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氧化硅与硅酸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2: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氧化硅与硅酸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硅的存在形态和二氧化硅的结构; 2.通过了解历史、实物分析和实验研究,掌握SiO2的性质

3.通过硅胶光纤、芯片等硅材料的发展历史,体会硅材料的崛起和广泛用途。 ◆【教学重点】SiO2的性质

◆【教学难点】硅材料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教学方法】微课教学(科学发展史与材料研究应用史实);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渗透;物质分类法与类比学习二氧化硅性质;实物感知与动手实验体验结合;思考交流与小组合作。

◆【教学媒体】实物展示、模型展示、实验操作、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教师设疑:人类是何时了解硅的存在,怎样了解二氧化硅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的呢?

教师:要解开谜团,首先要穿越时空,我们一起去了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了解人类对硅材料(主要是SiO2)的认识和使用历史。

视频导入:《硅密》——人类认识使用二氧化硅的历史

教师:通过视频与桌上的实物,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尝试归纳二氧化硅的性质 学生:前后进行讨论交流并记录

教师导入:人类使用SiO2材料的历史源远流长,并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它的性质,丰富它的用途。了解了SiO2的使用历史,再结合实物,我们一起整理归纳。

教师展示实物:沙子、鹅卵石、(主要成分均为SiO2)棱镜、水晶、玛瑙、石英坩埚、盛有盐酸的试剂瓶、盛有烧碱溶液的试剂瓶(玻璃中含SiO2)。 学生甲:沙子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说明二氧化硅具有稳定性和硬度大的特点。二氧化硅可以做三棱镜使太阳光分解说明二氧化硅具有光学性质。 学生乙:鹅卵石具有硬度大,棱镜具有透光性 教师:现场展示棱镜的光学性质。 PPT展示:水晶、紫水晶

教师:几百年前水晶就可以作为装饰品说明它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稳定性。

教师:展示实验坩埚,二氧化硅可以做实验坩埚说明它的什么物理性质? 学生:耐高温,熔点高

教师:沙子长与水混在一起说明什么? 学生:难溶于水,溶解性差

教师:通过视频和实物我们得到了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教师展示盛放氢氧化钠试剂瓶和盛放盐酸的试剂瓶,学生观察试剂瓶有什么不同? 学生: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是橡胶塞。 教师:从而可以推测什么?

学生:氢氧化钠可能会与二氧化硅反应。 过渡:教师: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物质性质是相似的呢?教师展示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大家迅速推测出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并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猜想并记录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师 展示学生的记录。

激疑:含有SiO2的玻璃试剂瓶能保存盐酸,能否保存氢氟酸? 学生猜测:不能

教师解释原因:SiO2+HF==SiF4 +2H2O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性质雕刻玻璃

【实物展示】展示利用氢氟酸腐蚀玻璃制作的纪念品

教师 总结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1)特性:与氢氟酸反应(惟一可反应酸) SiO2+HF==SiF4 +2H2O (2)酸性氧化物:

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NaOH===NaSiO3+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iO2+CaO===CaSiO3

板书设计: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1)特性:与氢氟酸反应(惟一可反应酸) SiO2+HF==SiF4 +2H2O (2)酸性氧化物:

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NaOH===NaSiO3+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iO2+CaO===CaSiO3

教学反思

(1) 温故而知新。由于碳和硅都属于碳族元素,所以结构上的相似性必然会使他们的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探究硅的性质,就像本节课所讲述的二氧化硅的性质可以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对比得来。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2) 将化学与生活联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生活中的小事引发学生思考,比如说从同学们是否想过奖杯上的字是怎么刻上去的,这样一来,大家都想知道答案,因此注意力会集中起来,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3) 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比如说:类比、归纳学习法。

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的教学设计

河北《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教学设计

二氧化硅教学反思

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教案

二氧化硅设备工艺

二氧化硅教案(优秀)

偏硅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硅和二氧化硅教案

硅酸镁安全技术使用说明书

二氧化硅处理方法的研究(材料)

二氧化硅与硅酸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硅与硅酸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