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1: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

一)设计构成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设计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构成是现代实用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二)设计构成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色彩构成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色彩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色彩的构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色彩方面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值的可变换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各予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色彩搭配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立体构成中除了造型形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种虚拟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几乎涉及一切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就十分强调“空”、“无”的美学观念,认为“无”形比有形更富有表现力。中国古典建筑中最讲究通透,这种内外合一把建筑的实体与空间自然融合的方式,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景物的情思。 三)色彩构成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及要求 第一章 色彩构成基础

1、色彩的三属性

2、表色体系和色彩调和论

3、配色练习

第二章 配色基础练习

1、明度练习

2、彩度练习

3、色相练习

4、匹配关系练习第三章 主体性配色

1、季节的表现

2、味道的表现

3、音像的表现

4、轻重、速度的表现

5、气质、风格的表现

6、乐曲与地方特色的体现

四)立体构成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及要求 第一章 形态的构成元素

1、点的构成

2、线的构成

3、面的构成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材料加工

1、纸的材料

2、金属的材料

3、木制材料

4、废旧材料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态感觉

1、量感的表现

2、运动感的表现

3、空间感的表现

4、肌理感的表现

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做到:

(一)能顺利而准确地完成本课程的各项课程设计;

(二)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规律,具有交叉和综合应用的设计表现能力;

(三)具有分析、评价优秀设计作品的初步能力。

让学生借助每一个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充分利用电脑媒介,完成教学与练习。 五)教学环节的必要说明

1.因学生条件,各校情况有差异。教学组织可在总的指导思想下,有相应的灵活性,最好能结合专业应用方向,教师适当的补充相应的内容,设计相应的训练课题。

2.教学方法与形式可多样化:接合幻灯讲座,理论讲授,课题分析,示范作业详解,电脑辅助教学与练习,录相,电视等各种形式,对于教与学有利的,都可广泛采用。

3.提高学生快速草图表现主题构想的能力。结合大量的手绘草图训练,教励学生电脑完稿。

4.作业讲评,学生作业互讲互评,提高概念解释能力和创意思想交流。

5.构成应用电脑技术答疑,研究构成史,开出学生参考阅读书目,指导学生理论的学习,加强审美与表达能力。

六)考试的基本方式成绩评定参考与必要说明

1.考试基本方式:作品考试。

2.成绩评定参考:平时40%,考试60%(其中平时成绩40%中平时作业80%,出勤20%)。

3.评分标准:构成形式40%,表现技巧与效果30%,创造性30%。 六)参考考题

A卷:

1选择色彩明度渐变作为表现手段,完成一个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具象,抽象形具可)。

2.以线的构成为主要手段,表现立体空间。(1,2任选)

B卷:

1选择色彩纯度渐变作为表现手段,完成一个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具象,抽象具可)。

2.以面的构成为主要手段,表现立体空间。(1,2任选): 要求:

尺寸20x20cm。

C调性明确,对比适度,色组合要美。根据所学的色彩对比的方法,完成色彩对比作业一组。

要求:任选其中一组做(如色彩强对比与弱对比)并应注明所做内容。

1、色彩强对比(用对比色) 色彩弱对比(用同类色)

2、补色强对比(1----2对补色) 补色弱对比(1----2对补色)

3、纯度强对比(大面积使用纯色) 纯度弱对比(大面积使用灰色) 尺寸:15×15厘米×2张。

造型上抽象具象均可,2张作业使用同一构图。

色彩对比要符合要求,要适度,色彩关系要美。

评分标准:构成形式40%,表现技巧与效果30%,创造性30%。

A卷B卷C卷任选一题。

时间:180分钟

构成艺术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4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11二维构成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