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自学考心理学简答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6: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程序。

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研究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结论。

2.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记录被试者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被观察者的资料,以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可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前期研究,可以先用来发现问题和现象,可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观察到的资料数量有限,往往难以做出概括性的结论。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征的方法。优点: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进行因材施教。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结论不能简单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优点: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效率高。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优点:把心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缺点: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 3.现代心理学研究有哪些主观点。

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1879年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独立学科,心理学之父),代表人物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其方法是内省法。

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忽视了意识的主要特征,只静态地研究,而忽略了意识的连续性。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实验法。指出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它极端排斥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窄化了心理学的内涵。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魏太默,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主要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过程。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其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以偏概全,夸大性欲的作用,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人本主义:马斯洛和罗杰斯。心理学第三势力。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公了角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他们认为,要充分了解一个人行为必须研究其内部心理活动,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的。 4.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5.教师学习心理学意义。

有利于教师认识学习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有助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6.简述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

按性质和内容分: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冲突。表现形式分:双趋,双避,趋避。 7.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力求成功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倾向。他还把追求成功的动机或倾向假定为三个因素的成积,即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成功的主观性概率即期望、成功的激励值。 8.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成分。

认知内驱力: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 自我提高驱力: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 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 9.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存在着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得最佳,之后则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动机强度的最佳点还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而有所变化。一般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些。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较低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一层的需要,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个水平,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是迄今为止心理学界最为推崇的需要理论,其积极意义表现为:1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2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3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缺陷:1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去看待人性,降低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中的作用;2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3他是一个人本主义者,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11.动机功能分类。

功能:激活,指向,调节,维持。

分类:起源:生物性动机、基本社会性动机与高级社会性动机。意义:合理动机、不合理动机。引发: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行为与目标无近关系: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所涉及的活动名称:学习动机、游戏动机、劳动动机、工作动机等。 12.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培养:1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2增进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3发展学习兴趣;4创设问题情景;5促使动机迁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激发:1提高教学的艺术性;2明确学习目标;3提供成功机会;4正确对待挫折;5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罪,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3.注意的特征。

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间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 14.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部分会丧失他们从前的特征呈现出由整个模式决定的新特征。

选择性:在进行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但我们总是把其中的一些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当作知觉背景。

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难来理解他们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结果依然保持不变。 15.思维过程。

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 16.概念形成的策略。

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过性聚焦,博弈性聚焦。 17.记忆信息加工过程。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外部信息先输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它具有各感觉通道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音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适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文的,适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缓冲器。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或礼堂的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以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息的贮存可以说是永久的。在这模型中,信息从一个记忆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多半是受人有意识或无意控制的。复述是完成信息转移的关键,简单的复述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只有精确的整合性复述才能将复述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层上加工,信息才能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18.问题解决策略。

算法策略和启发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计划。 19.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

影响遗忘的因素:遗忘的进程受到时间因素的制约;衰亡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熟练的动作机能遗忘的较慢;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不同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

增时宜记忆的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20.影响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呈现的刺激模式: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就越容易选用恰当的知识与策略使问题得到解决。 问题的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是如何表现的问题的表征反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定势:人在解决一系列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功能固着:是只看到熟悉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功能即在思想上勾销了事物的变通性。 酝酿效应:当人们花了好长时间解决一个问题还是不能成功时把它搁在一边几个小时,几天或几星期而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发现了解决途径。

动机:问题解决的效果与动机强度呈倒U型曲线关系。 专家与新手。

(知识的不责骂表征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不同的动机水平影响问题解决;情绪影响问题解决;人际关系。)

21.影响学生注意的因素。

无意注意:刺激物的物理特征性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有意注意:拼音兴趣;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生理和情绪状态。 2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遗忘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慢。 2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认知对情绪影响: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决定因素。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情绪体验。其中情绪体验是在感知过程中产生并通过感知过程逐渐得以体现。1感觉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2记忆是与想象决定着情绪3注意与思维也决定着情绪的产生与表现。 24.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情绪对认知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及感染性功能。 25.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

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更改地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欢乐。 26.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

积极进入放松状态是消除焦虑的重要方法;以新压旧也是消除焦虑的一种方法;当人处于焦虑状态时,必须尽早自觉察觉焦虑从何发生,从中寻求原因,以理智的方式去质疑焦虑。 26.智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和教育中:学科教育中的智力开发;元认知与智力的开发;自我效能感受与智力的开发。 特定的智力开发:波诺的方案;应用智力方案;PIFS方案。

(早期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供适宜的材料和活动。 教学中:教学应成为智力发展的先导;元认知技能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班级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特定的智力训练。

实践活动中智力开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技与课外活动。) 27.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

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智力激励法,信息交合法,联想法,综摄法。 28.创造性评定。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29.常用的智力测验师表。

个体:斯坦福——比纳师表;韦克斯勒量表。团体:美国陆军测验;瑞文推理测验。 30.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 31.皮来杰的相互作用论。

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成熟、自然经验、社会以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社会经验,主要指评议和教育的影响。 32.毕生发展观及阶段特征。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第一,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第二,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第三,个体的发展是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三类影响系统,即年龄阶段的影响、历史阶段的影响、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 3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P90 34.你是如何看待个体心理发展的?P90 目前心理学界对个体心理上发展的观点大致有四种:成熟论、行为主义观、精神分析论及相互作用论。„„ 35.分析评价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P90 36.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P108 建构主议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的意义的过程。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是新旧经验这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当代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知识观建构主义,学生观建构主义,老师观建构主义) 37.教学过程中怎样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

通才教学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就必须根据迁移原理来有效地组织教学。改善心智功能;传授基本知识;有效的指导;提高迁移的意识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性教学。 38.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的影响,这不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式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三个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39.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让学生每天学习日记;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 40.试论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P109 41.学习分类。

布卢姆:教育目标即学习的结界,应该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三大领域。认知学习由低到高分为六级: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奥苏伯尔: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我国: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社会行为的规范学习。 42.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奖赏与惩罚,负强化与惩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加涅的信息加工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43.迁移分类。

影响效果:正迁移和负迁移。影响方向:顺向迁移和负向迁移。发生的水平: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内容: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44.简述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P124 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45.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提高老师教学效能感。P125 教师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作风;在学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有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老师发展,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从教师自身,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向他人学习。 46.教师角色有哪些。

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以及教师的社会职责来分析教师在学校主要应该充当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的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上保健者和教育科研人员这样五种角色。 47.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

建立老师古今的途径是: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业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48.简述讨论法及其运用技巧。

讨论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或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讨论的要点是;讨论的议题要明确;讨论学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49.如何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详细分析并讨论例题;指导学生正确表征问题;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通过“大声思维”,提供专家示范。 50.简述调控课堂心理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课堂心理上气氛进行调控: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关系;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1.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P124 52.教师期待效应及其产生过程与影响。P125 53.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

人际沟通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条件;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必要条件。 54.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

沟通双方对交流的信息的理解越一致越好;双方都要有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要选用适当的信息通道来传递信息;要重视选择注意对沟通的影响;要有及时的信息反映;过程没有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55.人际印象形成的主要特点。

一致性倾向;好坏评价是形成印象的根本依据;中心特性左右着印象的变化。 56.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

群体因素:群体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凝聚力等。 个体因素:人格特征、性别、个体在群体的地位。 情境因素:任务的模糊性和难度、从众行为的公开性。 57.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

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在合作的条件下,群体成员之间能建立和保持友好协调的人际关系,个体的活动效率因此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有更多研究表明,由于竞争能够使个体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所以它同样可以大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可见合作和竞争对个体的行为都江堰市主要起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即便合作是最好的策略也是同样如此。 58.行为归因偏差。P136 主要有:观察者——行为偏差;自利偏差。 59.印象形成中的主要心理效应和偏差。P136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型效应。 60.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我国:对自己有信心;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61.学校心理辅导原则有哪些。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发展性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因材施辅原则。 62.列出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主要方式: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团体辅导;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个别辅导。

主要途径: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辅导融于班级、团队活动之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心理学简答

心理学简答

心理学简答

心理学简答

心理学简答

简答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简答总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

教育心理学简答

心理学历年简答

自学考心理学简答
《自学考心理学简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