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法

发布时间:2020-03-01 15:55: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词:

1、教学氛围: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3、启发式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讲授法: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6、读书指导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7、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点一种教学方法。

8、实验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9、讨论学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10、调研学习法: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11、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12、导入技能: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13、评价方法: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4、纸笔测验: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衡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15、成长记录袋: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16、合作评价: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17、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18、网络教学: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简答:

1、教学方法的特点:发展性、情感性、主体性、多样性、技术性

2、教学方法对学生发展的制约:影响学生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学习方法,智力发展;学习负担,身体的发展。

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原则;教师的素养条件;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反馈调控优化课堂结构;灵活性与调控性;积极性与整体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5、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完整的观点;启发式指导思想;综合灵活的运用

6、教学艺术: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充满风趣的教学幽默、生动形象语言表达。

7、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以教为重心到以学为重心;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由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组合。

8、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9、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温故导新,提出问题;讨论分析,阅读探究;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10、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高难度进行教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是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2、教学模式的功能:构造、解释、启发、推断功能。

13、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综合性、发展性、递补性。

14、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创新、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开放、实践探究原则。

15、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变式—变式练习的尝试;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16、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学前动员、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17、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参观;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实验、实习作业法。

18、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书、讨论、调研、实践、循环学习法。

19、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教会学生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并适当组织交流读书心得。

20、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互动、目标、师生、形式、情境观/

21、学习指导内容:创设学习条件,环境条件体育锻炼;心理调节、掌握知识、学习各环节、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知道。

22、提高上课效率:课前准备;专心听;仔细看;善于想;敢于问;勤于解;重点记。

23、教学技能的特点:具有目标指向性;形成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学习与训练的结果;有可操作性。

24、备课的内容: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种计划:学期或年度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5、钻研课程标准的步骤: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科学体系;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26、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有创造性,既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27、提问技能遵循原则:目的性、启发性、明确性、适宜性、多样性、普遍性。

28、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提示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引出部分答案;提供与问题相关的旧知识;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把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从难度较大的

问题退回到难度较小的问题等。

29、课堂结课的意义与作用: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强化主体、明确要旨;增强记忆,巩固知识;提高升华,开拓创新;承前启后;训练技能,学以致用。 30、中小学基本评价方法:纸笔测验、课堂观察、学生成长记录袋、合作评价。

31、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体现多维目标;恰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试题选择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32、纸笔测验命题原则:体现多维目标;恰当确定各学习领域的比例;试题选择与试题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33、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参与、交往、思维、情绪、问题的生成状态。

34、课堂观察实施: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选择观察方法;准备观察工具;观察结果的处理。

35、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步骤: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选择记录的工具;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36、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系。教学日益多媒化、综合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7、多媒体教学课件特点: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好。

38、网络教学的主要特点: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仿真性;及时性;灵活性;可控性;高效性。 论述:

1、学习教学方法的意义: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备课、实施、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学生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学习方法,智力发展;学习负担,身体的发展);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2、素质教育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研究学法;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

3、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教学过程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

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

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性;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

4、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由重教师向重学生;由单一到多样化;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的发展。

5、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调查、分析、综合等,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在开发的学习情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重视过程,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教师运用板书应注意的问题:体现意图,有目的性;书写规范,有示范性;语言准确,有科学性;层次分明,有条理性;重点突出,有鲜明性;合理布局,有计划性;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7、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趋势:以质性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强调评价问题的情境性和真实性;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8、合作评价的操作策略:教师要做好合作评价的组织者,向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说明合作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向评价主体明确评价的标准;为家长和社区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对学生要有评价“培训”;合理控制评价主体的参与范围;淡化等级和分数;信息应以描述性的为主;不便在高利害评价中使用;及时沟通反馈调整。

32、德育的具体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33、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奖励的频率和程度适当;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34、班级的功能:归属、社会化、个性化、选择、保护功能

35、班级管理的内容: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活动管理。

36、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展开;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论述:

1、当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教育内容综合化;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

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由特定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育机智。

4、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个人修养。

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6、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

7、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品德结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品德的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其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段。

8、组织和培养班级体的工作: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建立班级体的领导核心;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计划的组织开展集体活动。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
《教学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系统教学法 教学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