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诗两首》

发布时间:2020-03-02 05:43: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浸润诗情,感受文化

今天我选择其中一节与大家分享。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9 课《古诗两首》。教学时间为两课时。今天向各位只汇报其中的一课时。我说课的题目是:浸润诗情,感受文化

● 设计初衷古诗难上,难在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古诗难上,难在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能够做到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 在新的课程理念引领下,高年级的古诗教学有了很大的突破,大家印象极深的应该是王自文老师上的《古诗两首》,他用三整合的方式,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创新让我耳目一新,也萌生了对中低年段古诗两首进行整合的想法。我在自己的随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是我设计的初衷。

过渡:大家都知道,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精髓,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我以“整合”对应“主要策略”,以“情感”对应“主体内容”,以“文化”对应“主导目的”,希望能从大处泼墨,小处着眼,探寻中低年段的古诗教学新路径。我的教学理念是:

●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在整合上做文章。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融入传统文化的层面。过渡: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对教材进行了这样的思考:

● 设计思路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然一首为宋诗,一首为唐诗,但这两首诗的主题同为“思乡怀人”,情感基调同为“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写法上也同是都有两句“画面感”很强的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作的时间也同在秋天,这为整合教学提供了必需的要素。这样整合呢?我想到了用古诗学习的重要方法——抓题眼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 紧扣“见”和“忆”理解并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紧扣“见”和“忆”引领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在联系,避免逐字逐句理解之累,尽快进入诗境,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过渡:根据这样的思路,我在一课时制定了这样的目标

●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画面,运用已学方法,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通过情境的创设,体会两首诗的“思乡怀人”的情感基调。

3、初步感受传统文化中“思乡怀人”的文化现象。 过渡: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 教学过程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开课我就直接让孩子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注释,书中插图,猜想两首诗的内容和两首诗之间的联系。孩子们迅速从文字和图画中捕捉有效的信息,都能说出秋天、想亲人等字眼,甚至有孩子立刻就想到了《静夜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出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意外的生成正中我下怀,于是我顺势引导背诵,让孩子对“思乡怀人”这一主题有些许模糊的感知,情感的蓄势,为后面的情感深入,提升文化做好铺垫。这是第一次整合。

二、切入一首,深入理解在第二个环节,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通过回顾学法,来引导孩子先进行尝试学习。但是这两首诗中的

一、二两句出现了倒装、互文句式,对孩子们而言有些困难,于是我采用了“避难就易”和“顺水推舟”的教学策略:你最喜欢哪一句,谁来读一读?说一说?对于孩子来说,古诗中最好懂的,当然就是最喜欢的了。这样的提问可以达到“一箭数雕”的目的——既可以检测孩子的自学水平,又便于教师及时找准点拨的切入点,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大有好处。果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三下五除二就把其中的三句较简单的,说了个八九不离十。“避难就易” ,让孩子自主发现和尝试学习,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何乐而不为呢?剩下的难句“萧萧梧夜送寒声”,就该我上了。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这样秋风渐起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小船上,他听见了什么?——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寒风吹动梧桐树叶的声音!有的孩子还情不自禁地喊出“好冷哦!”搓手耸肩的样子,好可爱!这样的处理,孩子就无需费劲地去逐句逐字地译,“情”动且境成。我顺势继续造境— 在风动叶落的夜晚,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又看见萧萧的落叶,听见儿童捉蟋蟀的欢笑声,你会想到什么?——(自己的小伙伴,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快乐的捉蟋蟀„„)在孩子们真切的述说中,我顺势点拨——这样的风声,这样的叶落,这样的形单影只,你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第二首诗中的哪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既是情到深处的喷薄,又是与第二首中名句的一次巧妙镶接,这是第二次整合。

三、抓住题眼,带动二首通过小结前诗,我采用“抓住题眼,提毛顿领”的方式自然进入第二首诗的学习。我是这样小结的:原来,“见”不仅仅是指用眼睛观看,还包括了作者的“倾听”和“回忆”,这整首诗都围绕了一个“见”字来写,我们一般把这个字叫做“题眼”,就像题目的眼睛。在第二首中也有这样的一个题眼,你能找到吗?孩子们只停顿了片刻,就迫不及待地喊——忆。因为第二首诗的确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孩子们都耳熟能详,所以在处理第二首诗的时候,我主要以“忆”为眼,用王维在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忆呢?这两个问题统领教学,采用引诵全诗的方式进行学习:我是这样引的

1、重阳佳节,秋阳高照,遥想此刻兄弟们一定插上茱萸香草,一定在登高望远,你们可知道我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我仿佛听见了兄弟们的欢声笑语,他们一定也正惦念着我,我心里又多了一丝安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遍插茱萸少一人”唯独少了我一个人啊,怎能不让我——每逢佳节倍思亲!

4、无数的佳节,当我们思念漂泊在外的亲人的时候,他们也在思念着我们,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情,被引导语所创设的境,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孩子的“思”也随情而动,进入文化层面的疑问也就出现了——为什么这样的想家,想自己的兄弟,不回家呢?还没等我发言,一个小男孩就说离家太远了!“为什么不打电话呢?”一个女孩子有些疑惑地问。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古代呀,哪有电话?”“也没有火车、飞机,王昭君都是骑的马呀!”“写封信都要好久好久才能到!”所以古人只能凭借诗歌抒发自己内心情感,这一结论也就在孩子们的争辩中悄悄地成型了。教学至此本也可嘎然而止,但我又荡开一问——孩子们,你觉得这里的佳节仅仅是指的重阳节吗?在每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春节、端午,我们都会吟诵这首诗,这种感情不仅在古代,而且即使是在今天,当人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都会想起这首诗,它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思乡情结的代表。在悟与思之间引领孩子进入想象的空间:记得有一次中秋的时候,我因为出差在外,不能与回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设想春节之时,万家团圆,海外的留学生户不能回家,他们会情真意切地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中国文化思乡怀亲的凝聚力,中国人对故土的眷恋,就超越时代地与孩子的现实生活“接轨”了。尽管孩子的年段也许不足以深刻的领悟,但此举是为了达到唤醒儿童的“詩性气质”和哲学困惑,止在“一唤”不在于“立醒”!此为第三次整合。

四、整体比较,拓展阅读最后的整体比较就是突出这类古诗的特点,为把学习引向课外阅读。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当这两首诗共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画面。既然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学习,你们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吗?孩子们雀跃着喊出——都是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我小结:古诗当中不仅仅只有这两首诗在表现“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这种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千百年来积淀在我们中华文化中,被称为“乡情文化”。此为第四次整合。 过渡:而此时下课铃声在7分钟前已经拉响。因为这是随堂课,我自己对于时间的把握实在不太精确,课倒是上得勃勃有生机,但是,沉淀下来又有多少呢?所以回头一想,值得好好反思反思。

● 教学反思收获:

1、主题凝聚,尊重自悟,巧绎对话。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教学中的四次整合。我在学生有了整体感受后,主要采用“引读法”引出主题之情,以情为基点,引导孩子对诗意作更笼统的感知,这样避免了逐字逐句理解之累,既是诗意的贯通,又是情感的流淌。这样的四次整合使诗的主题得以凝聚,学生的自悟自得受到了尊重。在四次整合过程中,教师穿针引线,以线串珠,学生入境生情,演绎了师生、文本的教学对话。

2、拨文生疑,比照参读,进入文化。感悟古诗在于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境。对于思乡怀人这一哲学命题的理解,孩子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影视作品顺承理解——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但是为何故土难离?此处的“疑”,是进入中华千年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其间还蕴含着的儒家道德思想“天地君亲师”及“忠孝不两全”的思索,这一“疑”也就让文化有了进入孩子心灵的契机,有了这一“疑”也许在随后的学习中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文化层面,哲学层面的“疑”会产生了。

缺憾:

1、重情少炼,成境少诵。这两首诗的课堂结构从开始的整体感知,到品味后的整体比较,让学生不仅感悟了古诗的内容,而且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的情韵基本上得到了深究。但是本案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用引读法固然迅速地帮助了孩子生境入境,但个体诵读还不够充分,不足以展现孩子自悟自得的诵读,教学容量可能大了些,也或许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当,需要更进一步深层探之。

2、整合“形”大于“韵” 这是一节随堂课所做的尝试,所以两首诗虽然我力图既能整合形式更能整合内在的意蕴,尽管内在的意蕴整合也有体现,但是缺少打磨和更进一步的思考,显得有些斧凿的粗糙——比如如何将文化的渗透层面更多,更广,形势更丰富,更灵活,都让我还处于思考之中。所以自己回顾起来,感觉由于自己对“思乡怀人”这一文化现象还缺乏更深的学习和思考,所以难免在教学过程中“浮于表面”,走马观花,让整合的“形”大于“韵”。真真应了那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后一点体会,我想对所有没有机会在公开课上亮相,却有着自己教学理想的老师们说,12个字——随堂课,原生态,好创新,大胆上!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最大的奢望是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能尽可能地靠近完美,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把每天的课都看作是公开课,总是进行各种尝试,让自己和孩子们每天都上“新课文”,有些累、有些苦,但是累并快乐着的幸福能让人享受一份内心的富足与愉悦! 一个人难忘的应该是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难忘自己的每一节课,让生命在难忘中快乐幸福地享受着。 谢谢!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古诗两首元日 古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