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4: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摘要:

知法爱法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拥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可以及时有效的保护人自身的权益和生命安全。工作初期要签的劳动伙同法,和人结婚也有婚姻法对自己的保护。如果什么都不了解一点的话。吃亏了受伤害了都不知道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都有重大作用的的事情,相当于在培养一种自尊、自律、自强是人生态度。

摘要:大学生 法律 培养 作用

一、非法律专业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意义

“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①高尔斯华绥曾经这样说过。可见法律就是一样用来保护我们自身权益的至高无上的权利。知法懂法通晓利用基本法律常识来保护自己,就怕的是你不懂法。所以为每个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设法律方面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②康德这句话既客观又公正的阐释了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可以用来保护我们普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侵害。工作顺心了,生活开心了,身心自然就健康了,人自然就幸福了,我们追求的生活自然就来了。所以在进入社会之前要学会从头到尾的保护自己,因此大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法律是非常有必要的。懂得一些基本法律,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更好的做出理智正确的判断与取舍,在自己受到伤害时懂得用法律为自己保驾护航,使自身权益不受到侵害;在别人受到伤害时,还可以保护他人,助人为乐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

二、法律的作用

1、对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家,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因为各派的思想主张法律不同,各自认同的君王不同,才会有那么多的战乱和纷争,以致人民在这样的局面下倍受欺凌,时局动荡。儒家认为只要人人遵守符合其身分、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便可长治久安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提出礼治的口号。同时也主张德治。孔子说“为政以德”。他比较德刑的优劣,得出结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既坚信人之善恶是教化所致,也坚信教化只是在位者一二人潜移默化的力量,于是从德治主义愆而为人治主义。这样的法治理念在和平时期还行,在战争纷乱的年代就不行了。

法家反对礼治、德治、人治,主张法治。认为国之所以治在于赏罚,一以劝善,一以止奸,否认仁义道德的价值,认为并不足以止乱,无益于治。法律的作用原在禁恶,非为劝善。 ①②出自英国小说家约翰·高尔斯华绥 出自德国哲学家康德 从法家的眼光来看,只要使人不敢为恶,法律的目的便已达到,原不问人心善恶,也不要求人心良善。法家也反对人治,他们认为借助于法律便可治理国家。这样的做法虽然弊端很大,但是在春秋战国那个年代来说,这样的做法也许是对的,所以才有了后来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成功辅佐秦始皇一同山河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但秦之后在和平时期任然使用那套严苛的法治就无疑是加重百姓的负担,这样才会有后来的秦灭。

后来,在前人的经验上,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所以好的律法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可以很好的治理一个国家,也可以覆灭一个国家。直到现在,我国也十分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理念。

2、对社会

古时法律的意义在于维持政治、社会秩序,主要地是维护君权,巩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维护父权和夫权,维护家族主义。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对普通人是依法执法,但是王公贵族就不同了,虽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是又有谁真正执行过。

现在的法治系统就比较全面了,有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高度,但也防不住有的律师钻法律的空子。现在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这就和法治有很大的关系,有了法律作为前提保障,少了很多违法犯罪的情况,生活就会更加舒心。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断的在报复社会,也有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情况发生,出来这些,现在的社会还是友爱大于伤害的。

而大学生这个群体对社会的法治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学生接受了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肯定会有自己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的意识,在这些基础的教育下,大学生会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严格约束自己,以身作则,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社会。在一辈又一辈人的努力下,会实现的。

3、对个人

大学生了解基本法律对自身而言的作用就比较明显了。

大学毕业了要去找工作,在工作初期就要签一个劳动合同,你如果一点都不懂,被骗了也许都不知道。劳动合同一共包括九项内容,如果在签合同之前不把方方面面都弄清楚,就会给自己留一个隐形的弊端。比如当时签的时候没有规定工作地点,公司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把你派到其他地方去,你不去的话,他就有理由解雇你。比如试用期,不同的签约时间有不同的试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就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试用期不是老板说多少就是多少的,有法律保障的。

每个人都会结婚,开始是美满的,但是到婚姻走到尽头的时候呢,曾经的恩爱或许会变得恶语相向,为了那点财产的分配,谁都不愿意吃亏,尤其是现在的女孩子们一定要了解基本的婚姻法避免以后受到伤害。现在离婚率又这么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去选择财产公证等方法来保护自己。

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途径

1、在学校里

提高学校的法治氛围,严格规范校规校纪。用法治的观念来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推行人人平等。以法治的观念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公开公正公平来推行各项活动、选举的举行。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这样在授业的时候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作用,让大学生更多的学习到对自身有帮助的基本法律知识,拥有良好的法律修养。多参加法律方面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多听听法律方面的讲座,看看有关法律的书籍,在耳濡目染下慢慢渗透法律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修养。

2、国家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不断完善现有的法规法治,加强对法治的建设,深入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句法治方针。大力惩治违法乱纪的人,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途径向观众传播法治知识,公开对违法乱纪人的审判。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心动向,多看看新闻等实时报道,树立心中法律的影子,加强法治深入人心。人人心中存在法律,时时警戒自己不干违法乱纪的事,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代又一代深入人心。

总结: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不只是法律专业的同学才学法律,应该是每个大学生都去了解基本法律常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面对社会的残酷斗争,多一个保护自己的方法,也是很好的。如上述所说,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了解一些基本法律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作用都是很大的,一个大学生或许太少,但是所有大学生加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力量,一点一点的改变社会的法治意识,引领正确的法治风气。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不是在做无用功,它的用处要以后才会体现出来而已。

参考文献《制度是怎样形成的》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苏力。

《法律意识论》2001年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旺洪

《论法的精神》20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孟德斯鸠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浅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的对策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及培养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