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词解释

1: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因为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人群之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要把语文看作一种符号系统。肯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课程,还可以从它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还要学习他的形式这一角度来理解。

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2:人文性

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实际上,语文课程是充满了人文性的课程。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既有思想感情色彩,它包括伦理道德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关系到民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生存,这也是证明语文课程也是人文课程的根本理由。

3:语文素养

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4: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索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

为了实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它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它是为了适应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而产生的。其次也是语文课程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再次,是研究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6:语文课程资源

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如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等。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7:形成性评价

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它有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原则、可行性原则。

它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8:定性评价

是不采用教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

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标方法。定性评价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

9:语感

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

10:探究性阅读

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教学活动。

与接受性阅读相比,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开放视野。在具体的教学中,应遵循下列原则:自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协作性原则。

11: 创造性阅读 是阅读类型之一,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它的活动中心集中在读者身上。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也是最困难的一种形式,它不仅要求读者具有以下某种方式阅读某种读物的能力,而且还要读者必须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显示出读物之间的关系。创造性阅读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欲望的过程,因而也是令人振奋的阅读活动。

12: 个性化阅读

是《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它包括下面的内涵:

1、价值观指向人文性,即人文精神的领悟;

2、必须凭借文本,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3、要体验,更要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

4、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教师的阅读分析去代替;

5、必须有老师的指导.13: 个性化写作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个性化写作就是指自主地写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真实的内容:说真话,诉真情, 展示自己的整体精神风貌。由此看来,“个性化”写作展示给我们的,应该是每个学生所独有的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

个性化写作的两个条件:一是真性情的抒写,二是对生活细节细微的体察。

14:多重对话

对话交往成为处理人际关系、国际社会问题的理想的状态。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一个人际交往系统。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性格。这就是教学的对话原理。多重对话应该就是指:教师与教学大纲的对话,教师与教材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 教师、学生众多读者,带着与文本初次对话的结果进入课堂,一场多主体、多向度、多层次的阅读教学对话,就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地展开了。他们各自发现的文本空白不同,各自选取的介入文本的对话策略不同;他们各自的初步理解和存疑也有差异。这些都要在课堂这一共有的对话情境中汇聚、碰撞。他们之间的质询、答疑、赞许、批判,不仅给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源源不断的话题;而且其中蕴含了重要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

15:评价主体多元化

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新课程要求:在课堂评价主体上要打破教师一统天下的现状,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主体多元化评价。它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另一方面要让同伴、家长参与评价,使其成为多个主体共同参加的交互活动。

这样做,有利于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6:语文教学大讨论

是人们针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如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关于该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的讨论。如于漪老师曾以《“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人了“死胡同”》一文参与讨论,也招致不同论者的“商榷”,甚至也有尖刻的反驳,便引发了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

讨论者往往是从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中折射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说,语文教学大讨论不仅使人们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而且使人们加深了对眼下教育弊端严重性的认识,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17: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定教。 三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个性化原则。

18:新概念作文

没有题材限制,但写得较多的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对经典的阅读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这几种类型的题材交织着小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辨析。不管内容有多少变化,文章中任何一种感受和思考都打上了作者生活态度的烙印。

它的主旨是: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

1998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启动。它的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19:语文课程标准

是指为了适应语文发展潮流,使其更好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两个语文课程标准。他们规定了非高等教育时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

核心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些新理念、新要求,已经给中国的语文教材、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带来了新变化。一是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有明显转变;二是坚持和发扬了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三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推进了语文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提高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