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电子政务 (新)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0: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现有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既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职能、改革政府体制机制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电子政务市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四、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尤其是集成(整合)模式

基本模式

(一)分组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动及其相

关性问题,解决不同性质和价值的政务活动的领域区分问题的模式。

(二)集成(整合)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

动及其信息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共享性等主要矛盾和问题,以获得信息

技术基础提供的更高社会效率的基本手段。它是电子政务基本模式的最

为基本的手段。

(三)知识应用模式:是电子政务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基本要求。

七、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

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缩短了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未来的政府更加强调是民众的政府,各国政府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民众对政府政务的参与程度,及时获悉民众所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把未来的政府建设成以民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

(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给公众和社会提供政府服务。世界各国政府正积极应用互联网为民众提供在线服务,政府也将广为运用\"公共信息站\"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为民众提供获取政府服务的多元化渠道。

(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民众对未来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不仅仅是要求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要求获得服务的方式和程序也要不断改善。民众期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期望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为满足民众需求,世界各国政府将不断自我创新和调整,整合传统公共服务,建立\"单一窗口\",给民众提供\"一站到底\"的公共服务。

(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

\"电子政务\"的建设不仅仅是传统柜台服务向网络的简单移植,其涉及信息技术对政府机构的重组和对政府服务的整合,涉及政府再造,触及政府上上下下各个层面。为保障\"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世界各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授予相应权利,作为执行部门来负责\"电子政务\"的开展。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发展,\"电子政务\"也将由信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能型政府。

(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

在未来\"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国政府将会积极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问题,努力缩小\"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使得每一个人都具有获得政府电子服务的权利,尤其是那些非常关键的服务,避免新的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新障碍。因此各国在\"电子政务\"的开展过程中将注重普及城乡宽带网络建设与信息教育,使信息应用普及社会每个阶层和每

个地理区域,照顾信息弱势群体,缩小信息差距。

(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

电子民主是未来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焦点。所谓电子民主,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民主过程中价值理念、政治观点或其他个人意见等的交流和反映。电子民主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在线选举、民意调查、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的电子交流、在线政务公开、在线立法、公众参与等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对传统政府理念和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电子民主的发展不仅仅能使民众有效监督政府决策,促进政府勤政廉政,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且也能反映\"电子政务\"的公众需求导向。当然,要把这种\"民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

八、中国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

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2)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

会综合治理能力。

(3)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

应业务系统建设。

(4)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

三、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以及“三金”工程

近5年中,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启动,信息安全、电子签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与电子政务相关的领域发展十分活跃,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如下特点:

应用成为驱动力,电子政务开始从基础建设阶段转向应用阶段

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展开及“中国电子口岸”的建立,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政府上网工程”从1999年开始推行,许多大型城市的政府网实现了向社会公众发布政务信息的功能。在“政府上网工程”实施的同时,全国初步建成了体系较为完整、结构比较合理的电子政务系统。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了各种网上办公业务。各地行政部门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务网站,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网上审批、便民服务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电子政务建设,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电子政务必须从实际需求出发,解决政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这5年中,全国各级政府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事实上,2004年“十二金”工程的建设就是针对政府在加强监管、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效率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截止到2008年底,金审一期、金盾一期、金税二期等多个项目已经建成,这些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已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标准规范先行,重视总体规划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引导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电子政务标准化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探讨,分别制定了《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等多项电子政务的相关标准。2006年3月,《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正式出台,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构成、基本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的途径。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注重标准化、规范化的同时,还重视总体规划。2007年,“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验收,表明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2007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从申报和审批、建设、资金、监督等4个方面做出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保障和依据。

以上这些对我国近5年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保障作用。

建设门户网站,逐步加大各级政府网站的服务力度

自2004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更加注重政府网站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公开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增强与公众互动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可以实现网上工商注册、政府文件查阅、网上纳税、网上地图等便民服务功能。可以说,以政府的门户网站为代表,我国的电子政务正在从以信息发布为主的形象工程阶段逐步向服务于社会的应用阶段发展。

推进信息公开,将电子政务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结合

近5年来,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信息公开促进了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受到了现有机构管理模式的束缚。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认识到,我国现有行政体制所造成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资源共享不到位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进程。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近年来吸收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开始将电子政务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把推进电子政务同推动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结合到一起,赋予了电子政务建设更高更深的内涵。

投资回归理性,国产软、硬件在电子政务中广泛使用

在这5年之中,中国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软件和设备的现实需求逐渐回归理性,将电子政务作为提高办公效率、方便百姓生活、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国内众多IT厂商纷纷推出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倡开放性、兼容性。政府、用户和厂商3方全力推动,电子政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重视安全问题,电子政务建设更加关注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对于近5年的中国电子政务来说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针对信息安全问题,200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试行)》。2006年-2007年,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公务员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知识普及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活动。

在中央政府重视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安全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办法,来保证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

紧抓金字工程,大力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

经过近5年的建设,“金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直接从电子政务发展的角度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金字”工程反映了银行、保险、证券、电信、航空、旅游等服务行业对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这些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提升了当地的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水平。

进行试点示范,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近年来,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是信息资源整合。在近5年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方政府成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试点。我国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大范围推广的基础。

五、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60--65

效益体现:(1)通过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促进了经济发展

(2)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行政成本

(3)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4)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5)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一、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了哪些挑战? P99—102

(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3)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4)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第六章

六、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内涵是什么?它与电子政务是什么关系?P137—138

电子化公共服务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电子化手段,使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得以充分实现的过程与实现

关系:(1)电子政务的基本目标—改革公共服务。

一个政府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进展,它是电子

政务建设的衡量器,同时,电子政务的稳妥发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所提供的电

子化公共服务的质量。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推进。

(2)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

电子化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它的水平与效果,就是电子政务的

水平与效果。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必须重视且花大气力发展电子化公共服

务。

九、简述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

第七章

五、如何理解政府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第八章

二、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和管理体系P199---201

电子政务安全目标可分解为:

1、通过技术自主化保障安全

2、保护信息资源

3、持续安全保障

4、电子政务功能指标(1)保密性指标(2)完整性指标(3)

真实性指标(4)可用性指(5)可追溯性指标

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下述管理体系:

一是通过建设电子政务的安全基础设施来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

二是建立电子政务的技术保障体系,通过安全技术的应用和维护来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

三是对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进行安全管理;

四是建立社会服务体系以实现电子政务的安全

第九章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制困境(P214----P215)

1.

2.

3.

4.

5.

6.

7.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 非法网络交易猖獗 有害信息难以遏制,反动、黄色和其他各种不健康信息被广为传播 虚假信息泛滥,难以追寻责任者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面临新的挑战 国际互联网无国界限制,对涉及多国网络犯罪行为的管辖权越来越难以界定 互联网所具有的匿名特性以及互联网庞大的信息流量和高度的信息流速,使司法对违法

犯罪证据的收集难度加大

8.电子证据的效力认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三、如何建设我国电子政务法制体系?P227---230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有:

1、突出重点,层层推进。

2、在立足现实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需要。

3、保持必要的动态适应性。

4、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

在构建电子政务体系过程中,应做好这些工作:

1、规划出切实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制体系。

2、确保列入电子政务法规体系中的重点法律法规能尽快出台。

3、加快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的电子政务法规建设步伐。

4、要进一步完善严厉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相关法律。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新)
《电子政务 (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