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05 08:33:0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定**教学设计

此心安处是归乡

---苏轼《定**》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一五 时间 5月9日星期二第三节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杨露露

【教学目的】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熟读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以词导入 (导入之前播放张学友的歌曲《定**》带学生进入状态)

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以同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该词导入。)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先让学生读一遍,感受情感基调。问这首词是谁的呢?生(苏轼) 那这首词写些什么?

疏桐缺月,夜深人静,幽人,孤鸿,寂冷的沙洲

从这些语句里我们能感受到词人心中的那些情感呢?

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借孤鸿来表达无人理解的忧愤,借咏雁来抒发个人幽愤寂苦之情。这只孤鸿就是作者自己,这首词正是苏轼初贬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的写照。我们前面两节课还一同学习了苏轼的另一首名篇《赤壁怀古》,在这首词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感叹自己华发早生,老之将至却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苏轼。老师想问问大家,难道,人们口中的苏轼苏东坡就只是这样一个,一个在如画的赤壁江上面前感叹自己如梦的人生,一个在被贬之后对着疏桐缺月,心怀幽愤的咀嚼命运给他带来的一大箩筐苦果吗。生(不是)我想也不是,否则余秋雨不会在《东坡突围》里说苏轼是中国历史上难能可贵的一个高贵,可爱,充满魅力的灵魂。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东坡先生的另一首作于被贬黄州将近三年时期的佳作《定**》,来认识我们不一样的苏东坡先生。

二、初读词作,整体感知

1、引导朗读

(1)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2)读出节奏, 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老师先范读一遍,引导学生进入感觉。再让学生读一遍。读的时候带着一个小问题: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评析更正舒缓轻重。我想,通过这节课大家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对苏轼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一定可以更好的把握朗读的节奏与情感。

2、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从哪里可以知道呢?(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3、现在谁可以根据小序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学生回答。

明确:苏轼在友人陪同下往沙湖买田,道中遇雨,雨过天晴后有感而发。(小序中交代)。提醒生读词不可抛却小序和注释。

三、再读词作,深入体味

1、从刚刚的小序当中我们得知,这首小词是因为词人买田途中遇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催生的。那我们不妨抓住“雨”来解读欣赏这首词作。现在请大家动笔画出词中关于雨的词句。

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

山头斜照却相迎(雨过天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2、穿林打叶声。穿,打,什么样的雨才会有穿透力,拍打叶子才会比较有力?

明确:雨大的时候。绵绵小雨细细下,不会有这样的穿林打叶声,而且,同行皆狼狈,说明这时候雨还挺大。很可能是一场瓢泼大雨。

3、那么在这场大雨中,我们从小序中知道同行的人要么带着雨具赶紧找个地儿躲雨去了,要么显得进退两难,十分狼狈。那么苏东坡呢?雨中的苏东坡什么模样? 明确:装备:竹杖,草鞋,

行动:徐行,吟啸

心情:莫听,何妨----轻松悠闲,从容平静

我们看到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长啸的洒脱旷达的苏东坡。他看起来丝毫不受风雨影响,既然疾风骤雨来了,又何必跑,又何须躲。不如干脆在雨中畅快自如的吟诗慢步,岂不乐得自在。

4、竹杖芒鞋轻胜马

联系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时“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学生更容易体会。

作者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在泥泞中行走,怎么能比“骑马”还“轻”呢?独立思考,请学生回答。 明确:“轻”,并不是他“身轻”,而是他的“心轻”,是他乐观精神的一种体现。“竹杖芒鞋”本是草野百姓的装束,也是苏轼在黄州“半是闲人半是罪人”处境的体现。而“骑马”,是官者的形象,所以这一句,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鲜明的表现了被贬苏轼的精神境界是超然物外的。

5、同学们,刚刚我们从第一处写雨的词句中看见了这个平静从容的雨中苏东坡形象,那么第二处,作者写到:一蓑烟雨任平生。

(1)不过这句话老师有很多疑惑,一蓑,蓑衣不是“雨具先去“了吗,何来蓑衣?岂不自

2 相矛盾?

明确:读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首小词看来不仅仅是记叙一场小小的大自然的天气变故。这场雨和词人的人生是有所联系的。蓑衣不是实指。那是指什么?心境,人生态度。 (2)烟雨,平生?作者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呢?引导生了解回顾写作背景,使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词句意思。

生基本能说出乌台诗案相关来: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李定等人诬告将他以“谤讪新政”“毁谤君相”之罪弹劾入狱,被囚于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师补充:一群挤眉弄眼,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说苏东坡在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这些人里面甚至有苏轼的朋友,有一个大家知道,《梦溪笔谈》的作者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造诣成就非常高。他也加入陷害苏东坡的队伍中,他曾经是苏东坡的朋友。也在这场起哄式的贬低当中向苏东坡泼了一盆冷冰冰的脏水。这些可耻的文人在苏轼诗词的意象词句作上纲上线的推断和诠释,比如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兴冲冲去看钱塘潮,回来写了咏弄潮儿的诗“吴儿生长狎涛渊”, 小人们便指责这诗句是在影射皇帝兴修水利! 试想,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玩水,而且在看钱塘潮时竟一心想着写反诗,东坡还能无罪?

搞了半天连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可惜在专制制度下的统治者也常常会摆出一种重视舆论的姿态,(有时甚至还专门设立谏官,来充当朝廷的耳目和喉舌,这些人专门在各级官员中找岔子、寻毛病。这些具有舆论形象的谏官所说的话,别人无法声辨,一切都要赖仗于他们的私人品质。)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宋神宗只好在将信将疑之间几乎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

弟弟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

一开始,全天下都知道东坡无罪,

一开始全天下都不敢站出来说东坡无罪。

直到后来,他的读者们慢慢抬起了头,要说几句对得起自己内心的话了。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当地做官时的种种美好行迹,求告神明保佑他;狱卒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审问人员离开时尽力照顾每晚都为他备下热水洗脚;他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义执言,最有趣的是宋神宗的祖母光献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来为她求寿,她竟说,用不着大赦天下,放了苏东坡一人足矣。

对这些人,我们都要深深感谢。他们比研究者们更懂得苏东坡的价值,我想就连那盆洗脚水在历史的长廊里都将永远的被人们记住,都将永远的温热。

6、好了,聊了那么多苏东坡的故事,我想我们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苏东坡的“烟雨人生”,由一件生活小事联想到漫漫人生路。这是我们认识的哪种表现手法呢?

明确:以小见大。由买田途中遇雨这件小事而对人生大哲理有所感有所悟。表现词人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

7、我们接着看。第三次写到雨的“山头斜照却相迎(雨过天晴)。

明确: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刚刚自己还在瓢泼大雨中悠闲地走着,现在迎着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大雨已经停歇了,天放晴了。

8、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最后一次写雨。

3 从字面上似乎是说再看路经之地,既非风雨交加,也无朗朗晴空;可是刚刚不才见:山头斜照迎面来吗?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苏东坡的心中早已宠辱皆忘,早已对世事无常,人生艰难放下了。所以更觉竹杖芒鞋轻胜马(再次提高轻字的深入理解。)

9、归去,归往何处去?写下来(看课堂时间取舍)

明确:苏轼的360首词中,归出现了100多次。“归去”不是指想回到朝中,是归于心。 他知道,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他都无处躲藏。因为“前方亦雨”他频遭贬谪,一生历任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此心安处是归乡。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我想,这是一种人生通达而超然的觉悟。归,归往我心,风雨无惧。

四:小结课堂

就以“归”做结。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他都无处躲藏。因为“前方亦雨”他频遭贬谪,一生历任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此心安处是归乡。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我想,这是一种人生通达而超然的觉悟。归,归往我心,风雨无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

2:阅读有关写苏轼的作品。 推荐篇目:余秋雨《东坡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

六、板书设计

装备:竹杖,草鞋,

行动:徐行,吟啸

心情:莫听,何妨----轻松悠闲,从容平静 蓑???

4

5

推荐第2篇:定**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熟读并背诵这首词,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和背景,体会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画面美”,品味苏词的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2.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由《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后所得导入。

二、诵读

1.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讲解。2.点评背诵并范读。

3.根据提示再次诵读,边诵边在脑海中勾勒词所描绘的场景。

三、赏析

以本词所描绘的情境为线索,借助学生自绘场景图片,结合文本中东坡的形象,进行具体赏析。

1.场景形成的重要条件:雨。由雨引出小序的讲解。 从小序中能得到的信息: 时间 :1082年3月7日 地点 :沙湖道中 人物 :同行、余 感觉 :狼狈、不觉 事件 :遇雨、已而遂晴

2.展示学生课前所绘场景,引出抒情主人公。

问:大家在绘图时抓住了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主人公呢?为什么?

3.讲解学生遗漏的地方。答案设定: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明写词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他在面对逆境时仍泰然处之,由此可见其胸怀的开阔和气度的从容。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中“轻胜马”有着更深的含义,马一般是达官贵人骑的,所以这句话包含着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即竹杖芒鞋的平常生活与高官厚禄的华贵生活。 词人认为,平凡人的生活自有其悠闲和潇洒,并不比轻车肥马的富贵生活差,平平淡淡才是真。

(3)“一蓑烟雨任平生。”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这里的“一蓑”不仅是遇雨时身上所披的蓑衣,而且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使在狂风暴雨的困境中,词人也要坦然面对、从容度过。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雨后清新的风光。既是写景,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但无论怎样,在逆境中会有希望,在寒冷中会有温暖,在忧患中会有喜悦。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头去看刚才下雨刮风的地方,云开雾散,太阳落山,风雨和阳光都消失了,整个世界恢复了平静、正常,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实则是指词人对于人生的沉浮变换、喜乐哀愁已全不放在心上,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宠辱不惊、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4.小结

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的状况下,独苏轼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可见其豁达洒脱。

四、写法借鉴

词人在表达其人生态度的时候,其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1.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2.以小见大,以生活中遇雨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3.情景交融,直接描述的是作者沙湖道中遇雨的情景,但所表现的却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境遇和心情。

五、课堂小结

《定**》中我们见到了一个洒脱旷达的苏轼,进一步领略了他的豪放词风。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通过这节课,我们便领略到了其词的豪放,也知苏轼的豪放在于其胸怀。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苏轼词两首。 2.预习辛弃疾词两首。

推荐第3篇:《定**》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定**》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学习宋词,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定**》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必修1已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本课之前又学过柳永的《望海潮》和《雨霖铃》以及苏轼本人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对苏轼本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已有初步感受。但对词的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策略】

通过听读和朗读来感受该词优美的语言和意境,通过问题探究来体会该词所饱含的思想情感以及词人旷达的胸襟。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2、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苏轼那首需要关东大汉执铜板铁琶放能演唱的“大江东去,浪淘尽”领略了苏轼的豪放。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仅有他的豪放,还有他的顽强,用同学们的话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当他被贬黄州时,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当他被贬惠州时,他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他被贬儋州时,他还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情怀使得他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仍然能够从容淡定,笑对人生?今天让我们一起从他的《定**》中一探究竟。(教师在导入完毕后向学生展示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的图片。)

二、复习作者简介

因为在上一篇文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已经对苏轼做过介绍,此处只做复习。(在电子白板上将苏轼简介呈现出来,并利用电子白板放大镜功能依次对以下用红色呈现的重点内容加以凸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尤其以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法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不过,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

三、听读这首词

(播放《定**》的音频文件) 提醒: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四、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评。

五、文本欣赏

1、写作背景介绍,梳理行文思路。(在对行文思路进行梳理时,将小序内容:遇雨,同行狼狈,余独不觉,转晴纵式排列,用白板中的幕布功能逐一呈现)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定**》这首词是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的心境。

2、文本梳理(在内容梳理完毕后利用白板的翻页功能对重点内容做回顾) 上片:(“莫听”~“任平生”)开篇连用“莫听”“何妨”“且”三个词,使一个在雨中长啸,从容闲雅,且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自我形象跃然纸上。

从“莫听~徐行”意思是: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主人公既有的步伐,“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前行,视风雨为无物,表现得镇静、潇洒。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竹杖芒鞋不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轻松胜过骑马,表现出几分倔强,几分抗争。当然这里的“轻”字另有含义,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也未可知。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是写眼前景,而是写心中事。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这里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意思是不怕自然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能顶得住人生风雨,说明他自然、旷达。

下片:表现作者心境恬静,听任自然,旷达乐观的胸襟。

“料峭~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几丝寒冷,山头斜照、气候不定,隐隐地透露出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不管天气是阴是晴,政治风雨是寒是冷都听任自然勇敢面对。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看刚刚遇雨之处,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这里应该说是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只有坦然面对。一个字“归”此时的主人公只想着“归去”,这里也许表现的是苏轼的忧乐两忘,祸福不惊的旷达,但也许表现了他身上的道家意向:退隐和逃离。因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崇尚老庄哲学、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苏轼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儒家的思想观念,他的归隐,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里宽慰,表达他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是说自然气侯,实则说,人生风雨不定,政治风雨不测,但他淡化了甚至无视所有风雨,无视处境好坏,无视官职升降,地位得失等,表现了他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

综上所述: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胸襟。

需要提醒的是:全词从表面上好像是写自然风雨,但仔细体味,这里写的己经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怎样对待这旅途中的风雨人生,应该说我们从这首词里找到了答案。当然,苏轼的旷达胸怀,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他在《临江仙》中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在这首《定**》之前,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3、问题探究(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将学生的答案重点写在白板上以供分析) 有人认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是陶渊明式的“归隐”之意,词人被贬黄州日久,产生归隐想法。以上看法你认同吗?对此有什么感悟?

六、再次朗读这首词

七、作业布置

1、联系苏轼的一生探究他的旷达胸襟及超脱性格的由来,并讨论从他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和学生互动)。

苏轼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鬓微霜,又何妨„„”说明他是多以的渴望建功立业。《江城子》;“大江东去,浪淘尽„„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他在壮志难酬时还有许多感概。但宦海的**,仕途的坎坷使他不得不希望获得精神解脱,“归去”,可见也是自我慰藉的最好方式,“旷达”“超脱”的性格来自于“政治风雨”来自于对人生空漠的看透和体验。 从他身上应该学习他对待人生的旷达胸襟,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2、背诵这首词

八、教学反思

把过多时间花费在了对文本的翻译上,应该多启发学生领会该词哲理思想。

推荐第4篇:《定**》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因《定**》篇幅短小,为加大课堂容量,除学习这首词外,教者还选取了苏轼的另一首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一篇是教学篇目,第二篇是老师选教篇目。另外设置“整体评价”环节,基于如下原因: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设计4道评价题,依据“五准”原则,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 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

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二、学习目标:

1.把握诗的精髓,赏析词中的意境。2.初步了解苏轼词的特点

3.解析和探讨掌握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学习重点:把握诗的精髓,赏析词中的意境。

学习难点:解析和探讨掌握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学习方法:讨论合作式

四、时间设置:1教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苏轼之前,词的创作已是名家迭出,名篇荟萃,但词人对于词的认识总体偏低,大多把它当成“娱宾谴兴”的“诗余”、“小道”。苏轼以其横放杰出的创作,“以诗为词”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他的词作,或清新明快,或沉挚深永,或雄壮超脱,或奔放流转,着重表现个人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了作者的自我形象,增加了词的主体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定**》(莫听穿林打叶声)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二、教学《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1、朗读(个别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再个别读)

2、了解作者及背景

(1)苏轼(1 03 7—11 0 1)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袼二年(1 05 7)与弟辙同登进士第。一生官场极其坎坷,因与王安石改革派政见不合,受贬外任,后又与司马光保守派思想有悖,更受迫害。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文字狱),历经磨难;特别是哲宗亲政后斥逐元禧旧臣,苏轼亦被一贬再贬。等到徽宗即位,遇赦归途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苏辙为撰墓志铭。

苏轼艺文通才,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其词不为传统框范所限。陈师道称“子瞻以诗为词”。故苏词“倾荡磊落,如诗如文,为天地奇观”“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2)指名翻译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农历三月七日那天,我在去沙湖的路上,遇到暴雨,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同行的人进退两难,只有我不觉得。不久天晴,所以写下这首词。)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4、赏析技法(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清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对《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有“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评语。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作品抒发了苏轼什么样的“胸臆”?词人又是如何“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本词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上下两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感,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地联系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以具体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以曲笔写胸臆,是本篇的主要特色。这样写的好处是含蓄而深沉,言近而韵远。)

5、整体评价

依据:“五准”原则:

①定准题点②找准诗眼③抓准主旨④踩准分点⑤用准词句

以下四题每题3分,你认为所列举的这些答案恰当与否?请简要分析。

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①表现了作者很乐意,很享受当时的雨景,同时表现作者当时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无拘无束的心情。

②表现了诗人阔达、平静、与世无争的轻松心情。

③运用反衬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轻松闲逸、自由自在的心情。 ④表现了作者的无奈、悲观的心情。 参考答案: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①意思是一场风雨正如人生的波折。表达诗人不拘泥于小节,乐观,始终怀着远大志向的人生态度。

②意思是作者一生穿越了多少风雨迷蒙的路,表达了诗人表面轻松对走过的悲伤的乐观,但实质却消极面对未来的人生态度。

③人的一生充满困难,风雨满途,表达诗人乐观阔达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①“风雨”指官场上的争斗,“晴”指官场外的闲适生活。 ②“风雨”指官场上的互相倾轧,,“晴”指一帆风顺,没有灾害,暗含官场的争斗。

③“风雨”既指刮风下雨,又指对词人的贬官;“晴”既指雨后初晴,又指词人重新被皇上重用。

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4、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①不同。《念奴娇》的基调极为雄壮、激昂,而这首词的基调较为悲凉。 ②不同。这首词的基调是乐观恬淡;而《念奴娇》则比较潇洒、豪放。 ③“人生如梦”多少表达了诗人无奈之情,也包含了对官场的些许期盼等待之情。而此词,应是后期的作品,是诗人思想内容的转折,显示了其归隐之心,是看淡官场,向往田园之情。

参考答案: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三、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

四、背诵

五、教学《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朗读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了解背景

这首词,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有关史料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谢世了。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4、赏析评价

(1)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 (

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一类作品而言,毋宁说更是作者郁塞沉积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本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发抒凄婉诚挚的悼亡之情。起笔彼我合写,“两茫茫”状幽明相隔,惘然无尽,而“自难忘”愈见自然真挚。“无处话”一句,既承难忘,又点阻隔之遥。“纵使”以下三句,由假设转出相逢,融入自我身世之感。下片“夜来”以下四句记梦,意幻情真,虚中带实。“料得”以下三句,从梦境回到现实,写梦后设想对方念己,“年年断肠”,柔情绵绵无尽,令人酸楚。) (2)“不思量”(不去想的意思)与“自难忘”是否矛盾?

这并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为真实!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想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 (3)有人说“两茫茫”几个字特别有情味,请做分析。 (

“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茫茫”前着一“两”字,就不只是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

(4)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试作分析。 (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

六、背诵

七、课外拓展活动——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方方《喜欢苏东坡》

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推荐第5篇:《定**》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鉴赏唐宋诗词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感受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苏轼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直臣,也是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也成为后人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他赢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他的魅力似乎是无穷的。他的这首词是通过对出行遇雨这一件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旷达超逸的胸襟,并表达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豪放的词风。相信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根据忧思探究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首次的意境应通过学生反复读来体会,老师设置一系列的诱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人的理解及词的鉴赏。

一、导入

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甚至是才华的代名词,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他就是

苏轼。

请翻开教材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定**》

放录音

三、朗读指导(见课件)

1、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跟着录音读一遍。男女同学分别朗读

四、整体感知

1、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五、重点探究、拓展

1、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介绍写作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比较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背景)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3、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

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

(同学可以齐背)

不是。同学举点例子。如: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七、个性阅读

是不是大家都喜欢苏轼?

是或不是。

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齐读一遍。

九、反馈达标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

十、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作业: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写一篇文章《我眼中的风雨人生》

推荐第6篇:定**教学设计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公开课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诗词。 2.赏析词句,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4.拓展阅读,深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互动探究法、拓展阅读法、写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方案一:

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林语堂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就是苏轼。

屡遭贬谪, 一生历任八州,他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却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是旷达的。《定**》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精神特质。板书:《定**》苏轼

方案二:请同学们谈谈你所认识的苏轼,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们会很积极活跃,背出苏轼的许多诗词、赋文,对他的评价也是丰富多彩: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才华;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多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爱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伤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乐观; „„

师:是啊,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有魅力的人。千百年来,人们陶醉在他的才情里,更折服于他于困苦艰难中的旷达的人生智慧里。《定**》正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人生智慧。板书:《定**》苏轼

二、反复诵读,读出“旷达”。

(一)学生自由读,学生点评,提出自己的诵读建议。

1 教师指导诵读:如: “谁怕?”应该读降调;“归去”中“归”应该重读;“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任” 应该读得豪迈; “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两个“无”要读的洒脱;朗读时应该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二)名家诵读(也可教师示范诵读)。

【多媒体展示】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 学生分小组自由诵读,并选出小组中的优秀诵读代表。

(四) 学生代表深情诵读(配乐),小组之间竞赛。

(五) 学生齐读(配乐),再次感受诗词的情感。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诵,通过充满感情地朗读,触发学生的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诵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词意,感悟词作意境,为下面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打下情感基础。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学生应该是喜欢的。。

三、鉴赏品味诗词,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并说明你的理由。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先板书词语,然后解释原因)——全班分享。

学生展示如下: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可见作者 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莫听” “何妨”也能看出作者的从容不迫。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轻胜马”“谁怕?”看出作者的乐观旷达的心态。

教师追问:“竹杖芒鞋”与“马”各自代表怎样的生活?

学生思考回答:“竹杖芒鞋”代表隐士般自由自在纵情山水的生活;“马”代表身心都受束缚的官场生活。

3.“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说“ 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个“任”极有表现力突出了作者乐观自信、洒脱豁达的态度和无惧风雨,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学生总结苏轼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见板书:

泰然从容、乐观旷达 自信洒脱、无惧无畏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适时的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2 识,让“学”的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生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凸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促成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感悟。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运用。学生能谈得很好,总结出了苏轼的人物形象——旷达,就是本课的亮点。

四、探究诗词的“风雨”与“晴”的含义,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1.小组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其中“风雨”与“晴”的含义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理解。

背景提示: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学生回答:“晴”喻人生顺境,“风雨”喻人生逆境。

2.学生独立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学生回答: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板书: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3.学生独立思考: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学生展示:(答“任”“无”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好)

“归”。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 变,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4.学生独立思考:“归去”,让我们想到谁?

(1) 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心态和归隐意向。

(2)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据统计,苏轼现存词作中,“归”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终其一生,苏轼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一生宦海沉浮,刚直如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宦海沉浮,却并未真正退隐,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儒家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5.学生谈人生感悟: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你以后准备怎样对待你的人生?

学生展示示例: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啊,生命因脆弱而宝贵,既然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那么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和面对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

(也可拓展到“直面挫折”的话题,让学生谈谈那些典型的人和事及感悟)

【设计意图】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文本。

五、再读诗词,体悟旷达情怀,感受词人人格魅力。(小组之间,比赛背诵)

六、重温苏轼的豪放旷达,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壮志难酬的悲愤,但豪放不消极)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美好祝愿,乐观情怀)

中国古代最可爱,最高贵,最有魅力的文人。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七、当堂训练: 【多媒体展示】

东坡①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②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

4 (luò )确:山多大石。

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参考: 记叙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2.“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与《定**》中那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参考: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与《定**》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谓异曲同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作业:拓展写作。

【多媒体展示】以“旷达”为话题,以苏轼为论据,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片段,谈谈你对苏轼人生的感悟。 写作片段示例: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2.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3.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4.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5.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片段写作,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增强文字表达能力。

5

《定**》教学反思

教授苏轼的词,最重要的是在鉴赏的基础上理解苏轼旷达的情怀。

通过品词品句,完成对苏轼词的鉴赏后,我就带领学生了解理解苏轼的豪迈。我先教授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教《定**》。在上《定**》之前,我让学生总结苏轼豪放词在写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点?的特点,师生统一认识:一开头,词人便以千钧之力,大笔挥洒,只用“大江东去”四个字,便绘画出万里长江波澜壮阔、浩浩东去的雄伟气魄,然后用“乱”、“拍”、“卷”等字,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雄壮奇美的江山画卷。苏轼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花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从而得出结论:写景:博大壮阔、气象恢弘;抒情:豪迈奔放。正所谓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这首词的出现,对于盛行着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起着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告诉学生,豪放派的词是不是就仅仅只有在写景上:博大壮阔、气象恢弘。在抒情上:豪迈奔放这一类。还有一种豪放,豪放在词人豁达的精神和情怀。于是我引导学生一起来鉴赏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豪放情怀的词——《定**》。通过品词,改写,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定**》的内涵。

通过苏轼词两首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谈论苏轼,不仅要品其文,还要悟其人,以一种坦荡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风雨。

推荐第7篇:定**教学设计

定**

苏轼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3、运用并掌握诗词鉴赏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准确并且深刻地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诗作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的时候曾经学过许多诗词作品,那大家是否还记得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生:记得!

师: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背一背这首词呢?

生:(背诵)“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鼓掌)

师:嗯,不错,看来大家对初中的知识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通过刚才那位同学的背诵,大家能从这首词中感受到怎样的一个苏轼呢?(生答

略)

二、

(一)作者简介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另外一篇佳作《定**》,共同来感受苏轼的豪迈的情怀!

【示2】(板书:定**

苏轼)

师:苏轼的诗作对大家吸引力十足,相信苏轼的个人魅力也一定能让众人所折服。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苏轼呢? 生:(介绍

略)

师:看来大家对苏轼还是颇有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苏轼是何许人也。【示3】

【插叙】

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本人也非常有才情,特别是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兼具文学和艺术的天才。

苏轼的一生其实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为官多年,却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在他被贬的那些岁月中,他走过无数穷山恶水,然而每到一处他却都能如处天堂。他曾说过:“此心安处是吾家”;也曾这样描述过自己:“载歌载舞,自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师乐观开朗的。接下来大家先看看这首词。【示4】

问:请大家告诉我“定**”是什么? 生答:词牌名。

师:那大家认为下面这一行行楷小字是什么呢?(明确:序)

好,那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则小序(师读)

问:大家看看作者在序中都给我们交代了那些内容?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很好。接着请大家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如你在归途中突然遇到一场大雨,而你既没有带雨伞也没有穿雨衣、雨靴,你会怎么办呢?

场景二:你还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就被淋湿了,此时的你会做和感觉? 生:(略)

师:那大家回头看看作者在大雨中知如何表现的? (明确:余独不觉)

问:他为什么“不觉”?难道他喜欢被雨淋的感觉吗?

所以,大家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胸襟情怀呢? (明确:乐观、浩方、旷达……)

由此可见,苏轼的这种广阔的胸襟,洒脱的情怀天下之人少有。

(二)写作背景

师: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偏居荒野,过着躬耕自乐的生活。这一年春天,作者到黄冈东南三十里新购的田地,归途中偶遇大雨,心中颇有所感,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流传的佳作。

三、朗读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先自己朗读者首词。( 1′)

①生读(1-2人)

纠正字音。 ②生读(1-2人)

节奏把握。 ③全班齐读

四、赏析探究

师:

大家看看,对于这首词的字音和节奏方面好有问题吗?好的,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这首词的正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他那豪放旷达的胸襟的。【示5】

首先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注释,理解本词所讲的内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3′)

师:好了。有哪位同学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来叙述一下上下阙的内容? 生答:(略)

师:嗯,不错!理解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还有没有那位同学想要补充一下呢? 生答:(略)

师:看来大家对本词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那接着呢,我们就深入的来探析一下这首词。大家先看第一个问题 ,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生答:(略) 【插入问题】

① 怎么理解这个“轻”字?

明确:这个字体现了作者离开官场后的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 ②“烟雨”怎么理解?“任”字作何解释?

明确:“风雨”所所指的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雨,还包括政途的风云变幻,人生坎坷;“任”字所体现的是诗人镇定、从容、洒脱、旷达的情怀。 师:嗯,很好。大家继续看大屏幕上的第二个问题,思考一下。【示问题2】 生答:(略)

①“归去”,作者要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大自然,归向田园生活。

②怎么理解“风雨”和“晴”?

明确:“风雨”是指人生中的逆境;“晴”是指人生中的顺境。

师:整首词的内容我们就理解到这里,下面我们就怀着对苏轼的崇敬之情将这首词饱含情感的再读一遍。 生:齐读(1')

师:

现在苏轼已经站在我们面前了,但是他那种豪放旷达的情怀相信很多同学还是没有深刻的体会到。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会,请大家结合自己对这首词内容的把握和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自己先试着朗读一下。(1′)

……有哪位同学自信能够将苏轼的豪情通过你的朗读来展现给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出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我们来比一比谁能读的最好。) ※ 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此过程中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准确把握词的情感,并给予适时鼓励。)

师:好,刚才大家朗诵的都很棒,咱们的诗歌朗诵会到此结束,与此同时,我们对《定**》的学习就到这里。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这首词也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对苏轼也有更具体的认识了。 【作业布置】

背诵《定**》。

【结束语】

苏轼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了用开朗、宽

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让人知道用乐观、开旷的胸襟去挑战人生!

推荐第8篇:《定**》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式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多媒体板书)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多媒体板书课题:定**

二、写作背景简介→→→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①,以及题记(词前小字),了解《定**》的写作背景

提示:可以先请一位同学起来翻译词前的小字的含义。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已第三年。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讲解提问: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自?(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欣赏《定**》的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三、品读诗文,鉴赏形象

1.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发挥想象思考:在本首词中,身处风雨之中的行者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即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他 有着什么样的形象特征)从词中找一下答案。→→→学生讨论完成此题。

1 提示:此文属于开放式的设问,言之成理均可得高分。

明确:漫画式的一个老者,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

象。

(1)沉着(淡定)————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

徐行。“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2)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3)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4)旷达(达观)————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有几分禅意了)。

2.解读小序,加深对背景的理解 (1)齐读小序。

(2)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多媒体板书)

明确: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① 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② 地点:沙湖道中

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 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 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 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③ 天气:雨、晴。

④ 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⑤ 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合作探究

(一)齐读上阙,回答下面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此题)(多媒体板书)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 3.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1)狂风骤雨;

(2)同行:皆狼狈;

作者:独不觉、吟啸、徐行;

2 心态:闲适、轻松、自如、坦然的心态。 (3)大意: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 态度: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超凡脱俗的人生观)。

(二)齐读下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多媒体板书)

1.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提示:此题可以当成是一个话题作文,给你一段古文字,自己加以身体构思,望同学们给它拟出一个标题或者写一句简短的话,此问的含金量极高,能极大的展示出你们的语文修养。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讨论明确:(1)① 阳光总在风雨后;

② 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③ 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④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⑦ 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要求学生记笔记,上述是写作“挫折”话题作文的最佳素材) (2)提示:联系诗人的生平,尤其是他的人生经历。

①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②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③ 顿悟及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

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五、信息筛选(多媒体板书)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首词作者通过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六、《定**》的思想内容

明确:苏轼在《定**》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引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一句话,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事

3 原则和豁达胸襟。(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苏轼的处事哲学彰显出诗人独特的人生价值取向,那种不被困难所打败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世所以的人去学习,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苏轼当作是一个硬汉子来敬仰。但我们有一句俗语可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这位有着侠骨柔情般的关西大汉精魄中去,了解诗人心中那份孤寂的情感,进入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那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

七、课外延伸————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解析: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多媒体板书) 1.课堂小结:

明确: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2.布置作业: (1)背诵《定**》。 (2)预习辛弃疾词二首。 教学后记:

苏轼是学生重点掌握的部分,还需在下节课加强对“旷达心胸”的理解。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不少学生的发言让我很感动。

推荐第9篇:有的人 教学设计(定)

总第50课时

课题:《有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类人,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诵读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同学们还能说出哪些鲁迅先生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20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 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 等,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 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播放录音示范朗读,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简介。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

1 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4、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论明确: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二部分(2-4):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

第三部分(5-7):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

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亡。

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 过,悲叹过,思考过,议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界限变做道德的、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确是真实可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2、比较学习诗歌第

二、三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明确:互相照应,

2、

3、4节分别照应

5、

6、7节。(2)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2、

3、4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 句都 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

5、

6、7节每一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每一节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的人的称颂。

(3)这几节诗中有几个句子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出自鲁迅的哪

2 一首诗?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自嘲》“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野草 题词》作者借鲁迅的诗来表现鲁迅的高尚品质。

(4)这两种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A:(1)“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

(2)“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3)“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B:(1)“永远记住他”。

(2)“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

(3)“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五、再次品读诗歌

要求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六、课内延伸

1、迅速默读全诗,体会:“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 讨论明确: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的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2、既然主要是纪念鲁迅,那么把诗的题目改为“鲁迅赞”或者“纪念鲁迅”好不好?

讨论明确:《有的人》更含蓄,而且扩大了诗歌的内涵,使得诗歌更具有普遍意义。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有的人》独立作业;

2、推荐阅读臧克家作品:《老马》《罪恶的黑手》。教学反思:

3

推荐第10篇:《降落伞》教学设计定

降落伞

教学目标

能借助常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围绕研究目标提出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能自主确定研究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得出实验结论。 知道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主要原因:伞面的大小、伞绳的长度、悬挂物的质量。

能互相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 教学重难点

借助测量工具,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教学准备

1、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秒表。

2、记录工具:小科学家记录本、笔。

3、制作材料:塑料纸、剪刀、透明胶带、重物、细线。

4、场地与环境:本活动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要在一个高台能使学生从一定高度放飞降落伞。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并制作了降落伞,我看大家都把它带来了。这节课咱们举行一个放飞降落伞比赛,咱们不比哪个组的降落伞下降的快,而比一比谁放飞的最慢。请各小组代表来放飞。(开始……)

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

二、观察与质疑

咱们看看这两个降落伞,找找它们的不同。( 伞面大小不同……,真是火眼金睛啊!)

三、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下,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因素有哪些呢?(会不会与伞绳的长短有关呢?……)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猜测,这些仅仅是我们做出的猜想。

四、观察与实验

我们这些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是需要我们进行实验验证的,研究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原因是需要搜集实验数据的,光凭感觉是不可能得到准确数据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我们认识一下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秒表并介绍其用法。)

咱们借助测量工具进行一个对比实验,验证降落伞下降得快慢是否与伞面大小有关?请一名同学帮忙在二楼走廊放飞伞面不同大小的降落伞各三次,我用秒表记录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其他同学在旁边观摩。

实验完毕,回教室,请看老师的实验记录。

(出示幻灯片这是老师做的实验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老师得出实验结论,伞面大下降的慢。

五、实验与交流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要探究的内容,到二楼走廊放落降落伞,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完后,我们进行交流,分享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

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完成实验,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数据与结论,请你们组,咱们看看第一小组,他们探究的是伞绳的长度……第二小组……每个小组都非常细致、认真,科学就要有严谨的态度。

小结:从同学们的实验数据来看,(出示小结幻灯片)我们得出结论: 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

;伞绳越长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

;悬挂物越轻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

用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确跟伞面、伞绳、悬挂物有关(板书:伞面、伞绳、悬挂物)恭喜同学们实验成功。

六、课堂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与实验,咱们谈谈收获吧?(出示测量工具幻灯片)(认识了测量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原因与伞面、伞绳、悬挂物有关)。

也许还有更多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咱们课下可以进行猜想与实验。

七、作业布置

(幻灯片)如果是同样大小的悬挂物,可是材质不一样又会怎么样?如果天气有风,那有会怎样呢?也许还有更多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课下可以进行猜想与实验。

八、板书设计

降落伞

伞面

伞绳

悬挂物

第11篇:定版教学设计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坪坝营初级中学吴玲秀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罗存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图片激情导入。2分钟

1、出示图片。

2、释题。你能从题目里读出哪些信息?

二、探访罗布泊18分钟

1、出示罗布泊仙湖

1)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过去罗布泊美景的句子。展示

指导朗读。出示第8节

2)用惊喜、赞美的感情自由读其它写仙湖之美的句子。

2、出示罗布泊消逝

1)现在的罗布泊又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词

语或段落,在小组内有感情的朗读,请组内其它成员作点评。

2)师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生读,其它组或老师评价。

4)指导读:读出胡杨的“挣扎”与“痛苦”。女生齐读。

5)说话训练

6)指导读:读出罗布泊的“痛苦”与“无奈”

7)写一写。描写现在的容貌。6分钟

8)展示(2人)

三、探究罗布泊7分钟

1、小组合作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要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成果展示。

3、指导朗读:罗布泊消失了。

四、感怀罗布泊23-284分钟

过渡:罗布泊消失了,这是一出悲剧,这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板书:人)

指导朗读:

1、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

2、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五、拯救“罗布泊”3分钟

1、请大家观看一个视频,一边看一边思考,人与自然发生了怎样的关系?

2、面对今天的“罗布泊似的悲剧”,你想说点什么呢?

六、小结

第12篇:九寨沟教学设计 定

《九寨沟》教学设计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

许磊磊

【教材分析】

《九寨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十篇课文,预设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文章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课文描写形象、生动,文字优美。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可以朗读、可以介绍.学生对小动物的学习较感兴趣;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理念】

九寨沟这篇课文不仅仅写得风景美,而且文字也美。领略课文中的风景美是这节课显现的一个教学目标,但同时不能疏忽领略课文中的文字美,这两者应当是融为一体的,整个教学要紧紧扣住一个“美”字。

课文是“例子”,听说读写才是语文的根,训练才是语文的本。语文教学就是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根本”,借助“例子”这个平台,通过适时、反复而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组织、帮助、引导、促进作用,运用画面、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多媒体画面成为联系生活的纽带;让导语成为学生入情入境的桥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形成生活体验与文字符号的链接,在自读自探自悟的过程中感受九寨沟奇丽的自然,欣赏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素养。

1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方法与过程: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理清文章脉络,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1、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词句,感受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以读代讲,由赏到创”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读中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4.感知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体会“人间仙境”。

2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披情入文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九寨沟(板书:10.九寨沟) 2.教学生字“沟”。

3.现在咱们就先睹为快来领略一下九寨沟的美吧(播放视频),

你们已经陶醉其中了,这么美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它在哪里?打开课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读感知,梳理梗概

1.九寨沟在哪里?指生回答(根据回答出示九寨沟位置地图)

2.师:这么美的地方,它在作者笔下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请同学们捧起书本自由读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3.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出示相关句子,读。

4.在文章的前面和后面出现了相同或相近句意表达,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这种写作手法叫首尾呼应。

5.这样一个人间仙境需要我们细细欣赏,用心感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九寨沟的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自然景观,异兽珍禽)

指导写字:禽

三、细读品味,由赏到创

1.过渡:想不想去仔细欣赏九寨沟的美景?不急,准备好了再出发,会感受更多。2.出示第一组词语:

插入云霄

色彩斑斓 高低错落 白练腾空 银花四溅 蔚为壮观 ⑴指名读,生评

⑵领读,重点理解“白练腾空”

3.找美:把这些词放进课文里,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4.交流美:⑴说说为什么喜欢,指导朗读

⑵交流比喻句,指导练说,由赏到创。

3 5.抒发美:师范读,生配乐齐读。

6.师引读: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三、结束

九寨沟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很多可爱有趣的小动物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感受它们的风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景观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0.九寨沟

自然景观

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异兽珍禽

首尾呼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第一课时词语。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细读感受

1.读第四自然段,初步感受小动物的特点,可爱。2.指导练笔:写小动物要抓住其特点,用上合适的动词。3.指导朗读,表达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配乐读全文

2.结合课文内容创作小诗《迷人的九寨》 迷人的九寨

这是一个( )的童话世界:

这里有( )的雪峰,

这里有( )的湖泊, 这里有( )的森林, 这里有( )的瀑布。

这是一个( )的童话世界:

金丝猴( ),

羊( ),

小熊猫( ), 大熊猫( )。

假如来到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我要( )

第13篇:《定**》教教学设计

定**授课教案

——授课人:韩德举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词的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A:词鉴赏能力的提升;B:由苏轼的命运启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一、本词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

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

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 37页,我们一起来看《定**》。

二、整体感知

1、我先读一遍,大家看看,就我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听这首词,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 ——没。 ·你怎么知道?

——这位同学用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3、那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他这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和历史还有关,和政治有关。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者苏目睹

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坐牢 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这位同学说东坡获罪?独以名太高。那是他弟弟苏辙说的。你从哪里得知?余《苏东坡突围》。很是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他从社会的文化心理角度来阐述东坡怎么倒的霉。

四、朗读指导

1、了解这么细,我猜你一定是爱上东坡了。那么,我们请你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词。

——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了。“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五、重点探究、拓展

1、太复杂了,不好读。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板书:无(“回首”)

这让我想到五祖的两个弟子的话:“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了。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

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让你想到谁?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我特别赞赏这位同学联系背景生平来谈的做法。前面同学也已经说了。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像什么?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处之的态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他的江海是什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00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 shē n)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跨越或超越!)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春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这位同学提到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不是。举点例子。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赤壁赋》呢?还是有点归的味道。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我突然又想到了苏轼另一首词: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心里有就有。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范仲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是故乡。

七、个性阅读

1、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我在网上也看到一篇文章,和你的观点很像。推荐给你: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我们很多同学想跟你商榷了。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你说 ——你说

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

——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

九、结束语: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第14篇:《打电话》教学设计(定)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理解主要内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3、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和讽刺意味,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难点:

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和讽刺意味,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 废话连篇 拐弯抹角 婆婆妈妈 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 斟字酌句 直截了当 言简意赅 风趣幽默

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几个有趣的人物。杨氏之子的风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目标

1.我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2.我能读懂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3.我能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和讽刺意味,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三、合作学习

1.浏览课文,想想这段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标注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展示交流

1、这段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青年人打电话约他的未婚妻看戏,半分钟就可以讲明白的事,他却用了两个多小时。

2、这青年人究竟怎么打电话的?他说话有什么特点?老师从课文中找到了两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幻灯片出示: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2)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师:再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批注的?对于第一句话,老师认为他是在兜圈子,直接告诉人家自己是谁不就可以了吗?何必让别人去猜第二句,老师在后面写上了四个字——“画蛇添足”,谁不知道未婚妻是女的呀!

3、学生交流所找到的句子。

五、课堂检测:学中寻乐,表演相声

1、导学:相声是用来表演的,如果我们像平时朗读课文那样读出来,就没有相声的味道了,下面就让我们来演一演。

2、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进行演练。

3、指名上台表演,进行集体评价。

4、导学:下面,我们来听听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的相声选段。之后老师要请大家谈一谈,人家为什么表演得那么有意思。

5、师生共同总结。

(1)吐字清晰,让观众听明白。

(2)轻松自然,适当添加“嗯、噢、啊”等语气词。 (3)适当使用儿化音,使之口语化。 (4)语气要夸张、幽默,要有感染力。

6、听了这段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六、小结

你从这段相声中获得了什么启发?(交流,小结: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七、拓展延伸

收集逗乐的相声,与同学们分享。

第15篇:定**教学设计反思

《定**》教学设计反思

张诗苑

在主讲人《定**》这份教案中,可以看出主讲人语文功底深厚,能引导学生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中寻找出路,这是尤为突出的亮点。这份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都是以“风雨”的象征意义为支撑,围绕苏东坡的豁达的人生态度进行导入、精度探究、延伸拓展,环节合理,重难点准确突出,是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

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我谈谈我对这份教学设计的思考。

首先,孙绍振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中指出,文学经典是要通过细读、比较才能品出其韵味。教师通过“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文本、熟知文本,然后选择了几个句子进行探究深入,但是这几个问题实质就是从几处矛盾中得出苏轼的乐观豁达的人物形象和人生态度。而讨论雨大雨小的问题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消耗的时间会比较长,可能会延长课堂时间。我觉得通过细微的字眼,抓住“莫听”、“谁怕”、“何妨”、“任”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让学生从三处矛盾中得出风雨的双关意义、苏东坡人物形象和在面对风雨时的心境和态度。

再次,“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这个人文延伸的问题中,虽然反映出老师较高的语文功底,但是就要求学生需要极高的文化修养,需要了解陶渊明的“归去”包含哪方面,又要结合以往诗词来深入了解苏轼本人的态度,然后进行比较,对于现阶段我们的学生,难以展开,可以恰当举些例子,或者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查询,引导学生结合儒道佛三家思想来思考苏东坡为什么会有这样积极的心态: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最后堂上训练可以与《定**》进行一个比较诗歌的鉴赏,分析其异同,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苏轼情感的理解。

第16篇:苏轼《定**》教学设计

开放体验,拓展感悟——《定**》课堂设计

执教者:江苏省海门中学

高迎九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情感,提升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2.联系拓展,感悟探究写作意图,加深学生文学素养和人生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代文豪苏东坡才华横溢却人生多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被贬在外,看尽人间冷暖,尝尽人间艰辛。面对深重苦难,苏东坡又表现出怎样的性格和态度?就让我们通过对他的《定**》一词的赏析来加以细细体会。

《定**》一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余秋雨在其《黄州突围》一文中曾说:“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苦闷的日子里,苏东坡以超人、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在“挣扎”之后“超越”的大胸襟、大气魄。

二、初读音律,把握节奏,体验情感基调

要求:先请学生一人朗读,教师引导提示后全体学生诵读,注意把握词语的抑扬顿挫和文句的舒缓轻重,重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提示:1.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2.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再读诗句,体味语言,理解蕴含感情

要求

(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推荐代表发言、交流:你最喜欢上阕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提示:

举例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明确:“穿林打叶声”形象真切地描摹出风雨之声以及风雨之大,“吟啸”意即吟诗长啸,表示意态闲适,此句中“何妨吟啸且徐行”同引言中“同行皆狼狈”对比,雨中漫步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极富浪漫色彩,突出了诗人鲜明独特的个性。

拓展:“何妨吟啸且徐行”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句,陶、苏两位诗人性格、气质相似,可作适当比较。

举例2.“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确:此处“烟雨”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亦是指政治上的坎坷磨难。诗人对于“烟雨”早已经习以为常,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诗人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要求

(二):诗人在上阕中的这种闲适恬淡开朗的心态,是否表示当时他的处境已经改善了呢?请从下阕中找出依据作出判断。

提示:

举例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明确:“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明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暗指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变化莫测,诗人依然处境艰险、内心苦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此借酒浇愁,以解胸中块垒。

举例2.“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明确:政治舞台上的升沉不定,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体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人生态度。

拓展: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曾经这样感悟人生:“每个生命都会下雨。”“风雨”之中,我们该选择怎样的人生姿态?

当处于人生的困境中时,我们可以依赖的信仰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助:儒家主张“入世”,而恰恰就是这“入世”带来了让人伤感沮丧的风雨;道家宣扬“出世”,可对雨后初霁的期待,又让人难以割舍那份牵挂;佛家更是无法依靠,“来世”毕竟太过缥缈虚幻。真正可以依赖的,其实唯有自己的内心,谛听心的声音,你会在平静中找回平静。

四、联想体验,品味心境,参悟达观态度

要求:课堂上播放三首跟“风雨境界”有关的歌曲,请学生们比较体会,其中哪一首营造的意境同本词中作者的心境最为契合?

提示:这三首歌跟风雨都有着关联,但却传达着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首是周传雄的《弱水三千》,出自《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的表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首歌的情绪在凄风苦雨中显得悲观、抑郁、沉沦。

第二首是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但这样的宣泄有些禁不住品嚼,那种声嘶力竭有点“无知者无畏”的鲁莽,少了些沉稳、厚度和内蕴。

第三首是钢琴曲《雨的印记》,音乐风格兼融东方的抒情与西方的典雅细致,以幽美的曲调细腻地抒写屋檐下雨滴滴落、雨丝滑落的感觉,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倾诉。表现出一种沉静、淡定、洒脱、从容。

总结升华,结束学习:既然在尘世中,我们的生命无法完全超脱,那么,我们何不用自己的方式让生命沉着、乐观、旷达一些?争之必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人生中,雨是否停歇并不重要,选择好了姿态,即使是一生风雨,又有何妨?生命,原来可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的人生感悟,也应该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课堂总结】

《定**》体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定的人生态度,学生由于人生经历和体验的单薄,在理解和感悟方面有较大难度。本节课堂设计试图有所创新,重点改变古诗词学习中单调枯燥沉闷的课堂风格和内容上仅赏析本词的相对封闭单一的习惯。为此,本节课堂设计重点突出:

1.阅读理解上的开放式体验,力图以轻松谐趣的风格去解读作者沉重苦闷的心境,以时尚的语言、从现代的角度去感悟古代诗词的主旨、情感和意图;

2.感悟上的联系拓展,结合本词中“风雨”的意境,撷取古今中外名人对于“风雨”的理解和感悟,突出文学积累和人生感悟,帮助学生丰厚文学素养、加深人生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中学。

第17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定)

《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褪色”、“亲昵”、“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细读品味、想象画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老人用心照料海鸥的句子,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感情。

3.初步领悟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情感,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情感,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带孩子们去一个地方,那就是云南昆明的翠湖。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动人的故事。十多年前,翠湖来了一群越冬的海鸥,在喂鸥的人群中有一位独特的老人。他的背已经驼了,穿着一身褪了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口袋也用得退了色。他就是“海鸥老人吴庆恒”。在这翠湖边,他与海鸥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本节课我们就到翠湖边去瞧瞧他们的故事。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Ppt:请同学们轻声快速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主要讲了哪两幅画面?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2.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两组词语:

撮嘴呼唤

抑扬顿挫

亲昵说话

啧啧称赞 翻飞盘旋

扇动翅膀

肃立不动

白色旋涡 (1)读词:读完课文的同学,看看你能读这些词语吗?

(2)看着这两组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两幅画面?(板书:喂——送) (3)看了这两个场面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感受到了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动物有灵性;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三、紧扣细节,感受亲情

过渡:孩子们有如此感受,那在这一“喂”一“送”之间,能够传达出老人与海鸥之间怎样的深厚感情呢?我们先走进老人对海鸥的爱。

Ppt: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1.快速阅读课文的1到13自然段,从文中找出老人喂海鸥与众不同的地方,用“——”画出相关句子,并写一写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读书感受。

(一)读1——13自然段,划出老人喂海鸥与众不同的地方的句子。

(二)交流:老人喂海鸥与众不同的地方 抓住外貌,联系资料,品味无私的爱

ppt出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1.理解三个褪色:理解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十多年,每天必来。

(1)师:1里=500米,二十里,就是一万米。走这么远,专门为海鸥送餐,确实与众不同。请你带着感受读一读。 (2)朋友还告诉了我什么?

(3)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请你用课文中的语言说一说?从老人的外貌描写中,你了解到一个怎样的老人?

2.补充外资料:是啊,老人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1分钱坐公交车,4元5角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10多年来,他经常买来鸡

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结合老师补充的资料,你体会老人对海鸥(板书:无私的爱) 3.齐读:我们一起在朗读声中感受着无私的爱。 抓住喂海鸥的动作细节,品味深情

Ppt出示: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是老人喂海鸥的细节描写。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与一般人喂海鸥有哪些不同?

(2)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出老人对海鸥的关心照顾?(抓住“很小心”、“退开一步”、“撮嘴呼唤”、“应声而来”、“立刻”体会关爱、默契、信任、娴熟、熟悉等)

(3)找到这一处的孩子举手,你来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教师小结: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那么和谐。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Ppt出示: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齐读。

(2)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在这乐谱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海鸥的鸣叫。海鸥扑翅膀的声音。老人的笑声,他在呼唤海鸥的声音。海鸥在扑着翅膀吃食。海鸥们围着老人飞,老人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3)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读这段话。(齐读)

教师小结: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了老人倾注在每一个动作中的对海鸥的爱。瞧,作者抓住老人喂海鸥的动作这一细节,就能将抽象的感情具体的表达出来。(板书:动作)

过渡:你还找到了哪些老人与众不同的地方。 联系下文体味呼唤

Ppt出示: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这位同学找的是写老人呼唤海鸥的句子,你觉得老人呼唤海鸥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抑扬顿挫、亲昵)

(2)亲昵什么意思?(亲切)请你亲昵的呼唤一下海鸥的名字。(抽生)像这样,声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叫(抑扬顿挫)。

(3)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老人这抑扬顿挫的亲昵呼唤声,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起。(齐读)

教师小结: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这一声声撮嘴呼唤,这一个个亲昵的名字,分明就是一首歌。在这首歌中,我们听出了老人对海鸥深厚的情谊,把海鸥当作了自己的孩子。瞧,深厚的情谊可以用语言的描写来体现。(板书:语言)

过渡:文中的老人还说了这些话,你从中有体会到什么?

Ppt出示:“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角!老沙!起来一下!”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

(1) 从老人得意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老人得意的语言,真实地表现了他对海鸥的用心、细心,了如指掌的背后又何尝不是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Ppt出示:看来他就是独脚,老人边给他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1)创设情节想象说话。

面对受伤的独脚,老人会说?面对娇气的公主,老人会说?面对淘气的灰头,老人会说?

教师小结:每一句亲昵的话语里都饱含着老人对海鸥的关心,是因为老人已经把海鸥当做了儿女、亲人。

过渡:老人没有家人,她唯一的牵挂就是这群海鸥儿女们。每天必来的老人,有三天没有出现了。原来他病倒了,几天的时间,他只吃了一碗面条。又

过来一些天,年轻的记者很挂念老人,想去看看他。经打听,才知道老人已经去世了。据说,人们清点他的遗物时,“最值钱的”家当,居然只有六个鸡蛋,而那正是他准备给海鸥制作“鸡蛋饼干”的!为了让老人来见海鸥最后一面,与海鸥们道别,我们把老人的遗像带到了湖边„„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Ppt出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15—18自然段: 1.找一找当老人去世后,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2.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1)自主阅读,思考。

(2)汇报自学所得,教师相机点拨。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师:与平时不一样,确实令人意想不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仪容的亲属。

师:轮流飞,像有人在指挥,令人意想不到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像人一样守灵,通灵性,让人意想不到。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3)海鸥们,你为什么突然飞来?飞到遗像前?你为什么肃立不动?你为什么大声鸣叫?你为什么扑向遗像?你为什么扑得那样近?(海鸥舍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教师小结:(海鸥把对老人的依恋与不舍,化成了飞动的白色旋涡。这个场面是多么的悲壮,多么的震撼啊!海鸥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在用自己特殊

的方式,表达着对老人的留恋,“那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流动地是海鸥对老人那令人(板书:震撼的深情)

3、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这悲壮的场面,感受这震撼的深情。(配乐齐读)

四、想象情景,诉说心声,随堂练笔。

1.(出示画面及写话提示)故事学到这里,假如你是那欧群中的一只,“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此时此刻,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请你写一写。

2.交流写话,升华情感 师:写好后先读给同桌听一听。

师:下面就请同学来代表海鸥站在老人的遗像前,说一说心里最想说的话吧。

教师小结:相信老人听了孩子们深情的言语,也深受感动,会放心的离开他心心念念的儿女们。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如今,海鸥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昆明的市民们,在翠湖边,市民为了纪念这样一位关爱动物的老人,为他修筑了一座铜像。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老人虽然已经去逝,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

六、作业设计:

选读一篇最打动你的描写人和动物之间深厚感情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

外貌

老人

喂 细节 无私的爱

语言

海鸥 送 动作 震撼的情

第18篇:《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定)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会认字和会写字;理解难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感情。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收集海鸥老人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海鸥老人塑像的图片)

在云南昆明的翠湖旁,矗立着一尊塑像,(投影海鸥老人的塑像)。每年秋天,当海鸥来临时,有一个老人,几十年如一日都带一些自己买来的面包,去呵护这些美丽的海鸥,他的名字叫吴庆恒,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海鸥老人。十多年前,老人吴庆恒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相依相随,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对故事的好奇阅读课文,激发兴趣阅读课文。] 师:看来图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⑴为什么称他为海鸥老人?

⑵他为海鸥做了些什么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老人与海鸥》(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通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你的收获。 2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给你留下了一些怎样的印象?

3 思考:写老人与海鸥的故事,课文通过哪些场景来表现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你读的时候,哪个让你意想不到?(送别老人的情景)。

一方面: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关爱海鸥。(板书:老人关爱海鸥)

另一方面: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海鸥送别老人体现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板书:海鸥送别老人)让学生看看这两组词语,并让学生读读。(投影词语)

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 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 啧啧称赞

白色旋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从两个方面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大概脉络。]

三、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过渡:老人对海鸥的爱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坚持了(十年),因为(出示句子,学生齐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同学们,我们回到十年中的一个普通的冬日

1、浏览1-12自然段,看看文章哪些句子能体现老人对海鸥的关爱,边找边用波浪线画出来,也可以在旁写写自己的体会。(时间5分钟,从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2、学生汇报交流

3、总结:从老人的精心喂养、亲昵呼唤、深情谈论中,我们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依旧保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自己找出体现老人对海鸥关爱的句子,并且学会在课文做好旁批,及时记下自己感受。]

四、学习海鸥送别老人片段,感受海鸥的不舍之情

1、过渡: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去世后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湖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把老人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课文是怎样描写那个场景的呢?自由读15~17自然段,找到海鸥让你让你意想不到的举动,画一画,和你的同桌交流。

2、分析品味,体会句子含义。

(出示第一组句子)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①为什么海鸥会让人意想不到地突然飞来?

(以为老人来喂养它们了,没等呼唤就迫不及待地飞来了。) ②海鸥们不一样表现在哪里? 生: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③海鸥们声声鸣叫,他们似乎在说什么?你现在就是老人喜欢的海鸥“老沙、红嘴、灰头、独脚、公主”,看到只有老人遗像在,你会怎么想?

师引导:老沙,你会想……(引导学生说出海鸥们的焦急和担心) ④师总结:海鸥们多担心、多焦急啊,一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学生齐读,指名2-3人读

过渡:海鸥们声声鸣叫却唤不来老人时,他们似乎明白了一切,他们为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又感人的葬礼。 (出示第二组句子)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① 理解 “肃立不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并请回答学生示范动作) ② 学生朗读句子

(一学生读,全体学生肃立不动。全班再读一遍。)

过渡:但是当我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景,又一次出现了。

(出示第三组句子)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① 理解“炸了营”是什么意思。

② 通过字词替换,理解“扑”字的含义

尝试范读时把“扑”换成了“飞”,引导学生理解“扑”字含义更深,情意更重。师总结:在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扑,更显得重。用力,快,猛。比如老班长一下子把我扑倒在地,才发现原来炸弹来了。一瞬间的事。飞,可以是一个过程,飞来飞去,轻盈,飘逸。母鸡扑,鸟儿飞)

3、分形式朗读读三组句子(出示三组句子。) ①全体同学带着深情地读 ②男同学激动地读 ③女同学依恋不舍地读

师与生共同总结:看,这老人就是海鸥的(亲人)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对课文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出三个海鸥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然后比较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到三个意想不到的句子的品读体会当中。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注重字词的理解,并且配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体会海鸥的心情。另外在句子的理解后注重多读重点的句子,通过指定学生用不同形式不同感情的朗读的方法,既起到了让学生多读又不乏新鲜感。]

五、补充课外资料,拓展升华

过渡:曾经留下了老人与海鸥们美好回忆的地方,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了呢?

(出示资料)2005年,红嘴鸥莅临昆明20年,这一年,昆明以红嘴鸥来越冬数量之多、人鸥和谐持续时间之长而被授予“中国红嘴鸥之乡”。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里,一个21岁的女孩提议为这位老人塑一尊像,经当地媒体倡议,立即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短时间内便收到了捐款数万元。

1、假如有一天,你作为一位翠湖公园的游客,来到老人的塑像前,你会怎么想?把你的想法写在笔记本上。

2、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是本着让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名游客,通过资料的补充和老人塑像的图片的展示,并配乐创设出情境,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

六、小结

短短的几个句子,却让我们体会到了海鸥对老人那份震撼人心的深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老人和海鸥的情义,你会用哪一个词?老人究竟做了什么事让海鸥对他如此深情?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一个老人和海鸥的真实感人的故事。课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场景,分别是?(生:老人关爱海鸥、海鸥送别老人)其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生回答:海鸥送别老人)。海鸥们面对着老人的遗像久久不愿离去,它们站在老人的遗像前肃立着、哀鸣着、盘旋着。老人究竟做了什么事让海鸥对他如此深情?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13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场景内容的回忆,达到复习的效果。另外也能在较短的时间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二、学习老人外貌描写

过渡:那么这位至亲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1、学生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2、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3、理解“褪色”一词的深刻含义

师:这句子,哪个词最让你印象深刻?(褪色) 师:“褪色”这词出现了三次,它说明了?(老人生活的简朴)

4、阅读补充材料,谈谈自己新的感受

吴庆恒老人是昆明大工厂的一位工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坐5角钱一趟的公交车,4元5角钱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他自己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碗饭就点咸菜,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老人去世了,人们发现他家里最值钱的东西竟然是六个鸡蛋,而这六个鸡蛋也只是他给海鸥做饼干的配料。

师:十余里是多远?可能大家对此并没有概念,老师告诉你们一里等于500米,那么二十余里是多远?(一万米)远吗?(远)是啊!那么远的路老人每天都步行,连公车都舍不得坐。爱是风雨无阻。(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

[设计意图:利用褪色这个多次重复出现的词语来理解老人生活的简朴,并且通过课堂上及时的补充课外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老人虽然生活上省吃俭用但是用在海鸥身上一点也不省,从而能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老人自己的这种感情。] 三:老人究竟做了什么事让海鸥对他如此深情?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用 “—”勾画出表示老人动作的词。(放、退、…)指名生答。 师:从老人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 “公主“……

师:老人怎样呼唤海鸥?理解词语“抑扬顿挫、亲昵”。 师:从老人呼唤海鸥中你体会到什么?(爱)

四、拓展升华

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照顾海鸥,多么不容易啊!,这十多年里,除了课文中写的,老人还可能为海鸥做什么事?

刮风的时候,他( ); 下雨的时候,他( ); ( )时候,他( ); ( )时候,他( )…… 他可真像( )!

五、朗读诗歌,提升感情

过渡:老人虽已去世,但他关爱海鸥的善举将永远传承下去,在这里请同学们起立,用少先队员最神圣的队礼想这位平凡又伟大的老人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吧。

1、朗读《永远在一起》结束学习《永远在一起》

怎能忘,那只为了海鸥的每一个冬日, 怎能忘,那天地间有声有色的乐章, 肃立不动的守护,却留不住往日的欢乐, 翻飞盘旋的旋涡,却挽不回亲人的脚步。 让我们对老人深情地说一句: 您,放心吧!一路走好。 让我们对海鸥深情地说一句: 你们,别太悲伤,因为还有我们。 让我们对围观的人深情地说一句: 在我们心里永远铭刻下这动人的一幕。 让我们对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说一句: 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在一起……

2、老师结语:我们每个人都关爱海鸥,关爱身边的动物,我们相信,老人会永远微笑,海鸥会永远快乐,人和动物会永远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朗读这首相关的小诗《永远在一起》,让学生在已经体会课文中老人与海鸥的深刻情谊的基础上,加深感情的升华,从而上升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高度。]

六、作业布置

在笔记本上简单介绍你身边的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趁热打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再一次深刻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 板书设计:

一、老人爱海鸥:喂 放 退 撮

唤 抑扬顿挫 亲昵

谈 生动 盼 企盼

二、海鸥送老人

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唤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第19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定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耳到、眼到、口到、心到。“聪” 师范写,学生写两个。

二、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故事的题目。

三、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识字情况。

(1)自由练习朗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2)指名读,纠正读音。

词语:拎着 水桶 晃荡 嗓子 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提醒:轻声词语、“沉甸甸”的“甸” 多音字:晃: huànɡ, huǎnɡ 仔细听一听,该用哪个词语? 摇晃 晃眼 一晃而过 晃荡 明晃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 (1)请自由地读读生字。 (2)指名读。

(3)这里,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多音字呢?(晃)

(4)认识“沉甸甸”的甸字单独读时读第四声,在这个词中读第一声。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齐读

3、检查大意

三、朗读感悟,角色训练。

小朋友真能干,真了不起!(看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三个可爱的小朋友了。他们也很了不起,他们的妈妈也在表扬他们呢?想知道他们的妈妈表扬他们什么吗?请打开书本快速地默读课文,并用横线画出妈妈表扬他们的话。

1、汇报学习

(1)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贴图,板书:聪明、有力)

(2)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贴图,板书:好嗓子)

你妈妈平时是怎样表扬你们的?能否带上动作的表情做一做吗?(个别说) 你看,你妈妈表扬你时是多么的自豪,多么的得意呀!谁来当当妈妈表

扬一下这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个别演)还有更自豪的妈妈吗?多自豪,多光荣的妈妈啊!我们一起来当当这位妈妈,好吗?

这里有一个关联词“既„„又„„”,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第二个妈妈又是怎样夸她的孩子的呢?能带上骄傲的表情读一读吗?(个别读) (3) 多么令妈妈骄傲的孩子呀!两个妈妈都在夸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 (示句子)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贴图,板书:没有特别)

请自由地练习读一读。这时,这位妈妈在想些什么呢?她在说这句话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平淡,平稳)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个别读,齐读) 时间过得真快,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去,她们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这是为什么?课文的哪段告诉我们水很重呀?(第八自然段)指名读。是呀,水很重,妈妈们的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谁能把它读出来?(指名读) ▲听老师范读拎水的句子

(1)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2)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3)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再一次体会妈妈的累)——全体深情朗读——表演

(4)假如是你看到了会怎么做?你会说些什么?(联系实际发散、创造)

8、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你会怎么做呀?那文中的三个儿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读9~11自然段,把三个儿子的表现用(~~~~~)画出来。(1)指名读画的句子。

(2)仿照文中的句式,用“一个(一只)说一段话。

9、文中的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句对话,同桌两个,一人当妈妈,一人当老爷爷,分角色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名读。

老师提问:奇怪了,文中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小组内讨论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学生汇报)

10、“一个儿子”指的是哪个儿子?

(1) 其实,老爷爷眼里的孩子是哪一个孩子?(第三个儿子,提水的孩子)

示句子: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 着走了。

你能找出孩子的动词吗?他为什么跑到妈妈的跟前。(想到妈妈可能会很累,想妈妈减轻负担。)

11.是呀,这个儿子望着妈妈提着沉甸甸的水,望着妈妈一路走走停停,

他默默地帮妈妈提水,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过多的犹豫。在老爷爷的眼中,这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却能够帮助是一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孝敬父母)(把“没有特别”擦去)

★光有本领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孝敬父母(示句子)

五、总结

现在小朋友该明白了老爷爷为什么只看见一个儿子吧?

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希望我们每人孩子都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六、指导书写

要为父母做事情,我们必须有强壮有力的胳膊才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书写“胳膊”这2个字。

1、观察,说区别。

2、师范写,生练习。

八、总结。

相信这节课你们的收获也不少,多多关心孝敬你的父母吧!下节课我们再举行一个作品展示吧!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图 聪明 有力

图 好嗓子

图 孝敬父母

《黄香扇把温席》讲的是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读后有何想法?相互交流,深化“孝顺”这一主题。

(五)作业布置

在临近的母亲节,为妈妈设计一张心意卡,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写进里面。

第20篇: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定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具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摇篮曲》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家长来看我们上课,你们肯定很紧张,为了放松一下,我们来听一首歌。

录音一起唱(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 生:随音乐一起边拍手边唱 师:这首歌唱的是谁呀? 生:唱得是妈妈 师: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们能把这首歌唱得那么有感情,看来平时你们一定留心观察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他的妈妈在干什么?

生看图回答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谁来试一试?生自由回答。(“睡了”应该读得很轻)练读。下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小作者的妈妈。(放录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三、由扶到放,自主识字

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对生字朋友也一定很熟悉了,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出示生字词)

1.开火车读 2.齐读

四、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师:生字读得真是不错,老师都忍不住要给你们鼓掌呢,课文读得是不是也同样精彩,我可要听听,谁愿意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妈妈睡着时什么样?

生:分段朗读课文

自由发言:

(1)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2)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3)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师:(课件)说得真好,看来,你认真去读书就会有收获,刚才同学们说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妈妈很美丽呢? 师:那谁来说读读这位美丽的妈妈?

从书中找相关的词句画下来

(1)明亮的眼睛

(2)红润的脸

(3)弯弯的眉毛

师:除了弯弯的眉毛,还可说弯弯的什么? 生:弯弯的小路,弯弯的月牙„„

师:多动听的语句呀,除了这些,你再说说你的妈妈美在哪里? 生:(可能)我的妈妈长得漂亮

妈妈爱我,我觉得妈妈很美 „„

(若没有孩子说到妈妈的内心美、善良美,教师要点拨)

师:是啊,美不仅仅是外表,还要看内心,谁愿意再以朗读的方式夸夸美丽的好妈妈!(找学生读

4、5段)

师:多好的妈妈呀,我们再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

4、5段。

师:刚才同学们还说睡梦中的妈妈很慈祥,你知道“慈祥”是什么意思吗? 生:(可能)就是很好、不发脾气、很温柔„„ 师:那我们还可以说谁慈祥? 生:爷爷很慈祥。

姥姥很慈祥。

„„

师:看来,“慈祥”是来说长辈的,谁能用课文中的话说说慈祥的妈妈? 生:“妈妈在微微笑着,她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意” 师:妈妈都睡着了,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 生:“睡梦中又想起了一个故事要讲给我听。”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

师:连睡着时都想着自己的孩子,那你的妈妈平时怎么样? 生:(可能)平时妈妈也总给我讲故事。

妈妈平时总给我做饭。

生病时妈妈照顾我。

师:多慈祥的妈妈呀,谁来用朗读赞美妈妈?

指名读

6、7段。

师:除了美丽和慈祥,睡着的妈妈还什么样? 生: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师:谁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妈妈好累?从文章中找一找,画下来 找词句:呼吸那么深沉、渗出汗珠、小鸟唱歌、刮风妈妈全不知道„„ 师:妈妈为什么这么累呀?

生:(可能)妈妈洗衣服、做饭、照顾我、上班„„

师:妈妈干了这么多活,累的睡着了,我们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生:(可能)温柔点,大能太吵„„ 师:谁来试试 指名读

8、9段

妈妈睡着了,这时作者在做什么? (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用“也”这个字? 生:因为妈妈就是这样看着我睡觉的。 师:这说明什么呢?

生:(可能)妈妈关心我、妈妈爱我、我也向妈妈学

师:好孩子,知道回报了,谁来读读这几段,把你和妈妈之间的爱都读出来。

指名读

1、

2、3段。

师: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师: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那就让我们从今天起,懂得关爱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把自己的爱用行动告诉父母吧

五、小结

妈妈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劳,可她却无怨无悔,多么值得我们去爱呀!就让我们带着深沉的爱再来读课文,千万别吵醒妈妈。

(放《摇篮曲》师生共读全文)

定**教学设计
《定**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