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峡》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8: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3.联系所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课文中常用的文言字词、句式。 【重点难点】

1.重点: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2.难点: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三峡的图片导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图片景物的特点。(在黑板右侧板书学生所讲的关键字词。)其实早在千百年以前,就有一位地理学家对三峡的景色进行了生动地描绘。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者他的脚步,去三峡一游吧! 教师与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 1.文常检测(PPT2):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2.字音检测(PPT3): 阙( quē ) 叠嶂 ( zhàng ) 襄( xiāng )陵

沿溯( sù ) 曦( xī ) 素湍( tuān ) 绝( yăn ) 漱 ( shù ) 属( zhŭ )引 哀转( zhuăn ) 3.朗读检测及朗读停顿落实(PPT4)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点评朗读,示范朗读,提示情感和最后一句的延长音的运用。

三、整体感知 1.文意梳通

要求: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以一句话为单位,自主梳通文意。 2.当堂翻译训练 3.疑难解答

要求:学生提出句意不太明确的语句,先由班级学生自主解答,再由教师加以解答、落实。 如: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明确: (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有时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

(3)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4)激起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4.内容与结构

(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的内容。

明确:通过描写三峡总体形势和各季节自然景象,突显了三峡之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

(2)思考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三峡之景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先总写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先借第一段文脉之势,写夏水之峻急雄壮,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舒缓,文脉转缓,前后相贯。

(3)朗读课文,根据行文思路及每段段首连接词进行背诗指导。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1.检查背诵。

要求:就学生背诵不熟练处,加以文意上的点拨,帮助理清行文,加强背诵的逻辑思维能力。

2.检查课文注释重点字词掌握情况

阙、曦月、襄、沿溯、虽、奔、不以疾、飞漱、良、属引、哀转 3.逐句落实课文翻译

要求:几位学生根据家庭作业,逐句翻译;另一两位学生加以点评; 教师展示参考翻译,落实、核对课文翻译;

学生跟随教师脚步,拿红笔逐句修改自己的翻译作业。

二、思考与探究

(一)找出各段所写景物,并概括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 问题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明确: 连绵——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高峻?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展示PPT上对应的关键字词,全班齐背第1段。 3.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明确:水势盛大——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

迅疾——朝发白帝„„不以疾也(侧面描写) →展示PPT上对应的关键字词,全班齐背第2段。 4.三峡“春冬之时”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明确:春冬之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幽) 清

绝、柏 荣 泉、瀑布 峻

茂 →展示PPT上对应的关键字词,全班齐背第3段。

5.作者写三峡秋景时集中描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气氛(特点)? 明确:猿啸 凄清肃杀

6.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是突出了三峡秋季凄凉肃杀的特点,二是突出三峡山高、峡长的地形特点。

→展示PPT上对应的关键字词,全班齐背第4段。

三、小结与板书

四、课外拓展 (1)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明确: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一、

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第三句相对应,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2)课外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五、作业布置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 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峡的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