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6: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总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对象:经济学专业、财政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产业经济学主要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应用经济学科,它研究那些具有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研究产业经济学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政策有效性、产业管理科学性均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特别强调其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图使学生能够运用本门课程中产业组织的理论模型对现实市场条件下的任何特定产业进行SCP分析;能够运用本门课程中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模型对任何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计量分析;能够运用产业布局理论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进行分析。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含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并且在局部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有不同程度交叉。因而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高等数学》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本章主要讲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并明确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教学提示:

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过程;重点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知道产业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的地位,清楚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意义。 第二章

产品差异

本章主要介绍产品差异的概念、产品差异的种类和产品对市场势力的影响。本章分析的产品差异是企业的三大经营策略之一,重点介绍Hoteling模型和非信息广告对产品差异的影响。

教学提示:

本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产品差异的重要性,重点掌握Hoteling模型和差异化策略对现代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性。 第三章

进入壁垒

本章主要讲解产业组织理论的进入、进入壁垒及其影响、退出、退出壁垒及其影响、流动壁垒、进退无障碍与潜在竞争、沉没成本及其对进入退出的影响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因素,重点掌握结构性因素对市场势力和企业的经济利润之间的关系。各种进入壁垒的类型和企业的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形成条件。

第四章

寡头垄断的策略性行为

本章在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的基础上,对古诺模型、斯塔克博克模型、伯川德模型、埃奇沃斯模型、差别产品的伯川德模型和卡特尔模型等进行了推导,并简要介绍了模型的应用。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中的应用,重点掌握各种模型的推导过程及模型应用。 第五章

定价策略与实践

本章主要回顾微观经济学中价格歧视的涵义、类型,实施价格歧视的动机以及价格歧视的福利后果;介绍了两部收费制及其在自然垄断产业的运用,搭配销售方式的选择及其福利比较;限制性定价策略和掠夺性定价策略的涵义、方式、特征、实施条件、检验规则及其福利后果等。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价格歧视策略、两部收费制、搭配销售策略以及策略性定价行为。重点掌握两部收费制及其在自然垄断产业的运用,搭配销售方式的选择及其福利比较。

第六章 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

本章中分析了企业六种非价格掠夺手段,围绕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展开分析,包括空间先占权与产品扩散策略、预告产品信息、需求结构锁定策略、提高转换成本、捆绑销售与搭配销售、提高对手成本等六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更现实的企业策略性行为。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学生了解产品选择、成本与生产能力展开分析,包括空间先占权与产品扩散策略、预告产品信息、需求结构锁定策略、提高转换成本、捆绑销售与搭配销售、提高对手成本等六种企业策略性行为,理解他们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第七章

产业组织:企业纵向关系

本章将分析扩展到中间产品领域,即研究企业间的纵向关系,内容主要包括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和纵向约束(Vertical Restraints)。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了解纵向一体化和纵向约束的含义,理解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的原因,重点掌握纵向约束的形式和纵向一体化的福利效应。 第八章

技术创新与转移

本章主要从产业的角度介绍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转移理论,技术创新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创新概念、产业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技术创新过程和模式等内容;技术转移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转移的概念、技术转移理论研究,技术转移规律及其动态系统、区域间技术转移等内容。

2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把握技术创新概念和技术转移概念,了解产业技术创新理论,重点掌握技术创新过程和国际间技术转移类型等的现实意义。 第八章 创新与研发

本章在介绍创新与研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研发与创新的激励、并掌握创新与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关系,研发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成功的研发和创新可以改变企业的市场经营条件,使企业拥有市场势力和获得垄断利润。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把握基本概念和功能、研发与创新的激励、并掌握创新与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关系

第九章 广告

本章在介绍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研究广告,透过现象把握广告的本质,具有深刻的意义。在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的SCP分析中,广告属于市场行为。本章阐述了广告与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的关系,这其中包括了广告与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广告与价格、广告与质量、利润的关系。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把握广告与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的关系,这其中包括了广告与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广告与价格、广告与质量、利润的关系。理解广告的现实意义,掌握广告对企业经营的重要地位。

第十章 合作策略性行为

本章分析了厂商旨在协调本行业各家厂商行动和限制竞争而采取的一些行为。本章分别探讨了默契合作策略行为、明确合作策略行为等问题,最后分析了合作策略行为的存在性和不稳定性。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把握默契合作策略行为、明确合作策略行为等问题,以及分析了合作策略行为的存在性和不稳定性。理解和掌握合作策略行为,对于高度集中的行业行为十分重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行为特征。 第十一章 规制、反垄断与政策

本章在介绍产业管理的内涵、产业管理体制、模式及中国产业管理总目标和模式的基础上,对产业规制和产业政策理论和内容进行概括。主要介绍产业规制的内涵及理论演进、产业规制分类中的政府规制、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基本内容;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原因及改革;产业政策的内涵、产业政策存续的理论依据及演变规律以及主要产业政策如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产业规制和产业政策理论和内容。 第十三章

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本章主要介绍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重点掌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了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知道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掌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熟悉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和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第十四章

产业布局:区位与积聚

本章主要讲述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 3 业区位论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介绍了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理论、以传统和现代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了解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原材料、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资本、土地、环境和政府政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布局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十五章

产业关联:投入产出与波及

本章从量的角度,静态考察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即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比例关系,主要介绍产业关联分析的方法、基本工具和主要内容。

教学提示:

本章重点在于要求学生了解产业关联涵义和关联方式,掌握投入产出分析法,学会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了解产业波及及产业波及效果。

四、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干春晖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

1.• 陈小洪、金忠义.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年。

2.• 王慧炯.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3.• 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4.• 夏大慰.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5.• 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1996年

6.• 金碚.产业组织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7.•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8.• 杨公仆、夏大尉.现代产业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王俊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10.• 周新生.产业兴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11.• 王国生 安同良 刘志彪 .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 简新华、魏珊.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 王文潭、李芸 .现代产业组织与竞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 邓伟根.产业经济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15.• 李悦 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 于立.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 刘志彪 .现代产业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18.• 李明志 柯旭清.产业组织理论.上海三联书店 .2003年

19.• 臧旭恒 徐向艺 杨惠馨.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20.• 杨建文.产业经济学.学林出版社.2004年

21.• 史忠良 柯维达.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22.• 杨公朴、干春晖 .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 干春晖.企业策略性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4

五、课外学习及作业要求

随堂布置。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

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占60% 占40%

七、其它说明

其他:期中考试、作业、听课出勤率、答疑、质疑等平时成绩,实验成绩

编制人:徐春雷系主任审核签字:5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必修)教学大纲(戴)

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