步扩大用工需求。 ④打工成本的提升,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招工难的根本原因。

招工难看上去是由于工厂订单多了后出现的,但实际情况可能远没那么简单。打工成本的提升,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招工难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消费水平、物价水平、医疗、保险等生活成本早已经大幅增加了,但收入增加却实在很有限,生活成本的提升速度远远高于收入的增加。以广州为例,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860元/月,而现在广州最低工资是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三金’的。860元在扣除‘三金’后,通常工人们到手只能拿到500—600多元。 加班挣的那点钱够不够自己消费的呢?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

“工资太低,企业不遵守劳动合同法,我的各项权益得不到保障,在外面打工还不如回家种地挣得多。”一位多年外出务工人员如是说。

⑤人口红利时代的即将终结是招工难的深层原因。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2003年,珠三角地区第一次出现了招工难,但在当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被归于农民工对于待遇的要求提升,以及“三农”政策带来农村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村劳动力不再热衷于外出打工等原因。从2004年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经历着严重招工难的痛楚。这种招工难已并非岁末年初的季节性偶然现象,而是成为一种常态和必然,且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来看,当时的种种迹象应该是“人口红利”衰退的先兆,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将会是倒梯形的结构,中国将面临劳动力缺乏的问题。经济学家们表示,招工难持续加剧的背后是“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的即将终结。 长期以来,业内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基本判断是总量充足,只是存在结构性短缺。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普遍所说的农村大约有1/3劳动力剩余、绝对数约为1亿到1.5亿,但40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绝对数只有5212万。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也越来越慢,2013年前后将达‘零增长’。而从2004年开始,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数就已经开始持续低于劳动力需求量,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一报告建立的预测模型显示,最早在2009年,我国将出现劳动力整体供给不足。中国计生委进行工作总结时的一句口号:“计划生育三十年,人口减少三个亿”。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计划生育的成功其实是把双刃剑:中国在这三十年中可能少了三亿张嗷嗷待哺的嘴,但也少了三亿劳动力。

3.解决措施

3.1国家政策

①这几年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他们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②已出台新的《劳动合同法》,用法律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③政府也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支持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力度。在教育资源上,可以整合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制和成本资源,创办各种形式的民工学校,并把民工学校纳入政府管理。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过亿,因此光靠政府的努力还只能是杯水车薪。 ③农民工选择性就业是进步”。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要求企业和沿海过去不愁用工的这个地方政府要转换一下思路,过去是中西部这些城市要到你这儿来招商引资,现在你要学会到那个地方招商引工。 3.2地方政策

①东莞市拟规划建设新莞人居住区,按照相应的条件给予新莞人购房租房补贴,政府部门将通过行政服务来切实改善新莞人居住环境,如加强新莞人居住区的治安管理,加强居住区的服务配套,增设公交站点、购物场所以及娱乐设施等。

②珠三角将大力推广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提高珠三角地区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具体实施将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经历、文化程度、职业资格、纳税贡献、社保缴纳等情况进行积分入户,每年计划解决60万外来工的入户问题。 3.3企业政策

①结合实际 逐步引进现代化设备

以宠物用品厂为例,从生产各个环节出发,减少用工的方法很多。经济实用的方法之一是引进现代化设备,效率提高了,质量也提升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波动大大减少,同时还可以减少专职管理人员。只是限于目前生产水平,此举尚需时日。

②以人为本

爱心留住新老员工

“民工荒”的出现并非偶然。根本上说,“民工荒”与农民工基本权利的缺失不无关系。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身处他乡,本身属于一个弱势群体,在内心和行为上都比较脆弱。

因此,他们需要企业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在这方面,公司应首先与工人签订正规合法的劳动合同,使职工在法律上得到应有的保障。其次,公司为企业所有职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为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哪怕以后退休、失业或者发生意外,他们也能有备无患。对于求职者而言,这些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他们对企业增加了信任,更放心也更愿意到公司来工作。

③转变观念

实行规范化管理

除从技术、生产流程上找出减少用工、提高生产效益的方法外,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一些大型的宠物食品公司已经引进了海尔的OEC管理模式,对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OEC管理模式的培训,提升基础管理工作的效率。企业实施OEC管理后,员工的工作目标更清晰了,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且不论改革是否会有阵痛,这点已见其积极意义。

要赶上国内国际一流水平,首先要转变观念。与先进企业的差距,首先是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所以,如果企业改变管理模式,完全可以改变现有的低水平状况。 ④注重企业诚信

关注员工生活

企业和个人都要诚信相待。而现在一些企业的情况是:企业对职工不放心,要求扣留押金,而职工对企业也缺乏信任,怕企业欠薪。对此,可实行佩蒂的薪酬月月结制度,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仅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使员工对企业有信任感和归属感。事实表明,诸如佩蒂等这样一些大型公司的诚信举措,不仅留住了老员工,一些老员工还介绍自己的老乡来佩蒂工作,而他们提到最多的理由就是佩蒂的诚信。

⑤调优品种结构

打造企业品牌

进行品种结构调优、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中解脱出来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实力强一些的公司已经赋予了许多产品新的价值。

4.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4.1用工荒的出现是市场逻辑的结果

①农民工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价格失衡用工荒的出现固然是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近日来报章中给出的大大小小原因可列出一个长长清单。但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去年的大面积失业和今年的大规模用工荒,都是市场价格的结果,或说用工荒的出现,是因为农民工的劳动力要素价格过低造成的。

②用工荒是农民工价格自发调节的市场现象,是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周期性结果发达地区用工需求较大,工资水平较高,农民工比较集中 4,2农民工价格成因变化分析

①近年来,尤其是29年,农村福利条件的极大改善提高了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农民工的市场价格含义开始发生变化从农民工的价格结构上看,在以往的务工价格中,其机会成本非常小。但近年来,异地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29年,抗击金融危机的一揽子刺激措施的实施,一系列惠农举措和社保新政的出台等,都骤然提高了农民工外出异地打工的机会成本,使农民工对其现行市场价格低估,其货币价值打了折扣,没有达到农民工供方的预期价格,于是便减少了其劳动供给,出现了用工荒。

②新生代农民工观念发生较大变化,休闲逸乐正逐渐成为他们的一个机会成本,导致价格含义发生较大变化在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父辈之间,他们的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甚至存在较大代沟。

③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反例,恰恰证明农民工用工荒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结果一面是农民工用工荒,一面是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如何解释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这个奇特现象?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市场价格规律的结果。

5.反省

①招工难是挑战更是机遇。

招工难预示着人口优势的丧失、人力成本的增加、廉价农民工时代的终结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是市场的法则,是增长的危机,也是发展的必然;是前行的挑战,也是转型的机遇。招工难对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不是坏事,而是一个内生动力。农民工市场价格的上涨对促进城镇化不是坏事,而是一个市场推力。招工难对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不是坏事,而是一个上升拉力。

招工难大多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口较大的主要是普工,而且在沿海发达地区大多发生在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预示着,人口优势的丧失、人力成本的增加、廉价农民工时代的终结,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是市场的法则,也是经济的进步;是增长的危机,也是发展的必然;是前行的挑战,也是转型的机遇。

第一,招工难对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不是坏事,而是一个内生动力。转变增长方式是近年来政府和社会的一个共识,对金融危机和庞大外储的热议更使人们意识到其紧迫性。此时此刻出现的招工难充分显示,增长方式转变不仅仅是政府提出的一个发展战略,也是要素市场提出的一个发展要求,它逼使增长方式进行转变。用工成本上升的结果之一是迫使更多的企业眼睛向内看,这种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因是内生的,尽管过程是痛苦的,但客观上为合理减少贸易顺差做出了理性选择。这里虽无数据支撑,但可以肯定的是,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更多的是来自用工成本低廉,而较少的是来自产品质量,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竞争力是难以持续的。用工成本的上升将会自动改变产品成本结构,而产品成本结构的改变将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摆脱通过出口吸收过剩产能的路径依赖,有利于国际收支双顺差趋向于理性发展趋势。

第二,农民工市场价格的上涨对促进城镇化不是坏事,而是一个市场推力。工业化是增长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但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既互为条件,又常常不是完全同步。如果工业化速度较快,而城镇化速度跟不上,就有可能出现“城市病”,而“城市病”的牺牲品就是“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民工。由城镇化与现代化不协调导致的城市病现象被描述为“拉美化”。农民工市场价格的上升将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镇的融入和“市民化”进程,有利于社会融合,有助于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和克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失调,以促进城镇化的步伐跟上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促进由“国强民富”向“民富国强”转型。

第三,招工难对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不是坏事,而是一个上升拉力。近期内,用工成本上涨显然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的门槛,对其造成的冲击较大。但长期内,长痛不如短痛,民工成本上升可以拉动调整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拉动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型。此外,招工难作为一个拉力,可以促使企业主动转变观念,顺应潮流,服从市场,超越自我,迫使其从廉价成本型的产品竞争力向自主创新型企业竞争力转变,拉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表面上看,招工难和就业难是对悖论性存在,既然有招工难,就不该有就业难。但剖析两者的背后成因,即可发现两者之间又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根本症结都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导致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就不能与第一代农民工形成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招工难、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

实际上这也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阵痛,表现在企业方面就是招工难,表现在社会方面就是就业难。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应该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要。让农民工就业集中于那些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让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集中于相对中高端的创意设计、销售、服务环节等;而且还能促进经济结构由外向型向内需型的转变,内需增加了,就业岗位的数量必然会相应地增加,可供大学生选择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同时也可以解决那些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重走父辈、专门从事低端制造业的老路。可是由于我们现在的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难以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结构性缺工就在所难免;而产业链的单一化又不能很好地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难也就容易理解。

因而,出现招工难并不能说明就业难问题已经解决了,在低端制造业招工难的背后,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问题其实很明了,破解招工难和就业难的路径都指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招工难在倒逼企业加快转型,不能仅满足于提高工资来吸引农民工,解决暂时的招工难;同时,企业的升级换代又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的现实压力。

用工荒论文

用工荒的论文

用工荒

用工荒

用工荒新形势

应对用工荒

大学生用工荒与就业难论文

餐饮用工荒问题

用工荒的反思

申论热点问题用工荒

用工荒论文
《用工荒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用工荒的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