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师德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师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古往今来,社会对为师者的期待始终定位在“为人师表”上,可见,为师者首先应该是为人的典范。时代在发展,“师德”的内涵、规范和标准也在与时俱进。认清时代的特点,才能洞察“师德”培养的重点,将“师德”的造就与培养落在实处。

从宏观上讲,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正在稳步提高,社会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迈进。教育则因改革创新与继承发扬的碰撞、激变而处于最剧烈的变革时期。教师要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师德”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学校作为教育单位肩负着造就与培养“师德”的重任。结合国际学校建校十年来“师德”建设的实践,我想就新时期“师德”造就与培养的重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处理好物质、政治、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是师德建设的前提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生活改善、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是为师者很正常、很朴素的需求,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大多数教师能集中精力致力于教育教学的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将改善个人经济生活放在了首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应全力尽到自身的责任——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基础;另一方面,在学校这个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单位,必须搭建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平台,创设全面发展的氛围。

一定的物质待遇是稳定人心的基石。在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如果教师非但不能拥有与其付出相匹配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还要一边过着清苦的生活、一边聆听关于“奉献”的教诲,其结果便只能是教师拒绝接受正确的行为培养,导致教师队伍的萎缩、教师精神的萎缩。

物质待遇逐年提高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其精神境界的提高准备好条件。而境界的提高靠自修是艰难的、缓慢的,因为物质追求无尽无休。学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单位,要在提高教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关注他们精神境界的提高,将推进政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创造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蓬勃向上的氛围。特别是能够在教师特有的专长方面,点击他的激情,发挥他的特长,从而提高整体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带动教师

1 进入更高的境界。

二、责任心是师德培养的根本

教师的职业很特殊,它是项良心活儿,因为很难进行准确量化评价。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后,责任心便成为影响其学习与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呢?“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必须同举并重。

爱是教育的工具,也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责任是使命,责任心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它是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负的职责和义务具有明显认识基础上,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教师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自觉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如果说爱心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那么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而事业心则是其宗旨。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是具有了事业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到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 没有事业心就难有责任感,而事业心恰恰表现在教师的爱心上。爱心、责任心、事业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工作,因为教育教学需要经过长期的深入细致的工作才会显出成效,它要求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上。瑞安斯1960年的研究表明,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的学科的教师其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学生的行为更富于建设性。因为他们的工作动机不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师的责任心有赖于个人对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工作既有个人的意义,也有社会的意义。只有明确意义,才有可能在强烈的责任心的驱使下去完成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除了在教师量化考核方面加大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师管理的特点,通过学校党政部门长期不懈的教育,使教师有压力、有动力,使增强责任心逐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 历史证明,被公认的名校必有深刻的思想文化知识底蕴。要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校园文化、宽松的人文环境,促进师生朝气蓬勃的发展必须让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心。校长则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将“正己”、“慎独”作为自己的职责。唯有深刻理解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先进教育理论,才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形成理性认识,做出具有时代性的决策,切实指导学校工作,推动改革创新。

三、铺设成长的轨道、搭建展示的平台是师德培养的重要手段

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要使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克服“雇佣”的思想,主动地探究、全面地发展,靠“说教”和“管制”显然是苍白而消极的,惟有激发教师渴求发展的主动性,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完成师资队伍建设及优秀干部队伍培养这一学校根本工作。校长的职责就在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搭建展示的平台,为每个人铺设成长的轨道,给每个人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实践证明,这是师德培养的重要手段。

校长要带领广大教师抢占教育的“制高点”,自己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我校在建校十年来,一部分是国际教育,外籍学生近500人,外教70多人在这种特殊环境中,中国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法、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不间断的全方位的深化改革,致力于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人文环境。九年一贯制、教材实验、小班化合作共进教学模式、英语教学强化、预科班、“自主发展教学法行动探究”、中外学访交流、“双语高中”„„现已形成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教学体制。在学校搭建的多姿多彩的舞台上,老师们由被动到主动,团结奋进且百舸争流,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挥洒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不断追求改革与创新的新境界,构建起良好的师德观念,主动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溶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师资队伍不断成熟。老师们通过不断充实自己,切实跟上学校前进的脚步,做到一专多能,独挡一面,不断满足时代及学生的要求,精神境界也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不断升华。当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在集体中进步,切实感受到整体对个人的促进时,我们的教工队伍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凝聚力。

四、增强法制观念是当前师德建设的关键

传统意义上的“师”,是与“天地君亲”齐名的“教育者”,是负责“传道、3 授业、解惑”的精神上的强者,这使很多为师者敢于在“为学生好”的盾牌下“为所欲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认识在改变。“以人为本”、“依法施教”思想的提出是时代的进步。但认识的改变需要时间,有些教师的法制观念依旧淡薄。他们不明白家长把子女交给学校,托付给老师后,自己所肩负的是沉甸甸的保护之责、培养之责,对学生缺乏关爱之心,忘记了自己的基本职责。在处理各方面关系的时候不能依法行事,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当前,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教师依法施教的期望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要重视教学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非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二是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正教。从行业特点讲,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兼顾区域服务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职责。

五、提高文化修养是“师德”培养的核心

道德品质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完成的,青少年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老师无论是道德上还是知识上对于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虽然人类终身都受教育,但不可否认一个人青少年阶段受到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有怎样的道德熏陶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具有规定意义的。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到师德的启蒙意义,以高尚的品德给学生指示正确的人生道路,拥有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念。

无论何时,师德永远要高于社会公德,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在全社会面前的立身之本。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我们国际学校是一所中西合璧的学校,透过西方看东方,不难发现中西教育的不同。一方面是繁琐的、注重表面的;另一方面是简洁的、高效的、务实的。一方面是学生厌学,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兴味盎然。探究这些不同的原因,症结在于中西文化理念的不同。我们有自己优秀教育传统,但也要注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面对同样的客观世界,不同的文化与理念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态度。过多的厌学与谎言,让我们不得不对我们追求形式、注重表面、不重实质的文化追求进行 4 反思。因此,在师德的培养中,只有将高品质的文化修养、先进的文化理念作为师德培养的核心,才能从内因上解决我们教育中的偏颇。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绝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建造人类精神的后花园,在人心灵的沃土上培植智慧、真、善、美、自由、公正、爱的绚丽花朵,使人的灵魂上升到至高至纯的美好境界。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一个人被伤害了,特别是他幼小的心灵被伤害了,痊愈起来往往是很困难的。对于鲜嫩的生命,不要说暴力,侮辱式的体罚了,就是单纯传授知识而不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教育也应被认为是没有灵魂的。因此,教育主要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的人格,这是核心。

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教师首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的完善;重视教师的特制修养和人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和较高层次的追求。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前提下,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去完成教师真正的教育职责,学校就需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不断造就与培养高尚的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
《师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师德故事 师德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