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14 08:33:0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比多少)”。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认识一些“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一对一”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10)一套、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及砖头、木头图片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三个猪兄弟的故事。三只小猪渐渐长大,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它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房子盖好了,它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它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大灰狼又使劲一吹,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一天,三只热心的小猪一起帮它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它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高兴了!小猪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呢?(小猪、小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房子盖得怎么样了呢?

活动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片(课本中的主题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

师:你能说说动画片讲了一件什么事,与这件事情有关的是些什么事物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把各组收集到的信息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教师肯定小朋友观察得非常仔细,并说明“这些事物”以后我们就叫“数学信息”。(板书“数学信息”并请学生读一读。)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的含义。

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图中有几只小兔?(学生回答4只后,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与小兔的只数相同的图片。)再问:“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与4只小兔一一对应的每1块砖,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同时让学生照此方法摆放砖。

师:这些小兔和砖是一对一没有多余的,我们就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一样多。[课件出示“同样多”。]

(2)通过操作,体会“多”、“少”的含义。

师:前面的情境图上有几只小猪?(3只。)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来(多媒体同时出示3只小猪)。问:每只小猪搬了多少根木头?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来(多媒体同时出示4根木头),并用小圆点把小猪和木头连起来。接着问:小猪一次能把木头全部搬完吗?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各组派一个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给予评价,明确“多”、“少”的含义,并说明:1只小猪对1根木头后,木头有多余,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多媒体同时出示“多”、“少”。

师:请小朋友看着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互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多少”。(板书课题)

(3)小组合作,随意比较。

师:房子很快就盖好啦,小兔拿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招待小猪。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图中有几个苹果,用学具摆出来。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你能用学具摆一摆吗?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小组讨论:图中还有什么?他们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小组合作用学具摆出来。可以随意进行比较,如动物之间直接比较,也可以是动物与水果或其他物品的比较。

活动三:实践应用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

A、同桌摆的“同样多”。

B、同桌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师:想一想,怎样摆才能使老师、同学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者是同样多。

[进一步认识摆法:(1)数一数,标上数。(2)对齐摆,长的多,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2、游戏: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一名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

3、说说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我们班的男生比女生多;校园里的柏树比柳树少;我的铅笔和同桌的铅笔同样多;每周的语文课比数学课多……)

4、比一比谁聪明。(完成练习第1~4题。)

多媒体分别出示4道练习题。引导学生先观察各题的图,独立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可能有的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有的用连线的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是对的。就应该鼓励。特别是第2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看出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得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的只数少些(也可以用“一对一”的方法摆)。第4题,说明比较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交流后让学生通过比较择优。)

责任编辑:李瑞龙

推荐第2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

教学内容: 比多少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的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块图片,木头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听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喜欢)你们最喜欢动画片里的谁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喜羊羊。”今天呀老师就把这个贵宾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高兴吗?(出示课件:喜羊羊),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童话故事,下面就请欣赏童话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多媒体播放小白兔、小猪盖房子的动画课件,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看着这个画面,你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吗?

生1:图上有4只小白兔、3只小猪、2条鱼。 生2:有1张桌子、4把凳子。

生3:桌子上还摆有3个苹果、4根萝卜。 生4:小猪扛木头、小白兔搬砖。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听的真认真。今天我们就和喜羊羊一起来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同样多”

(1)、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动画课件,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块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2)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小白兔有4只,水泥砖也有4块,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水泥砖的块数同样多(或一样多)。(板书: 和 同样多。)

(3)小组合作,找一找,除了小白兔的只数和水泥砖的块数同样多外,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呢?(引导学生找出小猪只数与苹果个数、小白兔只数与萝卜个数等同样多) (4)操作(教科书“做一做”第1题)

a、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b、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摆5个苹果,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2、教学“多些、少些、同样多”(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兔子和砖头同样多,那你们知道小猪和木头分别有多少吗?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在桌面上动手摆一摆 。 反思:在教学本课时,要重点利用教材情境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教学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学习“同样多”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还观察到“桥和房子同样多”。

推荐第3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关系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知道读法、写法,能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方法,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符号的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以及创新的数学思想。

二、目标分析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有困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来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征比较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由于和 比较相近,学生难以分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师讲授的顺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和记忆和。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

四、教学准备

课件,猴子、梨、桃、香蕉图片,三种符号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回顾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1~5)

2.小猴欢欢今天过生日,它邀请了2位好朋友一起参加生日派对,欢欢的爸爸、妈妈帮它们准备了很多好水果,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对应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来。发现猴子数量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梨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多,香蕉的数量比猴子的数量少。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创设小猴过生日的故事情节有效地激发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旧知和新知搭建了桥梁。

(二)激发兴趣,类比迁移

1.认识关系符号

(1)教学=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谁和谁同样多?

师: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加以说明。3只小猴的数量和3个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写成3和3一样多。

师:数量一样多的情况用符号怎样表示?

可以让学生先表达想法,之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将3和3一样多写成3=3,并认识等号。

总结:当小猴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表示,读作3等于3。由于等号表示的是两边的数量相等,所以写的时候要把两条线画得均匀而且一样长。(板书3=3,等号,读作:3等于3)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新认识的符号朋友。

(2)教学

师: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大家想办法说明。

预设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猴子多,香蕉少。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2。

总结:猴子的数量3多于香蕉的数量2,我们就用(大于号)来表示,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最后写2。读作3大于2。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二个符号朋友。

(3)教学

师: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现在咱们来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用一一对应摆图的方法比较猴子少,梨多。

预设2:刚刚猴子的数量和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来表示。这回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来表示,写作34。

总结:也就是说把3写在前面然后写上这个符号 ,最后再写4。这个是小于号,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

全班一起读一读,然后边读边在本上写一写这第三个符号朋友。

要求学生用学具摆出图,找到两个数大小关系,并用所学的符号进行连接。将摆图的结果写出来,再与他人说一说。

师:刚刚咱们认识了3个很棒的符号朋友,通过读一读和写一写,你发现它们身上的优点了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4)辨析: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一对好兄弟,长得很像,该怎么区分它俩呢?(张着大大的嘴的一

边就是大数,尖尖的小尾巴的一边就是小数,大数在前面就是大于号,小数在前面就是小于号。)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教顺口溜: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小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出示两张数字卡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或=连接。教师演示游戏

玩法。教师出示5和3,学生选择摆在两个数中间。

(2)同学之间进行游戏,一人出题,其余人摆符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表示两边的数的大小,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础应用

(1)以学生独立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

1、2题。

(2)以学生独立计算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8页第3题,数一数,比一比.

2.内化提升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第6题,涂一涂,比一比。

(2)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9页的思考题。

提出问题:小猴说得一定对吗?

(四)全课总结

师:进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用和=吗?两个数比较大小,什么情况下用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号?可能有的同学早就认识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推荐第4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2.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多少,建立学生的数感。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 教学难点:认识“>”“<”和“=”及其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操作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四个三角形和五个圆形谁多谁少,怎样比一眼就能看出?

二、探究新知 1.生观察数量。

(媒体出示书第14~15页的主题图。) 师: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师:“几只猴子吃几个梨、几个桃子和几根香蕉?”可用学具分别代替猴子和水果来摆一摆。怎样摆,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新授 探究一: 1.知道相等。

(媒体出示:小猴和桃子图。)

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子能吃到一个桃子。

(点击媒体演示:同样多。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教师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 2.认识等号。

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

( 板书:=)

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 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教师板书:3=3 ,读作:3等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我们可以说: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探究二: 1.知道大于。

(媒体出示:猴子与香蕉图。)

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香蕉有2根,猴子比香蕉多,所以香蕉不够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香蕉摆了2只,猴子和香蕉一一对应,香蕉比猴子少了,所以香蕉不够分。

师: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根香蕉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多,香蕉少,香蕉不够分了。

(媒体演示:猴子比香蕉多。教师并板书。) 2.认识“>”。

师:猴子有3只,香蕉只有2根,(分别点击猴子图和香蕉图,3比2多,我们还能用等于符号吗?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师:这是大于号。(板书:>。)

(教师板书:3>2 ;读作:3大于2;带领学生读。) 师: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大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 (2)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

(3)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开口大,朝大数。 探究三: 1.知道小于。

(媒体出示:猴子与梨图。)

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梨有4个,猴子比梨少,所以梨够分,梨多出来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梨摆了4只,猴子和梨一一对应,猴子比梨少了,所以梨够分。

师: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只梨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少,梨多。

(点击媒体演示:猴子比梨少。教师并板书。) 1.认识“<”。

师:猴子有3只,梨有4只,3比4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回答:小于号。)

师:你们可真棒!(媒体出示:<)

(板书:3<4 ,读作:3小于4;师带领学生读。)

师: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小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 (2)小于号的形状正好与大于号相反; (3)小于号的左边是小的数,右边是大的数。

(4)小于号的开口也是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 )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尖角小,对小数。

四、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P17“做一做“ (2)练习三第三题和第六题

五、总结归纳

师: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推荐第5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宋深美《比多少》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比较是在学会数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数学运算思维。准备课堂准备了充分的数数素材,储备了丰富的表象资料,为比较的运算奠定基础。

班级情况分析:

新生入学前已经在托管学会了口头点数并会说出总数,在准备课的课堂上进一步巩固点数和说出总数技能,结合手指和具体形象物体的数数已经达到熟练状态,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在数数和说出总数的速度上可以进一步训练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同样多的概念和含义,能联系现实生活表达同样多的情况。

2、掌握比较方式表达比……多,比……少。

3、通过合作培养团结友爱和分享的精神,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锻炼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⑴理解掌握同样多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⑵能准确比较结果,并顺畅表达同样多,比……多,比……少的实际情境。

2.教学难点:理解同样多含义,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三、教学准备:10个糖果,7个小别针,5个大别针,课件,麦克风等。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看一看,数一数

图中小白兔有几只?小箱子有几个? 小白猪有几只?小木棍有几根?

2、说一说

小白兔和小箱子都是4,所以小白兔和小箱子同样多。

小白猪有3只,小木棍有4根,所以小白猪比小木棍少1只,小木棍比小白猪多一根。

3、想一想 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二) 新知讲授

1、摆出糖果和别针,实物感知

师:这里糖果有几颗?(7)小别针有几个?(7)他们相比是什么呢?(学生举手发言后教师总结) 揭题:同样多 摆一摆1:

小男孩的铅笔和橡皮擦相比是什么呢?(全部男生) 小女孩的苹果核雪梨相比又是什么呢?(全部女生) 强化重点:同样多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摆糖果,相比较

师:现在我加了三颗糖果后,糖果有几颗?他们相比又是什么呢? 学:糖果比小别针多3颗,小别针比糖果少3个。

师:自己在桌上摆放糖果,然后跟自己的同桌相比,说一说你的糖果和同桌的糖果相比的情况 学生:我的糖果和他的糖果同样多。(指导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糖果,说出比较的情况,是同样多呢,还是多几个,少几个)

学生:我的糖果比她的糖果多一个。 ……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比较)

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课本第7页的摆一摆2: 圆形比三角形少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

女孩的小红花比男孩的小红花少几个?男孩的小红花比女生的小红花多几个? 【强化比……多,比……少重难点。】

(2)练习巩固,初步测试 在多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3、强化训练,拓展提高 练习一 【基础练习】

1、数一数

师:翻开课本第8页,练习一,第一题 数一数。小鸟多少只?小虫多少只?小鸟比小虫少几只? 全班回答

2、练一练 【提高练习】

3、在少的后面画√

4、在多的后面画√

板书:

同样多 比……多 比……少

比一比 例1 例1

推荐第6篇:《比多少(A)》教学设计

《比多少(A)》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卡片、金鱼图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 教学设计:

一、旧知回顾,揭示课题 1.数的组成(个别回答)。 a.3个十和6个一是(

)。 b.7个十是(

)。

c.8个一和7个十组成(

)。

[此环节运用了知识迁移的规律,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是为新知的铺垫,从而顺畅的揭示出课题。] 2.比较数的大小。 39○36 69○96 50○50+7 说出比较的方法。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吗?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约有几根?(出示小棒。)

[采用“猜猜看”的游戏引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教学的开展。] 生1:我猜大约有70根。 生2:我猜大约有36根。 生3:我猜大约有100根。 生4:我猜大约有40根。 生5:我猜大约有21根。 „„

师:大家的答案有这么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谁猜的较准确呢?下面就这样,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先数出10根),让学生了解到10根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计。

师:10根是这么多,请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

[在学生初次估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顺理成章的告诉学生估计的技巧。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既指导了学生的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能力,建立较强的数感。] 师:这次小朋友猜的比较集中,大约在30~50根之间,到底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小棒有48根。)

师:为什么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得数量与48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40根呢?(学生互相讨论讨论,发表意见。)

生:第一次我们是乱猜的,第二次我们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后再猜的。

师:对,我们在第一次猜时,没有什么作参考,凭感觉胡乱猜的;而在第二次猜数时,我们以10根的多少作参考,结果猜得数与准确答案比较接近。 小结:所以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帮我们进行估计吗?(学生有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如,以5根为例;以20根为例„„)

[在学法指导的同时,还尊重学生的选择,对于学生的不同角度的合理解释给予肯定,允许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多种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小棒,是15根。随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较,让学生说都发现了什么?

师:10根与48根比较,怎样呢? 生:10根比48根少。

师:对,说的很好。那10根与15根呢? 生:10根比15根也少。

师:对,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也少。这少的程度一样吗?谁能说的再清楚些。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得少。

师: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这一词非常好,“少得少”习惯上我们说“少一些”,谁再说一说。

[在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时候,有不恰当的用词应适时的纠正,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科交融的精神。]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一些。 师:谁能反过来讲一讲,该怎么说呢?

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15根比10根多一些。 师:同位互相说一说。

师: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即10<48,10<15,48>10,15>10,今天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同样也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接下来我们去水族馆参观一下好吗? 出示金鱼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每种金鱼的条数(黑金鱼10条,花金鱼15条,红金鱼60条),用一句话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生: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设置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接下来我们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页“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每个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订正。

2.师: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生:我们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师的2人多得多。 生: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一些。 生:我的红铅笔有2枝比黄铅笔5枝少一些。 „„

[在知识反馈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充分交流的空间,在生生之间的合作中,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与提高,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小结

1.今天小朋友又学到了新本领,在今后比多少时,我们不仅可以用“>”“<”或“=”这些符号来表示,还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2.课外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此环节重在贴近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在学生描述身边的事物间的关系时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释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学设计说明

“比多少”是在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大小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的同时,还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此外,还渗透了对学生正确估计方法的指导。在学生的参与下,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及生活的多姿多彩。

首先、以“猜”开始。

新课伊始,采用“猜猜看”的游戏活动切题,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的进入课堂,便于教学的展开。

第二、多种情景,活用知识。

课中的“猜小棒”“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一走”等丰富的情景,都为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了良好空间,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可以用关系符号或语言来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以至于拓展到两种事物间的大小关系也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

第三、学科交融,关注情感。

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文学功底并不丰厚,有用词不当之处,老师应较委婉的给以纠正,关注学生情感的渲染,在学科交融间,淡化数学课的枯燥性、抽象性,给数学课增添文学色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第四、尊重学生,提高能力。

课堂始终处在学生的立场上,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此外,还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间,在共同学习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培养与提高。

专家评析

“比多少”一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首先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在“猜猜看”的游戏中,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 第

二、赋予数学知识的鲜活性。教学中用数学符号“>”“<”或“=”来表示两数的大小,而且提供丰富的情景,如“猜小棒”“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一走”等,描述性的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表达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原本呆板的数字和符号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鲜活起来,学生轻松自如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动的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

第三、情在学之中,学更有情。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本课老师尊重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师生情感的交流充满教学之中。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新颖,活动丰富,学科交融,给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这样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推荐第7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中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是在上学期已经学习的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加深了对减法的理解,让学生学习根据减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设计说明] 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操作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为孩子营造广阔思维空间。开展游戏活动,通过生生合作、互动、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个性的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充满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智慧老爷爷听说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心里可高兴。送了份礼物给大家,要想打开礼物,先解开盒上的密码:(课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学生口答2.打开礼物出现水果。(课件出示)让学生对两种水果进行比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活中常见事物数量比较,自然导入新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下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数圆片师:数数信封里的圆片,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红圆片13个生:蓝圆片8个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生: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生:蓝圆片比红圆片少多少个?生:圆片和红圆片一共多少个?[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意识。] 2.摆圆片让学生摆圆片,摆出的圆片必须一眼就能看出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个?学生摆,教师巡视展示学生摆的情况,说出摆的方法(一个一个对齐)[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观察感知一一对应,直观的发现谁比谁多。] 3.领悟算法(1)让学生把红圆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数量和蓝圆片同样多。(2)讨论:老师: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发表意见。(3)要求红圆片比蓝圆片多多少只要怎样?用什么方法?(反过来问又怎样列式?)从(13)里面去掉和(蓝圆片)同样多(8)个。

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课件展示)学生列式(4)提问:13-8=5可以表示什么?教师适当的引导如:13-8=5可表示为:小明有13朵花,小红有8朵花,小明比小红多多少朵花?学生表述,教师评价。小结:求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就是从多的部分里去掉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少出的部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手动、口动、脑动、眼动把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从而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从算式入手“13-8=5可以表示什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给孩子营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开展游戏设问解答 1.分6组

2.交代游戏规则:(1)每组选三人抓棋。(2)抓棋的人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表格里,然后每人抓一次,数一数抓棋的个数,写在自己每名字的下面。(3)填好表后,每人根据自己组里填表情况提一个“比多少”的数学问题写在纸条上,最后把纸条贴在表格里。纸条:表格:

3.学生抓棋提问,师巡视。

4.展示学生填表情况,检查是否有误?

5.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合作小组。[此次游戏面向全班,让每一个个人都动手动脑,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联系生活巩固拓展

1.献爱心师:小朋友们,老师看到你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心理真高兴,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一个偏远的小学里有23个小朋友家里很穷,没有鞋穿。一些热心的叔叔、阿姨捐钱给他们买了17双鞋,还要买几双鞋他们才每人都有鞋穿?(课件再现孩子没有鞋穿的情景)学生列式、作答师:小朋友们,看到他们还少6双鞋,你们会怎么做?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课中有的孩子愿用自己零花钱为他们买鞋、有的孩子愿把自己的鞋给他们、有的孩子还想把他们接过来和自己一起生活......)教师表扬热心肠的孩子,同时也教育他们要努力学习,从根本上让孩子过的幸福。

2.小小裁判员教师假装与大象伯伯打电话,邀请同学们到动物乐园给小动物当裁判。(课件:动物们采摘的东西情景。)让学生给自己喜欢的动物当裁判,说说谁赢了,多采多少?谁输了,少采多少?

3.脑筋转转转小明今年11岁,爸爸今年39岁,十年后,爸爸比小明大()岁?二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也就是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比多少现象,希望你们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童心是纯真的,在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数学课堂边的更加丰富多彩。邀请同学当裁判员,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玩中用数学。设计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题,让学生主动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之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第8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43页及相关练习

班 级:一(7)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地表述。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数。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像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课件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 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课件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 17 45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推荐第9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三亚市吉阳镇新龙湾小学陈艳花 授课时间:2013年9月6日星期五下午第一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小猪、小兔盖房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图中都有些什么呢?能和同桌说一说吗? 师:你们还能在这幅图中发现有关数学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说:有4只兔子、3只小猪、3个苹果、4根木头等等。

二、探究比较方法

1、教师选出学生所说的数量:3只小猪、4根木头。

要求学生摆出学具。(课件也出示卡片)

师:看到摆出的学具,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小猪少,木头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同桌互说,再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①数一数,小猪3只,木头4根,所以木头多。

②把木头分给每只小猪,还多了一根木头。

教师要求有第②种想法的学生在投影仪上用学具摆一摆是怎样分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①把木头放在每只小猪旁边。

②也可能把木头对齐小猪放在下面。

教师对以上方法进行表扬,用课件演示强调第②种方法。(课件闪烁多余的1根木头)

师小结: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多了1根木头,我们就可以说木头——(生:木头多),也可以说小猪——(生:小猪少)。

2、完成练习一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比的。

3、教师演示课件:(小猪、木头图中多余的木头消失)

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生:小猪和木头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1只小猪扛1根木头,木头没有多,刚刚好。

师强调:1只小猪对1根木头没有多余,我们就可以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课件显示:同样多)

学生齐声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

(课件重新回到小猪、木头图)

师:现在木头不消失,怎样做也可以使它们同样多?

生:小猪再来1只。(课件出示1只小猪与木头对应)

4、动手操作

①师:这幅图中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用“多”、“少”、“同样多”来表示吗?

a.指名说几个。

b.剩余的要求学生同桌互说。

②引导学生选其中一样,摆一摆学具卡片。

教师巡视,特别表扬用“一一对应”摆法的学生。

5、指名说说生活中间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三、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回去跟爸爸、妈妈说一下。

推荐第10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将第6~7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 学具: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说,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灵活运用画面引出新知问题,自然有度。]

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给学生留出3分钟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师: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在盖房子? 生1:从房子上面的兔子头像知道的。 生2:小兔还给小猪准备了好吃的呢!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3: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呢!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动画片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下面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

[新知过程以学生为主,学生通过观察去感悟“多”、“少”、“同样多”。老师的引导与学生合作恰如其分。新思想新观念有所体现,同时评价有度,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 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 生3:有4个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看看,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生2: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生3:老师,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你发现谁多谁少? 生3:木头多,小猪少。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木头比小猪多。 生2: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位互相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生:(略)

三、应用拓展

1.同位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a.一个同学摆,同位摆的和他同样多。 b.同位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教师巡视,发现多数一个摆在上面,一个摆在下面。)

[做到了学中有用,用中促学。解法多样化落到了实处,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学生可用不同方法去学习数学的道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师:同位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同样多?

生1:数一数,标上数。

生2:对齐摆,长的多,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善于观察和动脑,讲究方法。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 生2: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少。 生3:我的铅笔和同位的铅笔同样多。 „„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多,这么好,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比谁聪明。

a.教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先让学生在组内说说。

b.小组交流。

1组:用数的方法:数出红珠子有几个,黄珠子有几个,再比较。 2组: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组是找朋友:一个红珠子和一个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3组: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也是红色,那就是红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是黄色,那就是两种珠子同样多。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妙极了!好了,这节课你们学得很好,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教材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尝试,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学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言是思维的基础,一年级孩子刚入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学生说和做,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培养数学兴趣,为今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第11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

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操作与观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看动画,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初步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比数量”、“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游戏卡。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从整体上看学生们在生活中得到了一些对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课上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花生,分花生,分给男女生,引起小矛盾。

师:同学们,又来到了数学的课堂,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比多少》。 板书:比多少。

二、教学新知。

1、导入

看看图片中有什么?

2、找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小动物们盖房子的画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动物们盖房子的画面,你从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有4只小兔子;有2条小鱼······) 师:画面上有几只小兔子? 生答:4只。

师:我们把小兔子找出来吧! 课件出示圈出小兔子。 师:他们在干什么呀? 生:搬砖。

师:每只小兔子搬了几块砖? 生:一块。

师:我们把小兔子和砖都请到画面的下面。 课件出示: 师:你从这里发现了什么? 生1:小兔子有4只,砖有4块,小兔子和砖同样多。

生2:一只小兔对应一块砖,一只小免对应一块砖,最后小免和砖都没有剩余,说明他们同样多。

老师小结。

师:你们还记得谁在帮小兔盖房子吗? 生答。

师:我把小猪也找出来吧! 课件出示圈出小猪。 师:有几只小猪? 生:3只。

师:他们在干什么呀? 生:搬木头。

师:每只小猪搬几根木头呢? 生:一根。

师:3只小猪,每只搬一根木头,在这个画面上就是有3根木头,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地上还有一根。

师:噢,草地上还有一根,一共是几根?生:4根。 小猪的数量与木头的数量是一样多的吗? 不一样多?

那是怎样的?木头多。 为什么是木头多一些?

生1:小猪少,木头多。小猪有3头,木头有4根,3比4少,所以小猪少,木头多。 生2:小猪少,木头多。一只小猪对应一根木头,最后剩下一根木头,说明木头多。

师小结:无论我们比较小兔子和砖,还是比较小猪和木头,我们都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像这种比较数的方法叫比数量,像这样一对一的方法叫做一一对应。 课件出示: 师:我们比较了小兔子和砖,小猪和木头,再仔细观察这个画面,还有什么可以比的呢? 生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知识过程。 游戏按要求摆一摆

3、画图形

同桌之间两两一组,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谁是裁判,裁判可以先画几个图形,并宣布规则,你要画得跟我一样多、比我多、比我少。

老师可以跟一个同学演示一遍。

三、练习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一一对应,把2个、3个、6个看成一个整体一一对应。

四、谈收获。

师:回顾这节课,我们听了故事,做了游戏,你们也通过了老师的考验,在这些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谈收获。

五、结束语。

师:同学们,在数学的王国里有许多许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去认真的观察,仔细思考,就会获得更多更的知识。 师:现在小动物们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你们想和它们说什么? 生:再见!

第12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2.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13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市九小

金学梅(9月7日星期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比多少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想:

通过操作直观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最基本的比较方法——一一对应。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2.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

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 和 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2.操作。(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x k b 1.c o m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

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设计意图:互相讨论使学生放松对课堂的紧张,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增长对数的理解。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3~4题。

1.第3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2.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

八、教后记。

第14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学具:兔子,猪,砖头,木块的图片,板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吧?今天这三只小猪又来帮助他们的小伙伴小兔子来盖房子啦!请看,他们干的多起劲儿呀!

要求:在听故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故事中告诉我们有几只小兔,几只小猪?

二、观察比较

1、复习数数

请数一数图中有什么?

预设:4只兔子,3只小猪......

2、教学同样多

(1)师:嗯,小朋友们真仔细!现在请仔细观察,每只小兔搬几块砖?也就是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班贴)现在老师把砖和兔子一一连起来,小兔有多余吗?砖呢?像这样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个数和砖的个数同样多。

师:嗯。说的真棒!咱们发现一只兔子对应一块砖,像这样一一对应起来,最后谁也没多出来,谁也没少。咱们就说“兔子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师:请你说说凳子的个数和小兔的只数同样多吗?(学生圆片演示) 强调一一对应。

3、多、少

比一比小猪的只数和木头的根数,他们也同样多吗?

预设:

1、小猪有3只,木头有4根,地上还多出1根,木头多。(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

2、小猪有3只,木头有4根,木头比小猪多

(1)师:咱们继续用前面的方法,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有没有多的小猪,有没有多的木头?那么谁多谁少? 预设:木头多,小猪少

师:嗯,说的真棒!(板书多 少)一起说:木头多,小猪少;也可以说:小猪比木头少,木头比小猪多。(板贴) (2)说一说,比多少

请从图中任意找出两种物体比多少,自己小声说一说

3、总结:当我们判断两种事物是否同样多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当我们比较两种事物谁多谁少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比多少

2、画⊿

○○○○○○ ○○○○○○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同样多 ⊿比○多 ⊿比○少

3、P8第三题(强调一个一个对起来)

4、在多的后面画√ 提问:你会怎么比?

第15篇:《比多少》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比多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的活动,直观理解“同样多”的含义,初步感受用一一对应比较事物多少的方法。

2.借助解决问题,利用摆一摆的方法,理解“多”和“少”的含义,并能正确说出比较的结果及想法,进一步掌握比较事物多少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能直观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请学生回家独立观看情境动画,并思考相关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已经观看了小白兔盖房的故事了,谁再来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

2.新知探究

(1)直观理解“同样多”

师:谁能把图中小兔的只数贴出来?小兔们搬了几块砖呢?你能在小兔的下一行贴出来吗?

师:小兔的数量和搬的砖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怎么更容易地看出来呢?同学们能不能想出来什么办法?(上下对齐,一一连线)

师:像这样,1只小兔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老师直观操作:在一横排摆6个梨

谁能摆出和梨同样多的苹果的个数?先想一想怎么摆。 找学生摆一摆。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同样多的?

师:同学们用的方法,一个梨子对应一个苹果(边说边连线),就是比较事物多少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一一对应(板书)。

(2)用对应的方法自主探究“多”和“少”

师:谁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讲一讲小猪是怎么搬木头的?边讲边摆。(有3只小猪,1只小猪搬1根木头)

师:仔细观察这位同学摆的结果,小猪的个数和木头的个数还同样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怎么发现木头比小猪多的?

小结:大家真聪明,还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对完了,而木头还有1根,我们就说小猪的数量比木头的根数少。

还可以怎么说?结合图来讲一讲。

师生动手操作:老师在一行摆出5朵红花,请你在自己的桌面上摆出黄花,而且你摆的黄花数要比我摆的红花数多。

同桌交流:看一看你的同桌摆对了吗?

师:老师的红花在黑板上,你摆的黄花在桌子上,没办法连线呀,你是怎么判断你们摆的黄花比我的红花数量多呢?

同桌合作摆:一个学生提出要求,另一个学生按照要求操作,互相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小结:同学们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会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真了不起! (3)自主比较,熟练表达

师:小兔为了奖励大家的辛苦,还特地拿出好吃的招待大家呢? 师:仔细观察,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比的结果怎样呢?

小结:同学们能自主进行比较,并完整表达出比较结果。真是一群善学、善思、会动手的好孩子。

3.巩固练习(小试牛刀)

①将上下两组图中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②在多的后面画“√”。

在少的后面画“√”。

③在多的后面画“√”。

有多余的物品就多,没有多余的物品就少。

(三)课时作业

1.将上下两组图中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小结:当两种物品一一对应,没有多余,就说两种物品同样多。有多余时,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样多的理解和掌握。】 2.按要求在对应的方框里画“√”。 ①在多的后面画“√”。

②在少的后面画“√”。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2,此题是学生对一一对应方法的本质理解的测评,当上下两种事物不再对的那么整齐时,学生还能否判断数量的多少吗?事物的多少不是直观的长短比较,而是数量的多少比较。】

3.请同学们回家后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仔细观察藏在你们的家里的比多少的知识,找出来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看谁找的即对又多。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

1、2,此题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的、灵活的运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沟通了家校联系,更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

第16篇:比多少应用题教学设计

《比多少应用题》教学设计

丰满区石井学校

刘艳秋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分析,思考中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2、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3、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4、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学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二、复习引入

1、开火车口算

教师导语:小朋友们,这几节数学课我们都学习什么内容了? (预设:十几减几,“陷阱”应用题)

老师知道这些天,大家都在练习口算,不知道练习得怎么样了?我来考考大家,看哪些小朋友算的又快又准,而且声音洪亮?

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多少(为学习新知铺垫) 教师导语: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的知识吗?记不清不要紧,老师帮助你回忆。请看,老师在黑板上摆了一些圆形和扇形的学具,你用什么方法能知道这两种图形谁多谁少呢?

(预设:可以数一数,还可以摆一摆学具)怎么摆呢?谁想到前边摆? 教师小结:他摆的对不对,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什么方法的?(手拉手找朋友) 你看用这个方法是不是就能马上说出谁多谁少,谁能用谁比谁多几个,或谁比谁少几个这样的句子来说?(圆形比扇形多3个,扇形比圆形少3个)

三、探究新知

教师导语:我们可以比较图形的多少,还有什么也可以来比多少呢?(体重,年龄,身高等)今天我们就来比比年龄怎么样?比比我和大家的年龄。

1、出示数学信息:看黑板(教师板书):老师14岁,小朋友8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数学问题:你能提出一道比多少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老师比小朋友多几岁?或小朋友比老师少几岁?(教师板书)

3、解决问题: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4、自己独立摆学具完成,尝试列出算式,然后与前后桌交流

5、个别汇报:到黑板前边摆学具

6、观察学生摆的学具:说一说摆的对吗?看一下,多几岁?(6岁)

教师导语:我们同样是用手拉手找朋友的方法摆的学具,然后得出答案。这种方法帮了我们很大的忙,真是好方法。可是我们来看他摆的学具,有那么一点小瑕疵,怎么摆我们能一下子就看出多多少呢?

7、学生思考修改学具的摆法:如果没有人能修正,教师解决。(学生理解算理) 教师小结:为了能很快看出老师比你们多多少岁,我们可以这样来摆(教师演示摆法)将学具分成两部分,中间留有空隙,左边的这份是多少?(与小朋友同样多的8个)右边就是什么?(多出来的)也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号)

8、尝试列出算式:你们看,这样的图形列算式眼熟不?是不就变成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看图列算式了,你会列式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8=6岁)

9、解决另一个问题:小朋友的年龄比老师少几岁?(学生思考)

10、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小结:其实老师比小朋友多几岁就是小朋友比老师少几岁,说法不同,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列式也是一样的,都是14-8=6岁,小朋友们听懂了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新内容,学了什么?你给起个题目(教师板书:比多少应用题)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21页的做一做和23页的5题(书中完成,教师巡视,全班汇报,有问题集体纠正) (1)列式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三道算式:说一说被减数是算式中什么样的数?减数呢? (3)得出结论:要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怎么办?用减法,用大数减去小数

2、数学游戏:我来说,你提问,他回答

观察班级展示强上的多红旗,老师说信息,一名同学提出数学问题,另一个学生列式解答

(1) 孟明程得了13面红旗,赵悦敏得了5面红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郝与宁得到14面红旗,费俊松得到8面红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数学题卡中的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针对集中问题全班交流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上的开心吗?都学会了什么?

第17篇:《比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书中练习题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2、创设情景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请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谁?这又是谁呢?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子等。

(渗透互相帮助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吗?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展示。

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

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

2.认识“多”、“少”。

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板书“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

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说其他物体的比较吗?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探索生活。

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找到了图中的数量关系。那在我们的周围,你还能发现那些同样多,还有多出与少出的事物呢?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2.在多的后面打对。

3. 在少的后面打对。

4.动手操作。

(1)听老师提要求摆一摆。

a。每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

b。第一行摆五朵花,第二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摆几朵花?

c。可让学生自己任意的摆,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5.动脑筋思考

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学习和比较,我们知道物体有多、有少、还有同样多之分,在比较“多少”中我们认识了一一对应,并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1、练习一的第

3、4题。

2、《教材全练》第二页

板书设计

同样多

(兔子和砖 苹果和小猪 小兔和萝卜)

小兔比小猪多 小猪比小兔少

小兔比金鱼多 金鱼比小兔少

第18篇:比多少的教学设计

“比多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制定了“比多少”一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我考虑的是这个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明白原来事物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且不同事物之间会有不同的比较方式和不同的比较方法。相对于后面两个部分“比多少”还算是比较基础的,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因为是作为引入的部分,比多少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接受比较这一思想,同时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进行比较。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习者是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没多久,很难一下子适应较长的教学时间,所以为了保证课堂效率,我需要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我会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贯穿本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故事中出现的一些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在故事中告诉学生要学会分享。通过这个故事,主要是让学生有比较的思想,并有同样多、较多、较少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看看书上三个猪兄弟的故事,让学生根据刚学的比一比、说一说。接着我会让他们同桌之间、四人小组之间比一比谁的笔同样多,谁的较多,谁的较少。最后让他们做几个练习看看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强化。

二:前期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比多少”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用一一对应这种最基本的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意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比一比”这个单元的第一部分,显然是具有基础铺垫的作用,因此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这之前,学生或许在生活中遇到过比较的例子却没有进行理论系统的学习,所以“比多少”是作为一个比较思想的入门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必需的。而且,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再单单看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还要考虑一个人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些都是在数学学习中注重的一些内容,也是学生目前缺乏的素质。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会涉及让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比一比等,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遇到较难比较的还需要与他人合作,这些过程都会培养学生使之具备社会需要的素质,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任务分析

“比多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也是新课标教材中“数与代数”中有关“数感”的内容。该学习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了前一单元“数一数”的基础上,通过数一数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是学习比一比的基础,这为以后数字与数字之间大小的比较以及后面数字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该任务的主要特点是通常结合第一单元数一数的内容来进来比多少这一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主要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并进行一一对应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因此本课时会将数一数作为进行数量比较的主要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在数一数的过程中发现一一对应的规律,从而从本质上学会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教学重点:物体数量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比较多少

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学习“比多少我”这一任务的,多数学生的实际年龄为七周岁左右,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表现为: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具有创新的思想,且对于新事物比较容易接纳。但因为出于好奇往往喜欢对新事物提出很多疑问。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对自己充满自信,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特别是在与同伴比较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在设计教学时要设计倾听学生提问的环节,也可以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多元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当然,还需要为学生设计部分能体验特定情绪变化的活动,不断地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数一数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不少比较的例子,对多少的比较稍微有点了解但没有系统的方法。因此比多少对学生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特别是要让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比较物体的多少显得尤其困难。从以前的课堂观察看,我班学生的学习风格呈视觉型的分布。他们善于整体思维,但是如果没有看到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思维就会缺乏逻辑性、分析性和条理性。而且学生必须在有意义的背景下学习心的内容,同时,由于他们思维方式比较散漫,常常会对正在学习的主题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这样会不利于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对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想象,让他们的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课堂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自我的满意度,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生能够解释比较多少的三种结果,特别是“同样多”这种情况。 ②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比较多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索。 ②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思考与交流,共同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在自己比较多少时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

②学生在探索比较方法时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学会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物头像、水果图片、小棒、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

教学过程

一:听个小故事

①“一班要去春游,小明、小红、小刚、小花都带了很多水果打算分给班里的同学,小明有十个苹果,小红有八个梨,小刚有五个橘子,小梅有十个香蕉,有那么多水果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有水果吃了。”大家发现了什么呢?(预设:1.小明的苹果比小红的多2.小刚的水果最少3.小明和小梅的水果一样多„„)我们把水果个数一样多的叫做同样多。板书:个数一样的叫做同样多。

②同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同样多的?说一说

③“老师看到大家都把自己的水果分给其他小朋友吃,觉得小朋友们非常懂事,好朋友之间是应该互相分享的,于是就把自己的水果也分给大家吃。老师打开自己的书包,有好多水果啊! 有苹果、有橘子、有香蕉等等,分完水果后小明有十二个苹果,小红有十三个梨,小刚有是十二个橘子,小梅有十一个香蕉。”现在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预设:1.小明和小刚的水果同样多2.小红的水果多3.小梅的水果少„„)

④四人小组之间比一比谁的铅笔多,谁的少,谁和谁的同样多?说一说 二:“三只小猪”和小兔

①看看书上三只小猪的故事,小组讨论图画中那些数量是同样多,哪些多哪些少? ②小组讲一讲并说说从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③大家真聪明!我们应该像小兔学习,在生活中多帮助别人。 三:一一对应

① 老师刚才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花朵图片,小组之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比的又快又准(九朵月季,五朵牡丹,七朵樱花,七朵桂花) ② 小组说一说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③ 像刚才大家说的方法老师总结一下我们把它叫做一一对应。只要将花朵一一对应,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 四:智慧大比拼

①幻灯片出示五组小棒,第一组二十六根小棒,第二组三捆小棒,第三组两捆小棒和十三根小棒,第四组三十根小棒,第五组两捆小棒和六根小棒(每捆十根小棒)。小组讨论可以有哪些方法来比一比哪些组的小棒多,哪些组少,哪些组同样多。

②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并展示自己的比较方法,老师来做裁判: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哪个小组的方法更好。(预设:1.每一捆的都是十根小棒,可以把相同的捆数去掉再来数一数剩下的,剩下的越多那一组的小棒就越多2.大家分工把每一组的小棒数都数一数再来比较„„) 五:做个小练习

① 幻灯片展示图片,分别在选出多的和少的以及同样多的 ② 幻灯片展示,选一选哪些比较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六:谈谈收获,总结激励

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② 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怎样比较物体之间的数量和多少,还知道了很多比较的好方法,特别是你们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找到了一一对应的好方法。。这不简单!这与你们小组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板书设计

同样多

小明

10个苹果 8 12个苹果比多少

小红

小刚

个梨 5个橘子 10个梨 12个橘子 11小梅 个香蕉

个香蕉

13

第19篇:比多少教学设计(版)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例9,比多少。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3、渗透德育教育:事物的多少总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词语含义,正确地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纸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五颜六色的小金鱼吗?有一位老爷爷就特别喜欢小金鱼,他还在家里养了好多好多的金鱼呢!老师今天就从他家里借来了3缸金鱼(指示实物),大家快来看看呀!(师生都围站在金鱼缸的两旁)

师:漂亮吗?

师:同学们看,除了这些漂亮的金鱼外,这儿还有一块牌子呢,看看写的是什么?(出示写着“黑金鱼10条”的标示牌)

师:黑金鱼有10条?大家数数看,是10条吗? [评析:把学生身边熟悉、喜爱的小金鱼带进课堂,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用“多一些”描述两数之间的关系。

师:黑金鱼有10条,你们估计一下:花金鱼有多少条?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你身边的同学吧!

师:我们通过对比观察两个鱼缸的金鱼,花金鱼确实比黑金鱼“多一些”。(板书“多一些”)

师:到底花金鱼有多少条呢?养金鱼的老爷爷告诉我们 “花金鱼15条”。(出示写着“花金鱼15条”的标示牌)同学们估得都和15很接近,真棒!

2、探究用“多得多”描述两数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再估一估:红金鱼大约有多少条呢?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你身边的同学吧。(让学生交流议论)

师:能把你们估计的结果告诉老师吗?(汇报)

师:这一次同学们估计的条数好像要比上一次大得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师:是吗?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吗?(板书“多得多”)

师: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如果我说红金鱼可能有十几条,你们觉得合适吗?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大家估计得对不对,老爷爷告诉我们红金鱼有48条,同学们估计得非常接近!不错!(出示写着“花金鱼15条”的标示牌)

师:虽然48和15都比10多,但15和10比较接近,我们只说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而说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指示板书)你们会用“多一些”和“多得多”各说一句话吗?

师:说得真不错!既然有“多一些”就有“少一些”(板书“少一些”),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板书“少得多”),你们会根据这些金鱼的条数,用“少一些”和“少得多”各说一句话吗?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吧。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评析: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从现实数学问题出发,让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从数学和语文学科兼容的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应用拓展

1、师:在生活中,我们更习惯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40页的做一做,如下图)

师:大家根据玫瑰的枝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吧。(汇报时请

四、五名同学分别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教师做简单评价。

师:师:你们会填第三小题的两个空格吗?开动脑筋,看看你能发现几种不同的填法?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它们专门捕食害虫。(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4题,如下图)你们知道它们都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吗?用笔把像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词语圈起来。

4、师:你们学得可真棒!老师再考考你们,在我们身边,你们能用今天学过

的四个词语来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评析:在知识反馈、应用拓展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与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猜数游戏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来玩一个猜数游戏,好吗?(拿出一张背面写好了数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谁先来猜?

师:还想猜吗?咱们再来一次吧!(重复上述过程)

师:还想猜吗?那就每2人一组,一个人提示,另一个人猜,开始吧。 [评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猜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意识渗透了“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五、总结与谈感受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出示课题),同学们学会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还玩了猜数游戏,你们觉得这样的学习有趣吗?有什么感受呢? [总评]本课教学设计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三缸小金鱼)引入,为学生提供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具体情境。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2、注重体现学习方式。

这节课学习过程,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不但学生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且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

3、注重创设轻松课堂。

猜数游戏的设计,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这样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课堂境界,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产生不可量化的效果。篇2:比多少的教学设计 “比多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制定了“比多少”一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我考虑的是这个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明白原来事物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且不同事物之间会有不同的比较方式和不同的比较方法。相对于后面两个部分“比多少”还算是比较基础的,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因为是作为引入的部分,比多少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接受比较这一思想,同时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进行比较。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习者是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没多久,很难一下子适应较长的教学时间,所以为了保证课堂效率,我需要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我会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贯穿本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故事中出现的一些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在故事中告诉学生要学会分享。通过这个故事,主要是让学生有比较的思想,并有同样多、较多、较少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看看书上三个猪兄弟的故事,让学生根据刚学的比一比、说一说。接着我会让他们同桌之间、四人小组之间比一比谁的笔同样多,谁的较多,谁的较少。最后让他们做几个练习看看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强化。

二:前期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比多少”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用一一对应这种最基本的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意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比一比”这个单元的第一部分,显然是具有基础铺垫的作用,因此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这之前,学生或许在生活中遇到过比较的例子却没有进行理论系统的学习,所以“比多少”是作为一个比较思想的入门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必需的。而且,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再单单看中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还要考虑一个人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些都是在数学学习中注重的一些内容,也是学生目前缺乏的素质。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会涉及让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比一比等,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遇到较难比较的还需要与他人合作,这些过程都会培养学生使之具备社会需要的素质,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任务分析

“比多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也是新课标教材中“数与代数”中有关“数感”的内容。该学习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了前一单元“数一数”的基础上,通过数一数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是学习比一比的基础,这为以后数字与数字之间大小的比较以及后面数字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该任务的主要特点是通常结合第一单元数一数的内容来进来比多少这一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主要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并进行一一对应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因此本课时会将数一数作为进行数量比较的主要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在数一数的过程中发现一一对应的规律,从而从本质上学会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教学重点:物体数量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比较多少

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学习“比多少我”这一任务的,多数学生的实际年龄为七周岁左右,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表现为: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具有创新的思想,且对于新事物比较容易接纳。但因为出于好奇往往喜欢对新事物提出很多疑问。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对自己充满自信,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特别是在与同伴比较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在设计教学时要设计倾听学生提问的环节,也可以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多元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当然,还需要为学生设计部分能体验特定情绪变化的活动,不断地给予他们鼓励与表扬。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数一数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不少比较的例子,对多少的比较稍微有点了解但没有系统的方法。因此比多少对学生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特别是要让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比较物体的多少显得尤其困难。从以前的课堂观察看,我班学生的学习风格呈视觉型的分布。他们善于整体思维,但是如果没有看到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思维就会缺乏逻辑性、分析性和条理性。而且学生必须在有意义的背景下学习心的内容,同时,由于他们思维方式比较散漫,常常会对正在学习的主题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这样会不利于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对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想象,让他们的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课堂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自我的满意度,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生能够解释比较多少的三种结果,特别是“同样多”这种情况。

②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比较多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索。

②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思考与交流,共同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在自己比较多少时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

②学生在探索比较方法时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学会分享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物头像、水果图片、小棒、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

教学过程

一:听个小故事

①“一班要去春游,小明、小红、小刚、小花都带了很多水果打算分给班里的同学,小明有十个苹果,小红有八个梨,小刚有五个橘子,小梅有十个香蕉,有那么多水果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有水果吃了。”大家发现了什么呢?(预设:1.小明的苹果比小红的多2.小刚的水果最少3.小明和小梅的水果一样多??)我们把水果个数一样多的叫做同样多。板书:个数一样的叫做同样多。

②同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同样多的?说一说 ③“老师看到大家都把自己的水果分给其他小朋友吃,觉得小朋友们非常懂事,好朋友之间是应该互相分享的,于是就把自己的水果也分给大家吃。老师打开自己的书包,有好多水果啊! 有苹果、有橘子、有香蕉等等,分完水果后小明有十二个苹果,小红有十三个梨,小刚有是十二个橘子,小梅有十一个香蕉。”现在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预设:1.小明和小刚的水果同样多2.小红的水果多3.小梅的水果少??) ④四人小组之间比一比谁的铅笔多,谁的少,谁和谁的同样多?说一说

二:“三只小猪”和小兔

①看看书上三只小猪的故事,小组讨论图画中那些数量是同样多,哪些多哪些少? ②小组讲一讲并说说从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③大家真聪明!我们应该像小兔学习,在生活中多帮助别人。 三:一一对应

① 老师刚才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花朵图片,小组之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比的又快又准(九朵

月季,五朵牡丹,七朵樱花,七朵桂花)

② 小组说一说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③ 像刚才大家说的方法老师总结一下我们把它叫做一一对应。只要将花朵一一对应,剩下

的就是多出来的。

四:智慧大比拼

①幻灯片出示五组小棒,第一组二十六根小棒,第二组三捆小棒,第三组两捆小棒和十三根小棒,第四组三十根小棒,第五组两捆小棒和六根小棒(每捆十根小棒)。小组讨论可以有哪些方法来比一比哪些组的小棒多,哪些组少,哪些组同样多。

②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并展示自己的比较方法,老师来做裁判: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哪个小组的方法更好。(预设:1.每一捆的都是十根小棒,可以把相同的捆数去掉再来数一数剩下的,剩下的越多那一组的小棒就越多2.大家分工把每一组的小棒数都数一数再来比较??)

五:做个小练习

① 幻灯片展示图片,分别在选出多的和少的以及同样多的 ② 幻灯片展示,选一选哪些比较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六:谈谈收获,总结激励

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② 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怎样比较物体之间的数量和多少,还知道了很多比较的好方法,

特别是你们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找到了一一对应的好方法。。这不简单!这与你们小组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板书设计

同样多

小明

10个苹果 8 12个苹果比多少 多 少 小红 小刚 个梨 5个橘子 10个梨 12个橘子 11小梅 个香蕉 个香蕉 13篇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

比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重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出示主题图,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 ? (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多让几个学生加以补充,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在说到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以故事情景导入,学生比较的感兴趣,特别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讲故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同样多”。

师:图上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多少块砖?

生:3只小兔,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也同样多?(随意比较)

⑴同桌两人交流。

⑵指名回答。

2、教学“多”“少”

除了发现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如,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生:木头多,小猪少。

师:还可以怎样说?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比谁多谁少?(随意比较)

刚才所讲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揭示课题:比多少

3、动手操作

同位两人合作

要求:

一人先摆学具,同位与他摆得同样多。(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一人先摆学具,同位摆得比他多或少。(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思考:

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摆的同样多,谁摆得多?谁摆得少

⑴独立思考

⑵交流方法

在多种方法中让学生发现对齐摆,即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比较容易比较。

4、说出生活中“同样多”“多”“少”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得出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谁多,谁少,我并没有安排学生动手把他们摆出来,因为这样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知道了它们的数量,很少有同学会想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而最后我安排学生动手摆学具,是学生在不知数量的情况下探索比较的方法,这一过程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动手操作+思维活动

三、方法应用

画的

同样多。

画的比多一些。

画的少一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化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 【设计意图】简单的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评价,是让学生发现在本课中自己做得好的一面或不好的一面;或哪些地方学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一、在少的后面画√。

二、看一看,填一填,那个多、少或同样多。比( )比( )

比( )

三、在多的下面画√。

课堂检测b:

一、在多的后面画√,再少的后面画×。

二、比一比,说一说。

) 比 ( )

还可以怎样比?

【设计意图】题型多样化,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答案:

课堂检测a:

一、小鸡

二、多、少、同样多。

三、黄珠子

课堂检测b:

一、见课件。

二、多1个、少1个

六、布置作业

回家动手摆小棒。要求:两行摆的同样多;一行摆得比另一行多或一行摆得比另一行少,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动手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篇4:比多少教学设计

沂南县第三实验小学学案设计 篇5:比多少教学设计(一) 比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将第6~7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

学具: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说,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灵活运用画面引出新知问题,自然有度。] 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给学生留出3分钟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师: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在盖房子? 生1:从房子上面的兔子头像知道的。

生2:小兔还给小猪准备了好吃的呢!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3: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呢!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动画片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下面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合作探究 [新知过程以学生为主,学生通过观察去感悟“多”、“少”、“同样多”。老师的引导与学生合作恰如其分。新思想新观念有所体现,同时评价有度,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

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

生3:有4个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生2: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生3:老师,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你发现谁多谁少?

生3:木头多,小猪少。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木头比小猪多。

生2: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位互相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生:(略)

应用拓展

1.同位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a.一个同学摆,同位摆的和他同样多。 b.同位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教师巡视,发现多数一个摆在上面,一个摆在下面。) [做到了学中有用,用中促学。解法多样化落到了实处,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学生可用不同方法去学习数学的道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师:同位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同样多?

生1:数一数,标上数。

生2:对齐摆,长的多,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善于观察和动脑,讲究方法。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

生2: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少。

生3:我的铅笔和同位的铅笔同样多。 ??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多,这么好,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比谁聪明。 a.教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先让学生在组内说说。

b.小组交流。

1组:用数的方法:数出红珠子有几个,黄珠子有几个,再比较。 2组: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组是找朋友:一个红珠子和一个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3组: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也是红色,那就是红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是黄色,那就是两种珠子同样多。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妙极了!好了,这节课你们学得很好,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20篇:《比多少》教学设计李芳

《比多少》教学设计

-------李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理解“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学用具:动画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 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有4个萝卜,3个苹果;有3只小猪,4只小兔;有4根木头,4个小凳;有1只兔子搬1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

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

(板书:同样多)

同学们,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谁愿意说说?

(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还剩1根木头)

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 (板书:多

少) 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① 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②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 (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 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

2、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

(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课堂演练

第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A、用数的方法:先数出红珠子有几颗,黄珠子有几颗,再比较。

B、一颗红珠子和一颗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