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峡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1: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自、或、至于、虽、阙、襄、奔、属引);疏通全文;品味三峡四季山水之美 ;了解《水经注》与作者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讨,共同解决词句疏通,把握关键字词释义;对比阅读感受文本对三峡的细腻、生动的描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对古典文学和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字句疏通;语言品读

2.难点:先山后水、夏-春东-秋顺序安排作用。

三、教时:二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教过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郦道元简介

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太和中,为尚书主客郎。累迁治书侍御史、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免。起为河南尹。孝明时,除安南将军、御史中尉。孝昌三年,出为关右大使,至阴盘驿亭,为萧宝夤所害。有《水经注》四十卷。

2、《水经注》简介

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他引用的文献多达480种,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经过多年辛苦,终于写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经注》。

《水经注》一书中记载了郦道元在野外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成果,这表明他为了获得真实的地理信息,到过许多地方考察,足迹踏遍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地理资料。《水经》记录河流137条,而《水经注》则记录河流1252条。《水经》只有1.5万字,而《水经注》竟达30万字!

二、初读文本,读准句读。

1、请两名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2、读准句读:阙、襄、溯、湍、巘

三、读细文本,读懂字句。

1、合作学习。学生质疑,讨论解决。

第一处:①自三峡七百里;自非亭午夜分②略,完全③阙

第二处: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②或王命急宣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三处: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②绝巘③飞漱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四处:①林寒涧肃②属引凄异,空谷传响③哀转就绝。

三、研读文本,常识翻译。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布置作业:

1、研读、背诵课文;

2、复习文言字句以及翻译。

第二课时

课前气氛调节:

上课之前,我给你们讲个老师买书的一次遭遇。(元朝末年高明《琵琶记》-当代女作家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唐朝白居易诗歌代表《琵琶行》-高明戏剧代表作《琵琶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好好读书的话,连书都没资格卖!

在那个故事发生不久后,老师又在另外一个书摊上买了一本《水经注》的书。关于《水经注》有个小问题考考你们:

《水经》-《水经注》-《水经注疏》-《水经注图》一样吗? 【小结】第一,后者是对前者的解释的书。

第二,《水经注》要远远周详于《水经》,容含了作者的毕生心血。

一、检查作业。

一生背诵。集体背诵。

二、文本品读。

比较阅读一,思考:两篇文字(分称甲文和乙文)有何异同?(点拨:描写对象、特点、手法、语言等方面。)

多媒体资料:

乙文:“自黄牛滩东入西陵峡,至峡口百里许,山水纡曲(注:迂回,曲折),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曦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犹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晋代袁山松《宜都记》)

从描写对象看,

相同之处:扣住山水形态、季节特征、三峡景物写。

课文:总写三峡的山、水和四季之景。

特点不同:

⑴课本更加形象地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高峻陡峭的特征。在手法上夸张更为明显。描写更加详细、具体。

⑵课文更加突出夏水的汹涌湍急。同时融入了沿江池城关隘,含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手法上,对比、夸张手法。

⑶冬春景色课文更加突出水的清、静,和景的奇特。突出“趣味”。描写中,作者抓住色彩、动作特点描绘,准确而精炼。 ⑷秋季景物特征更加鲜明:

文中的猿啼有什么特点?与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否相同?为什么?

猿啼:高(高旷)、啸(清越、悠长)、属引(连绵不绝)、凄异(凄凉、悲伤) 白诗:猿啼连绵,轻快。 总论:《三峡》一文在景色描写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文字中,形成充沛的情感,深深打动着读者。 资料阅读:

1、《水经》,西汉后期桑钦著,载水137条。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水经注*原序》)

2、《水经注》,郦道元著,载水1252条。“抑且沿流之山陵川泽,城池关隘,名胜古迹,莫不备载。”(《水经注*前言》)

探讨:①《水经注》顾名思义,应该以水为主,为什么作者却先写山? ②为什么作者没有按照季节顺利来写?

归纳总结:三峡的水势和两岸景物跟山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处处都有山的影子,所以先总体写山。作者写景是按照景色的主次特点来安排的,最能突出三峡水流湍急的是夏,最常态的是冬春,秋为末。

比较阅读二:老师在读《水经注》的时候,本想多读、多学习这样精彩的描写,结果我发现了与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我读到的更多的文字是像这样的: 多媒体展示:

“盐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盐水之称矣。溪水又南,曲径巫县东。县之东北三百步,有圣泉,谓之孔子泉。其水飞清石穴,洁并高泉,下注溪水。溪水又南入于大江„„”

教师明确:文字风格不同,不是同一人所作。

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他引用的文献多达480种,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

三、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题。

2、继续加强字词和背诵复习。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 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峡的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