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即墨杜氏考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3: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即墨杜氏考略

即墨杜氏考略

黄济显

杜姓在全国百家姓中,人口近52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以人口多寡计算,排名第47位。杜姓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辽宁、湖北4省,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1.5%。其中:河北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9.4%,是杜姓的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广西、山西、安徽、甘肃、广东7省(自治区),大约占到杜姓总人口的34%。

杜姓起源

据考,杜姓源出有三:

一、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杜氏亦称唐杜氏。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尧的后代。到西周时,刘累的后代建立唐国,人称唐杜氏。后来周成王灭唐,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 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杜伯被害后,其子孙大多投奔其他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人就用“杜”作为自己姓氏了。

二、出自上古杜康之后。据《世本》载,相传是在黄帝时期酿酒的发明者杜康的后代。

三、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时有鲜卑代北独孤浑氏,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满族都善氏、图克坦氏、鄂伦春族杜宁肯氏、裕固族杜曼氏、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等改姓杜。其它如满、蒙、土家、京、回、壮、藏、朝鲜、俄罗斯等族也有此姓。

历史名人

黄帝时期,酿酒的发明者杜康;东汉经学家杜子春、杜林;东汉书法家杜操;东汉尚书令、太仆杜密;东汉大臣的杜林;西晋将领杜预;东汉南阳太守并发明“水排”的杜诗;唐初将领、政治家杜如晦;唐文学家杜审言;唐诗人杜甫、杜牧、杜荀鹤;唐史学家杜佑;唐地理学家杜环;唐宰相、史学家杜佑;元初农民起义首领杜可用;明画家杜琼、杜堇;清诗人杜浚;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发起人之一杜重远;军事家杜平、杜义德;国民党将领杜聿明;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哲学家杜国庠;图书馆学家杜定友;作曲家杜鸣心等。

即墨杜氏分支及分布

即墨杜氏有高戈庄、邱家白庙、院东三个支系。

高戈庄支系,目前主要分布在即墨市鳌山卫镇高戈庄(约1120人);丰城镇杜家(约740人);普东镇前进村(约330人)、范东村(约170人);经济开发区前铺下村(约110人)、后铺下村(约90人)、南关村(约90人);龙山街道南宫村(约25人);北安街道王家后戈庄村;通济街道姜戈庄村;龙泉镇后麦泊村(约50人)、俞家屯(约30人);华山镇东牛齐埠;金口镇山阴村。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西金沟村。 邱家白庙支系,目前主要分布在即墨市鳌山卫镇邱家白庙村;大信镇碾子头村(约110人);七级镇大欧村(约50人);七级镇前吕村。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会场村;城阳区城

阳街道百步庄村。文登市张家产镇刘家庄;海阳市留格庄镇杜家村。

院东支系,目前主要分布在即墨市灵山镇院东村(约140人)。

另外,据即墨市现存各个版本的杜氏族谱记载:六百多年来,杜氏族人如同其他姓氏一样,由于种种原因,不断地从即墨迁徙到外地。

部分优秀人物

即墨杜氏优秀人物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在《杜氏族谱》、《即墨市志》也多有记载,例如: 杜亲统(1335—1423),字鸿飞。邱家白庙支系一世祖。世袭乌撒卫千户,云南阿迷州人。永乐二年(1404)以戌事迁青郡,居南枣行,复徙即墨崂山白庙占籍┄┄履行间,未妄杀一人,后弃官力耕自食,一介不取。 杜希贤,字上达。明天顺己卯(1459)举人。任临颖教谕,严立科条,教士有法。每日集诸生至堂下,诚恳训迪,久而不倦,以故士习丕变(大变),多出成绩。诸生仰之,不啻(不仅)安定之在苏湖也。载临颖名宦志。

栋,字孔材,号介庵。明嘉靖己酉(1549)举人,癸丑(1553)进士,历官兵部武选清吏史司郎中,河南怀庆府知府,长芦盐运使。授大中大夫、资治少尹。 杜宗勋(1908-1994),字竹铭。抗战前曾任青岛日报社编辑,因撰写进步文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逃亡日本东京。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考入北京大学,因带头闹**,又被通缉,逃去东北。1945年,杜宗勋去四川铭贤学院任教授。建国后任山西太谷学院教授。“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于1974年回到高戈庄村。回乡后,他同村民一起培植雪松,从日本买进种子,在当地培育成功达12万株之多,使雪松销往即墨城区及国内各个城市。同时,帮助即墨七中培养灵芝、在鳌角石村进行果树倒粘皮的试验,均获成功。1978年回中国科学院山西分院工作。1994年去世。 杜世询(1929~1982),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即墨县灵西区粮库会计,县粮食局股长、副局长。1959年10月,调任刘家庄公社党委副书记,当时正值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杜世询一边满腔热情地努力工作,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一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群众疾苦的关怀,他先后两次直接上书给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建议纠正“大跃进”、“浮夸风”等错误,同时指出错误的根源在中央,要求中央承担责任。当时,正开展“反右倾”斗争,上书直言无疑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有人劝他放弃自己的观点,管好自己职内的事情就行了。他回答说:“现在的事情非只一社、一县、一省,而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是刘家庄共产党党员,理应关心全国大事。” 1962年7月,他主动请求退职回家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参加生产劳动时,他不仅自己身先群众,而且总是让自己的儿女干重活、脏活。1982年病逝。

追根溯源

一、邱家白庙支系 邱家白庙《杜氏族谱》》纂修于顺治壬辰年(1652);道光丙午年(1846)第一次增修;光绪庚寅年(1890)第二次增修;2006年居住在大欧村、前吕村的族人进行了部分增修。以始迁祖亲统为一世祖。其15—30世的辈分命名式是:永、清、廷、成;树、功、敦、业;从、和、建、道;正、善、毓、极。 纂修序中记载:“吾杜氏永乐二年由云南阿迷州乌撒卫西北三十里槐树底头移至青郡南枣行,居住越三四年,亲统祖与邱姓结亲,同迁至即墨县崂山南头白庙占籍焉。子孙迁徙无常,恐失其原本,因志数眼以示后之修谱者。”记载其一世祖:“亲统,字鸿飞。世袭千户,乌撒卫籍。永乐二年迁青郡枣行后,迁徙墨崂山,占籍白庙。寿八十九岁,生于元顺帝三年五月十六日卯时,卒于永乐二十一年十月四日辰时。有传。配邱氏,葬白庙东北原。子二。”《杜鸿飞先生小传》记载杜亲统“世袭乌撒卫千户,为云南阿迷州人。永乐二年以戌事迁青郡,居南枣行,复徙即墨崂山白庙占籍焉„履行间,未妄杀一人,后弃官力耕自食,一介不取。”

该族谱对始迁祖的记载非常详细、明确。

二、高戈庄支系,历史上分为余庆堂、六合堂、松林堂、柏荫堂四个堂号。其中,松林堂是在六世时,从六合堂中派生出来的。

(一)余庆堂支

《杜氏族谱(余庆堂)》纂修于康熙九年(1670),其后又十次增修:康熙二十五年(1662)第一次增修;康熙六十一年(1686)第二次增修;乾隆三十五年(1770)第三次增修;嘉庆九年(1804)第四次增修;道光六年(1826)第五次增修;咸丰元年(1851)第六次增修;同治十年(1871)第七次增修;光绪十六年(1890)第八次增修;宣统元年(1909)第九次增修;民国十八年(1929)第十次增修。始迁祖失考,将二世祖资计为一世。其14—29世的辈分命名式是:光、宗、崇、祖;继、世、守、文;思、衍、余、泽;作、善、志、仁。 纂修序中记载:“先人相传,吾宗青州籍也。不知何年迁徙墨邑,世居本社高戈庄。祖茔在村之西,古墓累累,不记某塚为某祖也。当中一塚,世传系始祖资之父,讳失传。后之入学出贡登科第者,犹祭祀焉。世传渐远,居住东西南北不一„自顺治六年议结房社祭扫之日,长幼并集,迄今二十余年不懈。大晋行年七十有三,欲

纂族谱传诸后裔,三十年前已留心此事,遍询宗长,手书成帙。” 余庆堂支以资为一世祖,二世希贤、希仁、希甫又分为三个分支。始迁祖为资之父,名失考,葬高戈庄祖茔。《杜氏族谱(余庆堂)》“茔图”中记载:在高戈庄祖茔图中,有“始祖父墓”,其它是第三分支的四至七世的部分族人坟墓;在小留村祖茔图中,有始祖资墓及二至七世的部分族人坟墓。 之后的十次增修族谱的《序》,均未提及始迁祖的来历。 目前余庆堂支的族人大部分在19—20世左右,按照每世平均30年左右推算,余庆堂支的始迁祖应该是在明初从青州迁徙到即墨。 在余庆堂支的三个分支中,除第三支大部分族人聚居高戈庄外,长支和第二支族人分布在即墨、城阳周边十几个村庄居住。道光六年(1826年),十一世元彭在《重修族谱后序》中记载:“吾族散居四乡,虽支祠有五,而岁时供献族众未能毕集公祠,不立殊属有缺。甲申(1824年)冬,建置公祠于县城巽(东南)方”,公祠堂号为“余庆堂”。因各支祠建置在先,每个支祠分别有不同的堂号,如高戈庄支祠堂号为“积善堂”。

(二)六合堂与松林堂支 《杜氏族谱(松林堂)》纂修于嘉庆十九年(1814),其后又4次增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第一次增修;同治九年(1870)第二次增修;宣统二年(1910)第三次增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第四次增修。以始迁祖松为一世祖。15—30世的辈分命名式是:光宗、崇、祖;继、世、守、文;思、衍、余、泽;作、善、志、仁。

道光二十八年,《杜氏族谱(六合堂)》第一次增修时,属于“松林堂”的十四世玉芹,在《序》中记载:“彼夫传信传疑事固难于立决,而吾谓亦有可决者;近是近非理固难立辩,而吾谓亦有可辨者。吾闻诸父老尝言:与北支原系同族,因族中参商逐分支,各成一家,而先祖之名则合,彼此而皆同┄┄余虽无德动人,不能使已分之支比而合之。顾于可亲可爱之属,于前之等于行路则不忍也。因而岁晚务闲间,两支议为同谱”;属于“六合堂”的十四世子云(参入纂修族谱者之一)在《序》中记载:“尝谓分门辟户者,一家之常。使无谱以志之,而居不同地久之则亲者必疏。支析派别者,合族之恒。惟有以谱载之,而生不同时疏者亦亲,此其道。予于南支而知之:南支先世有大成、小衷者,父老聚语,每称道而不衰┄┄予与父老考其世及,皆云其父为‘财’,等而上之,则湮没不彰,无所知矣┄┄于是,述所传闻,议为同谱。” 由此可见,此次增修将“六合堂”(北支)和“松林堂”(南支)合谱,族谱名称定为《杜氏族谱(松林堂)

》。 嘉庆十九年(1814),十四世祖子彬在纂修《序》中记载:“风闻始祖盖云南籍也。迁居高戈庄迄今十余世。支分派别,群居翠处”; 同治九年(1870),十五世祖光义在第二次增修《序》中记载:“吾祖自大明迁来,世居墨土,迄今五百余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七世祖维泮在第四次增修《序》中记载:“世传吾始祖,永乐二年由小云南阿迷州乌沙卫西北三十里槐树底头,移至青郡南枣行居住,越三四年,兄弟离居,罔有定极。松祖移墨邑高戈庄居住。” 《杜氏族谱(松林堂)》“茔图”中记载有两个始祖,一是本支茔地中的始祖(杜松),二是在另一茔地中的“始祖失讳”,傍边不远处葬杜氏(松林堂)第十三世祖永明。

该支以始迁祖杜松为一世祖,始迁地点的记载完全同于余庆堂支系。《杜氏族谱(松林堂)》的“世”字辈是二十世,《杜氏族谱(余庆堂)》的“世”字辈为十九世。分析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余庆堂因始迁祖失讳,其始迁祖并没作为一世祖,而将始迁祖之子资作为一世祖。因此余庆堂比六合堂(松林堂)的同辈少计一世。如果余庆堂也以始迁祖作为一世祖,那么,余庆堂与六合堂(松林堂)的世系是相同的。

(三)柏荫堂支

目前,尚未发现《杜氏族谱(柏荫堂)》,但在高戈庄存有属于柏荫堂支的悬式族谱。柏荫堂支以首祖为一世祖,二世子院,三世一龙、一虎、一千、一万,后以一龙、一虎和一千、一万又分为两个分支。 据了解,高戈庄杜氏柏荫堂族谱中,其十世至十七世的辈分分别为“光、宗、崇、祖、吉、世、守、文”,与《杜氏族谱(松林堂)》、《杜氏族谱(余庆堂)》对应的辈分命名定式完全一样。只是柏荫堂到“世”字辈只有十五世,比六合堂(松林堂)少了五世。《杜氏族谱(柏荫堂)》悬式族谱记载的一世祖首祖,从其始迁祖算起,应该是第六世。由此算来,柏荫堂支的始迁祖也应该在明初迁徙即墨。 族中的传说是研究姓氏的重要佐证之一。调查了解到:高戈庄村中杜姓老人讲,祖传村中姓杜的有三大家,即余庆堂、六合堂(松林堂)、柏荫堂。当初是弟兄三个。柏荫堂的族谱修得晚,前面掉了几辈。这与《杜氏族谱(松林堂)》、《杜氏族谱(余庆堂)》“茔图”上记载的三个始迁祖相吻合。《杜氏族谱(松林堂)》坟茔图中记载了一位失考始祖,非常有可能是柏荫堂的始祖。

综上所述,邱家白庙支系和高戈庄支系,始迁祖迁徙的时间相同。迁徙的地点除了柏荫堂支因《杜氏族谱(柏荫堂)》未找到尚待进一步考察和明确外,其余均记载由青州迁徙即墨,且迁

居的地点非常近(邱家白庙和高戈庄相距不足十华里)。虽然从目前已掌握的族谱资料中看不出邱家白庙支系和高戈庄支系有更多的交集,但从二者迁徙时间和足迹看,他们非常有可能是一个近支家族。

三、院东支系

该谱纂修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光绪三十一年(1905)第一次增修;1951年第二次增修;2002年第三次增修。以始迁祖杜伦、杜福为一世祖。其11—34世的辈分命名式是:心、怀、敦、睦;德修、成、祥;若、绍、先、业;家、道、光、昌;继、述、世、守;孝、思、乃、彰。 纂修序中记载:“吾族居院东及铭身历九世,世传来自黄县,终未得确据„„于永周家得始祖所载,原籍系黄县白马乡五塌社乾山都村人氏„„覧毕始信吾族真黄县人矣。噫!自迁居迄今二百余年。”

从上述记载看:院东支系的始迁祖杜伦、杜福从黄县(今龙口市)白马乡五塌社乾山都村迁徙到即墨。按照纂修族谱序记载的“历九世”“迄今二百余年”推算,迁徙的时间大约是明嘉庆年间(1521—1565)。

中华民国兵役制度略考

杜甫交游考略

杜氏祠堂志

《杜氏家规》心得体会(推荐)

中 考 答 题 攻 略

杜郎口中学与即墨二十八中学习体会 2

即墨学习体会

即墨心得

即墨二十八中

即墨二十八中

即墨杜氏考略
《即墨杜氏考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即墨考院新村 即墨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