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倍数和因数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6: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倍数和因数

倍数、因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乘法关系的进一步理解,理解倍 数、因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介绍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的数学学得好吗?认识这些数 吗?(板书:0,1,2,3,4,5„„)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数吗?

(自然数)。

教师: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今天,我们在非零自然数中来找一找。(板书:非零自然数)什么是非零自然数呢?

就是不包含0的自然数,也就是1,2,3,4„„(教师擦去“0”)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教师:现在给你们36个士兵,要求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

教师:你是如何安排的呢?(排成4排,每排9人)。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安排来写个算式。

生1:4×9=36。

生2:36÷4=9。

(板书两个算式)

教师:4,9,36这3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和9相乘就得到36。

36能被4和9整除。

教师:我们可以这样说:4和9都是36的因数;也可以说:36是4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板书)大家说一遍。

教师: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我们直接用36=(

)×(

)的形式来表示。

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教师:36的因数包括哪些? 1,2,3,4,6,9,12,18,36。

教师:36最小的因数是谁?最大的因数是谁?

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教师:把书翻到第125页,填一填。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找到36的因数的?

看哪些数相乘能得到36,这些数就是36的因数。 教师:反过来,36就是这些数的„„

倍数。

教师:我们根据12×3=36填空:12的(

)倍是36,(

)是12的倍数。

12的3倍是36,36是12的倍数。 教师:36还是哪些数的倍数?

36还是1,2,3,4,6,9,18,36的倍数。

教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36是它所有因数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A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你能举个例吗?

6是3的倍数,3是6的因数。

三、巩固练习

教材3页 课堂活动

1、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倍数和因数是两个非零自 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跟我们以前学的一个知识联系非常大——那就是整除。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教师:对于倍数和因数,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吗?

五、课堂作业 教材4页 练习一1--4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倍数、因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正确地确定一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理解一个数的倍数的意义和特征,能正确的确定指定范围中的全部倍数。

教学重点: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分别写出

15、

24、30的因数。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2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怎么找一个数的倍数。(出示:在6,30,55中,哪些数是6的倍数?)你能判断吗?

6÷6=1 30÷6=5 6是6的倍数,30是6的倍数

认识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并说一说。

学生举例,加深对倍数因数的认识。

2、课堂 练习

试一试

三、课堂小结

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教师:对于倍数和因数,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吗?

四、课堂活动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家人团聚。(示范:先请1个学生上来,说出自己的学号。下面的学生中,谁的学号和他的学号有倍数或因数关系的,就跟他是一家人,请站起来,并说出自己的学号和这个同学的学号的关系。)

1完成书上第4页的课堂活动

第3题,先独立判断,然后引起争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五、课内作业

练习一5-6题 。

2、

3、5的倍数特征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奇数和偶数,知道2,5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和圈数、涂色、走迷宫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探索2,5的倍数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2,5的倍数的特征与它们的个位有关。

一、设疑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与数有关,例如全片区学生人数是376人,五年级有65人,本地区的邮政编码是646500„„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课前所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自然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1,40,22,18,25,265,1395,1876,310016,400700,7220„„

教师:如果现在我们把黑板上的人数、邮政编码、工资都看成一个数,你们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奇数和偶数(教学例1)

教师:要研究2的倍数特征,就先找一些2的倍数来观察。请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2,4,6,8,10„„)2的倍数说不完,说明2的倍数有无数个。 谈话引入对2的倍数的理解 ,同过生活实际加强对2的倍数的认识

教师:观察2,4,6,8,10„„它们是2的倍数,也就是能 被2整除的数。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偶数)偶数也就是平常 所说的双数。偶数是几的倍数?偶数能被几整除?0是不是偶数呢?你是怎么想的呢?(0能被2整除,0是偶数。)

教师:偶数有一个好朋友,知道是什么数吗?(奇数)怎样的 数是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单数。)

试一试: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

1,6, 21,34,5870,87,9299

教师: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关键是看什么?(看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否则就是奇数。)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教师:“试一试”中的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个位上是1,3,5,7,9不行吗?请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单数的数,验证一下你们的结论。

教师:看来2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2,4,6或8。(板书: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或8)

3、探索5的倍数特征(教学例2)

教师:5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学生:是5。

教师:你还能说出5的倍数有哪些吗?把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我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是0或5。

教师:是不是任何自然数,只要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或5?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5的倍数验证一下。

小结:不管是几位数,5的倍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或5。(板书: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

试一试(第130页):下面哪些数含有因数5?它们是5的倍数吗?

512203539

偶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双数。奇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单数。

引导学生得出:看 来2的倍数个位上一 定是0,2,4,6或8。 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三、课堂活动

1、(第5页)第1题:涂色找规律。

按要求完成后,观察到同时涂上红色和蓝色的格子里的数是10的倍数,也就是同时能被2和5整除的数。那么2和5共同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个位上是0)

2、(第6页)第2题:怎样才能走出迷宫?

3、猜一猜: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对不对?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怎样学会的?

五、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5题。

第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与它各位上的数字和有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游戏:听数打手势。(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 投影出示:这个数若能被2整除,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能被5整除,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能同时被2,5整除,则出示两只手。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看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可以根据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

2、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可能认为是看个位)谁能举例找一个数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3的倍数有没有特征呢?如果有,是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特征)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找规律(教学例3)

将一些小圆片放在图中(第131页)表示成一个一位数或两位数。再填表,判断所

2课时 组成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师示范:用3个小圆片摆成数12,并示范完成表格中的第1列。

让学生拿出小圆片,同桌合作将它们摆在书上的数位图中,(圆片可重叠摆放)并填表。

谈话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教学片断抓 “猜想”、“验证”这两个环节,设计了多次猜想和验证,让学生反复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摆一摆、填一填,看哪组完成得 最好,合作得最好。 教师:用3个圆片还能摆成哪些数?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

想一想: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3的倍数与圆片个数有 什么联系?

(1)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

(2)圆片的个数等于所组成的数的各数位上数字之和;

(3)3的倍数中各数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

小结:组成的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圆片个数,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时,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试一试

学生翻开书第7页,在方格中把3的倍数做上记号。

算一算:在表中任取一个3的倍数,把它的个位上数字与 十位上数字相加,和是3的倍数吗?

教师: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验证一下,是不是所有3的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能被3整除。

3、概括3的倍数特征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摆一摆的实验和试一试的验证,用自己的话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概括: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 数就是3的倍数。

教师: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4练习

出示开课时的游戏中的数:

14,51,607,2375,820,964,6000

哪些是3的倍数?

学生讨论后得出: (1)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

(2)圆片的个数等于所组成的数的各数位上数字之和;

(3)3的倍数中各数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学生每次猜想、验证后都有新的认识。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四、课堂活动

1、第7页课堂活动。

2、在下面每个数中的□里填上1个数字,使这个数有因数3。各有几种填法?

□7

4□2

□4

456□

(3)快速说出下面哪些数有因数2,哪些数有因数3,哪些数有因数5。

18,5,77,591,120,1867,324,335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

1、练习二第6--9题。

2、思考题:

先求出下面每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看能不能被9整除,再算一算下面各数能不能被9整除,最后总结出9的倍数特征是什么。(能被9整除的数,其数字和一定是9的倍数)

质数与合数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2理解质因数的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了解短除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

难点

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1教学例1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因数,大家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吗?请大家把书翻到135页,写出例1中每个数的所有因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你填对了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它们都有因数1。

学生2:每个数的最大因数都是它本身。 学生3: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不一样。

教师:如果我们根据因数的个数分一下类,可以分成这样几类:

1个因数,2个因数,2个以上因数。(板书)我们来看一下,书上这些数分别该属于哪一类?

生汇报,师板书。

教师:观察一下,只有1个因数的数是1。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数只有1个因数?教师:有2个因数的数都比较特别„„

学生: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本身。

教师: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叫做质数。(板书:质数)除了黑板上写的这些,还有其他的质数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最后写一个省略号。 学生自学,找到每个数的所有因数。

找因数的个数的特征。

教师(指着黑板上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这些数,除 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除了黑 板上写的这些,还有其他的合数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最后写一个省略号。

教师:谁能来把黑板上的质数和合数分别用一个圈圈起 来?

两个孩子上来圈。师引导,要圈上省略号。 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学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师:请孩子们观察黑板上写的这些质数和合数,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1:我发现2是最小的质数。

学生2:我发现4是最小的合数。

学生3:我发现质数要少些,合数要多些。 教师:你知道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吗? 学生:我的学号是××,××是质(合)数。

教师:那你现在能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吗?

学生: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就是合数。

教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学生:关键是看它的因数的个数。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看看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完成书上第136页最上面的“试一试”。

2教学例2

教师:你能把42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试一试。

生在作业本上写。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42=6×7,6=2×3,所以42=2×3×7。 学生2:我是这样分的:427632

最后也写成了42=2×3×7。 教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叫短除法(板书:短除法)。先写42,然后依次用质数做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学生讨论后得出:

学生1:我发现2是最小的质数。 学生2:我发现4是最小的合数。

学生3:我发现质数要少些,合数要多些。

总结出: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就是合数。

学生通过感受才能真正地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感知、交流、抽象、概括等多层次的自主活动,有了活动过程的体验,形成清晰的表象,抓住了关键,于是能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接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相互交流,这样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和结论,互相补充、共同完善,不仅抽象出完整的概念、完善了认知结构,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因数和倍数教案

倍数和因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

倍数和因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

倍数和因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教案

倍数和因数教案
《倍数和因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