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7: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鲍 友平

尊敬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6和7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6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因为,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二、学情分析

我面临的是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个多月的孩子。他们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充满新鲜、好奇,他们上课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

6、7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在区分

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我的设计力求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力求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由于学生入学前对

6、7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中主要担负起引导、组织等作用,留给学生充足的时空,放手让他们观察、操作、交流,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

6、7的物体个数;会写

6、7;会比较

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区别

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新知,并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带给学生成就感。充分体现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起探讨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流程:

针对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现状,要达成以上目标,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教学。

1、复习导入,唤起学生记忆,为新知做铺垫。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很难立即进入学习状态,先看图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对1—5排序的过程中,体会感受1—5各数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2,探究新知阶段,我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数。并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用小棒摆出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加深对6和7的认识。说说生活中的6和7,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认识6和7之后,再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排列1—7各数,这样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有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在计数器上拨珠、在直尺上填数、利用点子图比较大小,在这样的一个系统的活动中,学生对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3、巩固练习6和7的序数意义。6和7的基数和序数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游戏:帮小猫找鱼瓶。引动学生发现游戏中也有知识,从而增强对数

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体会到乐。

4、6和7的书写。通过观察,说一说6和7分别像什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6和7的字形结构,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加深记忆,使学生能写出漂亮的数字。

5、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做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整理,通过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新课程要求要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课堂最后我让每一位同学回家后收集数量是

6、7的事物,可以画、可以写、可以剪贴、也可以用实物表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要善于观察生活,学生活中的数学。

总之,为了较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我认真解读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其数学能力。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多给我提一些宝贵的意见,以利今后的教学中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课堂真正精彩,让学生真正受益!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

6和7的认识

6和7的认识

认识6和7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教案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