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写作(定)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9: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调查部分可用定性分析法(可将调查问卷法、政策法规库、逆序词典计算机技术加进来) 研究部分可用金字塔原理

三个有共同点,都要有理论分析(税务谈片那个有理论分析内容,也可把金字塔原理纳入进来,特别是提炼小观点句)

看当前有关“调查报告”的论述文字,往往将公文调查报告跟新闻调查报告烩煮于一锅,将调查报告跟总结掺和于一壶。这是很不科学的,有尽早加以廓清之必要。如其不然,是会有碍于广大秘书及有关领导深入把握调查报告写作规律的。

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学者说,调查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公文撰拟人员及公文写作学者则称,调查报告是公文的一种,而且是报情性公文的了种;另有写作学者又认为,调查报告是机关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实用文体,也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种特殊体裁。他们各持己见,互不沟通。怎样调解其中矛盾与分歧呢?这只有将调查报告区划为公文调查报告与新闻调查报告两个种类,承认这两者的区分是客观现实的存在,承认两者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不同文体,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作为公文的调查报告,是社会管理机关或其派出人员从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出发,对某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调查,并认真深入地综合分析研究之后写作出来,为领导机关作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而充分的依据,以及为检验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提供真实可靠而充分的证据。

1941年8月l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指出:“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与掌握政策,而情况如不了解,则政策势必错误”(((中共文书档案工作文件选编》第68页)。公文调查报告的主要价值就在这里。从某种意义匕说,公文调查报告是对领导决策最具决定意义的报情性公文。不仅中国是这样,其他国家也是这样。我们只有从此角度来看问题,才能真正认清公文调查报告的本质,充分了解公文调查报告的重大作用与重要地位。作为新闻的调查报告,是记者或其他社会成员为配合形势和中心工作的宣传而对某客观事物进行采访、调查,进而对所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后加工整理出来公之于众的关于某事物的报告。它的基本职能是向全社会公众表彰与宣传善的,揭露与鞭挞恶的,以影响和改进人们的思想意识。

比较公文调查报告和新闻调查报告,两者虽然同名但不同“性”,彼此间虽有不少联系,但区别更为明显。

第一,作者性质不同。公文调查报告的作者是社会管理机关或其派出人员,是法定作者。新闻调查报告的作者是记者或其他社会成员,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其他社会成员连职业限制也没有,他们不是法定作者。

第二,读者性质不同。公文调查报告的读者主要是上级社会管理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特别是具有决策权的上级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是法定读者。新闻调查报告面向的是全社会,读者对象没有任何限制。

第三,行文方向不同。公文调查报告主要是给上级看的,是上行文。新闻调查报告既然作者不是法定的,读者又是全社会公众,就不存在行文方向问题。

第四,基本职能不同。公文调查报告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为检验领导决策提供证据,直接作用于社会管理工作系统。新闻调查报告主要是结合形势与中心工作进行宣传,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这是两者的本质不同之所在。虽然有的公文调查报告也可作新闻发布,有的新闻调查报告也可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但这都不能在总体上掩盖两者间的这种本质区别。

第五,内容重点不同。公文调查报告着重于从全面、深入、系统、周密调查得来的情况中找出于领导决策有实际价值的科学结论,并往往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改进工作的建议。新闻调查报告则着重于对有关事实的报道。公文调查报告中的情况显得很全面、深入、系统、确凿,认识都较深刻、透彻.这是通常的新闻调查报告所不及的。公文调查报告的内容叙述更富于概括性,新闻调查报告的内容则具体描述多一些。 第六,表达方式不同。公文调查报告极少有以叙述为主的,它往往是纲目性议论同综合性叙述、概括性说明融为一体,用的是以议论为主导、以彼此难分难解的叙述说明为主干的夹叙夹说夹议的表达方式。新闻调查报告通常都以叙述为主,而且不时带描写性,适当结合议论和说明,用的是以议论为纽带、以叙述为主干、以说明为补充的夹叙夹说夹议的表达方式。两者在相似中有大差异。

第七,主观色彩不同。公文调查报告的文字表述极其冷静、客观,作者不在文中直接抒情和另发议论,在一般情况下,作者根本不在文中直接亮相,连作者的调查活动也不写进去。新闻调查报告则常常把作者自己摆进去,忍不住时就在文中直接抒情,发表议论,以唤起人们的注意。 第八,体裁归属不同。公文调查报告是法定作者向领导汇报其调查研究之结果,是报情性公文中报告的一种特殊形态。新闻调查报告是新闻工作者向社会公众公布采访调查得来的情况,是通讯的一个变种。两者是不应混为一谈的。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可证上述八点言之不虚。 例l: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报告《还我美好河山—桂林风景区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函待加强》写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今,这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去尸受列了严重污染以及人为的破坏。„„记者沿着桂林市区的漓江两岸散步,在解枚桥下、象鼻山旁、铁路桥下等处,一再看到江面漂有五彩斑斓的浮油、泡沫.水质浑浊。有的江段一边青,一边黑,形成了‘鸳鸯江,。„„桂林的园林风景、文物古迹也在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好些著名凤景点己不能开放。

„„风景名胜继续遭到破坏,桂林市和桂林地区的领导干部要负重要责任。„„记者在桂林风景区,接触到园林、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工作人员,他们对于桂林山水遭受破坏,非常心焦„„人们在期待着桂林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状况,能够有一番大的改观,让这里的自然美景,在四化建设中放射出更加艳丽的光辉。”(1980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例2:廊坊市委办公室调查报告《同一地区的农村经济为什么发展有快有慢?—廊坊市郊区二百个村的调查》写道:“最近几年,河北省廊坊市郊区村庄的经济发展有快有慢,拉大了距离„„为了弄清原因.实行分类指导,市委办公室组织了近百名干部,对经济发展快的一百个村和经济发展慢的一百个村进行了调查比较,这两百个村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经济结构不同„„劳力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群众生活水平不同„„。为什么拉开了这样大的差距?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不一样:(一)领导班子的状况不一样„„(二)发展乡镇企业的劲头不一样„„(三)„„(四卜·„(五)流通领域的状况不一样。发展快的百村,大胆组织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百村共有运输专业户八百一十二户„„。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廊仿市委、市政府正认真总结发展快的村的经验.研究帮助发展慢的村加快发展速度,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高速发展。”(1984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例1是新闻调查报告,例2是公文调查报告。虽然只是摘引,但只要稍加对比,我们应该明白两者的本来面貌了吧!

在应用写作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在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把一篇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做—些必要的技术处理,如将以第三人称叙述改换视角为第一人称表达等,那么即可变成一篇揭示经验的总结;反之亦然。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的互逆性。

一、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写作具有互逆性的基础

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写作,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区别。它们都是从实践中概括出经验,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得出规律性结论,用来指导工作的文书,都以叙述、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都具有新闻性。总结与调查报告的新闻性表现在:在内容上具有信息性和时效性;在表达形式上具有新闻体裁写作的主要特点———苦心创制新闻式标题、刻意经营新闻式导语、规范展开新闻式主体结构、习惯采用新闻式结语。正是这些较多的共性,才构成了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具有互逆性的基础。

(一) 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都苦心创制新闻式标题 新闻式标题有单标题 (正题)、双标题 (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 和三行标题 (引题+正题+副题) 三种形式。正题,又称主题,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事实信息。副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在新闻写作中采用双标题的居多。 总结和调查报告,都可以采用单标题和双标题。

总结的单标题,有文件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文章式标题,以正题概括总结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如 《我们是如何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总结的双标题,用正标题揭示主旨,副标题采用文件式标题结构,如 《精心打造以“诚信”为特色的供电企业文化———吉林供电公司供电企业诚信建设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的单标题,也采用文件式标题,一般由调查对象、报告内容、文种组成。调查报告的双标题,一般用正标题表达主旨,副标题揭示调查对象和报告内容,如 《希望的火花———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

可见,总结和调查报告的文章式单标题和双标题,采用的都是新闻式标题形式:正题或正题+副题,正题用来揭示主旨,副题标明内容及体裁。

(二) 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都刻意经营新闻式导语

导语,是新闻正文的第一个自然段,用以简明、扼要、生动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新闻的导语主要有五种:概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结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设问式导语。 总结的导语部分,主要通过概述式和结论式导语结合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概括基本情况。一 般先交代总结的对象———个人或社会组织,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完成了的工作概况;然后简要地介绍总结主体的基本情况;之后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揭示全文的主旨。 调查报告的导语部分,主要采用概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设问式导语、结论式导语等形式,交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说明调查过程的构成要素,概括全文的内容,揭示调查的结论。 两相比较,总结与调查报告开头导语的内容层次安排及写法几乎一致。

(三) 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都规范展开新闻式主体结构

新闻正文的主体,紧承导语,扣住中心,用典型、有说服力的具体材料展开,印证导语中已点明的事实并阐明主题。安排材料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按时间顺序安排的纵式结构,按逻辑顺序(事物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 安排的横式结构,按时间、逻辑结合顺序安排的纵横式结构。

总结正文的主体,一般包括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及评价、经验和体会、问题或教训等部分。这部分常采用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撰写。按纵式结构写,将工作内容、方法、成绩、经验、教训等逐层展开。按横式结构写,常按材料的逻辑关系将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标序并添加小标题,逐一写来。

调查报告正文的主体结构也有三种:纵式、横式、纵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即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调查对象的演变过程,安排材料,叙述事物,从事物的演变过程和前后变化中揭示规律。横式结构,即按照材料的性质和逻辑关系归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将材料分成并列的几个问题或几个方面,加上小标题,逐一地报告各方面情况。纵横式结构,综合了纵、横两种结构的长处:纵式结构可以清晰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横式结构可以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四) 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都习惯采用新闻式结语

新闻的结语,是主体部分的自然延伸或归结,它与导语相呼应,加强新闻主题的表达,让受众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常见写法有:小结式、评论式、描述式、展望式、建议式等。 总结的结语,要归纳全文,呼应主旨,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改进的 意见和设想。调查报告的结语,通常有总结性结语、启发性结语、建议性结语、号召性结语几种写法。

正是由于存在以上共性,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写作才具有互逆性。

二、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写作具有互逆性的条件

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写作虽具有互逆性,但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文种,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因此这种互逆不是随时任意可以进行的。二者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总结反映的是本地区、本单位或本人前一段时间已经完成了的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既可写本地区、本单位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写外地区、外单位的实践活动。二者写作目的不同:总结的写作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调查报告则通过对典型事例的研究分析,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提供借鉴和依据,以“点”带“面”地指导和推动工作。二者写作方法不同:总结以分析为主,对事物的情况过程常用概括的方法表达;调查报告常以陈述事实为主,引用具体材料较多,要求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揭示问题的实质。二者文体不同:总结是自述性应用文体,调查报告是代言性应用文体。只有当这些显著区别趋于一致或可以忽略不计时,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写作才可能也有必要互逆。

从行文功能的角度,调查报告可分为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三种。只有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与总结在一定条件下才有互逆性。当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是本地区、本单位或本人前一段时间已经完成了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外地区、外单位的实践活动;写作目的是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以便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而不是通过对典型事例的研究分析,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提供借鉴和依据,以“点”带“面”地指导和推动工作;写作方法以分析为主,对事物的情况过程常用概括的方法表达,而不是以陈述事实为主,引用具体材料较多,要求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揭示问题的实质;并且只有当把代言性应用文体转换为自述性应用文体时,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才能够变成总结。

三、研究总结与调查报告写作的互逆性的启示

(一) 只有认真调查研究,才能写好总结扎扎实实地做好调查研究,是写好总结的前提和基础。分析总结工作,要把握以下几点:研究对象是人们前一阶段已经完成了的工作,研究目的是肯定经验、发现问题,研究环节是回顾、检查、分析、评判,研究方式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结果是揭示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无论是把握研究对象,还是展开研究方式,进入研究环节,实现研究目的,都要深入客观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地调查研究和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不但是写好总结必要、有效的参照物,而且可以根据互逆性,直接转化、改写成已经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总结。

(二) 要写好调查报告,需要科学总结无论调查报告采用哪种结构形式,都需要作者对调查过程特别是调查成果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用事实说话,让材料支撑观点,通过分析、归纳,揭示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即进行科学总结。离开科学总结的调查报告,注定是徒劳和无用的。

总之,可以说,总结是主体对自身的审察和反思,用以指导自身今后的实践;而调查报告是旁观者对对象的观察、考察,剖析、研究,用以指导大家今后的实践。总结的写作,要有调查研究;调查报告的写作,需要科学总结。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广泛,实用性极强,使用频率极高的通用性应用文。调查报告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进行多种不同的分类。如果从实用目的出发,按内容功能作分类标准,调查报告可分为以下五类: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科学研究的调查报告。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有着自己不同的功用和特点,在实际写作中,注意根据其不同的功用和特点,把准写作的侧重点,才能符合该类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使其功用得到充分发挥。

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真实、客观、全面此类调查报告的基本功用,是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提供信息,以帮助正确决策,由此决定其写作侧重点应放在真实、客观、全面上。真实,就是要求所提供的信息不虚假,不失真。如果提供的信息虚假失真,上级机关据此决策就会失误。要做到不虚假,必须端正写作动机,动机不纯,心术不正,就会弄虚作假,渗水分,编材料,这样/泡制0出来的调查报告,比一纸空文危害更大。要做到不失真,首先要注意防止以偏概全。常有这种情况,某种现象就局部看是真实的,但如果从整体看,也许这只是某种假象。有些媒体在报道一个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时,常使用人均年收入多少的数字。当然,这些数字也许是真实的,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因为也许这个地区农民的收入是不均衡的,有的农户收入可能很高,有的可能很低,贫富差别太大,人均收入的数字就有可能掩盖农村贫富悬殊的严重问题。这是写作这类调查报告时应注意的。其次,还要注意写法上的真。有时,本是真实的情况,但由于写法上的失误,也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让人心生怀疑,这也会影响到其实用功效。若要所反映的情况令人信服,写法上一要注意交代清楚所使用的调查方法, 材料的来源出处,让人觉得所用材料有根有据,真实可信;二要尽量使用数据资料来说明问题,因为数据资料显得客观实在,使用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更有助于增强反映情况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客观,就是不凭主观臆测,不带有色镜,不先入为主,而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原貌真相。有些人搞调查,往往事前带个框框,先凭主观臆测定下结论,再去搜集调查材料对此结论加以印证,这种以主观感情代替客观实际的做法,常导致歪曲事物的真相,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作出错误的决策。要做到客观,调查时就要防止带着有色镜看问题,调查在先,结论在后;实事求是,成绩要看到,问题也不可忽视。

全面,就是调查时要做到全方位,多视角,对调查对象的正面和反面,历史和现状,部分和整体,都要全面地观照,辩证地分析,这样作出的调查结论才周密深刻,没有片面性。在写法上,要善于采用/点面结合0的手法。/点0,是局部、具体、典型的材料;/面0,是整体、概括、综合的材料。点的材料反映事物的深度,面的材料反映事物的广度。点面结合,可使所反映的情况既全面又深刻。

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典型共性与独特个性结合

这类调查报告的基本功用,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写作成败的关键在/选点0是否具有强烈的典型性。所谓典型,就是调查对象在同类事物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突出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0,通过解剖代表性较强的典型,可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该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有些典型经验/学不来0,/推不开0?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这些所谓的/典型经验0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如有段时间,国有企业曾掀起过一阵学习某钢铁企业承包经验的热潮,尽管这家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好,但前去取经的老总们却/不买账0,认为/学不来0,因为这家企业在实行承包制时,获得政府给予的许多优惠政策,而这些优惠政策是其它同行企业得不到的,有些老总甚至说,你只要给我这样的优惠政策,我照样可以取得这样好的经济效益。而后来国有企业又掀起学/邯钢0经验的热潮,许多老总到邯郸钢铁公司取经,对邯钢经验,老总们表示心悦诚服,因为邯钢设备技术等客观条件和别的企业差不多,政府也没有给什么优惠政策,他们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效益,完全是由于他们练好/内功0,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市场成本否决制0改革的结果。二者比较,为什么前者总们感到/学不来0,后者老总们却心悦诚服?就在于前者的经验缺乏典型性和普遍性,因而很难普遍推广,而邯钢经验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因而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由此可见,写作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首先要求作者慧眼独到,/选点0要准,所确定的调查对象必须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

这类调查报告在写法上,还要善于将揭示典型经验中所蕴含的共性与其鲜明生动的独特个性结合起来。共性是典型经验的价值内核,它并不局限于一时一事,一招一式,它反映的是调查对象内部稳定的联系,反映的是典型经验的本质和规律,是典型经验得以推广的依据。一篇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若就事论事,不能揭示共性规律,那是很肤浅的。而个性则是典型经验的独特外衣,它显示的是调查对象与众不同的做法、招数、套路,因其生动鲜活而让人觉得自然,愿意亲近。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有个通病,就是千人一面,没有特色,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写出典型鲜明独特的个性来,这样的典型报告,就象绷紧着脸的牧师,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叫人敬而远之。而只有将共性规律与鲜明个性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内容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性,形式上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汇报材料材料的亮点方面。

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正确辨识,反映趋势

处在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代,每时都有一些陈腐的旧事物因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出局,而每时都有许多新生事物应运而生,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主要功用,就是为新生事物鼓与呼,以扶持其成长壮大。这类调查报告应如何确定写作的侧重点? 首先,要正确辨识什么是新生事物。这不能作简单的理解。新产生的事物并不等同于新生事物,二者不能简单划等号。新生事物不仅是新产生的事物,而且它代表了正义健康的力量,代表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必须趋势,因而,尽管其诞生之初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比较弱小,但它却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而有些新产生的事物,或许只是历史上某种陈腐事物改头换面的死灰复燃,或许只是改革大潮中泛起的一些泡沫和污物,有时虽显时髦新奇,但却如昙花一现,很快成为被人们唾弃的匆匆过客。在社会的转轨时期,新旧杂陈,鱼龙混杂,良莠难辨,如果缺乏较强的辨识能力,不能正确辨识新生事物,就会把以新生事物的面孔出现,骨子里却散发着臭气的陈腐事物,当作新生事物去大加褒扬、扶持,那就会南辕北辙,完全背离了写作的初衷。

其次,要揭示规律,反映趋势。这就必须向读者展示新生事物成长的全过程:它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有哪些原因,需要哪些条件?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什么特点?每个阶段遇到哪些阻力?又是怎样克服阻力不断发展的?它未来的前景怎样?只有这样全方位地展示新生事物成长的全过程,探究其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才能从中揭示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反映其发展的趋势,从而增强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信心,扶持其发展壮大。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证据确凿,剖析原因

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用于揭露现实中存在的某些矛盾、问题和弊端,或指出工作中的失误,查实某些违法乱纪现象,以引起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注重视,求得问题的解决。

由于这类调查报告具有/曝光0性质,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具有更强的社会反响,因而对其真实性的要求更高,绝不容许有丝毫的虚假失实。如有不慎失实,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当事人声誉受损,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为确保/曝光0的可靠性,写作前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弄清事实真相,掌握第一手材料;写作时所用的材料要反复核实,事实证据要确凿可靠,调查结论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揭露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仅停留在揭露/曝光0的层次上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地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前些年重庆綦江新建成不久的彩虹桥发生坍塌惨祸,如要对此事故进行调查,写调查报告,对惨祸进行/曝光0,披露事故的真相,让人们了解事故造成的重大伤亡和损失当然是必要的。但调查不能仅此而已,还必须往纵深推进。到底这场惨祸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直接的原因是什么?间接的原因是什么?施工单位要承担什么责任?主管领导、监管、质检部门要承担什么责任?在工程的招投标、承包施工过程中有没有腐败、渎职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只有对惨祸发生的前因后果,对酿成事故的复杂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科学研究的调查报告)))深度的思考探索

这类调查报告带专题研究性质,比起一般的调查报告来,更偏重于对调查对象深层的研究和思考,因而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理论色彩,内容上给人以厚重之感。这类调查报告的写作,不能只满足于对调查对象的描述反映,而应将重点放在对调查事实的深度思考和探索上。这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针对现实中特别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某一重大问题,以此作为研究的课题,通过某些实际案例的调查解剖,探索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国有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机制,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国经济改革难度较大的重头戏。由著名经济学家杨启先牵头的课题组,专门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他们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白云山企业集团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十几家优秀企业作为研究案例,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十几篇案例研究报告并汇编成书(5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出路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这些调查报告通过对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律,为国企改革进行了实证的研究。

另一种做法,对改革实践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进行概括归纳,形成某种理论。如有关经济承包责任制的理论、股份制改革的理论,都是先取得经济改革丰富的实践经验,然后通过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形成的。总之,写作这类调查报告,对调查对象的研究和探索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具有较强的穿透力,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写出深度和力度来。

如何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是调查报告写作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材料选用得好,观点就鲜明突出,就有说服力。反之,观点如同空中楼阁,根基不实,让人知其然而不明其所以然,从而影响到调查报告的实用价值。 用典型材料突出观点

选择典型的方法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因为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有力地表现观点。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辨别典型材料在于典型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怎样才算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呢?列宁是这样论述的:“如果从事实的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巧用材料树观点去掌握事实,而且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使用的材料不典型甚至是个别事例,不仅不能说明观点反而会破坏观点。使用典型材料贵精不贵多。~个能说明观点的,不用两个,材料用多了,反而会淹没观点。没有用上去的典型材料并不是毫无作用的,它是作为一种“后盾”,显示着无形的支持力。“后盾”越强,观点就越有份量,调查报告也越有“底气”。如果材料只有一个,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被说明的观点就很难使人信服。 用背景材料深化观点

每一件事都有产生、发展、变化的内因,又和周围的事物发生种种联系。恰到好处地介绍这些与观点相关联的背景材料,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观点的认识,增进对观点的了解,使观点富有深度和立体感。背景材料可以是政治背景、地理环境,也可以是历史演变、思想状况、物质条件等情况。背景材料是调查报告中的辅助性材料,不宜过长,不能喧宾夺主。 用对比材料衬托观点 “有比较才有鉴别”。新的、先进的、正确的事物,总是跟旧的、落后的、错误的东西对立和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为了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印象,调查报告常常用对比的方法衬托观点。对比,可以是今昔对比、新旧对比,也可以是正反对比、成败对比,还可以是纵比、横看。通过比比看看,好坏优劣一目了然。事物的特征在比较中清楚地显示,文章的观点在衬托中更见突出。

用综合材料概括观点

对事物作出总体评价(观点),需要把握事物的全貌,对面上的情况或同类型的情况作综合性的概述,使读者对观点的覆盖面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如果缺乏对全面情况的分析和归纳,读者得到的印象是局部的、个别的甚至是一鳞半爪的,那么,文章的观点给人的感觉必定是缺乏普遍意义的,读者甚至会怀疑观点的真实与正确。因此,综合性的概述材料是调查报告中不可缺少的。

用统计材料证实观点

精确的统计数字,可以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可以说明事物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具有很大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运用数据时,注意不搞数字堆砌,把“死”数字用“活”。如数字成堆,反令读者目不暇接,无所适从

×申论的五种分析法。

建议,或称对策,是调查报告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那些提供决策参考的调查报告来说,这部分不可不写,又不易写好。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认真地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如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把材料一摆就了事,这样的调查无异于胎死腹中,对改进工作毫无意义。

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但从实践看,有些调查报告往往缺少据事析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意见。而这一部分正是首长最关心的,有的首长甚至先看这一部分,如果觉得报告的分析有说服力,提出的意见合理可行,才回头看其他部分。

写好建议的关键不在“写”,而在于是否具备较高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它是作者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真实反映。面对复杂的情况,能不能提出对策性参考意见,是很见功力的。一般来说,可以集思广益,提炼总结群众的建议,可以借鉴某单位行之有效的新鲜经验,可以遵循有关领导、专家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作新的探索,可以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方法。下面我们着重从作者思路表达的角度谈谈怎样写好建议。

一、深入浅出,切实可行。

实事求是,务求实效,是写好建议的根本。建议要能够为领导采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发挥预想的作用,’也就是说,不仅要道理讲得通,更要能够办得到。因此,建议应该有的放矢,讲究深度和高度,不能笼统空泛。如关于加强思想教育一类的措施建议,就容易写得大而无当,写作时就更应针对具体事例,对症下药,力戒空谈和浮浅。例如,某单位对所属后勤仓库安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是,在新形势下,军用仓库民工多,对外联系多,内部作案多,军民利益矛盾多,警卫素质弱。有位同志在报告中写道:“建议今后仍要把安全工作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加强思想工作,增强安全意识,以彻底消除事故隐患。要做到安全,必须经常地抓、仔细地做,上下同心协力一起抓,决不能有半点放松。要真正克服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只有这样,安全工作才会有保障,仓库的全面建设才会有新提高。”上述“建议”提出了一些普遍适用的道理,虚泛空洞,缺少针对性,也就起不到切实的作用。而另一位同志则提出四条对策:“防内与防外结合,以防内为主扩制度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以制度防范为主厂普防与重点防结合,以重点防为主;管人与管物结合,以管人为主。”这些建议虽不能说完美无缺,但它比较实在具体,对安全问题有整体的概括,又突出了重点工作,也就有了深度,便于实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建议应写得充分完整,不要遗漏,同时要有可操作性,便于推广。

石家庄陆军参谋学院赵泽民远期目标结合,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提出的建议才能成为长治久安的良策。以兰州军区西北边防建设的调查论证为例,由于其边防线占全国陆地边防线总长的三分之一,自然环境恶劣,多年建设投入巨额资金,仍象一个“无底洞”,效益较差。总部决定再投入1.5亿元,解决边防生活问题。怎样用好这笔钱2调查组经过万里跋涉,实地普查,反复研究,提出“配套治理,重在实效”的建议,具体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千篇一律;科学论证,突出重点,优先解决一线连队的生活问题拼土洋结合,便于管理,提倡自建自制自修;确保质量,经济实用,从设计到施工严格把关评定。为了让1.5亿元增值,他们特别提出要注重长远效益,突出坚固耐用,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还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这些对策被全部采纳并迅速实施,使千里边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再如现在军人外出机会多、时间长、地域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何加强对外出军人的管理教育2一位作者调查后提出:首先要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增强安全自卫、政治免疫、思想防腐、自控自强能力。其次要对军人外出进行严格控制管理,从严治“官”,对不负责任乱放人、越权越假私自放人的要追究领导责任,要加强对外出军人的纠察;要做好干部战士家庭的工作,为官兵安心军营、献身国防创造良好条件等。上述建议不仅切实具体,而且着眼全局,既治标又治本,对各级领导处理类似问题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三、直言进策,亢卑得体。

调查报告的撰写者要注意克服自卑与自傲两种心态。自卑者往往把向领导、向上级机关提建议,看作越级越权,固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错误观念,所持建议虽很有价值也不敢直言,特别是对一些批评性改进性建议更是讳莫如深。自傲者则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视作领导或机关的“高参”,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来写建议。如一篇对军用仓库的调查写道:“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从一点一滴入手,自己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如灭火器、报警装置、人员管理等;自己无力解决的,如更换明线,可请示上级领导给予解决。” 这两种心态都妨碍了建议的正常写作。

调查报告作者作为首长的助手和“外脑”,有责任向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这是履行自身的职责,不是越权谋划。同时,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下基层调查不等于代领导视察,提建议不等于作指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全局,实事求是,大胆直陈,不卑不亢。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方面的典范。I%1年,周恩来在邯郸地区农村就食堂和评工记分等问题进行调查,在给毛泽东同志作电话汇报时,直言不讳地指出:绝大多数甚至于全体社员,都愿意回家做饭,我正在解决如何把食堂散好和如何安排好社员回家吃饭问题;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的办法;社员恢复评工记分办法势在必行,要包产到生产队,以产定分,包活到组,真正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恢复社员体力和恢复畜力问题。‘见(周恩来选封下卷第了15页少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建议看似针对具体事项,但都关系到全局甚至方向性的问题,特别对扭转“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左”倾思潮,意义重大。而建议中表现出的坚定不移、诚恳急切的态度,值得每位调查研究者认真学习。

现代教育写作(定)

典型材料写作(定)

写作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写作

调查报告写作

调查报告写作

调查报告写作

记叙文写作:三思而后定主题

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调查报告写作PPT

调查报告写作(定)
《调查报告写作(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