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外国教育史复习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6: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外国教育史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古儒学校:它是由印度的一种被称为“古儒”阶层的人士们设置起来的学校。古儒是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

2.柏拉图: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具体到教育上,他认为学习就是回忆。他在社会观上很推崇斯巴达的教育制度。他的专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

3.骑士七技:包括骑马、击剑、打猎、游泳、唱歌、吟诗、弈棋

4.班级授课制:它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期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

5.《巴尔福教育法》:(1)废除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和督促就学委员会,由郡议会和郡级市设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2)地方教育局有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并提供地方税款的职权。(3)地方教育局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任的不合格校长和教师的权利。(4)地方教育局需调查本地区的教育需要,制定扩大和协调不同类型教育的计划,并考虑本地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

6.绅士教育:洛克讲的绅士教育,主要指对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的教育。

7.《费里法案》:1881年至1882年期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1850年通过)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费里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8.《爱弥儿》:在书中,卢梭一方面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传统文化的腐败,反对坑害自然本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又大胆地提出了改造社会和改革教育的新见解,提出了一套适应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程序,它即击中了旧教育的要害,又放射了新教育的曙光。

9.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学习、移植卢梭教育思想为宗旨。其代表人物有巴西多,康德,他们赞同卢梭的教育思想,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10.文实中学:富兰克林于1749年提出了《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的建议》,倡议建立面向实际的新型中等学校,即文实中学。他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文实学校。

11.《国防教育法》:此法推出了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与外语。改革教材、重视基础教育,重视天才教育的研究和实施,规定了初中、高中优秀学生应有的教育设施。

12.“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升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二、简答

1.简述原始教育的特征

(1) 教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2)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3) 教育没有阶级性。属于公共性质,是完全平等的。

(4)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多方面的。

(5) 原始社会的教育满足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要求,完全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

律。

2.简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 美德即知识。

(2) 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特别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

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教育思想

(1) 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他认为人有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和植物性灵魂。三种教

育是指体育、德育、智育。

(2) 论儿童的年龄分期。0—7岁为第一阶段,7—14岁为第二阶段,14—21岁为第三阶

段。

(3) 论音乐与文雅教育。他主张“文雅教育”。

4.简述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变化

(1) 国家控制教育。

(2) 教育内容的变化。

(3) 大学萌芽的出现。

(4) 教育呈现出宗教性。

5.昆体良是如何论述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的

(1)昆体良认为,雄辩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

(2)昆体良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儿童的头脑;儿童在学校学习可以获得同学的友谊;学校可以给儿童各种人们称之为常识的东西;学校可以养成孩子适应公共生活的习惯和培养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

6.简述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1)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议创办的。

(2)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

(3)流动教学。

(4)课程内容不确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5)教学方法比较灵活。

7.简述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

(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

(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范围,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

(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

(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

8.简述洛克关于德育方法的建议

(1)要及早管教。

(2)要及早实践。

(3)要奖惩合适。

(4)要严宽得当。

(5)要选择榜样。

(6)要合情合理。

9.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论述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升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他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3)“教育无目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

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在于这种过程中。

10.简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教育改革

一是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二是颁布教育改革法令。

三是积极发展师范教育。

四是到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考察。

五是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六是严格而积极地选派留学生。

七是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

三、论述

1.夸美纽斯关于教学原则的主要观点

这些教学原则包括自然适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1) 自然适应性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夸美纽斯的整个教学思想之中,尤其是教学方法

之中。

(2) 直观性原则。它在夸美纽斯的教学论中居首要地位。

(3) 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自觉学习。

(4)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原则。他主张学生在学校中应该学习周全而有系统的知识,为

了实现这个目的,应先从教学要有系统性的计划做起。

(5) 巩固性原则。就是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习的教材。

(6) 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他指出:“一切应学的科目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

生的年龄,凡是超过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其次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使他们负担过重。与此同时,他还要求教学要适应各个学生的心理、学习的品质和能力。

2.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一、倡导科学教育的历史背景

二、科学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三、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1) 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2) 科学知识的比较价值

(3) 科学知识的训练价值

(4) 科学知识的教育价值

四、以人类生活为中心,以科学为主的课程体系。第一部分:为完成“准备保全自己的教育”。

第二部分:为完成“准备间接保存自己的教育”。第三部分:为了准备从事抚养和教育后代的生活。第四部分:为完成“准备做公民的教育”。第五部分:为完成“准备生活中

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

五、论教学原则和方法。第一,重视儿童心智发展教育,提倡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识能力。

第二,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自我教育。第三,强调学习兴趣。

六、论德育和体育

1.论德育

(1) 批评旧的道德教育。

(2) 强调“自然后果”的德育原则。

(3) 提出具体的德育方法。

2.论体育

(1) 重视儿童的饮食营养和穿着合适。

(2) 重视儿童的运动。

(3) 重视心理卫生,不能使儿童用脑过度。

3.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学论

(1) 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赫尔巴特认为多方

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他把多方面兴趣看成是教学的基础,同时又是教学的直接目的。

(2) 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

(3) 强调了直观观念形成的价值,论证了教学系统化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赫

尔巴特认为,教师在上课和儿童学习的开始阶段,必须注意在儿童的心灵里形成或引起一些直观观念。。他还特别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决定作用。

(4)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揭示了教学书本知识的客观规律。第一阶段—清

楚地感知新教材。第二阶段—巧妙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三阶段—系统地形成普遍性的概念体系。第四阶段—巩固地应用所形成的观念。

4.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 推崇遗传,重视引导儿童的自发冲动

(二) 强调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教育必须跟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相吻合

(三) 注重感官教育。第一,由于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期,为此,感官训

练必须细分为触觉、视觉和听觉等,并相应地设计各种教材。第二,由于儿童的自由是使教具跟儿童敏感期相配合的关键,为此,感官教育要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外人尽量不干预。第三,由于生命力的活动服从一定的节律,它在不同时期“保持在某个限度之内,被某种不可战胜的规律约束着。”

(四) 通过“工作”,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这里,首先要明确蒙台梭利的“工作”的含义。

它的内涵的主要特征是自发的需要,即“这工作不能由外界武断地提供,……它必须是人们本能地想的,在这工作中,生命由潜能将自然地出现,或者说,个人逐步地上进。”这里“工作”可广义地理解为“自发的活动”。

康内尔认为:“自由、作工和纪律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建筑物的三根主要支柱。”

这三根支柱是通过“工作”协调统一起来的。第一,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第二,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复习材料(二)

外国教育史复习范围1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外国幼儿教育史

教学大纲_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总结

外国教育史答案

外国教育史复习整理
《外国教育史复习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