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散步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8: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散步》说课(2008-11-04 10:51:28)标签:说课稿 杂谈

分类:教育教学

我说课的题目是著名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我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法、过程分析、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文章表现的是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情谊,选取的是家庭生活的感人故事,作者只是抓住了其中一个家人散步的镜头进行渲染。虽然只是几个细节描写,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相互关心、体贴的深沉的爱已得到充分的体现。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a、教学重点: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b、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二)、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片情真意切的散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很容易接触这类文章,浓浓的亲情,动人心弦。所以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会自然到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他们会在学习中随时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教师还可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1)、朗读教学法 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有醇香悠远的意蕴。

2、品读法 学习的过程是探寻美的过程,防守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

2、学法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话题谈说,导入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吉祥三宝》 听完歌曲谈感受,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二)、出示目标 (设计这一步的原因是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听”和“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检查阅读效果: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E.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四)、研读课文 探究主旨:

1、你说说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1)“我”听母亲的:(2)母亲听孙儿的:(3)妻子听“我“的:(4)儿子听“我”的:

2、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五)、品读课文,美点寻踪: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1、同学们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学习语言,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语言美的文章,这么优美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朗读一下?

(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2、“我”的语气、语调应该怎样把握?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我”是个中年男子。(2)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文的手段之一。好文章应不厌多读。)

(七)、拓展升华,拥抱亲情: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悦的旅行。那么,我们每个同学你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一定也亲身感受过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意,请回忆一下,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已知与未知的中介,学习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学习课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 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音乐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通过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的温暖和爱,使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得到升华。)

(八)、课后作业:

1、把围绕“亲情”的说话练习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该节课的作业设计,既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自学能力。)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形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为:(天平)

四、效果分析:

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浅层的直接的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愉悦,真正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又能拉近不同层面学生的距离,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搭建一个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勾画圈点,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探究生命的真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如何理解“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难点突破:通过反复诵读这句话,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母亲”代表老一辈,“儿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 ,要背负起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接受灵魂的洗礼,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

可能有的句子:(1)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散步》教学方法:

1、美读引路,涵咏亲情 这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的表现亲情的散文,虽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因而,要让学生品出其中的语言美、人情美,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如听录音,学生跟读,自由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

2、以写促读,深化感情 《散步》之美就在于以小见大,反映出尊老爱幼的社会美德。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接受灵魂的洗礼,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在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写作欲望的前提下,要求他们为亲人写一张贺卡。

3、媒体辅助,增色课堂: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适时给予友情提示(朗读、品味方法的指导),体现人文性。 学法指导 :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正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本节课的教学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1、勾画圈点:让学生勤动笔墨,养成良好习惯。

2、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从中体会思想感情。

说教学程序:

1、营造氛围,谈论亲情: 播放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诗化的歌词,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的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家”的理解。

2、初读课文,认识亲情 A、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整体感知文本,用简练语言讲述散步过程,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听读能力,感知能力以及综合概括的能力。又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浅层的直接的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愉悦,真正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又能拉近不同层面学生的距离,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搭建一个平台。

3、品读课文,享受亲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美、最能表现亲情、最有深意的句子,并加以品析,说说它美在哪里。

②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语句,交流心得。在合作与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内涵,以突出重点。. 学生可能找出的句子有:

③教师范读精美语句,适当指导,学生齐读。

④指名朗读文章最后一段,以理解主旨,突破难点,并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勾画圈点,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探究生命的真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4、拓展延伸,拥抱亲情: 幸福家庭是美好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个人家里。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里的亲情故事。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学生与教师的经历体验就是课程,社会生活就是课程。设计讲述亲情故事,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双向理解,获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并进而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

5、动情落笔,抒写亲情: 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看到别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动了感情的弦,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亲人。要有真情实感。

例:父爱如山,伴着儿女们成长;母爱似水,永远在心里流淌。谢 谢有这么一天,让我说爱你——爸爸妈妈。 不老的爸爸,你是我的长青树;幸福的爸爸,你是我甜蜜的思念;

快乐的爸爸,你是我看不完的开心辞典!

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

6、总结全文,表达祝福: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下面是老师在资料中看到由本课生发的一副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散步

散步

《散步》

散步

散步

散步

散步

《散步》

《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

散步
《散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散步一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