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师德

发布时间:2020-03-03 13:3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师德——创新教育的核心

南郑县阳春镇中心小学

胡汉波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隆重召开,再一次全面吹响教育改革创新的进军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科学发展观中的教育内涵继续进一步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打造更高的教育质量,又是我们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朱厚伦提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多关注、多涌现像最美教师张丽莉那样的好老师,用美好崇高的师德来教育、感染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人的道德品质远比学业成绩更为重要,这与当前人才评价标准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师德,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时所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师德,又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必须共同具备和不断完善的品德。那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呢?

一、教师的职业意识。

我们从品德现成的结构:知、情、意、行来看,也就是“知”和“意”的统一。教师的职业意识是对从事教育工作的看法、想法以及理想。这是一切师德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它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的职业认识。

就是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理解是热爱的基础,当你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时,就不会用心去干自己的事业,也就不知道怎么

1 干好这份事业,更谈不上去热爱,教育创新工作更是无从谈起。教育工作是怎样的一种职业?教育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教育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福祉的关系如何?只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这些问题,才能理解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进而产生做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2、教育的职业理想。

教育的职业理想,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献身精神和抱负,比如说做个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各级教学能手、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工作中有所建树、有所创新等等。理想是一个人内在的动力源泉,教师有了职业理想,就会勤奋工作、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做出一流的工作。

3、教育的职业信念。

要把理想变成成功,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种付出需要一个持久的力量来支持,就是信念。信念是人们对自己的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并愿意为之行动的指南。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甘为春蚕吐尽丝,愿化红烛照人寰”,这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

4、教育的职业意识。

教育工作是艰苦的,一位国家领导人说过“老师,就是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你身居斗室,想着替国分忧;你两袖清风,时时为学生操劳:讲学、谈心、家访、辅导,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从来闲不住自己的脚步,每当日沉星移,你仍在灯下仔细批改作业,为了培养后代,你们含辛茹苦,整夜操劳。”要从事这样复杂的、繁重的工作,没有顽强的意志是不行的,那样就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或打退堂鼓。

二、教师的职业感情。

随着职业道德意识的出现,必然产生一定的职业道德感情,它对道德行为有支配作用,又受职业需要的制约。教师的职业感情包括三个方面:

1、要有很强烈的责任心。

要做好一名教师不能缺少知识,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有人说:教师是良心事业。良心就是责任心。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他所从事的事业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才能不遗余力地干好它。教师的责任心,就是把教育好下一代当成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成神圣的天职。

2、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他不仅需要责任感,更需要真挚的热爱和付出。如果责任感是一种被动的外部推力,那么热爱就是一种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忠诚来源于热爱,热爱必须是真挚的、持久的。是一种纯净的感情,容不得有半点虚假成分。

3、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起点,是教师的使命所决定的。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赢的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热爱学生的内容很多,首先要尊重学生。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慨括了他的教育经验和原则:“严格的要求和最大的尊重。”教师一定要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如何不尊重学生的态度都会戳伤学生,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

其次,要信任学生。尊重源于信任,作为教师,应该坚定地信任自己的学生。青少年可塑性很大,经过正确的教育都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才,要相信他们,

3 即使有过失或缺陷,经过你的教育也能改正和进步。

再次是严格的要求。严是爱,宽是害。当前,由于社会的种种负面因素,很多教师不敢、也不想严格要求学生,放任学生,“只教书,不育人。”这种现象是极其可怕的。热爱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不是溺爱娇惯、姑息迁就,放任是遗祸。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不管不问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许的。严要适度、适时、适当,要严出水平,严出艺术,严出爱心。

三、教师的职业行为。

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体,包含敬业、身正和博学。

(一)、敬业。

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育人;授业解惑,就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1、要诲人不倦。要积极、热情、勤勉、认真,这样才能称得起好哦老师。

2、循循善诱。以教书育人为业、乐于教人为愿还不够,更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激发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导之以行。

3、因材施教。把栋梁当椽子用了是失职,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知趣、特长等,科学、适时教育,培养各种人才,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4、要勇于创新。教师的工作对象千差万别,学生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时时会出现新的不同的因素,加之时代的发展,客观情况不断变化,教师就要不断改革创新,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式,以教师的创新来培养创新性人才。

(二)、身正。

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身正就是要以身作则。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教师的个人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行为素质等多方面组成。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效仿的楷模,其思想品德、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知识能力的表现都直接或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更是高尚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教师的师范性要求自己必须用模范的品德、行为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三)、博学。

“名师出高徒”。教师应当是在某一方面知识渊博、业务精通、治学严谨、崇尚科学的典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能力水平,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向往,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还要勤奋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科学的育人方式方法。要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眼泉。”

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质量、教育成败息息相关。教育事业变化和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各种素养,勇于创新和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在师德品质和教书育人水平上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师德故事 师德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