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矛与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8: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矛与盾》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与教材分析】

《矛与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冲突》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落下被世人笑话的悲剧,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设计思路】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乐于创新等能力;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言词义、句义,能讲述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指导自主、合作学习,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注重个性化阅读,理解故事内容,进而理解寓言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寓意,懂得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寓言故事,熟读成诵,明白道理。 【课前准备】

自制教具:矛和盾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确立学习目标。

1、同学们,有一种故事内容虽然短小,但能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这是什么故事? 生回答(寓言故事)。

你都知道哪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指名回答。(掩耳盗铃、揠苗助长、滥竽充数等。) 师补充介绍: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常运用比喻、象征、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原来不易为人理解与接受的道理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故事当中,使得故事既通俗易懂,又道理深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艺术创造的结晶,在世界寓言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篇幅短小,艺术风格多样,大多突出讽刺作用,具有说明道理和劝诫的寓意。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古代寓言故事《矛与盾》。(板书课题,并提醒学生注意“矛”字和“盾”字的写法。)

3.出示矛和盾,并请学生指认出矛和盾。

师:老师手里的这俩件物品,大家认识吗?谁能为大家介绍介绍? 4.了解作者及出处。

这则寓言出自《韩非子》,读课本上的小资料。 5.读了课题,同学们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

6.归纳、梳理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出示两个重点问题) 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整体回顾,并明确本节课的探究重点,快速进入自探环节。)

二、复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明确要求

1.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很多文言文,谁能说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生交流,师归纳总结,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停顿和断句;借助译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细读品味,悟情明理,熟读成诵。)

2.这节课,我们仍然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矛与盾》。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及难读字音。 指名读:鬻 誉 陷 弗能 3.指名读课文,并请学生评议。 4.师配乐范读。

师:文言文不但要读通读顺,还要注意节奏和停顿,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读课文。(课件出示配有音乐、标出重音和节奏的原文)

5.学生自由练读。 6.同桌互读,互评。 7.指名读。

8.齐读。(找一生读叙述语言,男生读誉矛和盾的句子,女生读旁人问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也体现了语文课要多读的理念。)

四、小组合作,读懂故事。

1.师:文言文不仅要读通顺,更要读懂。接下来同学们借助译文和工具书,一句一句地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句意,了解寓言故事的大概内容,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师: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指名提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3.通过同学们的自学,合作学习,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理解的差不多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1)课件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

生说意思。

师: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他夸耀自己的盾非常坚固。(板书:盾 物莫能陷),你从哪个词读懂他在夸耀呢?(师回答“誉”)

师:谁来当这个楚人读读这句话,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 学生试读。

师:听你们这么一夸,我都想买了,这个楚国人可真会做生意啊!不信,咱们再往下读。

(2)课件出示: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生说意思。

师:这个人的盾坚固无比,天下无敌,这矛也要好好夸一夸了,要不可没人买。谁来夸夸这个矛?

生夸耀读。(板书:矛

于物无不陷)

(3)师:听了这个楚人的一番吆喝,到底有没有人买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并说出句意,师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师:嗯,用你自己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问这话的人可真不简单,一下就听出了他话里的破绽。你能用书上的话再问问他吗?该用怎样的语气问?(生交流:讽刺、嘲笑)生读。

(4)师:听了旁人的质问,那个楚人有什么反应呢? 师课件出示“其人弗能应也”。

师:大家再看看图,瞧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的可笑样子。周围的人都在笑话他呢!再读,读出他的哑口无言。

学生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5.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师:故事我们已经读懂了,谁能给老师准备的这个无声动画故事配音,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师播放动画,生讲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原文,了解故事内容)

五、情境表演,探究明理。 1.四人一组,练习表演故事。

师: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故事,我们借用自己课前准备的矛和盾道具,进入情境之中来体会。

课件出示表演要求:

(1)小组合作,分配好角色。 (2)观察课本插图,合作中揣摩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的变化,进行合理想象。

(3)文言文形式、现代文形式自主选择。 2.指名上台表演。 3.深入探究,明白道理。

师:看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笑了。现在就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出示: (1)这个人可笑在哪里?请你给他讲讲道理,告诉他到底错在哪里。

(2)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交流。师小结: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出自这篇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中理解内容,明白寓意,凸显个性阅读。)

六、质疑再探,迁移延伸。

1.同学们,理解了原文,读懂了故事,那个楚国人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肯定会灰溜溜的走了,可是他的矛和盾还没有卖出去呢。现在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一想:(课件出示)如果你是这个楚国人,你打算怎样卖出自己的矛和盾呢?

学生各抒己见。师小结:老师代表那个楚国人真诚地感谢同学们的帮助。 2.我们在生活中遇见过类似自相矛盾的情况吗?举例说说。学生交流。师小结。

(设计意图:质疑探究,引人深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领略了文言文独特的韵味,故事短小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凝练精彩,仅仅53个字,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收获大吗?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深化主旨,升华情感。)

八、布置作业,运用拓展

1.把《矛与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聆听他们的体会。

2.任选一题: (1)扩写《矛与盾》。

(2)结合自己的所见,写《矛与盾》故事新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体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大语文观,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读写结合,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现阅读教学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的完美结合。)

九、板书设计

盾 物莫能陷

矛与盾 【教学反思】

矛 于物无不陷

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 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时间被做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笔记占用的所剩无几。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虽也有着对于考试成绩的压力与无奈,但我更想寻找一种“鱼”和“熊掌”兼得的途径——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矛与盾》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我不仅力求以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文言文教学与普通精读课文的读相比,更应着重于读。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其义。在《矛与盾》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到了“三读”。

1、整体读,力求正确流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节课上,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自己读书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进入新课时,我先范读课文,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点燃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热情。最终把背诵课文变成了自觉行为。学生神情专注,摇头晃脑,沉醉其中,读得正确流利,读出停顿、节奏,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2、感悟课文,深入理解重点句。

“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我在巡视学生对照译文读懂句意时,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注重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提炼。如:一边读一边看插图,结合译文快速学习,联系上下文猜读,利用工具书重点解读,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拐杖。尤其是对照译文,揣摩句意。经过这一步,课文的文言形式已在学生头脑中逐步稀释为相当的白话文。这些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又回归于学生中去,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去读懂。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两句时,要指导学生自然地将对古文的理解和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张扬夸耀的语气。体会到楚人说话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3、分角色表演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熟读成诵,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接触文言文。

在这节课上,和谐、幽默、欢快的气氛充溢着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学生觉得文言文并不难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版]

《矛与盾》优秀教学设计

矛与盾

《矛与盾》教学设计
《《矛与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