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4: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The legal consciousne of College Students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栋梁,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 法律认识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pillars of society of our country, is the Chinese nation,the soaring hope, their legal consciousne's strong weak, legal awarene level, to our country socialist rule of law ha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To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legal consciousn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building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law consciousnetraining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设计自我,注重个 人的现实利益,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 致使其法律意识方面非常淡薄,甚至缺失。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 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法 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四个基本要素,只有当四要素产生最佳组织效应时,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是在对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的向往与勇于接受的基础上和导引下而形成的直观而不片面、具体而不盲目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使片面性、盲目性、自发性降至最低限度,是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克服自身的偏激性而获取的。因此,大学生法律心理具有如下特征:辩证自觉的感性认识能力,扬弃传统法律文化的心理机制。乐于接受新的法及法律现象的心理取向,主动积极的诉讼心理。对现代法制的充分信任感和依赖感。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两条平行线,从硬的方面来讲,是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立法和执法,而从软的方面来讲,则主要是法律文化的培育,这其中当然包括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只有“硬软兼施”,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因为法律意识虽属意识的范畴,是法律制度等物质范畴的派生物,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同时法律意识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法律制度等物质因素的制约。具体来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与导向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是通过传授必要的基础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学法,严格守法,主动用法,自觉护法。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与法律实施的关联程度较大,如果大学生能有较高水平的法律意识,这对法律的实施无疑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和促进全体社会公众对法律实施的支持。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导向功能。、

2、评价功能,即对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法律是否公正,法律的实施是否有效做出价值判断,从而影响法制建设的进程。当然,由于大学生缺乏判断和辨别复杂事物的能力,因此当他们在做价值判断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评价功能的发挥。

3、规范功能。统治阶级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以法律这样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法律来调整习俗、道德和政策等行为规范,无法调整或

调整不力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律这一目的的实现除依赖国家强制力外,还必须依赖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构建可以使他们自觉按照法所体现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去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整体不高,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觉醒和增强,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水平上,而且“知”与“行”存在较大反差;在不同大学生当中法律意识水平参差不齐。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也是如此。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鲜见,如盗窃、抢劫甚至卖淫、强奸、杀人等犯罪行为,以及打架斗殴、毁坏公物、剽窃他人学术成果、随意撕毁就业合同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学习法律的主动性明显缺乏,大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 和教育、宣传的局限性,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 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明显增长趋势。

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 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 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这种既有直观实例又有深层理论的校园法制文 化活动,

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2、让学生自觉学习法律,强化道德自律。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转变大学生的某些错误观念, 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思想水平,特别要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 观结合起来。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就为其法律意识 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主观条件。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 力量,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网络。首先必须依法治校,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形成一个好的法治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法制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4、创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一方面高校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学生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章条例办事,尤其是在学生普遍关注的学生德智体量化考核、评奖评优、贫困生资助、学生干部的管理等问题上,按规定办事,不因人而异,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创建法治校园文化,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守法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参观考察监狱、开展法律心理咨询和法律社会调查等,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才会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黄辉 《法律意识形态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2、陈金钊 《法制与法律方法》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3、李玉华 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浅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的对策

大学生法律意识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思考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