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1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9: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趣中有乐

一.活动背景

综合有关调查研究材料来看,幼儿和小学阶段(甚至包括初中生一年级),其有趣水平占主要地位;初中学生(甚至包括高中一年级)以乐趣为主要倾向,如一位中学教师说:“一般来讲,学生进入初二以后,开始向乐趣阶段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则开始进入志趣的层次:“一般来讲,从高一开始,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开始形成,这个时期兴趣也在向第三个阶段发展。事实证明,学生的志趣是在高年级形成的,一般是在高二时;志趣形成后对学生日后事业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知道兴趣具有逐步深化的规律,人的兴趣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在有趣阶段,意志坚持性的时间较短,也不很稳定;在乐趣阶段,坚持时间增长,稳定性的程度也增高,发展到志趣阶段之后,坚持性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稳定性也可以大大增强。在学校教育中要激发学生兴趣,还要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水平,使学生自己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乐趣横生并具有其稳定的志趣。有些学生对学科只是停留于消极兴趣阶段,有些学生甚至迷恋学科以外的某种事物或活动而防碍学习。我们知道求知欲是青少年学生走上科学之路的诱因,然而光有求知欲而不能持久很长时间,初中学生的求知欲仍是波动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要到初三年级和高中年级,求知欲才真正稳定下来。人的求知欲并非完全自发,而必须加以及时的引导和激发才能以长期维持下去。本课活动旨在探索学生学习兴趣持久性培养及其呼唤学生提高自己兴趣水平意识,在学业以及日后创业道路上执着前进。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懂得兴趣的由来和兴趣培养的方法与过程,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加强自我自制力的强度,提高自己兴趣水平,逐步让兴趣转化为乐趣乃至于志趣,注重平时自己的兴趣倾向能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懂得兴趣可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积极兴趣与学生成就动机紧密相联,能够对学业产生积极动力作用,而消极兴趣是一种泛化的、肤浅的兴趣向往,会影响学业进步。消极兴趣可以迁移成为积极兴趣,也就是正确培养兴趣的方法途径,使学生在知识经验丰富、独立能力增强以及其它心理能力的普遍提高的发展条件下,使自己兴趣变得深刻持久起来,与今后事业联系起来。

三.活动要领

本课重点让学生懂得兴趣的由来和兴趣培养方法,如增强自制力不断努力达到乐趣、志趣境界。

本活动难点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自己学习上“消极兴趣”与“积极兴趣”转化关系,激发发展高层次兴趣的热情。

四.理论依据

1. 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

(一)有趣

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幼儿经常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有趣,青少年和成年人常常为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并且是不稳定和经常变化的。

(二)乐趣

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有趣逐渐趋向专一和集中,并对某一客体产生特殊爱好时,就成为乐趣。例如,一个初中生学英语时感到是一种乐趣,他便积极参加英语沙龙的活动。乐趣带有专一性、自发性和一定程度的坚持性。

(三)志趣

志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它是在乐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与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联系。志趣带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们的志趣分不开的。

人与人之间在兴趣发展的速度上有较大的差异。有些人可以较快地从有趣经过乐趣发展到志趣;有些人却长期停留在有趣和乐趣阶段,达不到志趣阶段。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P481 2. 何谓提高兴趣水平? 所谓提高兴趣水平,就是要善于遵循有趣—乐趣—志趣的发展规律,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广阔兴趣,也能够具有极其稳定的志趣。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者版P238 3.“好奇心、求知欲、兴趣依次发展的规律”说明:

(1) 以好奇心为基础形成起来的求知欲望的发展和变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2) 以好奇心为基础形成起来的求知欲的发展和变化,是不稳定到稳定的。

(3) 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的关系,并非单纯由后者派生前者;而实际上,二者的发展和变化是交织在一起的,其关系应当是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P304 4. 求知欲望的培养

(1) 鼓励学生提问

(2) 鼓励学生动手:动手一求知欲—创新,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一链三环”。

(3) 丰富科学知识:

求知欲望与知识获得具有辩证的关系。

一方面,旺盛的求知欲望,可以驱使人去获得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丰富的科学知识,又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水平。

(4) 丰富课外活动

求知欲望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也是辩证的。

一个求知欲强的学生,必然以充沛的精力去参加多种课外活动;同样,一个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其求知欲望会增强。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P240 5. 积极兴趣与消极兴趣

积极兴趣指有效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

消极兴趣指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兴趣的积极性系指一个人兴趣作用的大小即效能水平而言。一般而言,凡发生作用越大,效能水平越高的兴趣,则其积极性的程度越高;反之,凡发生作用越小,效能水平越低的兴趣,则其积极性的程度也越低。可见,兴趣的积极性的水平,是以其作用大小、效能高低为标志的。从这个意义说,可以把人的兴趣划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两种。积极的兴趣是主动的兴趣,养成了这种兴趣的学生,他们不只是特别热心某事物或活动,还会主动地去操作该种事物,参加该种活动。一般来讲,中心兴趣,固定兴趣的积极性是高的。

消极兴趣是静观的兴趣,停留在这种水平上学生,只会局限于感兴趣的客体的知觉。他们的兴趣只是观赏而已,没有深刻地去认识感兴趣事物的内涵,没有去感受所感受兴趣活动的滋味,而且事过境迁,即如过眼云烟。一般来讲,广阔兴趣,不固定兴趣的积极性是低的。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 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P110 1. 赫布(Hebb)和伯林(Berlyne)的“最佳唤醒”理论

赫布和伯林通过大量观察研究,提出了最佳唤醒理论(Optimal arousal),认为对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个体偏好中等刺激水平,他导致最佳唤醒;而过低或过高刺激水平都不为个体所喜好。

我们时常可以观察到人们在活动选择上的各种差异,例如有人喜欢节奏强烈的音乐,有的人却喜欢曲调柔美的乐曲;有人在闲暇时从事激烈的体育活动,有人将喜欢伺弄花鸟鱼虫。对于活动选择上的偏好差异,人们一般将之解释为兴趣爱好的不同。实质上它个体之间最佳唤醒水平的差异有关。每个个体都有各自的最佳唤醒水平,低于这个水平时,个体寻找刺激;高于这个水平时,个体逃避刺激。这里还有个经验因素,因为任何活动经多次重复都会失去新鲜感而变得乏味,从而降底刺激,这时个体便产生一种新的动机去寻求更有刺激性的活动。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三版370 2. 社会性动机

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例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社会性动机具有持久性的特征,是后天习得的。人与人的社会性动机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心理性动机中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包括较为原始的三种驱力,即好奇、探索与操弄;另一个层次包括人类所特有的成就动机和亲合动机。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P481 五.活动准备

几幅成功人士的画像以及“成功人士早期兴趣与日后事业的关系”故事,教师准备一件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新奇、有趣的事以便作“自我暴露”。

学习兴趣培养的好方法,例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几个由“兴趣”到“乐趣”到“志趣”转化的真实个案,多媒体教学工具等。

六.参考资料

根据初中学生理智感发展水平未达到较高层次这一现状,本课活动以“挑战技术”的运用为主。将讨论、讲故事作为师生“共情”阶段,然后由学生做扩展练习“兴趣是什么”作为“深层神入”阶段,促进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兴趣水平,领悟学习过程中“趣”到“乐”的发展规律,最后在探讨如何培养兴趣方法中,师生共同进行对发展与成长的探索,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改变学生安于现状心理平衡状态,渴求突破,付诸行动。教师可以运用互递信息,自我暴露,直接性反应,总结等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要求发挥学生合作,师生互动的原则,创造“心理共振场”,达到促进学生提高兴趣水平的自我需求。

讲“成功者早期兴趣与他们日后成就关系”故事入手,让学生受到成功榜样的鼓励作用,激发成就动机。扩展技术“兴趣是什么”要让学生展开来谈自己对“兴趣”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谁说得好,只要让学生讲出自己真实体会即可。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运用STAD小组积分法比一比哪一小组同学发言最多。

针对“大家一起来分享”活动,由学生准备学习过程中一件新奇有趣的一事。教师可以作“自我暴露”,将自己成长过程中学习中有趣有意义的事说给同学们听,激起同学们共鸣,但教师注意以参与者身份加入学生活动,说一件就可以,让学生们多讲。这“讲故事”游戏可以让同学围坐在一起,改变上课时原有形式进行。然后由同学们在自由组织的小组中讲自己记下来的“同学有趣的学习故事”。注意让同学讲述过程中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件事中你是如何参与和投入的?”“这件事有什么趣味,给了你什么快乐?”让学生在大量事实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中体会“趣”与“乐”,运用“注意与兴趣”规则引起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举例揭示“兴趣发展规律”从“有趣到乐趣到志趣”。书上让学生判断这三种不同水平的兴趣,联系到自己如何提高兴趣水平。

七、注意事项

在讲别人学习中的趣与乐后,一定要引导同学讲自己在学习上的趣与乐,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才能达到趣中求乐。老师要注意点拨与引导。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3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9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7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8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20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3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7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1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