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专门人员承担,在专门机构学校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4.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期望的结果;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索要培养人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5.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目的,方针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管理体制、制度体制、教育内容、各种教育机构体系之间关系等多方面的规定。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学制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隐形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哪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8.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9.教学规律:指教学内部个基本因素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

10.教学原则:是指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

1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变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指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和上课时间进行分科教学。

13.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德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世家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

填空题或选择题

1.

2.

3.

4.“终身教育”概念是生活、终身、教育为基础。

5.

6.

7.

8.

9.《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与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0.

11.

12.

13.活。

14.1970。

15.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16.18.

19.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22.

23.1904。它是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全面通行的现代学制。

24.1922,它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25.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26.

27.

28.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一切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

29.

30.

31.

32.演示法、参观法。从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从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研究法。

33.

34.

35.

36.

37.

38.中学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9.

40.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班主任学习。

41.开放性。

42.

43.

44.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45.任何一个班集体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三个过程。

46.

简答题

1.现代教育特点(或选择题)

A 鲜明的生产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都加强。B 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C 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D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E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学系统。

2.教育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A 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B 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C 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D 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3.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B 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C 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D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目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4.教育的经济功能

A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5.教育的政治功能

A 培养合格公民,早就政治人才B 宣传思想、形成舆论C 徐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6.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或选择题)

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7.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

A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B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C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D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8.教师劳动的特点

A 特殊的复杂性B 独特的创造性C 鲜明的示范性D 个体性和协作性E 显著的长期性

9.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A 职业道德素质B 学科专业素养C 教育能力素养D 心理素质E 创新素质

10.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A 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B 课程综合化的趋势C 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D 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11.教学的任务

A 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B 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体能,教会学生学习。C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1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A 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B 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C 发扬教学民主,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13.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注意

A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B 树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观念C 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

14.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A 目标明确B 内容正确C 方法得当D 表达清晰E 气氛热烈

15.德育原则

A 导向性原则B 正面教育原则C 知行统一原则D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E 因材施教原则F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原则

16.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A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D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E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7.选择教学技术的原则注意的问题

A 教学上实用 B 内容上正确 C 形式上美观 D 制作上经济 E 手法上创新

论述题

1.“孟母三迁”的故事,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运用教育学理论,并结合自己成长过程谈谈你的态度和看法。

此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片面性。

因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而言包括个体的先天因素、成熟、个体的后天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的实践活动与个体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而上述观点,过于强调环境对人身心发展中的诸多因素之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给予、条件与对象等多种可能,但它对人的发展并不是绝对与唯一的。我们应更多考虑物质基础、遗传因素、主导作用学校教育以及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个体主观能动性。

例如……结合自己成长过程

2.教育必须适应并遵循的基本规律

A顺序性和阶段性,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变量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也即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顺序的要求,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有低级到高级,不可“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肉则就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教育的负效应。B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揭示了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发展存在这“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既表现为每个个体心理发展的可能不同,也表现为每个个体心理发展有可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因材施教,有的坊矢,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才能,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个人的短处,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得到最充分的发展。C 稳定性和可变性,做到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即指出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与速度大体是相同的。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先,在不同的教育活动和环境中,D 互补性,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3.德育规律

A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其中知是基础;请是具有调节作用;意是内在动力;行则是衡量人品德好坏的重要标准。B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对象的有限性;科学性和有限性C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这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其中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品之间的矛盾。 D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不断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发展上升的。这种螺旋式上升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地培养和教育。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发展教育学 教育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