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外国教育史教程

发布时间:2020-03-02 22:45: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

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

苏美尔的文化教育 泥板书 楔形文字

考古发掘的最早的学校是巴古伦。

寺庙学校有两极。一级是初级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级教育,除学习读写外,还要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教学方法是师徒传授式,学生首先观察教师的操作,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动手,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宫廷学校

古埃及的学校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在古埃及的学校中,教师惯用灌输和体罚。

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种姓},按高下依次为:婆罗门,即僧侣;刹帝利,即武士;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

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为四个阶段:荷马时代 公元前1100-公元前800年;古风时代 公元前800-前500年;古典时代 公元前500-前330年;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0元-公元前30年。

荷马时代的资料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相传为公元前9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书中人物,阿喀琉斯有两位教师,喀戎、富尼克斯。

斯巴达教育的主要是任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忍、顺从、爱国等品质。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雅典的教育:要培养公民在履行公共义务时所应具有的理智、聪 慧公正等品质,这是要由国家来规定的。但是,在如何安排个人的闲暇时间以及勇敢、强壮等品质的培养上,就不能完全依靠由国家控制的教育。

智者对教育的活动及贡献?

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在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当做智者。

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的贡献:

1、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又由于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拓展了学术研究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3、智者最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

古希腊的主要学校是文法学校。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的三大著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1、实践的哲学—道德;

2、寻求道德的“一般”;

3、教人学会做人;

4、智慧即德行;

5、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6、守法就是正义;

7、身教重于言教。

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助产术也称为问答法;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串于人的整个一生。学生和实际锻炼始终紧密结合。

1、柏拉图认为女子应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

2、理想国中重视早期教育;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4、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

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缺点是《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人铸造人,忽视个性发展,它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他批语柏拉图的与客观世界脱节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不能解释物质世界,理念不是事物的摹本,相反事物是理念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论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采取不承认主义或企图消灭它,是违反人的本生,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具有理性,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第三,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

古罗马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是王政时期;公元前6-1世纪是共和时期;公元前1-公元5世纪是帝国时期。

在罗马共和后期,便存在着几乎是平行的两种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

1、初等教育,教学内容是读、写、算,

2、中等教育,文法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包括语言。

3、高等教育,准备担任公职的贵族子弟,在读完文法学校后进入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雄辩术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

帝国时期比较重大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

1、改变教育目的,把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

2、对初等学校实现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化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便于国家对教育的严格控制;

3、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

帝国时期的各级教育:

1、这时期的小学共和后期的小学各方面的状况差不多,仍以平民子女为主

要对象。教育内容还是读、写、算和道德教育。

2、帝国时期,中等教育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即在文法学校里,拉丁文法与罗马文学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后来在西罗马帝国,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的学习几乎绝迹。主要集中于文法与文学,实用学科减少。

3、与共和后期相比,帝 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既有所变化又有所发展。虽然文法、修辞教育的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但学习内容已越来越脱离实际,一步步地走向形式主义:教师与学生致力于文字上的咬文嚼字,词藻上的争奇斗巧。

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教育的内容:要有广博的学识;要在修辞学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要有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关于培养雄辩家的方法。

古代班级教育萌牙者是昆体良。

昆体良继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重视人的天性差异的观点,并作了进一步发挥。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重视儿童的天性,适应儿童的倾向和才能,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育的作用。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论学前教育;教学理论。

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应该算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

禁欲、苦行、修行等成为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

修道院学校学生一般10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8年,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成为课程体系。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结构相适应。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原因、办学特色、历史地位?

1、王权日见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他们不仅提供了新的经济、政治要求,也提出了新文化要求。这要求十字军东征后重新在欧洲出现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中找到依据。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

2、最初的中世纪大学从性质上来看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从组织上看,中世纪大学起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按领导体制可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巴黎大学则是先生大学的典型 ,由教师掌管校务 ,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大学的课不固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3、中世纪大学的作用,鼓励学生和学者,对后期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拜占廷与阿拉伯教育的对比?

在拜占廷封建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世俗政权,城市也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手工业和国内外贸易继续发展。特点: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育;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特效药长期并存。阿拉伯教育: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里发推了一种比较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建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 。

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特效药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文艺复兴运行具有阶段性和地域性,它最先发生于意大利。

前期人文主义教育: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是一位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家,他的《愚人颂》,拉伯雷的《巨人传》。

蒙田的教育思想是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前期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刻反思的成果。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表现的几个方面:

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训目标;

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

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介人文之学;

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

新教教育:宗教改革动动与新教的建立,新教徒反对罗马教廷七立名目,欺世敛财,反对僧侣们的荒淫无耻,贪婪腐化,反对教会仪式的繁文缛节、陋习陈规等。新教则强调个人而不是教会在宗教生活中的地位,否认教会的绝对权威,认为上帝与教徒的沟通不必以教会为中介,教徒可通过对《圣红》的独立阅读和理解,通过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来获得上帝的恩典。

路德的宗教与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张因信称义。

2、主张众信徒皆教士。

3、提倡新的善功与天职观念。

4、主张政教分离。

路德教育理论:认为应使每一个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受到教育,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普及。与普及教育的主张相联系,路德进而提出义务教育的主张。儿童到了一定年龄应入校学习。

加尔文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

加尔文和路德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与路德不同的是,加尔文还亲自领导了日内瓦城普及、免费教育的实践,基于此,美国学者班克罗夫特认为加尔文是普及教育之你,是免费学校的创始人。

夸美纽斯对教育目的看法是矛盾的,即保守性,又反映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唯物主义观点。 夸美纽斯论教育的作用:首先,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其次,他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再次,他重视儿童的差异和后天教育。夸美纽斯制定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

夸美纽斯论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职欲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夸美纽斯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这四种品德称为主要的或基本的德行。

德育方法: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政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 夸美纽斯既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又是一位多产的教育著作家。

夸美纽斯这种理论显然还存在着不足或错误之处:

1、把对事物的感知看作一切教学的起点,是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2、按照他的教学过程理论,对事物的理解只限于事物的现象上,不可能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3、由于时代的局限,他还不可能懂得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4、他正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却不适当地把教学中的责任完全放在教师身上。

卢梭的《爱弥儿》,自由主义的定奠者,《爱弥儿》一书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的两年};儿童期的教育{2-12岁};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幼儿教育史

教学大纲_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总结

外国教育史答案

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简介

外国教育史教程
《外国教育史教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