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组织行为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0: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运用

在管理学科领域,组织行为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性,也具有灵活的实践性。因此,如何在完善理论教学的同时,深化实践教学,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干中学,学以致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加强组织行为学实践教学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直接得益于管理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这其中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生理学等,因而具有高度的跨学科的综合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程的吸引力。

目前的大学生,是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走进大学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出于应对高考的压力,普遍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不仅给学生带来了长期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由于违背教育规律和学毕业论文生身心发展规律,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突然失去学习压力而无所适从,普遍对于学习失去真正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感到厌烦。组织行为学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如果单纯讲授理论,这一以丰富生动的“人”为特色的学问就显得空洞、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教师是认真准备,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支离破碎。加之陈旧的考核机制,死记硬背的概念原理在学生脑子里只能变成僵化的教条,这种教学模式当然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2.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当前国内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的,“教师讲,做板书;学生听,记笔记”,即所谓的“灌输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在文科类的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现有书本内容讲得多,方法讲得少;死记硬背多,思维训练少,理论和当前实际联系也较少。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理论的抽象性,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这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灌输教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失去了主体性。讨论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个体学习转变为团队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课程的先瞻性。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的。理论是完美的,课堂是神圣的,而现实生活是不完美的,是复杂多变的。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了解现实,理解现实,学生毕业以后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的生活。因此,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这样学生才能为将来激烈的职业竞争做好准备。

二、组织行为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组织行为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发展很快。在管理和商业领域,国内外许多大学都有开设组织行为学。

由于组织行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人们普遍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素质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努力丰富实践形式,增强实践效果。

1.案例讨论法。

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使用案例讨论是一种普遍的做法。教案例教学形式设计的目标,是学生参与度的最大化。参与度指标绝不是形式的要求,它是决定案例讨论质量和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每章的理论部分讲授完毕之后,结合所讲内容,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我们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这样一则有利于学生熟习案例内容,二则有利于节约课堂讨论的时间,提高上课效率。案例讨论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分组讨论和课堂全体讨论。进行课堂讨论。在设立问题时,着重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一是紧扣中心,使各讨论题与案例的内容相照应,加强案例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限制思考和讨论的范围.漫无边际的争论不利于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是课堂讨论的大忌;三是设题应有利于组织课堂讨论,设题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过少则影响课堂讨论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设3至4个讨论题;四是衔接性,注意讨论题目之间的连贯与否,讨论题目内容连贯,既有利于学生回答,又可加深讨论的深度。

2.无领导小组讨论。

虽然案例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的实战性和模拟性不够。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目的,就是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是能够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全方位考察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采用其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领导小组讨论,原是选拔人才或者招聘员工时的一种面试方法。所谓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又称无主持人讨论,是评价中心常用的一种无角色群体自由讨论的测评形式。一组应试者在给定时间里,在既定的背景之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一个小组意见。[1]无领导小组讨论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讨论问题紧贴实际工作,具有真实情景性。二是讨论形式的互动性。在一个没有主持的小组中进行讨论,个体的表现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取决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考察一个人的真实行为和表现,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三是讨论过程的实践性。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把应试者的自我认知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急能力都实实在在反映出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教学中,我们按照这样的流程:先随机选取5—7个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公布讨论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准备,接着按照个人发言、小组自由讨论和小组代表集中总结的程序进行讨论,最后选取其他学生对参加讨论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点评。这种形式新颖、组织严密、点评监督的讨论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并且全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效果很好。

3.素质拓展训练。

为了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引入了素质拓展训练。所谓拓展训练通常是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由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它被逐渐广泛推广,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在教学中,利用学校有限的训练环境,通过“十个人十一条腿竞走”、“盲人排队”和“过电网”等管理游戏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游戏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感受到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使课堂里许多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概念转化为真实的、个性化的体验,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感情,非常受到学生喜欢。正如生存教育的观点:

教育的出发点是学习者本人,应该使教育成为学习者自己的教育。[2]

三、经验和启发通过多年组织行为实践教学的经历和体验,我们感觉到开展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也非常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和启发: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不是死的学习机器,而是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无忧论文网学中,要着重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教学方法要灵活。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把握生动的现实世界,通过体验去理解组织中的人类行为。三是要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而是在互动中的思想碰撞过程。美国学者休伯纳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相遇,“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全在于此,即学生的相互际遇、与他们周围的世界和教师际遇。教育活动就是生活———生活的意义在课程中被证实和体验”。[3]因此,教师要通过讨论、游戏等方式,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通过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体验和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易定宏,陈永峰.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美]威廉·F.派纳等著.张华泽译.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