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同志们: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我在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上讲三个问题:

一、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2005年,是“十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一年,也是农村经济工作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在运行方式上求突破,在统筹协调中谋发展,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继续保持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2.5亿元,同比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50元,比上年增长10%。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生产经受早春多雨低温、局部冰雹、部分内涝及饮马河流域洪涝等多重危害,粮食产量实现94.5万吨,达到了阶段性水平。

结构调整稳中趋优。农村经济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6:35:39,粮经比例调整到8:2,优质粮面积明显增加,订单面积达到10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2.5%,共建科技园区215个,争得国家及长春市级以上的牌证共85块。

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90个,新建“四个一”标准社260个,新增各类规模养殖户1000余户。全市生猪发展到120万头,同比增长19.35%;黄牛发展到46万头,同比增长13.33%;家禽发展到2300万只,同比增长16.3%。同时,围绕畜牧业发展和新型能源建设,全市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49个。

劳动力转移强力推进。全市农村26.6万劳动力实现转移22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2%,预计全年可创收9.8亿元,人均增收1380元。劳务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5%,成为农民收入增长中最强劲的部分。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市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5亿元。新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16.9亿元,到位资金6.3亿元;续(扩)建项目77个,新增投资7.2亿元。

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我市天景集团被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结束,带动了我市粘玉米产业发展,播种面积达到6000公顷;金锣肉制品、跨海制药、大禾食品方便米饭项目也已通过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评审。

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完成粮食企业改制28户,实现了乡财县管,完善了农村站办所改革,参加改革1893人,有712人实现竟争上岗。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及补植面积3.5万亩,栽植苗木68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0.5%,实现连续22年无森林火灾目标;完成了牛头山水库除险加固、饮马河灌区节水配套与改造、饮马河白家护岸、柴福林水库应急渡汛项目等四项工程的建设;新增农机(具)2,800台(套),农机整地、播种面积达10万公顷。

总之,2005年农业的好形势,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目标要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启动实施五个方面进行了明确阐述;要求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为全面推开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重点抓30个乡镇、1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内容包括规划布局、改造内容、建设标准、相关政策、组织领导、实施步骤。总体时间要求是:3月底前,完成方案制定,搞好布局选点,确定建设内容,明确相关政策;4月底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5月底前启动实施试点;10月底基本完成100个村阶段性改造任务,2年内完成30个镇改造计划。为了增强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了解,我这里讲三点。

(一)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和根本途径。有利于解决农村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的体制障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动农村干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促进农村全面繁荣。

2、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当前,我市“三农”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低,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财面向农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滞后。农村资源环境持续恶化,村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农民素质总体上不高,小农意识较强,自我发展能力弱。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凝聚社会力量,统筹城乡资源,缩小城乡、工农、区域间差别,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3、新农村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公共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能力,近几年,中央内政不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同时,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行性,我们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这些新趋势、新特点、新形势,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以新发展推进新建设。

(二)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1、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支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突出工业拉动、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努力把我省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财政实力,奠定发展基础。

二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农村体制和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四是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达标工程,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

五是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层实施,防止大轰大嗡,急功近利。

六是坚持政府扶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远景目标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省里确定利用15年的时间,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远景目标。

----生产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完备,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业增加值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在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县乡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三分之一的县(市)成为经济强市,3—5个县(市)进入全国强县行列。

----生活宽裕。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工农、城乡、地区之间差别明显缩小,农村全面实现小康。

----乡风文明。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树立起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新风尚,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村容整洁。农村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农业水源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高,村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管理民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增强,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各项民主制度健全,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满活力,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组织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农民群众享有充分和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4、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围绕开发提升新产业、研发推广新技术、规划建设新村镇、培养造就新农民、构建完善新体制、建立健全新机制、培育发展新组织、拓展启动新市场。

(三)适应新形势,开展创新型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决策,我们要着力建设好创新型##农业。建设创新型农业,就是要把发展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统筹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创新能力,科技支撑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培育建设好创新型农业、创新型农村、创新型农民。重点要在五个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创新思维方式,在“一转多变”上寻求突破。“一转”就是要转变工作思维方式,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多予”上下功夫;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统筹上做文章;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在工业化上找出路,形成一套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力的工作路数。“多变”,就是要按照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单一农业向复合高效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封闭型农业向开放型农业转变。一是“粮变肉”。大力发展畜牧业,加速推进粮食过腹转化;二是“小变大”。通过发展合作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和专业化生产,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整合成大规模、大生产,形成规模效益;三是“少变多”。通过大力推进粮、牧、多、特、加、劳全面发展,实现由“一元”增收向“多元”增收转变;四是 “粗变精”。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和精深加工业;五是 “农变工”。通过加大对农民创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由农民向市民、向工人的转变。

第二,创新工作方式,在“一策多法”上寻求突破。“一策”,就是坚决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两个重中之重”的战略决策。“多法”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采取传统创新的办法、巧用科学的办法、实际实效的办法、统筹协调的办法、政策保护的办法,千方百计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在农业内部挖潜上下功夫。要把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把资源转化为效益;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研成果和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农业外部拓展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多途径地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开放联合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会展经济和订单农业,加快与发达地区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推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四是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切实落实好国家各项扶持“三农”政策。

第三,创新经营方式,在“一化多能”上寻求突破。“一化”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多能”,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把破解“三农”难题的多功能金钥匙。它能够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最终使我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要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集中扶持发展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成长性、对农户和整个行业有较强带动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二是切实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服务系列化的生产要求,建设好##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架起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紧密相联的桥梁和纽带。四是高度重视品牌开发与培育。支持和帮助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打造品牌,以品牌开发市场,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四,创新组织方式,在“一统多筹”上寻求突破。“一统”就是通过组织创新,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多筹”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优势和主动性,合力兴农。各级各部门都要整合本系统的资源要素,集中投向“三农”,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一是整合金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形成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二是整合城乡资源,实现兴农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发展机制,进一步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状况。三是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的科技创新、投入、管理和奖励机制。四是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千方百计构建适应我省现状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五是整合卫生资源,着力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尽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

第五,创新保护方式,在“一保多安”上寻求突破。“一保”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多安”就是要通过对农民利益的保护,达到安民、安收、安企和安定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整合社会保障资源,探索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二是要切实改变农民工就业环境。要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确保工资足额发放;要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加强职业安全卫生保护;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三是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四是要高度重视实施农业保险。积极研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分保和再保险机制、公共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机制,通过制定农业保险减免税政策和设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等扶持手段,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发展。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讲话

农村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