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1: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xxx区委书记(2005年3月12日)同志们:这次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是继区人代会后又一次全区性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人代会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分析去年的“三农”工作,研究部署今年“

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破难创新,统筹发展,加快发展,推进我区“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区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专门组织了调查研究,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区“三农”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除了各乡镇的分管领导参加外,还请了主要领导参加,村级参加的人数比往年有了扩大。下面,我根据常委会讨论研究的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成绩,正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个一号文件精神,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禽流感和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等严峻形势,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知难而上,积极应对,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面小康这个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农”工作有力度、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全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制止抛荒、种粮补贴等政策,粮食生产在连续几年滑坡的基础上实现面积、产量和效益三增;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培育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温氏肉鸡、龟鳖等产业保持健康发展,胡萝卜、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出现良好发展势头;农业科技进一步引起重视,标准化、品牌和无公害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食品工业园建设顺利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取得新的突破,农业接轨上海成效明显,农业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提高。二是二三产业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把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来抓,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按照以就业带培训,培训促就业的思路,全面开展了十万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20244人,农民的就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培训转移率达到42.2%,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去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31亿元,增长30.2;农民人均纯收入6478元,增长13.6,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增幅。三是各项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面实施了“千百”工程、“康庄”工程、水库“保安”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八里店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由点到面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四是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三农”工作的基础更加稳固。全面建立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加强了对基层“三农”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以先锋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强化村级民主管理,深化村务财务公开,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有了新的增强。按照创建“平安吴兴”的要求,创新推广“枫桥经验”,积极化解和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有政策好、天帮忙的因素,更是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破难而进,创新工作,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长期工作在“三农”第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回良玉副总理对两个趋向作了精辟阐述: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我省实际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可以说我省已全面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的新阶段,比全国其它地方更有条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并提出了五个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市委徐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六个大提升:农业发展理念大提升(工业化、生态化、都市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装备水平)大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007年突破1000美元)大提升;农村环境建设大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有根本性的)大提升;农业素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大提升。“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中央、省、市委领导对我国、我省、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科学判断,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三农”发展的规律,切实解决好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我们确立和调整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三农”工作始终是我区的重点,因为我们的地盘主要在农村,人口主要在农村,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村又是落后社区,农民又是弱势群体。所以在吴兴区工作的同志抓“三农”工作应该是我们的必修课、基本功。当然我们抓“三农”必须突破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民抓农民的老思路,必须用产业融合、合作开放的新理念来抓。学习“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作为我们区来说,就是要在指导思想上由城市和工业抽取农业到由城市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根本转变,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发展新格局。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要实现地位平等。使城乡居民都能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教育、就业、社保、社会福利各方面)。城乡资源要实现开放互通。既允许农村的非农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实现优化组合,更要引导城市先进的要素向农村流动,改造传统农业。城乡发展要实现互补互促。在经济发展上,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一二三产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城乡社区特色鲜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城乡之间要实现共同进步。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民和市民的差距,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从总体上看,我区“三农”发展的形势是好的。尤其是新区建立两年来,我区“三农”工作抓重点、攻难点、创特色、出亮点,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三农”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深层次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农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分散、小规模的粗放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农民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是缩小而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农村各种社会矛盾随着建设大推进、经济大发展进一步凸现,群体性事件增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多数是长期困扰“三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城乡差别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消除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一个过程,而且与我们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政策力度、改革深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规律性,又要充分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文件精神和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两个趋向”,正确把握“三农”规律,增强“三农”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具体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坚持以工业化、生态化、都市化的理念为指导,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跳出吴兴抓“三农”,拓展“三农”发展的新空间,努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把农村与城市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统筹规划,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考虑,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政策倾斜,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差别。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在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保障农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态相和谐。

二、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2005年的“三农”工作是巩固前两年发展成果,抓重点、攻难点、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省、市委的总体部署,今年我区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造五个吴兴、建设六个区的要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增强“三化”对“三农”的带动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就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西部山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年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应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求突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都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我们要从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资源约束进一步突出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工业和生态的理念指导农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是对原来的效益农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第一次飞跃:“什么来钱种什么”的效益农业;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业发展,以工业化、城市化支持农业发展,把农业引上了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高效:就要求我们的农业要有很高的土地产出率、投入产出率、劳力生产率,使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产业;生态:就要求体现农业既能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又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业转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随着这新的理念的被人接受,预示着农业思想观念、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一系列大变革即将到来,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谋划,主动适应。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要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全面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围绕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大一园一区一带产业群的实施力度,调整提升龟鳖产业,加快发展温氏鸡业,稳步发展花卉苗木业,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大力拓展生态旅游业,着力提高五大特色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提升产业化层次中,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宜设施栽培的设施栽培,宜搞生态养殖的搞生态养殖,宜搞立体种养的搞立体种养,宜搞休闲农业的搞休闲农业,宜搞种养加一体化的搞种养加一体化,能搞农机农业的就搞农机农业。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实施南太湖绿色农业科技园、吴兴食品工业园和西部竹笋科技园为载体,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的力度,大力推广应用节地、节水、节能、节本和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加大农产品名牌战略实施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要引入工业企业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大户和农场主,鼓励农业经营者依法进行工商登记,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由自然人向法人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转变,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龙头企业上连国内外大市场,下连千家万户农民,是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快,哪个地方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就高,哪个地方的“三农”问题解决得就好。经济学上有个规律:这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份额总是不断下降,这被称为农业份额下降规律,也被称为“配弟克拉克定理”或“库兹涅兹法则”。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产业化路子。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户参与,本质是“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平均利润,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意义。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快推进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年内基本完成道路、水、气、电、热、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打造一流食品工业平台。紧紧抓住工业项目推进年的契机,加大入园项目推进建设的力度,确保今年有10个项目建成投产。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产业和园区平台三大优势,开展农业对外招商,坚持外商内商一起招,资金技术一起引,产业招商、产权招商、企业招商一起用,努力提高农业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我区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质量和层次。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针对我区农产品基地规模小、原料供应不足的实际,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建好本地农产品原料基地的同时,加快向外拓展,大力发展区外农产品基地。以本地农产品基地为基础,以区外农产品基地为保障,逐步形成基地和销售在区外,农产品加工在吴兴的农业产业新格局,推进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上海市场为主攻方向,面向国际市场,拓展农产品对外贸易。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及HACCP质量、环保、管理体系等各项认证,积极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努力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瞄准国内大型超市,提高深加工技术、改进包装工艺,加大营销策划,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龙头企业要克服年年有发展,纵向看发展的观念,树立横向比发展、跨越求发展、科学促发展的理念,主动适应市场,做大企业规模,敢于争创一流。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增强广大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还必须研究突破的机制,要用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进、企业化经营的理念和方式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中去。新区建立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农业基础仍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各地必须认真吸取99630洪水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快实施1113工程,全面完成1万亩土地整理,1万亩优质园地划转,1万亩造田造地和3000亩土地复垦任务,努力实现既保护好耕地,又为建设用地争取新的指标,促进耕地占补平衡。要以提高抗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千库保安”和“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突出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抓紧编制东部新区城市防洪规划,并着手组织实施。大力开展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快16.8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加大矿山整治的力度,保护生态、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不断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围绕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在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展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上下功夫,求突破。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过程,转移人数的多少,表明现代化进度的快慢;转移农民时间的快慢,表明着现代化进程水平的高低。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长期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我区三农问题的根本矛盾在于数量众多的农村人口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工业化可以让更多的农民从依赖农业和土地生存而转移出来,留下少部分农民经营大面积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以实现真正的富裕。我们要认识到:土地的作用不仅仅是生产农作物、解决温饱,更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土地的有效利用原则应是:单位面积土地上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生存方式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工业发展对劳动力吸纳创造的效益远大于传统农业所创造的价值。所以我们搞农业的同志,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只考虑一个方面是不够的。当前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人数太少,二是层次不高。说人数少,我们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还在从事一产;说层次低,现在转移出来的只是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劳动力性质本身没有变化,仍然保持着农民身份,是一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兼业式转移,是劳动力的初级转移或称为“一次转移”。劳动力的“二次转移”,就是通过对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本领,依托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和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当前我们要扩大“一次转移”人数,提高转移层次。针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激烈的就业竞争,加快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突出抓好被征地农民、三峡移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要以提高培训转移率为目标,确立以就业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的培训思路,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落实培训的内容和师资,采取企业下订单,学校出菜单,政府为培训买单的三单式培训,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继续加强务工农民、专业大户和后备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再就业能力。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围绕块状经济的发展,兴办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教育资源优势,鼓励校企联合开展培训,从而把提高农民和转移农民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年要确保完成各类培训1.9万人。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带动能力。从我区特色块状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达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放宽领域,改进服务,强化管理,鼓励能人创业,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块村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要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功能,完善配套,增强城镇聚集功能,促进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大力发展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等产业,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增强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坚持农民自主创业和介绍就业相结合,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构筑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切实解决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平台。要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的就业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拓展新的就业空间。要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用人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千方百计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报酬。要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百坦”“安忱”思想,强化自身就业技能的培养,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努力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领。

(三)围绕提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上下功夫,求突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构筑农村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重点,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吸纳城市文明的能力。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力度,充分调动政府和农民群众两个积极性,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加快18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环境整治村建设。今年确保完成4个全面小康示范村,15个环境整治村的建设任务。要以国道、省道公路沿线、城郊结合部和原乡镇所在地的行政村为重点,以改水、改厕、改路、改房以及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任务,加快村庄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到早宣传、早发动、早组织、早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建设主体作用,提高建设的成效。要引入城市社区的管理理念,以三转促三进、以三进带三转,加快农村新社区的建设与管理,突出抓好八里店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抓质量、树精品、重安置、强管理,使之成为吴兴对外的窗口,统筹城乡的示范、为民办实事的样板。在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中,要围绕生产与生活相分离的目标,充分利用村级集体留用地开展标准厂房建设,引导家庭工业向标准厂房搬迁、向工业园区集中,逐步改变“家家办工厂、户户机声响”的现状,促进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围绕村庄环境建设,加快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力争达到2个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通过省级验收。加大乡村康庄工程实施力度,全面完成“康庄工程”建设,有条件的村逐步向主要自然村延伸,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成100个公交点,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村村通城市公交的目标,并建立“谁受益,谁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切实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教育创强成果,大力普及农村学前3年教育,高中段教育和发展成人教育,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不断满足广大农民不断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疫情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疾病防治机制,争创省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筹资力度,降低起报标准,扩大受益面,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切实抓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农村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做到养老有保;全面落实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失地必保,即征即保,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以中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为重点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非法宗教和偷盗抢劫犯罪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以“拆违、拔钉、打恶、清市”为重点,深入开展建设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信访责任制,高度关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矿山整治、村级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坚持重心下移,及时发现和处理信访苗头,做深做细工作。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要切实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疏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四)围绕提高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在加大扶持力度,振兴西部山区经济,不断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上下功夫,求突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山区,没有西部山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区的全面小康。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加大对西部山区的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符合山区特点的一二三产业,加快西部山区农村奔小康进程,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西部山区特色农业和生态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开展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有机笋、有机茶、矿泉水、特色水果等产品。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和扶持专业合作社,加强与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联系合作,通过订单、合同等形式使之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提高农业效益。充分发挥西部青山绿水、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城乡联动,大力发展眼球经济,以“观山水风景,享农家欢乐”为主题,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以老虎潭水库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把老虎潭水库建设作为加快西部山区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山区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认真落实好政策处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工作,确保按期开工建设。按照迁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抓好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坚持生产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安置水平。全面启动太阳山生态园、都市农业观光园等外资项目的建设,尽早发挥项目辐射作用和对当地农民的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推进交通、水利、通讯、电力、教育、卫生、生态等工程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性和综合效应。要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充分发挥西部乡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引导山区劳动力跨区域就业。要实行东西联动,鼓励发达地区用工企业到西部开展定向培训、定向招工。区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乡镇的帮扶力度,落实帮扶责任,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劳动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帮扶活动,促进西部山区的跨越式发展。

(五)围绕提高“三化”对“三农”的带动力,在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增强“三农”发展的动力上下功夫、求突破。针对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的同时,要着力解决身份障碍,使进城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二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土地流转的难题,把提供培训、介绍就业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在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在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和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农技人员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上,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改革,转变农技推广方式,探索建立农技人员有偿派驻制度,把一大批农技人员派到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基地,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无价值、农业企业缺技术的突出问题。通过派驻制度的落实,为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农技推广机构增添生机和活力。四是积极推进城郊结合部行政村管理体制改革。要改变目前村、居分设,乡镇、街道分管的现状,探索建立村居合一,一个主体管理的新体制,着力解决职责不清,推萎扯皮等现象,不断提高城郊结合部农村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积极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村级集体资产界定不清,管理不善,流失严重,矛盾增多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社区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革创新村级产权制度,规范集体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形式,积极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新途经。五是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的转制工作,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和乡镇卫生院自身发展难的问题,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六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多种适合“三农”的信贷方式,有效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与此同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完善乡镇村级财务指导服务中心建设,深化村务、财务公开工作,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做到取信于民,还权于民。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为全面完成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观政绩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我们一定按照中央、省、市委的总体部署,始终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破难,扎实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抓到底,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三农”问题是我区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三农”工作从基础地位提到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的“三农”问题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三农”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解决好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既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事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党委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抓“三农”工作难度大、见效慢、成绩难体现的思想,始终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抓。衡量“三农”工作的成绩,不能只看当前,更要看长远,关键要看是否维护和发展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抓“三农”不动摇,特别是乡镇主要领导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切实为解决“三农”问题尽责尽力。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三农”的积极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二)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今年要以村级班子换届选举为契机,按照“五个好”要求和“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办事公道”的标准选拔好村干部,配强村“两委”班子,切实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力强,干实事、求实效的受农民欢迎的战斗指挥部,建设成为“农民致富的依靠,依法治村的保障,小康建设的保证”。要加强村级制度建设。按照“四民主两公开”的要求,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坚持以法建制,以制治村。要围绕当前农民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比如村务公开、财务管理等,制订村规民约,真正实现村民自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扎实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培训和管理工作。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好今年轮岗的人员,确保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质量。区、乡镇都要继续关心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工作、生活,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素质;村级党组织要全力支持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工作,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干事业,愉快合作干事业,使这项制度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以创新投入机制为抓手,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要深刻认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正确把握“三农”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在财政资金安排上,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全局中,统一考虑,统筹安排。我区建区时间不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很重,各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们不能因为发展任务重,而减少对农业的投入;不能因为工业园区建设见效快,而忽视对农业的投入,而要更加积极支持“三农”发展。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从今年起乡镇要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制度和农业创新资金制度,明确资金筹措渠道,确保农业投入稳定的资金来源。要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金净收入中安排15%的资金用于农业开发的政策,确保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管理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百千”、“康庄”工程、西部山区和“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等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程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同时,要积极探索市场筹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发挥我区民间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参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四)以服务农民群众为宗旨,切实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广大基层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求“三农”发展规律之真,务实现群众利益之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为基层和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要把农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农民群众的困难作为第一要事,把农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考虑,把农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帮农民所需,着力解决“三农”的突出问题。要在破难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在制定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下功夫;要在加强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要一切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转,一切围绕农民增收转,一切围绕服务农民转。要健全乡村两级服务体系,抓好信息、流通、科技和关键生产环节的服务。区乡两级要继续实行联系乡镇、村制度,定期到联系点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要切实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待遇清苦,但他们热爱农村,奉献农村,扎根农村,为我区“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农村基层干部,我们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注重管理和监督,更要加以信任和理解,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区农办作为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综合部门,要健全工作职能,深入调查研究,优化服务指导,加强综合协调,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

(五)以强化督查考核为手段,促进“三农”各项措施的落实。围绕区委区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和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要加强督查考核,确保领导精力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举措到位。一是抓好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责任。区、乡镇要按照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部门合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责任到人,狠抓落实。二是加大督查工作的力度。区两办要强化督查功能,重点对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是否真正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的政策措施是否真正贯彻、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是否真正到位等进行督查考核,分阶段、有步骤地抓好年度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并及时反馈通报,切实增强督查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要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要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现正确政绩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区、乡镇要适当增加对“三农”工作综合考核的分值,提高各级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引导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确保“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对“三农”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三农”,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良好氛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志们,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五个吴兴”、建设“六个区”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破难创新,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讲话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在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